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龙佳婿(校对)第3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4/580

  老头儿笑得眼睛都眯缝了起来:“有你当众说,是跟着我整理了异邦那些算学体系,然后再加上算经十书,和我合编成书,你这师承以后就没人质疑了。我从古今通集库里找到了不少被束之高阁的元书,那翻译虽说烂到了极点,可和我这些书彼此一对照,漏洞就补上了。”
  “还你那些书?你这老头子还要不要脸?”褚瑛气得眉毛都要立起来了。
  “不要,你满意了吧?”葛雍没好气地斜睨一眼褚瑛,这才语重心长地说,“九章,今天我可是在文华殿上当众承认占了你的名,虽说你为我说话,但这事儿到底是传出去了。我这老头子呢,从今往后那就是身败名裂的人,不能为你遮风避雨了。”
  “所以,今后的路得靠你自己。嗯,你也得多陪陪我这个可怜的老人家。想来褚老头这样爱惜羽毛的人,说不定会和我割袍断义……”
  你个戏精,我什么时候说过要和你割袍断义!褚瑛简直都快把眼珠子瞪出来了。知道葛老头不是好东西,可这也忒不是东西了!这老头子居然拿他当反面人物在张寿面前扮可怜,这简直是脸皮厚到了极点!
  齐景山在旁边见朱莹笑得都快蹲到地上去了,他终于不得不咳嗽一声道:“九章,你老师为了你这个学生,确实也算是殚精竭虑,你以后一定要好好敬他这个师长。当然,他为老不尊这一点,你可千万别学!老褚性格强硬,不好相处,你有事来找我就好。”
  话音刚落,葛雍和褚瑛顿时同时怒瞪齐景山。好你个老阴人,到最后竟然想来摘桃子!
第五百八十一章
心宽和后患
  十月初一文华殿上这连场风波,几乎是以最快的速度席卷全城。尤其是就在当天午后,两队衣甲鲜亮的锐骑营将士匆匆押了两辆马车离宫出城,很快就有传言说,竟然是皇帝命人押送大皇子和二皇子出京,这就更加让官场民间陷入了不小的骚动。
  要说同情这一对兄弟的人,那当然不能说没有。毕竟,就在一年之前,两人还是最有希望入主东宫的皇后嫡子,如今却是皇后被废,兄弟俩一个比一个倒霉。
  奈何大皇子和二皇子,一个是虚伪了那么多年,却在沧州本性毕露惹出一场弥天大祸;一个是从小荒唐到大,前不久还闹出了坤宁宫下毒事件,最终却导致皇后被废。如今两兄弟同时同地发难,可却一脚踹上了铁板,旁人还能说什么?
  说得严重一点儿,二皇子毁谤的不仅仅是张寿的母亲,而是指斥自己的父皇昏聩到连自家儿女都分不清。至于大皇子那就更不用说了,毁谤师长,窥伺天子——不窥伺的话,你一个被关在宗正寺大牢里的人,到哪去知道张寿配饰哪来的?
  因此,明明两位皇子凄凄惨惨戚戚地被突然撵出了京城,这是件天大的事情,众人也就是摇头叹息了一阵子,注意力反而放在了另外两件事上。
  其一自然是朱莹和永平公主那混淆不明的身世,当然还要加上张寿的。只不过,已经被皇帝断言只是一个普通秀才遗腹子的张寿,当然比不得这两个称得上天之娇女的女孩子那不知道谁是谁的身世引人注目。
  至于其二,那就是如今坊间热销的《葛氏算学新编》,竟然并不是……或者说不完全是葛雍的著作,而是葛雍和张寿师生号称一块纵览中外算经典籍,然后重新整理编纂的。而如果葛雍坦然承认的话是真的,这甚至更可能是张寿独立完成的!
  相形之下,张寿在文华殿上当众展示的,能够自动前行的小船,这反而只在小范围之内,在感兴趣的人当中流传。就连孔大学士在文华殿上与张寿针锋相对,在这一系列的事件之下,都已经变成无足轻重,不值一提了。
  然而,孔大学士自己,那却不会觉得张寿的那场讲学和演示无足轻重,不值一提。他在经筵之后就直接以身体不舒服为由告假离开文渊阁回家,等到了府里之后,这位素来城府深沉的阁老把自己关进了书房,摔了笔架之后,继而就有一个个心腹小厮被他派了出去送信。
  从前是首辅江阁老因循守旧,而他则表现得相当开明,也笼络了一大批曾经对江阁老不满的新锐。然而,等到他自己执政,那却一样分外不希望有太多不稳定的因素跳出来。他支持北征不假,但现在北虏已经彻底被打残打怕了,这时候不休养生息还折腾什么?
