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位将军的白月光(重生)(校对)第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69

  只觉得这小姑子病了几日,忽然长大了一般,令人欣慰。
  待日头行至头顶,太子回宫了。
  太子见了谢玉璋也是未语先笑,似乎这宫里的人见到她都是这样。
  “可大好了?”太子问着,还摸了摸谢玉璋的头。
  谢玉璋颇有些不适。但她此时只是个还未及笄的少女,太子此举,又颇有些刻意和她亲近的意思,便忍着硬受了。
  于氏心知谢玉璋病体刚愈便急着过来,定是有话要跟丈夫说,笑道:“你们兄妹先说话,我且去瞧瞧午膳准备得如何了,待会宝华妹妹要留下用膳的。”
  太子说:“快着些,下午还有事。”
  于氏应了。
  于氏一离开,谢玉璋便切入正题,直白询问:“太子哥哥,漠北汗国谴了使团来是吗?”
  太子笑道:“你消息还挺灵。刚刚我回来前,说是下午便可入城了。父皇免了我下午的课,叫我和老五随着鸿胪寺一道去城外迎他们。”
  谢玉璋问:“太子哥哥,漠北汗国这一次来,是想要和亲吗?”
  太子脸上的笑便滞住了。
第8章
  “你如何知道?”太子讶然。
  两国邦交,许多事在正式场合只是走个过场,早在私底下已经沟通角力过。漠北汗国的使团虽然还未入京,但这一趟过来的主要目的早已经有人入京禀报过了。
  太子没想到,谢玉璋消息会这么灵通。
  “你别担心。”太子安慰她说,“若谈成了,选个宗室女给个封号就是了。”
  但那都是从前的操作,从前,大赵还强盛。异族求个宗室女回去,便已经心满意足。
  谢玉璋问:“我听说河西节度使人在京城好几日了,怎地漠北汗国的使团比他来得晚?”
  说起这个,太子就堵心,不快地说:“这事,还不都是河西节度使闹出来的。”
  对当年这些事,谢玉璋还真不清楚,她祈求说:“太子哥哥与我说说吧。”
  太子叹了口气,道:“李铭借口追击色目人,一路驱赶色目人南下,趁机占了兆州之地。他是河西节度使,身负卫护西北边防之责,主要防的就是漠北汗国。他调动兵力和张柏崇打架,阿史那可汗怎么会不知道,他趁这乱子,派了使团绕道云州进京,无非想趁机勒索罢了。这些胡人,最是可恶。”
  谢玉璋默然。
  若节度使们安分守己,各守边疆,中枢腰杆便硬,自然不会惧怕胡人恫吓。
  偏大赵内部一片混乱,节度使互相争抢地盘、人口,闹得不可开交。漠北汗国这时候以开战威胁,狮子大开口,张口要一个真公主,皇帝……便给了。
  “你别担心,无非给他们些财货便是。我大赵泱泱大国,不缺这点子财货。”太子以为谢玉璋被吓着了,温声安慰她。
  “那如果,”谢玉璋低声问,“他们开口必要一个真公主怎么办?”
  太子微愕:“那怎么行?”
  “如果他们开口了呢?”谢玉璋逼问。
  太子稍一思索,额头便有了汗:“不、不会吧?”
  “阿史那汗派的人,为什么不走河西,却绕道云州?”谢玉璋又问。
  那自然是因为,漠北汗国的人也深知大赵内部诸节度使之间的矛盾。河西是块硬骨头,他们啃不动,好不容易出现这么一个机会,便联络上与李铭素有嫌隙的邻居朔方节度使齐昆,取道云州。
  太子额头的汗更密。
  “哥哥。”谢玉璋敛了敛裙摆,正坐,躬身,“妹妹想请哥哥帮个忙。”
  太子犹疑一下,说:“何事?”
  谢玉璋抬头:“妹妹想请太子哥哥,帮我盯着汗国使团。”
  太子惊疑不定地看着谢玉璋。
  “哥哥不要想多了,妹妹不是要做什么,只是想请哥哥盯着看看,后宫可有人会私下里与汗国使团有接触。”谢玉璋安抚他说,“除此之外,什么都不需要哥哥做。”
  太子微微松了口一气,却不解:“妹妹这是要做什么呢?”
