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龙佳婿(校对)第2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4/580

  而之后传出来的万元宝在接手之后说的那番话,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汪四及其党羽罪大恶极,所有田地产业,大多都是非法所得,原本都该充公的,但沈县尊上奏,既然有御史亲自在朝中质疑此事,那请皇上亲自管一管善后。与其充公了之后再让户部发卖,零零碎碎未必能卖个好价钱,还不如就直接丢给我这个总算有点公道名声的。”
  “沈县尊既然如此信赖,我届时会请国子监九章堂的监生们估算出价格,然后照价拿出相应的钱来。宛平县衙沈县尊会赔补那些苦主。正好从汪四家中抄出了一本历年掠卖奴婢,以及强买强卖夺人家产杀人伤人等等的账簿,沈县尊也是精明人,总不至于被刁民讹诈了。”
  听到这话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心情郁郁。历来民间都说是一家跌倒,朝廷吃饱,贪官污吏经营一辈子,最后一个籍没就什么都没了。但是,这却是不少达官显贵趁机捞钱的大好机会,因为那些被没官的财产,朝廷拿在手中有什么用?最终还不是要发卖!
  至于那些犯罪的富商大户,那就更不用说了,一旦倒台,那就是一场瓜分的盛宴。
  这种时候,背景硬的,只要花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的价钱,就能拿到往日华美豪奢的庄园宅院,日进斗金的店铺产业,至于美貌的妾婢,俊秀的小厮,更是应有尽有。可这一次,就是某个蠢货御史在朝中说错几句话,沈县尊揣摩上意,皇帝竟然堂而皇之插手进来了!
  当年万元宝突然从一个被继母打压的元配嫡长子反攻成功,把那位贪得无厌的继母扫地出门还不说,继母家那本来还算是京城豪门的家族也一下子完全败落。这样一个犹如奇迹一般在京城崛起,成为首富之后就一直屹立不倒的家伙,从前谁也不知道人背后什么背景。
  见人和渭南伯张康往来甚密,那些有心的聪明人还曾经觉得,也许这是渭南伯张康扶植起来的人,但现在,不少人都隐隐生出了一个可怕的猜测。
  万元宝不会是皇帝的人吧?张寿在兴隆茶社下遇到的那件事不会是给皇帝背锅了吧?又或者是,导演的人原本就是天子,没有张寿那也有李寿……当然因为张寿对外从来不讳言自己是吃货,所以出现在兴隆茶社的概率很高,正好撞上某些家伙的概率更大。
  否则,这怎么解释只不过是顷刻之间,作为南城一霸的汪四爷就竟然死狗一般被人丢在街头?张寿身边那个有名的少年护卫那会儿可是还跟随在他身边!
  当张寿得知那些汪四爷的家业如今改姓了万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真的意外到了极点。明明已经请了朱莹去皇帝那儿游说,意思是姑且放过南城兵马司,等回头风声过后再一锅烩。可谁曾想,皇帝是听了一半,朝会上直到有人发难时才翻脸,可事后竟然来了这么一招!
  而更让他没想到的,还是隔天之后某位工部员外郎上了一大篇论沧州事。也不知道通政司是懒得帮人保密还是怎么着,这一通洋洋洒洒数千字的奏疏竟是被人传抄了出来。
  除此之外,从这位工部员外郎乃是昔日江阁老的门生,到他为官数年的履历,再到其人分河间府为河间府和沧州府的神操作……反正各种消息满天飞,震动了官场上下。尤其是还在讨论商议阶段的沧州建港事,骤然被这么直接掀了出来,华四爷甚至都顾不得御厨这事了。
  这下子,就连张寿也不大明白,皇帝到底是怎么个想法。不过,他给出的转移注意力大法也只是灵机一动,不想背上亲自选御厨这样一个不合适的担子而已,后来又是因为废后风波竟也扯上了他,于是他又建议把选御厨声势造得更大,如今皇帝别有设想,他就管不着了。
  说不定皇帝是希望那些人把一度集中在废后以及后宫和立太子诸如此类事情上的注意力,全都转移到朝廷那些大小事务上呢?只要皇帝不怕背锅,他怕什么?
