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位将军的白月光(重生)(校对)第2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7/269

  他时不时便转头看她,却发现她与平时不同,神情有些紧绷,再看她坐在马上的姿势,立刻恍然大悟:“老虎,原来你不会骑马?”
  “我倒是从小就想骑马试试。”谢宝珠道,“只我母亲是绝不肯。”
  李卫风知道她母亲已经役于兵祸,便道:“她定是担心你。”
  谢宝珠叹道:“我想多走两步路她都不肯的。在家里的时候,我去她的上房请安,都必得着人抬着去。否则仆婢们便要受罚。你不知道,她实是我的克星。”
  李卫风道:“她待你宝贝似的,含着都怕化吧。”
  谢宝珠看向江面远方,沉默许久,道:“她是世上最爱我的人。”
  李卫风道:“你爹可也爱你。当年我要带你走,他敢冲上来挠我,很不怕死。”
  这一句“很不怕死”实在是对寿王极大的褒赞。因寿王其实就和他的兄长逍遥侯一般,是个极其怕死之人。
  他曾是亲王,身份与谢家村一般村民不同。普通的谢氏族人还时不时出村进城,寿王虽曾嘴上说着羡慕逍遥侯府供奉,恨不得过去一起住,但实际上自从被圈禁在谢家村,他就十分乖觉,再没出过村子的范围。
  算起来已经六七年之久,这怕死也真是怕出了境界了。
  “是。”谢宝珠道,“所以我不想离开他。你若见过他从前的模样,便知道他现在这样子……我这身体也不知道能活到多少岁,肯定是比旁的人短寿的,就这么些年,我更想在他身边照顾他。”
  “别胡说啊。什么不知道能活到多少岁。”李卫风道,“你看你现在脸色多红润。当年刚认识你的时候,你成天带个斗笠遮着太阳,一张脸惨白惨白的。你就是活动得少,太阳晒得少。以后多带你出来走走,你定长寿。”
  大好的春光打在这男人的背上。
  三十许的男人,位高权重,在帝都可以横着走。给她挽着缰绳回头看她的时候,眼睛欢喜明亮,恍如少年。
  谢宝珠一颗冷漠平淡,不知情为何物的心,微微泛起波澜。
  她望向江面波光粼粼,江畔游人如织,女郎们穿着鲜艳的衣裙,年轻郎君舞剑吟诗,吸引她们的注意力。
  许久,她收回视线,道:“李子义,你是个好人。”
  李卫风嗤笑,道:“你要说我是好人,云京不知道多少人会笑。”
  谢宝珠修正了自己的用词:“你对我,是个好人。”
  李卫风叹气:“你要非这么说,就是吧。”
  他的样子令谢宝珠微微一笑。她道:“我若身体好些,也不介意和你春风一度。”
  谢宝珠曾是皇家贵女,她的男女观、婚姻观原就与普通女子是不同的。
  “咳咳咳咳!”李卫风让口水呛到,道,“别瞎说。”
  谢宝珠道:“只我身体这样子,不敢乱来,更怕有了孩子会催命。”
  李卫风道:“我知道,你说这么多,就是不想嫁给我。我都知道,老虎,你不用说啦。”
  “这样就挺好。”他说,“我挺快活。”
  谢宝珠便不再说,任这河西的汉子给她牵着马,给她指远处的水波粼粼。
  李子义不是不好,只让她嫁,总还是欠缺点什么。
  因着举办经筵,皇帝开恩,三月初四多休沐一日,百官皆在家休息放松。
  皇帝把自己和公主关在房里,一夜又一日,终于在这日傍晚才离开汇春原回了京城,出现在莫相的宅邸中。
  “老师,我要娶妻。”皇帝说。
  莫相失笑:“人家终于答应了?”
