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位将军的白月光(重生)(校对)第1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3/269

  随即,沉重的脚步声响起,有人走到了楼梯口,直接扔下来一个人。那人嘁哩桄榔地从楼梯上一路滚下来被众人扶住一看,不是邓九是谁。
  只那一张俊脸,在楼梯上磕得青红了好几片。
  众人惊疑不定,连问:“九郎,怎么回事?”
  邓九还没说话,楼梯上有人喝道:“让开!”
  众人抬头,永宁公主谢玉璋玉面含威,手握着马鞭,一双凤眸凛凛生光。她的姿容,实在举世无双。
  众人一时皆被摄住,竟没反应过来她是叫他们别堵住楼梯口。
  谢玉璋二话不说,手腕一甩,一马鞭便抽了过去!
  众人大惊,慌忙抱头闪避。待站稳,那公主已经带着她的护卫们铿锵走了过去,在酒楼外面翻身上马,疾驰离去了。
  众人又想问邓九到底怎么回事,邓九却爬起来冲到外面上马就走了。
  几个年轻郎君面面相觑,正想说话,其中一人却忽然道:“哎,怎地有股骚味?”
  他抬起手闻了闻,大惊:“是我手上的味!”
  另一人也道:“我的鞋面怎么湿了?咦,也有味!你们谁尿了!”
  这等事怎能承认,众人都赌咒发誓不是自己。也的确大家的衣服裤子都是干净的。
  再一看,楼梯上却有斑斑痕迹,适才邓九坐在地上的位置,亦有湿润痕迹,衣褶的印子清晰可见。
  众人呆了半晌:“难道邓九他……”
  谢玉璋离开了东市,并没有回崇仁坊,她直接去了宫里。进了宫,又并不去给李珍珍请安,直接去了邓淑妃的景澜宫。
  邓婉得知她来,颇惊讶。略收拾一番,出来见她:“永宁,怎地突然来我这里?”
  谢玉璋微笑给她见礼,坐下道:“我听闻娘娘有一方松山溪涧水波纹的古砚,这是五百年的古物了,是曲大家的雕工。我十分心痒,想来问问娘娘,可否出让于我。”
  邓婉一怔,随即笑道:“你来晚了一步。那一方砚,我已经送与别人了。”
  谢玉璋道:“唉,那太遗憾了。”
  两个人闲话了几句,后面宫人来报:“小殿下醒了。”
  谢玉璋便起身告辞了。
  邓婉望着她的背影蹙了会眉,转身去看儿子。
  心腹道:“她怎么回事,冒冒失失的便来与娘娘要东西。”
  邓婉道:“你现在就出宫,去问问母亲,九郎最近可有做什么不妥的事。”
  心腹微讶。
  邓婉道:“那方砚陛下赏了我,正好九郎入京,我转手便给了他,再没别人知道。陛下岂是碎嘴的人,他何时会跟别人聊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永宁却是从哪里知道的?除了九郎,我再想不出别人了。九郎疏狂惯了,可京中不比别处,我实不放心。你去看看,回来告诉我。”
  心腹领命去了。邓婉去了儿子房中。
  二皇子刚六个月大,白白胖胖,正是最可爱的时候。因为他,皇帝来景澜宫的次数也多起来。
  邓婉看到儿子便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待把他抱在怀里,嗅着他身上的奶香气,只觉得内心里再没什么不满足。
第125章
  谢玉璋进宫找邓淑妃的消息,当然立刻就被李固知道了。
  李固蹙眉,放下笔问:“她们有什么事吗?”
  福春道:“并没有。永宁殿下想跟淑妃讨个东西,只晚了一步,淑妃已经送人了。”
  李固问:“什么东西?”
  福春道:“便是那方松山溪涧水波纹的砚台。”
  李固记忆力很好,却也不知道那是什么,问;“何物?”
  福春道:“前阵子您说赏淑妃,奴婢从库里寻出来的。”
  这些赏赐之物并不经过李固的手,他只说“赏”便是了,至于赏什么,自有底下人去操心。內侍们做得多了,哪一位喜欢什么都摸得清,不会出差错。
  李固问:“然后呢?”
  福春道:“然后永宁殿下便回去了。看着也笑盈盈的,没什么事。”
  李固问:“那东西有什么特别吗?”