  既然去探过了兴隆茶社,又搞出了一桩挺大的事情,外头惊涛骇浪之际,张寿这三日却在闭关,顺便利用剩余学生的力量,群策群力把九章堂第二期招考的题目给一口气出完了,然后直接让阿六给顺天府衙的宋推官送了过去。
  当阿六从顺天府衙回来的时候,却是神色古怪地说:“少爷,宋推官说,多谢你没有甩锅给他们。”
  张寿不用想就知道宋推官和林老虎此时此刻一定会有劫后余生的感觉,此时顿时暗叹那天把一群犯人送去宛平县衙算是错有错着——当然,他完全没想到,这事情根本不用顺天府衙那边秦国公张川多看着点,宛平县那位一向传言为人软绵绵的沈县令就一下子雄起了。
  “宋推官和林老虎没意见就好。”张寿呵呵一笑,随即就伸了个懒腰道,“既然考题不日就要四处张贴,剩下的人也已经都跑万元宝那里去‘帮忙’核价去了,九章堂第一期算是就只剩下我这个光杆老师一个,这下子是真的可以清闲一下,好好过个生日了。”
  他这话才刚说完,就只见阿六正目光炯炯地盯着自己,登时有些疑惑。结果,阿六接下来说出的一句话,就直接把他逗乐了。
  “少爷你打算送大小姐什么生辰礼?”
  “这种事难道不是秘密吗?说出来还有什么意思。”
  张寿一副你小子又来了的表情,随即就呵呵一笑道:“反正我早就准备好了,你就别打破砂锅问到底。反正不会亏待我的未来媳妇,你未来的少奶奶。你有功夫关心我,就不能好好想想你自己的大事吗?”
  “你成天在外头闲晃,甚至还有时间收伏铁衣帮这种有活力的社会团体,怎么就不知道多看几眼那些大姑娘?难不成真的要将来我给你拉郎配?”他自忖已经够苦口婆心了,可接下来阿六那满不在乎的回答,却把他直接给噎住了。
  “我又没有少爷你长得好看。”阿六看着张寿那呆滞的表情,竟是认认真真地说,“所以我娶不到大小姐这么漂亮的媳妇。”
  张寿简直难以置信自己的耳朵。难道和张琛一样,阿六的期望也是娶一个国色天香沉鱼落雁的大美人做妻子?虽然朱莹确实美艳动人,但民间自有佳人在——要知道四大美人当中,王昭君、西施、貂蝉、杨玉环,哪个是出身显贵?很多美人不过是被出身耽误了而已。
  他正胡思乱想的时候,阿六却又突然多话了起来:“美人爱才子,美人爱帝王,美人爱英雄,美人爱君子……哦,美人也可能爱和尚……但无论如何,美人都不会喜欢我这种呆子的。既如此,我一个人就好,疯子也是一个人。”
  对于阿六这逻辑严密的理由,张寿终于无话可说,心里却在认真思量,自己要不要真的想办法让人注意一下隐藏在民间的那些美人——说不定不但能解决阿六的终身大事,连张琛那拖到现在还没个结果的终身大事也一块解决了。
  当然,也得和朱莹说一声,免得这位大小姐万一听到风声会错了意……
  想归这么想,张寿却绝对不会在阿六面前再露出半点口风。他很怀疑自己多说一句,结果就是被这小子给气死。于是,本着眼不见心不烦的原则,他就干脆又差遣阿六把之前的试卷副本给葛雍再送去一份,至于为什么不自己去……
  他很怀疑一见面就会被葛雍狠狠教训一顿!要知道,他这位老师从来都很嫌弃他不务正业,这次去南城逛吃又惹出来如此巨大的风波,葛老太师不发火才怪!
