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龙佳婿(校对)第2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1/580

  这样的话是告别时最常见的话,虽然很容易令人安心,但张寿觉得,这实在不太像小花生的风格。可他也不欲深究,微微颔首,先带了人出去,等到见着那几个干脆退到了监牢大门口的狱吏时,他随口嘱咐了几句,眼见人都赶紧各归其位了,他就带着小花生往外走去。
  “我刚刚对他们说到家属的事,其实对你来说也一样。你要是不放心,可以一块跟去琼州府。想回来的时候,也可以随时回来,不用担心来回路费,这点钱我替你掏了。”
  张寿此时心情不错地打趣跟在后头的小花生,本以为他会立刻忙不迭地答应,可这一次,小花生却把头摇成了拨浪鼓,随即吐出了一个意料不到的回答:“不,我不去了!”
  见张寿突然停步转身,小花生把心一横,就把老咸鱼之前说的话复述了一遍,见张寿颇为错愕,他就小声说道:“我本来死也不肯的,可刚刚听到您对云河叔他们说的话,我就明白,我跟过去只会添乱,什么忙都帮不了。我身体底子不好,万一水土不服,给大家添麻烦!”
  “而且,张博士你费了那么大心思,担了这么大风险,这才让云河叔他们能够得以活命。云河叔他们今天又吃了那么大苦头,被打成了那个样子,我不能只为了自己高兴,就老是不懂事!去琼州府那种地方,肯定是叔爷那种有经验的人更合适。”
  “我想跟张博士你去京城,哪怕让我卖身跟你当一辈子随从也行!真的,不只是为了报恩,我想在你身边学点东西,我真的很佩服你懂那么多,哪怕只要学十分之一,不,百分之一,我也心满意足了!只有真学到东西,我将来才能养得起叔爷和云河叔!”
  张寿没想到小花生竟然会把这个话题升级成这样的高度。他呵呵一笑,再次拍了拍小家伙的脑袋:“在我看来,你已经算很懂事,很能干了,想当初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
  他好像还在到处惹是生非呢!可想到这里,张寿才意识到自己这怀念往昔实在是怀念错了地方——前世里,人只要超过二十就被人叫大叔了,他得装嫩才能在小花生面前以小哥哥自居,但现在他是货真价实的小哥哥,他才比小花生大一岁!
  果然,他下一刻就看见小花生正目瞪口呆地看着他,仿佛在想象一年前的他会是怎么个样子,他只能一本正经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既然你已经决定听你那咸鱼叔爷的话,那就跟我去京城吧。阿六也能再多一个伴,我家里还有几个比你还小点儿的……”
  张园地广人稀,别说一个小花生,就是一堆小花生撒进去也装得下。他倒是希望能收获一堆这样能干的少年当帮手,只可惜小花生不是真花生,长不出花生田来。
  如果老咸鱼真是打定了主意继续出海,把观涛小和尚丢到京城去指导海外作物种植事宜,说不定那个小和尚与其被朱莹丢到哪家佛寺去挂单,还不如他拎到家里住。
  因为就藏海下院那种全都是肌肉和尚种田和尚的氛围,再加上本朝对僧人的严格管理程度,他觉得那个脑袋光溜溜的小和尚绝对不可能考出度牒。没错,当和尚的度牒要考的……
  带着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张寿再次来到了朱廷芳安排给老咸鱼的客房。才到门口,他就不由得有些讶异地挑了挑眉。因为他赫然听到,早起他来时还昏昏沉沉没能醒来,刚刚小花生口中还很虚弱的这老家伙,此时竟然已经有力气和阿六耍嘴皮子。
  “六哥……六爷!别那么死板行不?你看我一个糟老头子,都已经病好几天了,这饿得简直是前胸贴后背,就那一碗粥,塞牙缝都不够。真的,再来一碗,你总不能虐待病人吧?”
  相比站在那哑然失笑的张寿,动作更直接的,是小花生。人从张寿背后突然抢了出来,直接撞开门前挂的竹帘冲了进去。
  但人进去得快,出来得更快,几乎是一瞬间就匆匆忙忙又跑了出来。他一面高高打起那竹帘,一面小声说忘了规矩,一脸生怕张寿责怪的样子。
  知道小花生正在努力学习怎么当一个随从,张寿不禁好笑,他也没说什么多余的话,点点头跨过门槛进屋之后,他看见阿六侧身让开,就开口说道:“老咸鱼,你之前还病得七死八活,一醒过来就生龙活虎要吃的?你难道是属咸鱼的,喝一碗粥就活蹦乱跳了?”
