重生2003(校对)第2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8/704

  有人说:“搞什么呀?为什么明明已经建了群,还不让我加入?”
  这只是简单的吐槽,还有愤而发怒的。
  “骂了隔壁的!居然拒绝我的加群申请?文大!老子不看你的书了!再也不看了!”
  除了这两类帖子,还有一类大致是这样写的:“盟主先进?搞毛呀?法律都人人平等了!进一个群还分三六九等?文丑!你果然够叼!”
  对于文丑先让盟主进群的行为,很多读者表示受到伤害,一些脾气不好的读者,已经《魔剑永恒》的书评区破口大骂,但更多读者都没有说什么。
  倒是那些已经入群的盟主,有好几个跑到书评区发言。
  老衲用飘柔:“老衲打赏两千多块,文大给我先进群,就这么点儿福利,也有人嫉妒?还有人骂文大?要不要这么玻璃心啊?总要有人先进后进吧?”
  neo175150:“我也是盟主!我只想说,我打赏了一千多块,虽然目前只享受到一个先进群的福利,但我觉得这个盟主打赏的值了!嗯,马上再赏一千!”
  不管任何一件事,有人反对,就一定会有人赞同,尤其是在网络这种人流量巨大的地方,在neo175150这个盟主带头加赏之后,又有七八个盟主加赏了一千块,甚至更多,在这一批大额打赏之中,也有几个以前不是盟主的读者,也悄悄打赏出一个盟主来,然后心情很爽地在第一批次加入文丑1群。
  这种事,其实在网文圈很常见,很多作者都只建vip群,入群没有vip章节订阅的截图,群主根本不会让你进去。
  倒不是作者看不起那些普通读者,而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点,愿意花钱订阅的读者,一般入群后,是真正支持作者的,会真正为作品考虑,给作者提建议,或者跟大家一起约好投月票什么的。
  第二点,就是作者的精力问题了,对于一个作者来说,建了书迷群,并不是建成了就完事了,有空的时候,最好每天都要去群里和大家聊聊天,培养培养感情,否则时间一长,身为群主的作者老是不现身,群里说话聊天的书迷就会越来越少,到最后好好一个群就会变成一个死群,可能一个月,甚至一年都没几个人在群里说话,这样的气氛会影响到一些原本喜欢这本书的读者,最后可能觉得这个作者人品不怎么样,即便原本喜欢这本书,到最后也变成讨厌了。
  前文说过,单是在起点收藏《魔剑永恒》这本书的读者就已经超过二十万,再加上十倍甚至百倍以上看盗版的读者,还有陆扬前几本书积攒的书迷,如果不设限制,就算只有十分之一的人选择加入群里,可能也要建几十个群,这么多群,陆扬能管得过来?可能每天从群里给陆扬发私信的人,就会有上百个,真要出现那种情况,陆扬每天还能上QQ吗?
  QQ一打开,就有上百条私信要处理,每天要多少时间?
  对于书迷不多的作者来说,希望每一个读者都加入自己的书迷群里,但对于人气高到陆扬这种程度的写手来说,建书迷群,就只能选择那些VIP读者了。
第316章
12月结束
  陆扬码完第一个章节,时间大概过去了两个小时,登上QQ准备看一眼文丑1群里面已经进来多少盟主,QQ刚登陆,就冒出来几个读者的私信,有人只是单纯的跟他打个招呼,表示一下自己终于找到组织的喜悦之情,也有两个,在私信里找他要1群的管理员职位。
  其中之一就是老衲用飘柔。
  陆扬记下这两个人的名字,然后进入1群。
  刚进来,陆扬就下意识地去看群人数,结果让他很错愕,500人的超级群已经满了……
  “我有这么多盟主了吗?”
  陆扬低声自语,有点发愣,他记得《魔剑永恒》的盟主还不上100位的,难道在这短短的两个小时里,又出现了四百多个盟主?就为了能先加入这个群?这也太扯了吧?
  陆扬目光转向群里的聊天内容,然后注意到所有发言的书迷名字前面多了两个五角星,在两个五角星中间,标注着“盟主”、“宗师”以及“掌门”的字样。
  宗师和掌门都进来了?
  陆扬眨了眨眼睛,想了想,在群成员列表里找到小明神君的名字,给小明神君发过去一条私信:“在吗?你把宗师和掌门都放进来了?”
  陆扬问这句话,倒不是原本不打算让宗师和掌门进来,500人的超级群,盟主就那么几十个,不让宗师和掌门进来,这个500人的超级群就浪费了,还不如只用一个上限100人的普通群。
  小明神君显然正在线,陆扬的私信刚刚发过去,就回复过来。
  小明神君:“嗯?文大不码字了?对呀!盟主差不多都进来了,你在《魔剑永恒》简介下面不是标注了吗?盟主之后,依次是宗师和掌门啊!难道不是?”
  文丑:“嗯,你做的不错!辛苦了!”
  小明神君先发过来一个笑脸,然后说:“那当然!我早就说了,这个群让我做群主,你放心!”
  文丑:“刚才我收到两个盟主的私信,他们也要求做管理员,跟你说一下,没问题吧?”
  小明神君:“没问题!文大不同意就行~!他们在群里已经说过了,我知道。”
  文丑:“谢谢!”
  打完这两个字,陆扬就去给那两个要求做管理员的人设置管理员权限。
  这两人似乎一直在等陆扬的回复,看到自己变成管理员的提示,两人先后发过来感谢的话语。
  老衲用飘柔在感谢过后,又给陆扬发来一段话。
  “文大!第二个群什么时候开放?书评区不少人都等不及了!”
  文丑:“ok!我现在就把群号公布出去!谢谢提醒!”