  难道就因为张寿那诡异到极点的展示效果,就去折腾什么航海技术?简直是荒谬!那些异邦小国,有华夏数千年的诗书礼仪,能和泱泱华夏积累下来的深厚底蕴相提并论?
  孔府正在大发英雄帖,打算阻止张寿花言巧语蛊惑皇帝瞎折腾的时候,张园却早早熄灯入眠了。相比张园,赵国公府这天夜里也是不少地方都黑灯瞎火静悄悄的。
  因为朱泾大晚上干脆就坐镇在兵部没回来,号称事务繁忙,却也不知道如今天下太平的兵部究竟能让他这位兵部尚书忙点什么。
  朱廷芳这位大公子亦是号称在南城兵马司里加班加点,虽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可想而知他这尊冷面大神在里头一坐,别说曾经桀骜不驯的南城兵马司中人噤若寒蝉,据说就连南城的地头蛇们也已经在大晚上规规矩矩到大门口听候吩咐。
  而相比这一贯厉害的父子俩,朱二竟然跑到陆家去蹭住了,美其名曰次日是陆小胖子的冠礼,他这个朋友要去捧场——就没听说过冠礼也要半夜三更提早捧场的!
  如果只是父兄三人也就罢了,送了葛雍回家,又亲自送了张寿去九章堂,朱莹这一日回家,听到大门口人说了父子三个都今晚都不回家,随即就遇到祖母和母亲婆媳俩竟然一块出门,还号称要去佛寺祈福还愿,气得她直接在赵国公府大门口就发了一顿脾气。
  “祖母和娘这是要避开我吗?这是不是还要在寺里直接就静修斋戒两天?难道皇上在文华殿上当众这么一说,你们就不把我当成自家人了,这就要特意躲出去不见我?”
  此时此刻,赌气把自己关在房里,连晚饭都不肯去吃的朱莹忍不住重重一关自己的首饰匣子,压根懒得去听外头湛金和流银那轮流敲门的动静。突然,披散头发对着镜子发呆的她眉头一动,旋即就猛地扭过头去,却只见大门竟然就这么直接被人推开了!
  看见九娘就这么大大方方地走了进来,她不禁目瞪口呆。她明明记得自己上了门闩,否则湛金和流银也不至于只能在门口敲门叫人干着急,娘是怎么进来的?
  朱莹还没说话,就只见九娘手腕一翻,亮出了一根明晃晃的犀角簪子。她登时想起了自己看过的那些传奇话本,不由得失声叫道:“娘,你这是兼职当过女飞贼吗?”居然还会溜门撬锁!
  “你这丫头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九娘又好气又好笑,她头也不回地吩咐了一句,等湛金和流银忙不迭地跟着进来,摆好小桌子,又送了热气腾腾的饭菜,随即才蹑手蹑脚地退了下去,她才叹了一口气道:“你爹和你大哥二哥是想不好到了家里怎么对你,所以才逃也似地躲在外头。至于我和你祖母……”
  “我们真的就只是打算去上一炷香,然后给阿寿的母亲安排做一场法事,去去就回来。”
  这一次,换成朱莹不好意思了。她讪讪地低下了头,小声说道:“我还以为你和祖母也要出去住两天避开我……谁让大门口的门房对我说爹不回来,大哥不回来,二哥也不回来的!不就是皇上说,不知道我是娘你生的,还是裕妃娘娘生的吗?就这么点小事!”
  就这么点小事……也只有你这个心大的丫头觉得这是小事。自从永平公主敏锐地察觉到之后,也不知道暗地里担过多少心,流过多少眼泪!
  否则也不会每次就避开我!从前裕妃来寺中看她时,也不知道对她叹过多少次气!
  九娘心想太夫人那点担心,自己在门外苦心想的那点安慰,完全是白费了。
  朱莹不高兴的仅仅是全家人这小心翼翼对待她的态度而已——可他们的小心翼翼,不都是想循序渐进,别刺激着了这个大家一直捧在手心里的丫头吗?
  “你口中的这点小事,已经让皇上在回去之后被太后狠狠数落了一顿,宫里一片哗然,街头巷尾全在热议,各家官衙里都快炸了。你倒是还能在葛府悠悠闲闲吃了一顿午饭,回来见了我和你祖母一块出去还乱发脾气。”
  “然后你这一赌气,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直到现在,你说我们担不担心?”