  小花生离开时还是躺着的老咸鱼,此时此刻已经靠着一个大引枕半坐在了床上。看到张寿和小花生一前一后进来,他挣扎着想要下床说话,结果被阿六一个指头就摁了回去。
  “葛太师说了,你至少还要再躺三天。”
  “咳,再躺三天我就发霉了!真的,我这种忙惯了的人没那么娇贵,多下床走动走动反而好得快,就像病好了就得赶紧多吃点东西补一补一样!”老咸鱼涎着脸冲阿六恳求,见人不为所动,他眼珠子一转,随即肚子就响亮地咕咕叫了几声。
  面对这样诡异的动静,小花生忍不住捂脸。他是知道叔爷这本事的,但凡需要打岔的时候,那肚子就会发出诡异的声响,真的是想要它咕咕叫,它就会咕咕叫……没打过交道的人,那是轻轻松松就会被骗过去!
  然而,张寿也好,阿六也好,明显不是一般人。听到这样的动静,张寿只是莞尔一笑,阿六的反应却简单直接,少年直接嘴角一翘,继而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的肚子竟是发出了更大的咕咕声,还有节奏地连叫了好几次。等到看见老咸鱼瞠目结舌,他这才呵呵了一声。
  “想骗饭吃?想都别想!”
  老咸鱼差点没被阿六这揶揄给噎死。已然恢复了精神的他,虽说还不能够立时活蹦乱跳,但确实受不了就这么躺在床上养着,因此只能把求救的希望寄托在了张寿身上。可他还来不及开口,就被张寿直接给顶了回去。
  “老师的话连我都不敢不听,更何况阿六?你要是违背,老师那慈悲为怀的性子,也不会打你骂你,但到时候丢一本葛氏算学让你背下来,那不是不可能的。”
  见老咸鱼满脸你绝对是在逗我的表情,张寿就耸了耸肩道:“别不信,朱二已经尝过滋味了,那天他正好犯在了老师手里,结果被罚抄算学定理二十条,每条抄十遍。”
  张寿说到这里,老咸鱼就已经彻底哑口无言了。他有几个胆子去和葛老太师硬顶……更何况人家还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于是,他只能缩了缩脑袋,可怜巴巴地说:“可我实在是饿得慌,没有粥的话,给条咸鱼也行……”
  这老家伙这么大年纪还卖萌,不,是装疯卖傻!张寿简直觉得额头青筋突突直跳,要不是后头小花生使劲拽着他身上的衣裳求情,他都恨不得去摸摸老咸鱼是不是发烧到糊涂了。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阿六竟然一转身,不一会儿,竟然真从角柜上拿了个白瓷盘来。
  而后,他就两指捏起了一条只有拇指大小的小鱼,就这么静静地看着床上的老咸鱼。直到老咸鱼真的厚脸皮伸手来接,他才缩回了手去,一本正经地说:“这是喂猫的。”
  直到确定阿六绝对会遵守医嘱到底,老咸鱼方才彻底认识到,想要坚称病好下床自由活动,甚至于离开县衙的图谋算是彻底失败了,他只能干笑一声,躲避阿六那太过明亮的视线,可他目光不管移到哪,总感觉那个少年的两道目光犹如刀子似的往脸上扎。
  无奈之下,他只能重新抬起头来,尽量让自己显得坦然一些:“我就是觉得这病好得差不多了,打算出去联络一些朋友,看看能不能把开船航海那老本行捡回来。”
  他这话还没说完,就迎来了阿六那无情的讽刺:“然后开船去劫囚吗?”
  “劫什么囚?”老咸鱼登时两只眼睛瞪得老大,“海上还有囚犯吗?等等,你的意思是说……”他几乎是立刻看向了张寿,又惊又喜地说,“张博士的意思是,您真的打算用船把云河他们送去琼州府?不走陆路?朝廷能同意吗?”
  小花生这才明白,老咸鱼刚刚那到底是为什么这样折腾。他赶紧上前去,趴在床沿边上将张寿刚刚和冼云河等人说的话一一道来,眼见老咸鱼惊喜交加,随即就心虚且尴尬地侧过头去,他这才低声说道:“我刚刚对张博士说了,我想跟他去京城!”
  老咸鱼顿时露出了极其欣慰的表情。无儿无女不意味着无牵无挂,冼云河这个外甥看上去要学他,就这么一辈子孑然一身了,可小花生却还小,如果跟着他们,说不定那就是三代打光棍,那可就真的糟糕透顶了!
  他笑着在小花生脑门上敲了两记,随即就真心实意地对张寿深深低下了头:“我有一帮老朋友和老伙计,要是张博士您信得过我,但凡海上的事情,我都可以出力效劳。”
  “好,我可记住你这话了。”张寿一笑,随即就看向了阿六,见少年立时上前一把拎开了小花生,随即二话不说把老咸鱼按着躺下,他就乐呵呵地说,“你这大病初愈,不要逞强,继续好好休养。别忘了你刚刚还信誓旦旦说要出力效劳,身体没养好,怎么出力?”