  阿六一走,张寿这才悄然去往了地下石室,见证了关秋最新修改方案的那个成果之后,他才满意地出来,随即又去见了吴氏,对这位养育他多年的母亲说起了之前已经拜发的一道奏表。一听说立家庙的提请已经上呈了皇帝,吴氏顿时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喜的是张寿那天对他说过之后,无声无息就把这么一件事给办了。忧的是如今京城各种各样的大事小事全都挤在一块了,张寿又来这么一出,会不会让那些正愁无缝可钻的人找到趁虚而入的借口。
  吴氏本来就不是极有主意的人,担心归担心,可被张寿三言两语一说,最终还是转忧为喜,随即就到了后头小佛堂中拜佛,祈求保佑此时顺利。对此,从前只能说是进庙了心情好就顺便拜一拜,顶了天连个浅信徒都算不上的张寿,被硬拖进去时也只好从了。
  只不过,一想到那尊佛像,是朱莹安排好了,亲自陪着吴氏从庙中请回来的,他就深深觉得,朱莹哪怕平日再任性,只要她愿意懂事,那真是哪家未来儿媳妇都比不上她。
  时光就这么翩然而逝,转瞬间就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也是张寿和朱莹生辰的正日子。
  按照张寿之前对陆三郎吩咐过的,这一天也是预热多日的御厨选拔大赛第一个初赛日。在过去数天中,因为南城一霸汪四爷的意外落马,原本在预热第一天只是小小热闹的美食展示会吸引了每日数以千计的客流,整修一新的兴隆茶社更是一座难求。
  为此,在陆三郎的建议之下,财大气粗的苏州、扬州、山东等会馆商人在发现自家那最初的小小摊位已经被挤得水泄不通之后,接受了他的合理建议,紧急雇了人,竟是只用了几天时间就用竹子在附近搭出了几座竹屋来,于是另外几家会馆群起仿效。
  随着京城其他酒楼也来凑热闹,兴隆茶社周边一座座竹屋错落有致,乍一眼看去,就仿佛是回到了乡野。而这时候陆三郎又提出了精致路线小份菜,然后卖低价的策略,一时间原本还因为价格问题而犹豫不决的食客们纷纷跟进,各家会馆一算开支收入,竟是小有盈利。
  这下子,原本以为要亏本的各家会馆和商人无不欢欣鼓舞。而每个大厨都对自己的厨艺更有了信心,当这一日车马不断停在兴隆茶社,上头下来的人不计其数,小伙计急匆匆地进来把一个个名字告诉他们时,在灶台前忙碌的他们就更加精神十足了。
  尤其是听到葛雍、齐景山、褚瑛这些老一辈的官员先后莅临,顺天府尹秦国公张川和赵国公朱泾,还有渭南伯张康竟然也作为评委亲自来了时,众多厨子就和打了鸡血似的。而就在一堆人预备今天定要拿出十八般厨艺的时候,外头就又传来了一阵嚷嚷。
  “永平公主来了,说是今天要在兴隆茶社上庆祝生辰!”
第四百五十章
张寿的加赛题
  初选日评委保密,这是全权负责筹办此次御厨选拔大赛的陆三郎,面对众多打探消息者时,从来没有变动过的回答。
  所以,在葛雍等三位老先生,赵国公朱泾等那三位勋贵没来之前,瞧见只有万元宝和另两位京城豪商登楼,后头还有三个东张西望的小民百姓做评委时,众多大厨还以为就这么六个人来评判,最初那股失望简直是有如实质。
  毕竟,谁都没把握能过层层筛选,最终跻身御膳房,得到那一个御厨的名号。他们更大的希望是博得权贵的青睐,到时候一句称赞,就能为自己博得莫大的名声,日后自己开饭馆也有个吹嘘的本钱。
  可随着重要的来宾一个个莅临,大厨们就开始从振奋了,等到听说永平公主莅临,今天甚至要在这兴隆茶社上庆祝自己的生辰,他们就不是兴奋,而是亢奋了!
  甭管御厨选拔结果如何,到时候他们说出去就是操办过公主生辰宴的人了,多有面子!