  朱莹被九娘数落得唯有心虚地干笑,随即就索性在小桌子面前一坐,见所有菜肴都是自己喜欢吃的,她就皱了皱鼻子说:“谁让你们从前都不告诉我真相!”
  这谁也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的所谓真相,能随便说出去吗?若不是今天二皇子那个蠢货直接把某些传言挑到明面上来了,这件事一定会被长长久久地捂下去。
  皇帝今天说出来,就已经有曾经被压下去的业王之乱再次被人拿出来津津乐道的觉悟!
  九娘心里这么想,但到底是来到朱莹身后,轻轻环住了这个眼看着从粉团子长成绝世美人的女儿。见朱莹先是身体一僵,随即就舒舒服服地靠在了自己身上,就像一只很享受的小猫儿,她就笑道:“对我来说,你们都平安生下来了,这便是最大的安慰。”
  “无论你还是永平,别说未必抱错,就算真的抱错了,不管养在宫里还是赵国公府,那都是养尊处优,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享用不尽,相形之下,阿寿却最可怜,生下来就没了娘。所以,我当年最不忿的,除了你爹的态度,便是姗姗来迟的花七!”
  “因为就是他提醒你爹,这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三个孩子,已经有两个混淆不清了,若是唯一的男孩子再搅和进来,被人说身世疑云,那两家人麻烦大了不说,还会牵扯到已经没了娘的阿寿。”而朱泾又是特别敏感多思的人,立刻就做出了那种过分的决定。
  见朱莹登时扭过头来,赫然大吃一惊,九娘就轻轻挠了挠她的下巴,见女儿咯咯直笑慌忙躲开,她就略过了这个话题,笑吟吟地说:“总而言之,太后乐意把你当孙女也好,皇上和裕妃乐意把你当女儿也罢,这是他们的事,但在我眼里,你就是娘的女儿。”
  “是娘怀胎九月,好不容易生下来的女儿!现在又即将嫁给如意郎君,娘真是很高兴!”
  “娘!”朱莹终于站了起来,忍不住一把抱住了母亲的腰,亲昵地把头搁在了九娘的肩膀上,“我永远都是你的女儿,你可千万别像当初去寺里那样把我丢下!”
  “当年是我一时想不开,做了一件天大的傻事。”九娘轻轻地摩挲着朱莹那犹如缎子似的秀发,只觉得一颗心就犹如浸在温热的泉水当中,平静而惬意,“等到你嫁给阿寿,娘闲来没事就去你们家里小住两日,你可别嫌我烦。你爹那张老脸,我都看腻了!”
  朱莹顿时扑哧笑出声来:“好啊好啊!等我和阿寿有了孩子,那时候才热闹呢!”
  即便九娘素来无所谓那些世俗礼法,此时也不由得呆了一呆。
  朱莹这还……真敢说!
  别家千金往往是听到婚约都会羞涩,有些人甚至和男方彼此相看时,也生怕招惹口舌,彼此快速看一眼就匆匆离开,哪里像朱莹这样坦然?只不过,不论她也好,裕妃也好,皇帝也好,似乎都是这样的爽利性子,就连一贯较为内敛的朱泾,在男女之事上也素来直接。
  所以,无论朱莹是谁家女儿,有这样的性情也不奇怪。反倒是永平公主,那样细腻多思的敏感性子,看似和她和裕妃都有点像,骨子里的清冷和她们也有点类似,可却太含蓄了。
  人活一世,该争就得争!
  想到这里,九娘无奈地一笑之后,就轻声说道:“等你大哥二哥成婚有了儿女,你和阿寿也有了儿女,这家里才算是真正热闹了。到了那时候,你想让儿女习文还是练武?”
  “都行啊!最好又擅长弓马骑射,又能像阿寿这样精于算学,这才算是家学渊源嘛!”朱莹兴致勃勃地接着九娘的这个话题往下说,完全忘了追问最初那身世的话题——当然,她其实对当年母亲和裕妃那段传奇的逃生并不十分感兴趣,更何况,那应该是她们的隐痛。
  就这样,九娘陪着朱莹吃了一顿尤其漫长的晚饭。好在主菜是铜火锅,炭火足够,不断加水,却也不至于吃到透心凉。等到一顿饭吃完,她拦住了还要去见太夫人的朱莹,叫了湛金和流银进来伺候人洗漱就寝。
  眼看着朱莹在床上躺下,她亲自掖好了被子,陪坐到人发出了均匀的呼吸声,这才离开。
  当她来到太夫人的庆安堂时,已经是月上树梢了。见门前李妈妈仍旧守着,屋子里还亮着灯,她上前一问,得知自己的婆婆果然没有就寝,心里自然有数。果然,在李妈妈通报过后,她一进屋子,就听到了太夫人那声音:“莹莹可还好吗?”
