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位将军的白月光(重生)(校对)第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269

  谢玉璋看了杨怀深一眼,杨怀深打个手势,一直待命的几个粗壮婆子一拥而上,抱胳膊按肩膀,林斐就再也动弹不得了。
  “殿下!”林斐尖声大叫!
  谢玉璋泪如雨落,只道:“你好好待在勋国公府,过两年父皇没那么生林相的气了,二哥哥再帮你寻访你兄长他们,你……在你兄长回来之前,你好好待在勋国公府,这里,很安全。”
  从后来的情况来看,勋国公府是谢玉璋能找到的最安全的地方了。
  林斐哪里肯听,尖叫挣扎:“殿下——!殿下——!”
  谢玉璋抽抽鼻子,对林斐露出一个微笑:“别担心我,这次,我不会让自己过得太糟糕。”
  说完眼泪就决堤,控制不住,谢玉璋再不看林斐,掩着耳朵发足奔了出去。直到离杨怀深的院子远远的了,都仿佛还能听见林斐喊“殿下”的尖利声音。
  回到朝霞宫里,令人将林斐的箱笼全送到勋国公府去。望着林斐曾经住过的空空的房间,她的心里卸下了一块大石。
  夏嬷嬷不知道何时悄然进来,喟叹:“殿下何必如此,林氏斐娘忠心能干,正是殿下需要的人,殿下原该带她同去的。”
  谢玉璋嘴角扯动几下,想笑,终是笑不出来。
  许久,夏嬷嬷听到她自言自语般的话语。
  “我能保护的人不多,她是我必要保护的一个。”她的声音清冽坚定,掷在地上,如珠似玉。
  夏嬷嬷凝视她许久,慢慢弯下腰,行了一礼,悄然退了出去。
  九月初二,宝华公主发嫁漠北。
  嫁妆车队长得看不到尾,随嫁人员逾千。
  然,并无人羡慕这十里红妆。
  云京明珠,不知道将坠于戈壁,还是草原?
  听说,无论戈壁还是草原,都茫茫看不到边。
第25章
  因是和亲异族,纳采、纳吉等步骤便省略了去。阿史那汗会到两国边境亲迎,则大赵这边需要送亲送到边境。
  送亲队伍自有得力的外事官员做领队,作为女方娘家,皇帝则委派了自己的弟弟寿王和五皇子作为娘家的送亲之人。
  队伍从云京北门出,浩浩荡荡向北行去。
  五皇子才十七,未及弱冠。平时在人前还能端着,第一次领这么重要的差事,内心有点雀跃。寿王坐车,他骑马,队前队后地转悠。
  没想到转到谢玉璋的马车旁,被她逮住不放,向他询问队伍行进的路线和安排。
  待到离开谢玉璋那里,才觉得口干舌燥,驱马回到寿王身边,咕咚咕咚灌了半囊水。对寿王抱怨:“珠珠问题真多。”
  寿王是个闲散王爷,平日里修心养性,最是心宽。
  “总比哭强。”他捋着胡须说,“珠珠啊,很好。”
  “那倒是。”五皇子点头。
  当日到得驿站驻扎。这么多的人不可能都住进去,再大的驿站也住不下。
  只有谢玉璋等贵族、官员,使团则是阿巴扎大国师和两个王子住了进去,其他人都在驿站外扎营。
  谢玉璋观察了一路了,待洗漱完对侍女说:“请袁令过来。”
  待袁聿来了,还未开口,谢玉璋先观其脸色,问:“袁令路上可劳累?车上可有什么缺的,尽管开口。”
  袁聿面色一缓,那因为尚未互相足够熟悉而摆出的公事面孔柔和了起来。
  “什么都不缺,马车亦十分舒适。劳殿下记挂了。”他说。
  谢玉璋使人给他看了座。
  云京城人习惯席地而坐,一出云京,连驿站里都是胡床胡凳。
  虽先前已见过面了,却还没有机会互相深入沟通。袁聿坐下,不免借这机会暗暗观察起这位宝华殿下。
  赶路这种事,最是令人疲惫。即便是坐在有舒适褥垫的马车里,一天下来,也不免腰酸背疼。
  谢玉璋眉间却不见倦怠,她已经洗漱收拾过,甚至可以说容光灿然。
  年轻,真是好啊,袁聿忍不住心中嘀咕。
  谢玉璋说:“我今日在车上,见袁令与使团中人交谈十分畅通。袁令原来胡语说得这般好?”