  谢玉璋抬眸:“哥哥,若父皇想自我们姐妹中选一个嫁到塞外去,哥哥觉得,会是谁?”
  太子不假思索地说:“那自然是……”
  “安乐”这名字就在舌尖上,却吐不出来。太子望着谢玉璋幽深漆黑的眸子,鼻尖都渗出了细细的汗珠。
  他磕磕巴巴地说:“那自然、自然……”
  想到后宫的形势,这话却怎么也无法自信地接下去了。
  谢玉璋微微垂首:“哥哥明白就行了。”
  太子不是嫡出,谢玉璋是嫡出却没了母亲,面对淑妃,他们两个人其实是天然的同盟。
  太子叹息一声,答允道:“你放心,我会帮你盯着的。”
  又道:“父皇最疼爱你,你不要胡思乱想。”
  谢玉璋点点头,换了话题:“哥哥,我们真的拿那些节度使没有办法吗?我看那李铭被父皇宣入京当面斥责,也一点不惧的样子。”
  皇帝反而要作出安抚姿态,日日召了他入宫伴驾,以示恩宠。
  太子恨恨道:“那李铭胆大妄为,真是不将朝廷放在眼里。不过也不用太过担心,他自家事理不清,日后必有内乱。”
  这还真是将来会成真的预言。
  谢玉璋问:“哥哥怎么知道以后事呢?”
  太子冷笑:“你可知他有十二子,只有第四子是亲生,其余义子也就罢了,排行前三的三个,都是他李氏族亲,身份与旁人不同。父皇这次以诸子有功为由加了封赏,余人都封了五品、从五品的将军,唯有前三子,加封了四品衔。”
  谢玉璋懂了。
  皇帝故意将李铭前三个有血缘关系的养子地位抬高,压了他亲子一头。原来河西内乱的根源,自这时候已经埋下。
  只是最后这一切,都做了李固的嫁衣裳。
  “哥哥,北衙六军现在……究竟战力如何?”谢玉璋忍不住问。
  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合称北衙六军,乃是天子亲卫。
  太子诧异:“怎地关心起这个来了?”
  谢玉璋说:“北军若是强悍,父皇也不用为节度使们忧心了吧?北军……可战吗?”
  太子给谢玉璋的回答是长长的一声叹息。
  “你不懂。”他苦恼地说,“这里面门道大了。”
  北衙六军虽是天子亲卫,也要有人来执掌。这巨大的利益,早就又由勋贵世家们瓜分得清清楚楚,皇帝纵然深知其弊,却是想动哪一块都难。
  谢玉璋默然。
  所以后来林修浦围城、黄允恭入京,六军形同虚设,皇城那么轻易就被攻破了。
  她想到了福康和嘉佑两个小妹妹,感到心脏又在疼痛。
  “我们且忍忍,眼前先把漠北汗国的事摆平,父皇才能腾出手来解决藩镇之弊。”太子说,“宝华,憋屈也就这几年,到时候就好了。”
  谢玉璋听了这话,没有半点高兴,反而背后发凉。
  她知道,几年之后便是因为皇帝意欲削藩,终致节度使们反了。看似繁华强盛的大赵王朝,轰然垮塌。
  “哥哥,藩镇之弊由来已久,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得了的,哥哥务必要劝谏父皇,此事万万不可操之过急……”谢玉璋急切地说。
  她这么一说,太子才自觉失言,皇帝的打算怎么可以随意这样透露出去。他忙道:“我只是随便说说,这些事可不能到外面乱说,你莫要多说,莫要多管。宝华,你听到没有?”
  语气语调,到底还是将谢玉璋当作孩子看了。和亲的事或许与她自身相关,军国大事,怎容得她插口。
  不过是个还为及笄的小姑娘而已。
  谢玉璋颓然。
  谢玉璋在东宫用了午膳,太子比她还匆忙,吃晚饭便先走了。谢玉璋辞了于氏,也回了自己的朝霞宫。
  不料福春顶着大中午的太阳,晒得直流油,在朝霞宫外等她。
  谢玉璋下了肩舆,诧异地问:“怎地又来了?可是有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