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龙佳婿(校对)第1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580

  孙木匠听到张寿还要问算经,顿时有些措手不及。他正想说自己这些徒弟们,识字全的都很少,却见张寿又真挚地解释道:“孙师傅放心,我当然不会用九章堂招生那种题目来考校他们,更多的是想看看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而且,还需要你帮一点忙。”
  虽说心里有些疑惑,但张寿解释得入情入理,孙木匠最终还是答应了。然而,等到他先把徒弟们撵了出去准备,而后又在张寿的要求下,搭了一个木架子,随即张寿从怀中拿出了一枚铜坠,让他用一截细长的棉线穿过系住,随即拴在了架子上时,他就完全糊涂了。
  而接下来张寿的所谓考问,他也同样不明就里,因为每个人进来时,张寿用手拨弄被细线吊住的那枚铜坠,让其摆动起来,随后就笑着重复完全相同的动作和问题。
  张寿会把铜坠拉到相对较高的地方,而后放手,等铜坠摆动了几次过后,又将其放到相对较低的位置放手,再次等其摆动数下,然后才问道:“你觉得前后两次从高低不同的位置放手,铜坠周而复始从左到右摆动一圈时,哪一种耗时长,哪一种耗时短?”
  孙木匠冷眼旁观,就只见一个个徒弟在冥思苦想之后,有人说在高处放手后,铜坠摆动一圈用时长,有人说在低处放手之后,铜坠摆动一圈用时长,总之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他竟是第一次发觉自己的徒弟里还藏着那么多口才好的。
  而张寿也不揭晓答案,对每个人的回答都笑着点点头以示鼓励,直到最后一个身材瘦弱的少年走进屋子。少年瞧着不过十五六岁,神情有些畏缩,尤其是看到孙木匠之后,更是有些战战兢兢。而刚刚对徒弟们一直都很和蔼的孙木匠,此时却沉下了脸。
  “关秋,就你那三脚猫的木匠功夫,还敢来这儿?还不赶紧回去练你的大锯!”
  “我……”
  “等等。”张寿却笑着阻止了吹胡子瞪眼的孙木匠,温和地说,“孙师傅何必苛责他,来都来了,就让他也看一看,想一想好了。”
  张寿同样演示,同样询问了一遍,接下来就只见少年关秋攒眉苦思了起来。
  看到这样的情景,孙木匠便没好气地说:“张博士,我这个徒弟没个长性,让他做器具,他老是走神;教他画线,他啰啰嗦嗦一大堆问题;让他做那些细致活,他又没那手艺。跟我四年了,没多少长进,亏得我和他爹是老交情,否则这种徒弟我哪会留着!”
  张寿听了也不以为意,见那关秋自始至终低着头,仿佛是窘迫,又仿佛是对孙木匠这话已经习以为常,他就开口问道:“怎么样,你觉得前者用时长,还是后者用时长?”
  他的问话迎来的却是沉默,就在连张寿也有些犯了嘀咕的时候,却只听关秋突然开口说道:“张博士,你能不能再演示一次?先让铜坠从第一种高度落下,周而复始摆动十圈,再换另一种高度,也摆动十圈,可以吗?”
  对于这样一个要求,孙木匠张口就想骂,而张寿却微微眯起了眼睛,随即笑着应道:“好!”
  他一点都没有不耐烦,真的就这么试了两次。而当第二次高度较低的摆动被他主动伸手停了下来时,他就只见刚刚一直都显得木讷的关秋沉声答道:“用时应该是一样的。”
  听到这样一个答案,孙木匠顿时眉头倒竖:“你不懂就休要胡言乱语……”
  “孙师傅,别急。”张寿阻止了要骂娘的孙木匠,因笑道,“为什么你觉得用时一样?”
  关秋犹豫了一下,最终坦然说道:“我扣住自己的脉门数过数,脉搏数目是一样的。”
  没等孙木匠骂娘,张寿就饶有兴致地问道:“人的脉息可是会变的,你怎么会觉得准?而且,你怎么能保证你的脉搏,就在一周开始的时候也同时跳动,能够开始记数?”
