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位将军的白月光(重生)(校对)第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269

  谢玉璋睁开了眼睛。
  “殿下。”车外响起了马建业的声音,禀告,“河西节度使派人来迎驾了。王爷和五殿下,还有大人们都去前面交洽了。”
  谢玉璋问:“来的什么人?”
  马建业说:“听说,是李大人的公子。”
  “李四郎吗?”
  “末将不知。”
  在那些人面前,马建业官卑职小,不过是个校尉,连声“将军”都当不起,他不知道也不意外。
  但谢玉璋也不想让他有机会去那些人跟前露脸,她说:“你请袁令去前面打听清楚,来的到底是谁?”
  马建业领命去了。
  过了片刻袁聿骑着马过来,隔着窗子回禀:“来了两位将军,是李大人的公子李四郎,另一个是李大人的义子,排行十一的。刘将军正在与两位李将军交接。”
  和亲队伍一路行来,都于当地就食,亦由当地护卫。这样一来,这一笔路上的费用,就由中央财政转嫁给了地方财政。
  前面护卫了他们一路的刘将军到这里,只要将这一支长长的队伍交给河西节度使派来的人,就算是任务圆满完成了。
  车厢里,谢玉璋半闭的双眸缓缓睁开。
  李固来了。
  上辈子,他也来了吗?
  谢玉璋不知道。
  上辈子到了这里的时候也下了雪,地上有泥,马蹄踩上去会溅起来。
  前面的事自有王叔和五哥应对,谢玉璋踩着簟席进驿站,谁也没见着。她也不关心。不管李铭派谁来接,又派谁去送,她都不关心。反正她是公主,女眷,本就不必非得和那些人照面。
  有王叔叔和五哥就够了。
  到了凉州城,李铭为她办了宴席她也没出席,恹恹地躲在房里,半点交道都没有跟那些人打过。
  足足过了一炷香的功夫,那些人才交接完,有马蹄声渐近。
  很快在她车旁停住,有人饭鞍下马。青年男子的声音响起,自称是李铭之子李启,特来迎驾。又说前面十五里便是驿站,今日下雪路滑,请公主殿下早些停驾驿站,早作休息。
  因着下雪,外面天有些阴,光线不好。偏谢玉璋的车厢里还点着灯,隔着帘子向外看,只影影绰绰看到一前一后两个人。只大致能看出李启后面那人正是李固,想要看他神情态度,却看不清了。
  谢玉璋谢过李启,想了想,终究不肯放过任何跟李固见面的机会,不顾礼仪地将竹帘掀起一条缝,露出半张脸,故作惊喜地问:“后面可是十一郎吗?”
  半张芙蓉面,足够看呆住李启。
  李固却似乎与在云京时候不太一样,他抬头应道“正是,见过殿下”的时候,虽然身上未着甲胄,却如新开了锋的刀刃一般凛冽。
  谢玉璋捏着竹帘,竟屏息了一瞬。
  李固在京城的时候,果然还是刻意收敛着来了。他此时纵然还年轻青涩了许多,也掩不住他作为李铭麾下第一杀将的锋芒。
  只是他与谢玉璋也算是故人重逢,他的问候却如此言简意赅,不,他根本连问候都没有,他只是在回答她的发问而已。
  谢玉璋便知道,李固此时,还有顾忌。
  她瞥了一眼李启这个短命鬼。
  李启的个子比他爹李铭高一点,但造型一般无二,敦敦实实的,相貌也如出一辙,天生便带着些土气的味道。城府、气势又远不如他爹,老虎的儿子,只是只大猫。
  但即便这样,李固都得站在他身后半步的地方。
  未来的皇帝,此时还屈居人下。
  谢玉璋勾唇笑了笑,道:“没想到还能见到将军。天冷呢,将军们快些上马吧。”
  说着,放下了竹帘,甚至从里面推上了窗子。
  车队得了启程的命令,硬木的车轮又转动起来。
  只李启还呆着,被李固唤了两声才回魂,一把捉住李固的手臂,惊问:“那个就是宝华公主?”