  “她就是生我们的气而已!”九娘见太夫人正歪在床上,背后靠着大引枕,一副已经倦怠极了,却硬等着她来的样子,索性上前将刚刚自己和朱莹的对话一五一十复述了一遍。见太夫人果然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她就含笑说道:“我就知道,莹莹不会耿耿于怀的。”
  “是啊,她心大。”太夫人轻轻舒了一口气,随即若有所思地说,“就不知道这次是谁把大皇子和二皇子千辛万苦送到文华殿,演了这一出完全是笑话的猴子戏。”
  九娘眉头一挑,突然开口说道:“娘,我觉得这不是笑话,也许就是想永绝后患而已!”
第五百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
  “大皇子和二皇子昨天到底是干什么来的?”
  当这一日,甚至比昨天去参加文华殿经筵时穿得更庄重更正式的张寿,在陆府门口遇到亲自迎出来的主人陆绾时,这位一向在外人面前很沉稳的公学祭酒,就忍不住低声问出了一个理应是陆三郎这个小胖子才会问出来的八卦问题。
  对于陆绾提出的这个问题,张寿同样是百思不得其解——二皇子昨天明显是狗急跳墙乱咬一气,而大皇子好像是有人指使,可说出来的那一堆话,与其说是攻击他,颠来倒去却是坑自己,这兄弟俩到底是干什么来的?
  只不过,人都已经被皇帝给直接撵出了京城,看那样子要东山再起,除非天翻地覆,所以他想不通也就放下了。
  于是此时此刻,他就不以为意地笑道:“都已经是从今往后都未必能见到的人了,管他们干什么?陆祭酒不觉得今天令郎的这场冠礼更重要吗?虽说没请太多达官显贵,可今天这事儿之后,陆三郎就算是独当一面的人了。紧跟着就是婚礼,说来还真快。”
  “这小子成天就想着出风头显摆,太招人恨!好在他还不算太蠢,上书请求东宫侍读轮流做,他这一期的其他同学能够雨露均沾。”嘴里说着陆三郎不算太蠢,但陆绾那表情却显得很欣慰。他一贯觉得这大胖小子太贪婪,没想到真正的大利面前,人反而把持得住。
  而他刚刚一时忍不住对张寿吐槽的大皇子和二皇子,此时也就顺势丢在脑后了。两条落水狗和陆家的前程未来相比,那当然是后者更重要。
  因为之前葛雍挑他礼仪轻慢的刺,今天他是事先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此时从衣着到亲自迎接张寿的礼仪,那都是一丝不苟,唯有在这会儿说话的时候稍微随便了一些。
  毕竟,今天又不至于高朋满座,宾客盈门,从头到尾全都按照仪礼中的冠礼仪制去走,那他和张寿全都得累死。最重要的是,他早就看出来了,张寿这个人,对繁文缛节那一套明显不太感兴趣,而葛雍之前挑刺,也只是变相让他更重视张寿这个正宾而已。
  此时宾主双方谈笑风生地进了大门,陆绾正说着都请了谁谁谁——毫无疑问,陆三郎这场冠礼,并没有请太多的长辈,其中最重要的长辈,便是陆三郎的未来岳父工部刘侍郎,余下观礼的人,包括赞者等等,反而是以张琛为代表的张寿其他那些学生。
  而他更是吃透了张寿给九章堂今日放假休沐的精神,把九章堂在京两期的监生都请了过来观礼。对此,他前所未有地收获了陆三郎一大堆感激,这会儿说起,他仍然不禁有些唏嘘。
  “若非张博士你,就陆筑那惫懒的性子,将来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个腰缠万贯的富家翁,其他出息是不可能了。有你慧眼识珠,这才有如今浪子回头变天才的陆三郎。你当初带着朱莹打上门来救他时说的话,算是名副其实了。”
  张寿顿时有些哭笑不得。我当初哪里打上门来,我是和朱莹大大方方上门拜访的好不好?当然,如果算上阿六悄悄从陆三郎手中拿到的某张关键性字条,那么把他当时的行为说成是登门找茬也确实没有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4/5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