  “我刚刚尽力让自己平静了下来,而且,我并不是测十次,我测了其中七次,挑选的是铜坠落到最低点,又或者最高点的时候,我的脉搏正好跳动的时候测的,这样一圈测下来比较准,而且……”
  没等关秋把话说完,张寿就伸手示意他不用再说,这才笑呵呵地说:“能想到用这样的办法来计算,而不是纯粹靠猜,靠感觉,你有点意思。”
  他说着就转身对孙木匠颔首道:“孙师傅,这个孩子不错,我想他应该能帮上一点忙。至于另外一个,你挑个手艺好人老实的就行。至于那个能帮你带教徒弟的大师兄,我就不夺人所爱了,你想必也离不开这样的得意弟子。”
  孙木匠虽说夸口说任凭张寿挑选,可如果人家真要把自己在室学徒中最得力的那个给挑走,他还确实有点头疼,所以,此时听到张寿竟然直接要了自己认为最没天分的关秋,紧跟着就让自己挑个手艺好,能做成品,人老实的,他不禁瞠目结舌。
  虽说他自己都有些不明所以,可想想人家这位精通算经的博士看重的东西,他看不出来,那也很正常,当下也就没再多问,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大步出去挑人。而他这一走,原本欲言又止的关秋终于鼓起了勇气:“张博士,我刚刚说得,到底对不对?”
  张寿笑着点头道:“算是对了,但也只能说,对了大半。”
  “为什么只对了大半?”关秋瞪大了眼睛,可随即就意识到,面前不是自己的师父,却是比师父地位更高的那些官老爷。他立刻闭上了嘴,可紧跟着听到的话,他却不禁又惊又喜。
  “你喜欢问为什么,这不是坏事。而你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有善于思考的头脑,这对于我即将要做的事情来说,也非常重要。但是,你既然是木匠学徒,那就不能好高骛远,但凡做事,先把手头的做好,才能去想其他的问题,明白了吗?”
  见面前这少年点头如小鸡啄米,张寿不禁暗自点头。等到孙木匠又带了个面相憨厚的青年徒弟进来,他就开门见山地说:“我要做的东西,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完工的,所以需得和你们事先定立契约。三年之内,管吃管住,第一年工钱十贯,第二年十五贯,第三年二十贯。若做成了我想要的东西,我另给一百贯。”
  闻听此言,孙木匠不禁嘬了嘬牙。这条件……对于关秋和赵四这年纪来说,极其优厚了!他沉吟片刻,随即笑容可掬地说:“张博士既然这么照顾他们两个,若是回头有什么疑难的时候,随时让人叫我就是,我带出来的徒弟,要有差池,当然该我去给他们收场!”
第一百九十八章
君子报仇,从早到晚
  去了一趟孙木匠家,张寿又马不停蹄地由这位体格雄壮的匠人带路,去了一趟张铁匠那儿,依样画葫芦雇来了一个已经算得上能出师的铁匠学徒。而这一次,他虽说也重复了一遍单摆实验,却是再也没有关秋那样能够令人眼睛一亮的收获了。
  即便如此,他依旧非常满意。等到被热情的孙木匠拉着,在张铁匠那儿吃了一顿晚饭,当他再次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月上树梢了。他本以为朱莹的夜宵只是随口说说,可把门的老刘头笑容可掬地告诉他,吴氏还没回来,他就不得不赶紧赶去了赵国公府。
  所幸后门还留着,等候在那儿的江妈妈绝口不提已经苦候了多久,笑容可掬地把他迎了进去,一路上却是闷嘴葫芦,绝口不提府里的事,直接把他送到了太夫人的庆安堂。他才一进门,就听到里头传来了朱莹那微嗔的声音。
  “这可总算是回来了!看看满京城那些自命不凡的才子,也就是吟诗作赋四处和人比拼文章而已,谁能像阿寿这样一天到晚忙正经事?”
  随着这声音,他就看到正房大门口门帘一动,紧跟着,朱莹已经是没好气地一步跨出了门槛,一看到他就皱了皱眉头。
  “小厨房本来都要关了,还是祖母和娘一再吩咐留两个人守着!你也不看看时辰,这都已经快到了亥时,明天你还要去国子监授课,成天那么奔忙,你也不问问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吃得消!吴姨都等得心神不宁,娘差点要差人去打探你的下落!”
  张寿顿时大汗:“这是京城,而且是阿六驾车,哪有这么夸张!”
  “想当初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还不是京城里出的?”朱莹轻哼一声,到底是转身让了张寿先进屋,自己跟进去的时候,却又戏谑地说,“再说,阿六那小子做起事情来简直是顾前不顾后,请个客人竟然弄得和绑票似的,刚刚吴姨说起,祖母和娘也都啼笑皆非。”
  张寿此时已经看到了太夫人和九娘。见这婆媳俩居然都没睡,他上前歉意地行了礼,又冲着吴氏赔了个不是,这才笑道:“阿六这小子哪就真的这么笨,他是故意的,要不是有他对比,孙木匠现如今怎会觉得我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简直是最好说话的朝廷命官?”