  这个晚上,陆扬先后公布三个群,文丑1群、文丑2群、文丑3群。
  1群并没有纳入所有掌门以上的书迷,文丑2群一出来,首先接收的就是掌门以上的书迷,然后依次往下一批一批地放入。
  2和3群的操作,陆扬效仿1群,每一个群进来的第一个书迷,就问对方愿不愿意做管理员,等对方答应,陆扬就给他管理员权限,然后把收人的事,交给对方,自己退出QQ继续码字。
  第二章码出来,再登陆QQ的时候,2群500个名额也满了,这个群里除了十几个掌门,两个盟主,就是清一色的长老。
  等第三个群号码公布出去的时候,时间已经晚上11点多,可能是夜比较深了,很多读者都休息去了,不在线。
  等陆扬写完第三章,登上QQ,发现这个群还没有满员,暂时只有三百来人,群里也有几个盟主和掌门,长老也有几十个,其余的就全是护法一级的了。
  这个群的群主是灰机都去哪,同样也是第一个加入群中,被陆扬任命的群主,此时已经快凌晨一点了,陆扬见他的QQ头像还亮着,就发信息过去:“还没睡?”
  灰机都去哪:“文大来了?没呢!等等看还有没有人加进来!”
  文丑:“时间太晚了,早点睡吧!明天再看吧!”
  灰机都去哪:“没事!我明天休息,晚上可以迟点睡!”
  文丑:“那辛苦你了!最好还是早点睡吧!我明天还要上班,先睡去了!”
  灰机都去哪:“去吧皮卡丘!”
  看到这么一句,陆扬脑门上仿佛瞬间垂下三道黑线,陆扬已经无力吐糟了,怎么现在的读者一个比一个强悍了?刚才还觉得这个群主是个好人呢!一眨眼的工夫,就给他来这么一句。
  陆扬发了一个黑漆漆的QQ表情,又说了一句:“遁了!晚安!”
  灰机都去哪:“晚安!”
  跟着又发了一个龇牙咧嘴的图像表情。
  ……
  今天晚上新放出的三个超级群(第三个超级群,是陆扬自己充值升级的。),陆扬在其中看多好些熟悉的名字,这些人都是原始群的成员,这种情况,陆扬前世建书迷群的时候,也遇到过,好些读者都喜欢添加作者所有的书迷群,这也是陆扬重生后一直只建一个书迷群的原因之一。
  不少读者都喜欢添加所有的群,结果往往导致,除了第一群经常有人聊天外,其它几个群要不了多久,就没人说话了。
  这种情况,陆扬也不好解决,毕竟群多了的话,几个群一个个去找同一个名字的读者,能把找人搞得头昏眼花,到最后就算找出几个,还要跟对方商量,贸然把对方踢出其中一个或者几个群的话,还容易伤到对方的热情。
  这些热情的书迷,可都是作者最宝贵的财富,哪个作者舍得把对方气走?
  接下来两天,陆扬又先后开放三个超级群,这才勉强平息了书迷们的怨气,加上之前开放的三个,以及原始群,这样500人上限的超级群,陆扬一下子拥有了7个!除了第7个群,还有一百来个空位,前面六个超级群全部满员。
  单是加了书迷群的书迷,就有了三千多人。
  还有大批书迷,只是纯粹喜欢看小说,对加群没什么兴趣,也有一些书迷,可能暂时还不知道文丑又公布了书迷群。
  毕竟,看小说的,不是每个人都每天去追一本书的,很多读者都是养几天或者十天半个月的,再宰杀一次。
  可以想见,要不了多久,第7个群也会满员。
  在这期间,陆扬收到两个消息,这两个消息应该都算是好消息吧!
  第一个是,e省少儿文艺出版社那边总经理亲自打来电话,热情地欢迎陆扬帮他们公司办签售会,时间由陆扬定好之后,再告诉他们。
  陆扬接到这个电话的当天中午,就把消息用单章的形式,公布在自己的作品章节后面,陆扬的计划是在全国选定几个大城市,找时间,在每一个地方办一场签售。
  这个消息,虽然让某些书迷有点失望,毕竟这次文丑不再是免费赠送签名书,而是要自己去现场买,但绝大多数读者还是表示了理解,毕竟,让一个作者送出成千上万本签名书,完全不现实,社会上也从来没有这样的先例。
  对于某些不差钱,而又有空闲时间的读者来说,有这样的签售会,已经足以让他们欣喜了。
  对陆扬来说,这次的赠书风波能以这样的方式解决,也算可以了,现在烦恼的,就是从哪里抽出那么多时间去全国各地办签售。
  难道要利用孙副校长承诺的元旦晚会之后给他的一个星期假期?貌似也只能如此安排了。
  答应读者的事情,总不能等到实习结束后再实行,那也太败人品了!
  第二个好消息是——经过这么久的努力,又有游戏改编权成功卖出去的新闻炒作,王林和戴青瓦终于帮忙联系到一家影视公司——海闰!
  海闰影视公司版权部一位副总亲自打电话联系陆扬,报出15万的价格,买《魔剑永恒》的电视剧改编权。
  15万的改编权,在很多人看来价钱太低了,尤其是和200万的游戏改编权一比较,差距太大。
  但这就是行情!
  要知道这年头,一些金牌编剧给一部电影写一个剧本,往往也就20万左右的价格,在这个神奇的国度,从香港电影起始,编剧的地位就一直不高,往往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投资方发了财、明星发了财、导演和发行方也都发了财,只有编剧苦哈哈地过着吃糠咽菜的日子!
  一些名声不显的编剧更是杯具,往往自己绞尽脑汁写出来的剧本,不是按单价卖,而是拿一点影视公司微薄的死工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8/7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