  不止大厨们兴奋,今天特意来凑热闹的百姓也同样兴奋,因为奉旨陪侍永平公主出来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楚宽笑眯眯地宣布,时值公主芳辰,永平公主亲自出题一道,请今日所有考选御厨的大厨们,做一道贺生辰点心,最好只一口就能下肚,而且需得控制成本,越低越好。
  但是,到时候除却楼上诸多宾客试吃的份之外,还会随机挑选在场百姓四十人试吃评判。
  听到下头欢声雷动,独自呆在三楼的永平公主淡淡一笑,随即就对楚宽说道:“朱莹和张寿这两个寿星迟迟不来,我一个人呆在这儿却也憋闷。再说,这虽说是父皇当初想要赏玩风景的地方,可一直都空关着却也没有道理,不如请葛太师赵国公他们全都上来如何?”
  虽说皇后被废,皇帝甚至亲自发话让永平公主帮着太后协理宫务,但永平公主在太后面前却一力推了,理由都是现成的——宫中有女官们在,根本不用她多事,而最重要的是,皇后既是被废,其他后宫嫔妃全都相安无事,没多少事需要管,总不能让她监督给嫔妃发月钱?
  想到自己听到此事时暗自赞赏永平公主的明智,楚宽就笑道:“公主说的是,自当如此。”
  有了永平公主这吩咐,他自然少不得亲自走这一趟。毕竟,那几位都是赫赫有名的老臣和勋贵,就算皇帝也不会怠慢,更何况是他?虽说稍微费了些口舌,但他到底还是很快就把人请了上来。至于陆三郎那小胖子,人却笑容可掬地说要留在下头操持,他也就随人去了。
  而这些顶尖的权贵们上了三楼,二楼的诸多会首和豪商不免就有些遗憾。只不过包括万元宝和华四爷这两个首富在内,谁也不觉得自己真有资格去和永平公主这样的金枝玉叶同楼饮宴,就算太祖皇帝开始就一直对男女授受不亲的话嗤之以鼻,但男女到底有别。
  于是,两人只能对同桌之人戏称巧逢公主生辰,是不是也应该敬献一点贺礼。这样一个非常理所当然的建议,自然而然就激起了一片赞同的声音。至于事先没准备什么的,对于他们这种不缺钱的人来说,从来就不是什么要紧的事!
  可就在这时候,偏偏楼梯上突然又传来了一个小宦官尖利的声音。
  “公主说,今日是她生辰,事先约好了赵国公府朱大小姐和国子监张博士同庆。但既然不是什么整寿,正好借了这御厨选拔的机会,到这兴隆茶社一品名厨手艺,所以今日不收礼,只品美食。若是诸位有意贺寿,回头等楼上传令下来时,痛饮一杯,共贺芳辰就行了!”
  这算是堵住了某些人试图溜须拍马的行径,于是,众人你眼看我眼,也只能接受了此事,同时暗暗记下,若今后再碰到这个重要的日子,一定要事先有所准备。
  要知道,之前就算外头早就有传言说张寿朱莹和永平公主这三人是同一天生辰,可因为这一天刚巧是中秋节,他们近来又因为这御厨选拔忙得昏头,都几乎忘了!
  当然也有没忘的。万元宝叹息地按了按胸口,那是他花费重金命人琢磨的三枚羊脂玉佩。打算送给永平公主的那枚清雅,送给张寿和朱莹的乃是一对,今天他觉得恐怕是送不出去了。
  而华四爷也一样摸了摸袖子中的那个暗袋,心想永平公主和朱莹也就罢了,两位一个喜爱字画古籍,一个喜欢金玉首饰,这种价值不菲的东西今天是肯定送不出去了。但送给张寿的这份生辰贺礼,是他在上京之前就精心预备的,今天兴许还能够送出去。
  这东西对于很多人来说完全不值钱,但对张寿这样特立独行的人来说,却兴许很欣赏。
  就在楼下已经有伙计开始吆喝着,有大厨已经做好了点心,立时就会送上来供试吃的时候,下头却陡然之间又传来了一阵骚动,紧跟着,临窗那边有人探头张望,随即陆三郎就呵呵一笑道:“老师和朱大小姐总算是一块来了!”