  太夫人顿时笑了,而九娘也哂然笑道:“我就想,花七的徒弟,怎就至于如此?”
  吴氏连忙问了问此行顺利与否,听到张寿说已经请到了需要的人,她也不问张寿请这么些人要做什么,当下笑容满面地说:“阿寿,大同那边来信了,北征的赵国公有了好消息。”
  对于这样的好消息,张寿自然也相当高兴:“哦,莫非是赵国公大胜?”
  “大胜算不上,不过是连场小胜。”太夫人不紧不慢接了口,脸上却到底是露出了几分宽慰的笑容,“捷报之前被人压了一压,这两天应该就会流传开来。不过,打仗这种事,却也不能看一时一地的胜败,得最终班师,那才知道输赢。所以,我们姑且听一听就好。”
  九娘却对太夫人这种云淡风轻的态度并不赞同,眉头一挑就直截了当地说:“胜就是胜,败就是败,败的时候就有人大肆宣扬,胜的时候别人却讳莫如深,凭什么?娘你为人不争,我却咽不下这口气。那些在背后捣鬼的家伙,也该付出代价了!”
  “对对!”朱莹也立时挑眉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就应该把捷报摔在那些御史脸上!要知道,这些年爹虽说没再打过仗,但和楚国公他们咨议军国要务,每逢北边有什么变故,皇上都会召集他们,在沙盘上也不知道推演过多少次战局,那些御史竟敢说他不堪为将!”
  她说着说着便已经咬牙切齿,又怒道:“就是大哥现在没消息,何尝不是那些家伙害的!要不是一再让人明里暗里催促,何至于如此!”
  “莹莹!”太夫人沉下脸喝止,见吴氏一脸插不上话的不安,而张寿却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她就问道,“阿寿,换成是你,你是想张扬开来,还是先静观其变?”
  “如果是我……”张寿顿了一顿,随即就笑了,“若是按照我的本心,君子报仇,从早到晚,当然是把那连场报捷的消息张扬得人尽皆知,顺便纠集一批人回击那些御史,让人知道,赵国公府的名声可不是他们可以随便践踏的!”
  朱莹顿时喜形于色:“君子报仇,从早到晚,这话说得真好!”
  可这时候,张寿却话锋一转道:“可这只是最理想的状况,毕竟,赵国公还没有凯旋。如果他回来了,那怎么做都不过分,反正他是勋贵,又不是宰相,用不着肚子里撑船装大度,回击才能对别有用心者显示力量。而现在尚未打完,其实战果暂时压一压不是坏事。”
  这一次,九娘和朱莹母女全都皱起了眉头,朱莹更是满脸不高兴。
  而张寿却笑着说:“这就犹如灶上正在烧一壶水,如果在盖子上压重物,那么虽说水烧开,盖子也能稳稳盖着,可是,到最后,沸腾的水会用巨大的力量,把盖子连同压的重物全部掀翻,而且滚烫的水还会把围观的人给溅得狼狈不堪。现在沉默是为了将来更好的爆发。”
  对于这样的打比方,太夫人不禁笑了:“阿寿这话说得好!所以九娘,你不要急,莹莹你也是,等着瞧就行了。等真正尘埃落定的时候,那当然是有怨报怨,有仇报仇!再说,莹莹你爹那边虽说有了好消息,可你大哥和他的‘残兵败将’,到底还没下落!”
  朱莹这才怏怏。随着李妈妈和江妈妈亲自送了夜宵过来,中间有一碗是她特地吩咐给张寿预备的鲜虾鸡蛋羹,她眼看张寿喝了个精光,这才渐渐露出了欢喜的表情。等到太夫人也用过一碗清淡的羹汤,说是天色晚了,让人送了吴氏和张寿母子回去,她就霍然站起身来。
  “祖母,我去送送吴姨和阿寿!”
  见太夫人没有反对,她就高高兴兴地出了门去。而太夫人却叫住了也要告退的九娘,等外间朱莹那欢声笑语渐渐远去,她就笑着说道:“莹莹这孩子,从小就眼高于顶,京城各家子弟当中,其实也不是没有长得好的,可她从来都看不上,和阿寿却简直是天生的缘分。”
  九娘一时赌气遁入昭明寺带发修行多年,可青灯古佛却没有让她改变当年的脾气。然而,如今想想女儿成长的那些点点滴滴,她其实都错过了,哪怕她在昭明寺中也常常见朱莹,也不由得眼睛湿润,从来昂着的头不知不觉就垂下了。
  “娘,我当初如果再强硬一些,应该直接去吴氏那儿,亲自承担照顾教导阿寿那孩子的责任,而不该赌气在昭明寺一呆就是十几年,莹莹也没带,阿寿也没管,什么事都没做,其实只求自己心安而已!”