  老咸鱼还想争辩,可谁曾想阿六把他摁下去之后,转身又去拿了一碗汤药过来,随即略微扶起他的脑袋后,就不由分说把药碗凑到他嘴边。他敢发誓,自己要是不喝,人会捏着鼻子给他强行灌下去!
  无奈地乖乖喝了药,瞅见阿六端着药碗下去了,他本来还想趁机和张寿小花生再说点什么,可随即就觉察到一股难以抗拒的睡意陡然袭来。他甚至来不及迸出一个字,就这么直接脑袋一歪,睡了过去!
  面对这一幕,小花生简直都快看傻了,好半晌才如梦初醒地去看张寿。结果,他只听到张寿同样面带惊愕地说:“这药是加料了?”比强效安眠药还厉害啊!
  “嗯,加了疯子秘传的安息粉。”已经搁好了药碗回来的阿六气定神闲地说出了答案,随即就满脸认真地说:“人只要睡着就不会烦人。”
  张寿顿时笑出了声,而小花生则是目瞪口呆,好一会儿才结结巴巴地问:“这样也可以?”
  “当然可以。”阿六看着小花生,满脸严肃地说,“但记住,这东西用多了会有耐药性。比如家里老刘头,现在就要双倍才能安静地睡过去。”
  张寿简直想为老刘头鞠一把同情之泪。阿六对付聒噪的不二利器,竟然是用安息粉催眠!
第四百零二章
祖制就是屁!
  县衙二堂,张寿找借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溜了号,葛雍气得拍扶手大骂,然而,等他老人家同样想溜的时候,那就没那么便宜了,别说吕禅绝对不肯放走这位在天子面前能够一锤定音的老太师,就连朱廷芳也不会放人走。
  已经放走了张寿,要是再放走葛雍,岂不是他得一个人独自面对吕禅?
  然而,吕禅所求甚大,偏偏是直截了当提出来的,态度诚恳而真切,朱廷芳和葛雍虽然不至于轻易答应又或者做出承诺,但也不至于如同那些对宦官严防死守的文官似的,一口回绝。一阵来回扯皮过后,他们俩最终只是答应吕禅,姑且会仔细考虑这件事。
  可等礼送走了吕禅,朱廷芳刚刚那副淡然却至少客气的面孔,顿时就变得冷冰冰的:“葛先生,我朝从太祖开始就限制宦官数量,更限制宦官出外为监军税监等等,这是作为祖制传下来的。如今吕禅这作为,理应并不是代表他一个,他背后还有楚宽,还有其他太监。”
  见葛雍老神在在不做声,他顿了一顿,继续说道:“皇上登基这些年,因为太后严防死守,他身边女官少,宦官多,以至于如今女官职权大多为宦官侵夺,司礼监外衙的手也越伸越长,而这真的是出自皇上授意?而吕禅刚刚提出的,算不算揣摩圣意,妄图干政?”
  “太祖的祖制多了,最清楚的人还是常常钻到古今通集库里去翻太祖手卷的莹莹,你问问她,如今剩下真正还被人严格执行的,到底有几条?”
  葛雍反问了朱廷芳一句,哂然一笑,这才喝了两口茶润嗓子,看也不看朱廷芳那张阴沉的脸,自顾自地说:“祖制这种事,别人不知道,你还不清楚?那就是屁,需要时想扔就扔,想捡就捡,敬天法祖算什么,只有传了几十上百年的利益才是真正不能动的。”
  “就比如皇上,放在十年前,你觉得他就算抓住了太祖牌匾被束之高阁的把柄,但可能重开九章堂吗?不可能,别说张寿了,就是我在朝堂亲自呼吁也不能。为什么那会儿不可以,现在却可以?很简单,他栽培了二十年,希望能够扫除掉江老头那一批老人的家伙起来了。”
  “于是,就算有人非议,但也有人会支持,所以去年重开九章堂才会这么容易。”
  “但就算江老头此次真的落马,新的那一批人粉墨登场,你觉得这朝中就是皇上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地方?绝不可能。有些人还会一如既往地作为他的喉舌,有些人却早已有了自己手底下那一大批人,不能罔顾党羽的利益。可以同患难的人,同富贵时就分道扬镳的多了。”
  半辈子宦海沉浮的葛雍说到这里,随手把那茶盏在旁边高几上重重地一放,这才一字一句地说:“而在吕禅他们看来,只有他们才是捧着太祖祖制作为金科玉律的人,在他们看来,他们才是太祖祖制的坚定支持者,皇室最忠实的鹰犬,而不像外臣那样索求无度。”
  葛老太师难得一口气说这么多,此时觉得有点累,他就站起身来,舒舒服服伸了个懒腰。可还没等老爷子掸了掸衣服预备往外走,就突然听到朱廷芳问了一个他意外的问题。
  “这番入木三分的剖析,葛先生可有对张寿说过?”