  李固瞥了他一眼:“四郎不是与公主说过话了吗?”说着翻身上马。
  李启也翻身上马,眼睛还直勾勾地盯着谢玉璋的翠盖宝车,口中呢喃道:“这也太好看了!”
  李固没说话。
  世间青年男子但凡长了眼睛的,第一次见到宝华公主的感受,大体都是一样的。
  李固很知道那一刹那扑面而来的感觉。当初含凉殿前第一眼,至今忘不了。偶尔回忆泛起,那滋味便在胸口流连不去,令人心中莫名生出许多躁意。
  提缰才走了几步,忽听身边李启一拍马鞍,恨声道:“气煞我也!”
  李固皱眉:“四郎?”
  “那样的人儿,居然要送给阿史那老狗!”李启恨得不行,“真真气煞我也!”
  李固瞥了眼前面的阿巴哈国师一行人,道:“慎言。”
  “十一郎你不知道!”李启提缰贴近李固,压低声音说,“爹本来是想让我娶宝华公主的!都是刘从义老狗,竟让胡人借道云州入了京,坏了爹多少安排!”
  然而若不是李铭一再吞并周边邻里的地盘,壮大到让皇帝深感威胁,皇帝又怎么会为了牵制李铭接受漠北汗国许多无礼又过分的要求。
  谢玉璋会被嫁到漠北去,根子里的原因其实还在河西。
  她贵为金枝玉叶,在这样的大势面前,也如飘萍般无力主宰自己的命运。
  李固握着缰绳的手便紧了紧。
  李启又道:“唉,真真气死我也!没想到她这么好看!我还以为传言多有夸大,万想不到竟是根本不够!气死我了!气死我了!公主要是嫁给我该有多好!”
  李固闻言,转头注视李启。
  若论天下兵马,河西自然是当世第一。
  从二十多年前,节度使们就开始将“节度使”的位子大剌剌地传给自己的儿子了。朝廷再不愿,也只能捏着鼻子补一张任状承认这继承的合法性。
  李启是李铭的独子,他是兵强马壮的河西之地的继承人。
  “四郎说得是。”李固望着身边长长的队伍,声音像雪花一样轻,“公主嫁给四郎……才是最好。
  如果嫁到河西,她可以过得很好,很安全,很让人放心。
  那是,多么好的事啊。
第27章
  入了河西境内,李固就在身侧,谢玉璋却没有与他接触的机会。
  李固也一直只是跟在李启身后,寡言少语,说话的机会都留给李启。然他带来的二百人却带给了云京诸人极大的震撼。
  赶路之时,除了马蹄声,竟连一声咳嗽都听不到。纪律森明,令行禁止,二百人行动起来整齐划一,宛如一人。
  到了驿馆安顿下来,五皇子在谢玉璋面前咋舌:“你看那李十一在云京时候不声不响的,像个老实人,听说在河西杀起人来从不手软。你再看李四郎的人,就不行了。”
  “是飞虎军吧?”谢玉璋问。
  五皇子奇道:“你怎么知道?便是叫飞虎军,我打听过了。”
  谢玉璋说:“我听二哥哥说的。”
  谢玉璋和舅家亲近,杨怀深又跟李十一走得近,她听杨怀深提起过也合理。
  五皇子说:“在云京没看出来,这个李十一是员杀将啊。”
  他说话的时候,眸光闪动,透露出了些许盘算的心思。
  谢玉璋默然。从前,她不知道她这五哥原是个这么容易被人看透心思的人。
  志大而才疏,才疏而不自知。
  后来太子哥哥酒醉溺死于逍遥侯府花园的池塘,南边的那些人在剩下还活着的皇子里选了他,是不是也是因为易看透、好控制的原因?
  但五皇子提醒了她。她就算自己不方便去和李固接触,也还有别的办法。
  她派人去请李固来。
  李固正和李启在一起,听到公主召唤,他面上倒未露出什么异样,李启却斜着眼睛瞅他,只是碍于侍女面前不好当面询问,只得放他去了。
  侍女本该为李固带路,不料这位李将军身高腿长,步履铿锵,大步迈出,侍女竟不得不小跑着才能跟上。进去禀报的时候还气喘吁吁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2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