  福春道:“百年古砚,匠师珍品。”
  库里的东西,不全都是这样的吗?等于是没有任何特别。
  但谢玉璋只跟贵妃来往,从未主动去与景澜宫和玉藻宫打过交道,她是什么眼界,又怎么会冒冒失失为了一方砚台突破这个边界。
  李固沉默了一下,道:“知道了。”
  邓婉等她的心腹回来禀报,却没想到等来了她的母亲。
  邓夫人脸上还有怒意,告状:“谢氏欺人太甚!”
  邓婉吃惊:“发生了什么事?”
  邓夫人道:“她把九郎打得鼻青脸肿!”
  邓婉更惊:“何时的事?”
  邓夫人道:“便是上午的事!”
  这个时间说明,谢玉璋打了邓九郎,便直接面不改色地入宫来见她?她果然不是真的为个砚台。
  邓婉沉住气,问:“她为什么要打九郎?”
  邓夫人怒道:“九郎不过送他幅画,九郎性子疏狂些,却也不是浪荡登徒子,未曾欺人于暗室过!谢氏却蛮不讲理,使人伤他!”
  邓婉却并不直接采信她的话,她对心腹说:“你说。”
  心腹不敢看邓夫人,垂头道:“九郎以那方松山溪涧水波纹的砚台与人打赌,说要作永宁公主的、的入幕之宾。”
  邓婉又惊又怒:“混账!”
  邓婉虽是嫡女,却并非邓家长房。昔年河西乱止,李固杀人杀到手软,霍王两姓覆灭,众世家战战。结盟之时不敢拿庶女来敷衍他,却也舍不得真正的长房嫡女,最后推出来的便是邓婉。
  想来崔盈娘也是差不多情况。邓婉以前见过几个崔氏女,却并未见过崔盈娘。
  邓婉母亲连生两胎都夭折了,生她时又伤了身体,祖母便将她抱去抚养。母亲身体休养好后,又是两胎连续夭折,一直到九郎才立住了。
  父亲不是长子,性情也是闲云野鹤般的一个人,九郎有母亲宠着,又素来向父亲看齐,虽不曾做过恶事,但也养成了疏狂的性子。
  邓婉原是不许他上京,便是怕他惹事。强令父亲放他在河西读书,母亲对此事一直颇有微辞。
  这次李固欲要重立弘文馆,施恩与众,邓婉便许了邓九入京。不料他才入京,便干出这种混账事!
  邓夫人道:“年轻郎君风流些,有什么!”
  邓婉斥道:“他要风流,去跟他房里人风流去。谢氏是一品公主,和我同级!他哪来的胆子!”
  但她立刻就知道弟弟哪来的胆子了,因为她的母亲说:“又不是真公主!”
  邓婉大怒,厉声道;“母亲慎言!她有金印!有玉册!陛下御口亲封!如何不是真公主!”
  邓夫人还欲再说,邓婉喝道:“母亲是看不上朝廷典制,还是看不起陛下威严?”
  这就没法再说了,邓夫人气虚,只道:“那也不该动手打人。”
  “打人算什么?”邓婉道,“她能自漠北风光趟回来,别说打人,我怕是杀人的事她也做过。九郎这样羞辱她,只是打一顿,已经算是轻的了。便是我,要有人这样羞辱我,你且看我忍不忍!”
  邓夫人脸色黑如锅底。只这女儿原就不是在她亲自抚养长大的,前几年因大公主夭折的事又与她闹生分了。好不容易这两年缓和了些,丈夫说,不可再与女儿生分了,她如今已经是四妃之尊,何况还有了皇子。
  告状没成,还被训斥了一顿,只得忍气吞声地认了。
  邓婉却对心腹说:“你跟着母亲回去,取了那方砚给永宁公主府送去。告诉永宁公主,我管教幼弟不力,向她赔个不是。”
  心腹领命,推着邓夫人出去了。
  谢玉璋很快就收到了这方古砚。
  这方砚台原是逍遥侯的爱物之一,谢玉璋从前见得熟了。那砚台上磕坏了一个小角,还是她童年时淘气的手笔。她一听到这名字,就知道邓九这方砚,必来自邓淑妃。
  她道:“原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已经跟邓九郎谈过了,想来他已经明白道理了。这便行了,请娘娘也别放在心上。你先别走,我怎好偏了娘娘的东西。瑞香、锦罗,库房里我那个玉雕的盆景,去取了来与娘娘做回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3/2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