  这天下名儒道:“陛下别急,待举试之后,我来为她张目造势。”
  又道:“棉花的事,倒可以拿出来先说。”
  皇帝道:“正是,她的好,该让天下人都看到。”
  帝师莞尔。
第178章
  此时正是春季,正该播种。
  永宁公主所献之“棉花”,经过开元六年在几处不同州县试种,取得了极为令人满意的结果。早在去年年底前,各州县就已经都分到了种子,等今年播种,大面积推广。
  只今年三月间,朝廷又补发了份文书,再一次叮嘱各州各县关于种植棉花的事宜。只末尾处,又轻描淡写地提及了这棉花的来处,原来竟是永宁公主从漠北带回来,精心钻研,而后献给朝廷的。
  此时,皇帝的用意还无人察觉。
  开元七年三月中旬,大穆朝举行了第一次举试,结果果然不出所料,取中的人中,世家子的人数呈压倒性的胜利。
  许多世家传承都比一朝一代还更长,原就是深有底蕴的。但皇帝和首相都是极有耐心的人。在他们这一代,只要用科举先撕开一个口子就行。后面的事,还要交给下一代,甚至下下代。
  大穆第一次举试也算圆满成功。下一次举试初步拟定在三年后,只下一次便不是这样简简单单便能上京来参考了,莫相规划的分级考试制度,会层层推进,直到为大穆建立一套完备的人才选拔机制。
  莫相布衣出身,一生的志向便是使朝廷用人再不拘于出身姓氏,唯才是论。
  皇帝在太极殿开宴,经举试取中新被录用还未授官的新人们都与席。
  席间,学士们考教新人,纷纷出题目。待轮到毛学士时,毛学士道:“我朝尚未有皇后,就以此为题,论何等品德的女子可堪为后。”
  新人们大多年轻,还没有足够的政治敏感,各抒己见,将自己的看法纷纷写下来,呈与丞相和学士们。
  皇帝问莫相:“卿觉得如何?”
  莫相笑而摇头,对新人们道:“大多落了窠臼。脱不了温良恭俭让的常德,一国之后,岂能视同为寻常后宅一主母?若按尔等所言,则这京城中大部分不算差的主母,都可以做皇后了。”
  莫相道:“为后者,于常德之外,必得坚毅,必得果敢,有敢谏君王的胆量,有心怀苍生的胸襟。”
  莫相也未多说,只作了简短的点评。众人皆称是。
  但在宴席之后,一篇莫相署名的《皇后论》流传了开来。天下大儒,朝廷首相,以犀利的文笔论述了皇后该有的品格。
  在文章的末尾,这老头子却又调侃说,若有一个这般的女子,偏还生得容颜美丽,气韵高华,则做皇帝的人,虽然满脸严肃,心底一定还是有一份喜悦的。
  帝师调侃皇帝,众人读到最后,皆忍不住哈哈大笑。
  四月初,京城内卫换了新制服。这一批制服料子从未见过,唤作棉布。透气吸汗,结实耐穿。棉花由此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新作物的发现和推广,从来都是饱受褒赞的,因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永宁公主谢玉璋的名字,因这事再一次被提及。
  有明眼人与别人道:“若按着莫公的皇后论来卡,这永宁公主倒正可做皇后。”
  数日后朝会,吏部侍郎林谘谏皇帝立后,早生嫡子,以正国本。
  皇帝的后宫在去年年底发生了什么,大家心里都有数。这个皇城里,的确是需要一位真正的女主人了。
  众臣皆附议。
  皇帝问:“谁家女郎,堪为皇后?”
  在众人交头接耳的时候,莫相出列:“本朝有一女郎,坚毅果敢,于国有功,她现在是独身,正堪为后。”
  皇帝问:“何人?”
  莫相微笑:“永宁公主。”
  一时朝堂哗然。
  有人当即反对:“永宁公主怎可为后?”
  莫相问:“为何不可?”
  反对者道:“她乃是前朝血脉。”
  莫相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莫说逍遥侯府已经没了,便是逍遥侯府还在,也是今上的臣子,臣子之女,如何不可为后?”
  反对者说:“永宁公主的年纪有些大了。”
  莫相道:“陛下的后宫有三位皇子三位公主,他们的母亲都是位份低微之人,不能担起养育皇嗣的职责。皇嗣们正需要一位有见识、有担当、眼界开阔的女郎来做嫡母,担起这份责任。二八年华的女郎的确是美好,然而陛下岂因贪恋美色而立后?陛下要的,是有才有德有能力的女郎。”
  此话一出,满殿男人的脸色都非常微妙。
  因为永宁公主虽然有了年纪,却至今是云京美人榜的榜首,公认的大穆第一美人。什么二八佳人,在她面前都黯然失色。
  理直气壮地说皇帝立永宁公主为后才证明是不贪恋美色……莫相养望几十年,看来养出来的除了名声,还有脸皮的厚度。
  老狐狸!
  皇帝开口道:“卿等以为如何?”
  门下侍中杨长源第一个站出来:“莫相所言极是,臣附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7/2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