  “那个惫懒的小子,我和他说这些,他敢捂着耳朵溜之大吉,你信不信?”
  葛雍没好气地吹胡子瞪眼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那关门弟子,你那个未来妹夫,虽说鬼主意多,手段也不错,可他是别人惹上门才会一巴掌打上去的性子,没什么升官发财青云直上的野心。所以楚宽和他认识不是一天两天了,你看他和人有什么额外的交往吗?”
  朱廷芳顿时哑然,而接下来葛雍的嘀咕,更是让他有些尴尬。
  “所以这沧州出了事,皇上问他,他却推荐你来,认为你杀伐果断能够收拾局面。要不是你硬把他拖下水,他肯定不会来。可他既然来了,还是全心全意为这里的百姓做了挺多事情。但那不是因为他觉得做好了回去会受赏,是因为他这小子心软,觉得心中负疚。”
  “你信不信他刚刚敢丢下我们直接扬长而去,这会儿说不定已经上书请求回京了?哦,应该是说,打着送我这老人家回京的旗号?”
  没等朱廷芳说信与不信,老人家又懒洋洋地打了个呵欠。
  “我这次下来,是替他这个关门弟子背黑锅的,以免他那细胳膊细腿背不了这个偏袒乱民的罪过。如今事情收拾完了,我当然也打算回去了,这沧州没有褚老头齐老头,不是做学问的地方。我估摸着他要请求回京,那是肯定能成功的。”
  “至于你……冼云河那几个没启程去琼州府之前,这长芦县令一职,朝廷是不会派人的,你得一直坐在这兼着,顶了天我回去和皇上说说,给你派几个属官属吏来帮一把手。换人来谁能保证不把你好好的故政推翻?”
  “朝中某些人,最不满太祖皇帝的一条,便是不立嫡长,更有人认为这是后来继位时常出现动乱的缘由。所以大皇子再有千般不好,仍然有一批死抠着礼法的人支持他。你信不信一旦县令人选不当,冼云河等几人非刑而死都有可能?”
  “再加上皇上想在沧州建港,这更是动了一堆人的利益。反正无论是长芦县令也好,沧州知州也好,又或者是吕禅说的沧州知府也好,总而言之,这个人选很难出炉。别说朝中那些人,就连皇上还有你那老爹,肯定都正在找可以过来给你接班的人才。”
  见葛雍撂下话就摇摇头叹了一口气,随即负手慢悠悠往外走,朱廷芳不禁有些烦恼地揉了揉眉心。自从杜衡听到沧州有望建港的消息,这位曾经试图表现一下的杜指挥使立刻就安分守己了下来,还悄悄给他出了一大堆训练水军的主意,全都被他一股脑儿送去了皇帝面前。
  而沧州这边他也确实干得得心应手,就连最初只是简单粗暴解决的词讼,如今也已经轻轻松松就能解决。否则,如果真的仅仅是凭借出身资历,他能震慑此地一时,却不可能长久。
  可如果他一走,哪怕张寿留下张琛,留下朱二,真的不会人亡政息?就算朝中能选出合适的人选,能够延续他和张寿的举措,治理好沧州,将来真的建港,那一位能顶得住方方面面的压力吗?
  尤其是一旦吕禅所求真的成功,宦官成功突破曾经的禁令,出任监军甚至税监,这位沧州的地方主司又能压制其人否?
  说起来,沧州如果升格为府,沧州知府便是正四品官……哪怕没有升格为府,却也是正五品知州。秦国公张川都尚且能以勋贵兼任顺天府尹,他若要以武转文,谋一个五品知州甚至四品知府,却也是并不困难。可这值得吗?
  而且,他如果想要留下来,朱二恐怕就不能留在这里了,否则长兄为主司,二弟却纠合了一群棉农集什么社,那像什么话?如此一来,朱二这些天来那顶着烈日的辛苦也是白费。
  所以……还真是棘手的难题!
  朱廷芳轻轻眯了眯眼睛,随即无声地叹了一口气。张寿如果能留下,那就好了。只可惜,张寿对地方治政似乎不感兴趣,资历也还不够。
  如果张寿知道,未来大舅哥竟然在考虑两人中谁留在沧州的可能性,他一定会觉得人是吃饱了撑着,瞎操心。
  他从来都不会杞人忧天,觉得这天底下没有顶尖人才,只有自己才行——在后世那种学霸满天飞,科狗满地走的年代,自视太高的话,分分钟都会有强人把你的自信心碾成粉碎。至于在如今这个年代,他更感兴趣的是发掘人才,有事学生上,而不是事事亲力亲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1/5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