  太夫人不禁哑然失笑:“你要是真跑去融水村那地方,信不信莹莹她爹就算再好的脾气也会把你绑回来?有些事情是阴差阳错,有些事情却是天注定,就和他们的那桩姻缘一样。看莹莹这架势,还有阿寿这些日子做出的事,我觉得,这婚事该筹备了。”
  九娘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毫不犹豫地说:“那就听娘的!”
  见媳妇压根提也不提张寿如今连个真正的立足之地也没有,太夫人忍不住有些头疼。虽说以赵国公府的豪富,为小两口把房宅田地全都预备齐全,那也根本不是难事,但她并不确定以张寿那看上去温文尔雅,实则却很耐人寻味的脾气,是不是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
  这世上,有太多成为豪门贵婿的男人,却在日久天长的生活中积攒了太多太多的自卑,于是把一腔火气全都撒在了妻子和岳家头上,又或者明里丁点不露,背后却策划着乱七八糟的勾当。张寿不像前者也不像后者,可就因为看不透,所以她才踌躇。
  之前朱莹给吴氏物色过绣娘学徒和其他一些学徒,如今张家隔壁那屋子也被租了下来,难不成她要想办法给人送一桩大生意?但那也不现实啊,毕竟吴氏连织染坊的牌子都没挂!
  当太夫人正在踌躇怎么不动声色给准孙女婿送一注横财,也好助其娶妻的时候,张寿和朱莹一左一右伴着吴氏往后门走,月光将三个人的身影映照在墙上,却是显得难舍难分。可相比张寿的自然,朱莹的明快,吴氏却觉得有些莫名的别扭。
  瞧见后门近在咫尺,她就突然挣脱了张寿搀扶她的手,咳嗽一声道:“阿寿,你得好好谢谢莹莹,她今天特意嘱咐了厨房,晚饭准备得丰盛,你却没来。你呀,成天就只顾着忙自己的事,该对她好好赔个礼,要知道,你在国子监那些饮食,也都是她特意吩咐送去的!”
  说完这话,她笑吟吟对朱莹点了点头,随即就借口先回家去吩咐准备热水之类的话,快走几步出了后门。她这一走,朱莹顿时脸上一红,随即没好气地说:“我没什么要避开吴姨的悄悄话要对你说啊,今天扬州茶楼那事可以回头再说嘛。她这一走,显得我们心虚似的!”
  张寿却觉得自己能理解吴氏那微妙的心情,耸了耸肩道:“可我倒有悄悄话对你说。”
第一百九十九章
听你的
  悄悄话……
  即便朱莹再大方,仍然忍不住倏忽间东张西望,生怕什么阴影处藏着什么人在偷听,等回过头时,她便脸色微红,没好气地说:“有不适合别人听的话,你不会在庆安堂的时候先和我说?在这种露天的地方,天知道会不会被什么人听去了。”
  “怎么会?这可是在你家。”张寿用理所当然的口气说出这句话,随后才将今天在听雨小筑中的那档子事和盘托出。尽管他深信不疑,朱莹不会因为旁人的闲话而生出什么误会,可有些事情能立时三刻说清楚,那就别拖拉,否则日后造成什么隔阂那就没必要了。
  果然,等到他说完,朱莹就笑得眉眼弯弯:“我就知道你去那儿肯定和其他人不一样!今天在楼上看到你们的时候,永平那家伙听到你说是去了听雨小筑,还冷嘲热讽的想看我笑话,结果被我三言两语就噎了回去!你为人一向诚实坦率,从来不瞒哄我的!”
  呃……其实我也没那么老实,这件事情可以坦诚,但秘密却还是有的……
  张寿觉得朱莹的这份信赖着实有些沉甸甸的,片刻的沉默过后,他就笑问道:“那你今天在扬州茶楼的这场闺中茶话会,可有什么成果?”
  对于闺中茶话会这个说法,朱莹却没有太大的异议,甚至兴高采烈地扬起了眉毛:“当然有!今天她们全都看见你了,除了永平那个不安好心的,其他人都说你长得好,性格好,声音好,什么都好,都说我有福气有眼光!”
  张寿顿时啼笑皆非。然而,和朱莹在一起久了,他的脸皮厚度也已经得到了超限度的增长,当下就若无其事地问道:“这只能算是你的意外收获吧?你本来要办的正事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5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