  此话一出,四座顿时一片笑声。
  只不过笑声之中,有人想起正在三楼的赵国公朱泾,却免不了挤眉弄眼。女儿还没出嫁,就成天和未来女婿成双入对,这位赵国公还真是不拘小节到了极点。
  可更有人酸溜溜地想,自家要是有女儿,许配给张寿这样相貌堂堂的君子,那绝对也是心甘情愿的。
  然而,三楼的赵国公朱泾面对几个同僚和长辈的打趣,那却是脸上笑着,心里纠结着。早知如此,想当初他何必答应张寿年末再成婚?就是逼,他也要逼得张寿和朱莹赶紧成婚。否则像现在这样没成婚就像小两口似的同进同出,叫怎么回事呢?
  朱莹哪怕和永平公主一块来,那也比这会儿两人双双出现来得好!
  朱大小姐可不知道老爹心里是什么滋味,当然就算知道,她也一定会笑吟吟地娇嗔朱泾太古板。先走一步的她蹬蹬蹬先上了二楼,就只见偌大的地方都快坐满了——因为朱泾和葛雍等六人上了三楼,这会儿二楼多余的位子上,陆三郎都给安排上了几个人。
  毫无疑问,被安排上来的是来凑热闹的平民。陆三郎让自己的几个心腹在下头一楼乱转,号称随机选择了几个人,却都是瞧上去还算老实的。此时此刻,几个顶多是中人之家出来的平民混在一群至少也是个酒楼饭馆东家的商人当中,怎么看怎么都有些畏畏缩缩。
  看到这一幕,朱莹的嘴角微微翘了翘,随即轻快地笑道:“今天是我和阿寿还有永平公主的生日,挑了这日子当作御厨选拔的初赛日,是我特地向皇上讨来的福利!所以,大家吃好,喝好,最后也给评判一下,只当这是一个节日就行了!”
  朱莹这一句极具乡土气息的吃好喝好,后头的张寿不禁莞尔。他见身边的老咸鱼,还有东张西望的观涛小和尚以及另外三个头上没戒疤的年轻和尚听到朱莹这话,明显愣了愣,就笑着说道:“都听到了没有?一会儿上三楼,吃好喝好就行了,别太当一回事。”
  话说得简单,上了二楼,看见四座坐着众多身穿绫罗绸缎的人,自觉见惯大风大浪的老咸鱼表现淡定,观涛年纪还小,只是好奇地多瞅了几眼,三个出身藏海下院,还没真正剃度,也没有拿到度牒的乡下和尚,却已经有些惴惴然了。
  他们之前走得最远的也就是到过沧州,谁能想到这辈子居然还能上京?而且任务竟然是上京种地?而等到张寿带着他们登上三楼时,听到张寿和人打招呼时的那些称呼,以及老咸鱼在旁边抓紧时间给他们做的解释,三个准确来说应该叫做沙弥的年轻人都快傻了。
  听到张寿向其中一个人称赵国公,又笑容满面地说想不到能请到人大驾光临,老咸鱼在一边说:“记着点,那就是张博士的未来岳父赵国公,沧州那边坐镇的朱大公子就是赵国公的长子,那个在四处田地里转悠正在搞合作社的就是赵国公次子。”
  听到张寿称呼那个明显要比赵国公朱泾年轻一截的中年人叫秦国公,老咸鱼忙着在旁边解释那是现如今的顺天府尹,人的儿子张琛还在沧州开织坊开得兴致勃勃。
  听到张寿叫渭南伯,老咸鱼小声提醒三大一小四个和尚,那是军器局的头头,管辖朝廷和军方所有大炮和火器。至于听到张寿和葛雍三人打招呼时,他又忙着解释众人之间的关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4/5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