  袁聿笑道:“年轻时曾游历漠北数年,在那边也有一二老友,只十多年不曾联系,不知道他们还安在否。”
  谢玉璋却感慨说:“那里人常随水草迁移,又常有争斗吞并,想再联系,恐怕不易。”
  眉间那种感慨,仿佛经历过什么似的。
  袁聿道:“殿下莫要担心,殿下所去乃是汗国王帐,草原霸主。”
  谢玉璋只微微一笑。
  阿史那老头子还在的时候,的确称得上是。可他一死,那么多的儿子们无法一心,汗国王帐自此四分五裂,可再称不上霸主了。
  只要熬死他……
  “使团队伍是不是比当时上京的人少些了几个?”她问,“当初宫宴的时候,有个叫夏尔丹的,一脸凶相,非要跟河西节度使身边的李十一郎当殿比试,我瞧了一路,怎么没瞅见他?”
  “名单上的确是有他。但臣今天对着名单认了认人,的确没有他。”袁聿道,“自和亲这事定下,使团便派了人先折回去报信了。说不定是先回去了的那一拨里。”
  原来如此,前世宫宴之上从阿巴哈大国师提亲开始,她便呆滞住了。怕她当众失态,早有宫人将她先“搀扶”了下去。
  就和李固一样,夏尔丹见到了她,她却没见到他。
  现在他又先返回报信去了,怪不得前世她一点也不记得和夏尔丹这么早就见过面。
  随行的人里没有夏尔丹,谢玉璋紧绷的神经就放松了许多。
  队伍一路向北,一出京畿果然渐渐便有人开始水土不服。幸而早有准备,备下的都是省事便于携带和服用的丸药。
  太医包重锦又领着郎中们在休憩时熬些药茶给大家喝。谢玉璋尤其着人盯着袁聿一定要喝。
  “叫袁令务必多喝些。”她对夏嬷嬷说,“你亲自去盯着。”
  竟然派了身边的尚宫来盯着他喝药茶,袁聿哭笑不得。
  谢玉璋却摆出一副孩子气的面孔,道:“去漠北我不怕,只是必得大家都随我一起,谁也别半路掉下。”
  是夜,袁聿跟身边童子感叹:“殿下是真的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童子打着扇子,眼睛一翻:“是啥?”
  “是‘人’啊。”袁聿望着星空,呢喃道。
  和袁聿的欣慰完全不一样的,是马建业和王石头二人的感受。二人皆是摸不着头脑。
  八月里宝华公主就去军营里看过一回,点名见了他们两个。
  公主是金枝玉叶天潢贵胄,年纪虽小,却容光摄人。两人都是小人物,以前哪曾与贵人这般近过,马建业还偷瞄了两眼,王石头是根本眼睛都不敢乱看。
  公主说了两句期许的话,派下了赏赐便走了。
  两个人拿着赏赐面面相觑,还是马建业架子活:“王兄弟,咱兄弟以后是一条船上的人了。须得同心协力才是,走走,今天哥哥做东,咱哥俩喝一盅去!”
  硬是拉着王石头去酒馆。
  王石头嘴笨也拒绝不了,由他拉着去了。几盅酒下肚就叫马建业把底细都问明白了,就纳闷这么一个憨憨实实的人,怎么突然一下子给提上来了,再三套问他是走的谁的门路。
  王石头自上次说了大实话被兄弟们笑过一回后,就再不肯说自己是“被宝华公主亲自提拔上来的”这种招人嘲笑的话了。马建业啥也没问出来,只是心底对王石头这老实头已经解除了警戒。
  他暗暗思忖,照这样看,以后他去了塞外,兵伍这边竟是他一人独大了。
  他原是对和亲一事垂头丧气,这会子却改了心思。遥想着以后,脸上竟露出笑容来。
  及至和亲队伍出发,第一天扎营他便对王石头说:“你去整顿队伍,我去给殿下汇报今天赶路的情况。”
  王石头以前不过是个火长而已,习惯了上官下令,他踏实执行。现在虽然提拔为校尉了,也还没适应自己的新身份。何况去贵人面前露脸这种事,他打内心里发憷,马建业这么一说,他应个声便毫无异议地去了。
  马建业心中嗤笑:傻子。
  马建业想得倒美,累活让王石头去干,贵人跟前露脸的事自己去。孰料宝华公主谢玉璋不买账,撩起眼皮,第一句便问:“王石头呢?”
  年纪虽小,可身上金枝玉叶的气势却盛,马建业也不过一个小小校尉,当下腰便弯了下去,赔笑道:“外面扎营还乱着,他在看着。”
  “扎营之事尚未安顿,埋锅、造饭、扎帐篷、晚间的警戒……你不去总领这些事务,过来是来做什么呢?”谢玉璋摆弄着手指,淡淡地瞥了他一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2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