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位将军的白月光(重生)(校对)第1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7/269

  陈良志也道:“是吗?”
  如果是,他们身为河西党决不会反对。
  李固却沉默半晌,终道:“暂不立后。”
  便是李卫风,也知道这很不对,道:“那怎么行。”
  李固道:“大姐为贵妃,妃嫔之首,代掌后宫,无可厚非。”
  陈良志却道:“就算不立,也得有个说法,为什么?”
  为什么?
  李固也不知道为什么。
  他本来不在乎后宫,不在乎皇后。想着看一看,只要人不是太差,这事就这么最终定下来。毕竟起决定因素的并不是女郎本身。
  只云京旧党给他送来的这皇后候选人把什么东西撕开了一道口子。
  谁成为皇后,谁就是大穆朝最尊贵的女人了。
  其他的女人,都要仰视她。
  她排挤了谁,嘲笑侮辱了谁,那个谁就得像今日的冯氏女郎一样低头退让。
  李固掀了御案的那刹那,内心里给“皇后”这个位子打了个大大的叉子。
  至于为什么,他不想去想。
  总觉得一去想,便得直面些什么,便有些什么要在现实中破灭。
  李固不肯给一个说法,陈良志头痛欲裂。
  他也恼了,道:“做人得言而有信,都是谈好了的事,你现在毁约,是想赖账怎么着?”
  河西党捞了爵位,旧党拿下后位。明码标价,一手买卖。
  他道:“旁的人都罢了,皇后这个,怎么给张拱交待?都知道他家孙女要做皇后了,你给退回去,这女郎还能嫁给谁去?你这是干嘛?结仇吗?”
  李固沉默。
  而后缓缓抬起头,打量起李卫风。
  李卫风让他看得毛骨悚然,强笑道:“看我干嘛?我有没本事给你解决这个事,都是蛮头硬把我拉来的。”
  李固看着他,开口道:“七哥,你二十八了……”
  李卫风立即大叫:“我不行!我不行!”
  李固道:“七哥,该娶个新妇了。”
  李卫风不干:“凭什么是我!”
  李固道:“七哥,算我欠你的。”
  陈良志揣手叹气:“只能七郎了。”
  李卫风便被这两个人安排得明明白白。
  他浪荡到了二十八岁,终于也要有新妇了。
  翌日张拱一早进宫,原是想质问皇帝昨夜之事,不想皇帝先下手为强,道:“张相,令孙女温良恭让,朕想为她保一桩媒。”
  张拱傻眼。
  后位,明明已经煮熟的鸭子,竟然飞了。
  然而皇帝已经把话说得明明白白了,张拱只得强笑着问:“老臣荣幸,敢问陛下男家是谁?”
  李固看了一眼杵在旁边一脸木然的李卫风,道:“便是我七哥。”
  他道:“七哥与我,过命之情,如同胞兄弟。张相若愿意,令孙女便是我的嫂子。”
  张拱望着李卫风,脑子转得飞快。
  看皇帝这意思,虽不知道到底为何,但皇后之位肯定是拿不到了。皇帝给的补偿,是让张芬嫁给李卫风。
  张拱觉得在损失已经确定的前提下,这个补偿可以接受。
  李卫风昨晚嚎叫“凭什么是是我”。
  凭什么呢?
  河西曾有十二虎,这说法已经湮灭在河西之乱的血火中。如今,十二虎还有五虎在世。
  其中十一郎李固做了皇帝,对曾经的义兄们,他唤李达为大郎,唤李茂为五郎,唤李崇明为八郎。比起旁的人唤名喊字称郡望,自然是亲密得多了。
  然这其中,所有人都知道李卫风又是个与众不同的存在。
  李固喊他,一直喊作“七哥”,从未变过。
  帝心帝宠,一望即知。
  皇帝还给张芬赐了丰厚的嫁妆,这桩婚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全程没有当事人李卫风发表反对意见的余地。
  待张拱离开,李固道:“七哥,这是我欠你的。”
  李卫风木着脸念台词:“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这是臣的荣幸。”
  李固声音软下来,强行宽慰道:“张氏也是名门贵女,不辱没七哥。”
  李卫风大怒:“屁!她是个厉害的,我早打听过了!我最讨厌这样的,我就喜欢温温柔柔,说话声音好听的!”
  他气哼哼半天,又问:“老陈派给我个任务,叫我问清楚到底咋回事。你为啥突然发疯?”
  那等侮辱谢玉璋的话,怎能再让别人听到。昨晚李固便觉得,张氏合该割了舌头。
  他们都觉得他发疯,可他是保持了足够的冷静,才把事情处理成现在的样子。
  李固道:“我不想说,你也别问。”
  他这般说,李卫风便知道是问不出来了。
  他气哼哼,又问:“真不立后?”
  李固道:“以后再说。”
  倒没把话说死,李卫风稍稍放心,叉腰:“张氏要是不合我的意,你得送十个美人给我!”
  李固一口答应了。
  李固又召了陈良志,问:“我需要多久,才可以再动刀兵?”
  陈良志道:“北方疲敝,怎么也得休养三年。”
  李固道:“我们有钱。”
  前赵朝廷亡于地方势力的失控,但前赵朝廷并不穷,甚至非常富有。
  那些财富都由李固接手了。
  陈良志道:“粮食跟不上,钱再多也没用。这几年抛荒了多少地,你得让老百姓休养生息。你别急,给我三年时间,我保你三年后,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地过江。”
  李固道:“不过江。”
  陈良志愕然。
  李固道:“我要北上。”
  “子鹏,江南鱼米之乡,粮食若不往北方运,单靠他们自己吞不下。”
  “财帛动人心,从前河西的商人为了逐利,横穿戈壁,纵行草原。我不信江南粮商就甘心看着粮价贱去。”
  “子鹏,我给你一年的时间,给我打通南边的商路,把粮给我运出来。”
第84章
  漠北汗国雄踞在那里,一直都是中原的心腹大患。只是从前李铭有自己的立场,不肯照死里打,是为了养胡自重。
  但如今李固没有再这么做的意义,北上解决这个强敌,是迟早的事。
  北上,或者南下,只是个先后的问题。
  于陈良志来看,先北上并不是最优的选择。以目前的形势而言,得休养一阵,先南下才是最该做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7/2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