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龙佳婿(校对)第5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7/580

  “老师,你别赶我走!”如果可以,四皇子这会儿简直想要扑上去抱张寿的大腿,那真是被吓得慌极了,“我都能改的,你既然说了,我肯定都能改的!”
  “停,停,我又没说是赶你回去!”张寿一语喝止了四皇子,见人这才露出了极度乖巧老实的表情,他就没好气地说,“我是让你回去代我禀告皇上,虽说还没有确实的证据,但这边六个人,依我看来,至少其中五个都不是来自所谓的海东华国。”
  “嗯,如果我猜得没错,他们不是日本来的,就是高丽来的。”见四皇子因为自己这话而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张寿就笑着说道,“你和小花生萧成刚刚不也都想到了吗?既然是从北边往南来,又能够和大明人士一样的肤色和口音,不是高丽日本,还有谁?”
  在最初那极度震惊过后,四皇子顿时气炸了肺:“岂有此理!他们怎么有这么大的胆子!他们两国国主难道就不怕咱们问罪吗!”
  “你以为高丽和日本的国主和咱们大明一样,皇上一言九鼎,天下莫敢不从吗?”张寿哑然失笑,随口给四皇子普及了一下朝鲜和日本的政治制度。两班和王族,幕府和公族……虽说他也不算是什么朝鲜和日本历史专家,但至少比这年头的明人强。
  因为在这个时代,所谓的史学家,绝对没有研究外国历史的……天朝上国的史学家吃饱了撑着,会去研究那些化外蛮夷?
  于是,四皇子津津有味地听张寿说完和大明有些类似的高丽,又听张寿说完日本的将军制度,以及各种上皇法皇乱七八糟的历史,一张小脸顿时变得精彩极了。不得不说,这些故事当成传奇听,那还是很有趣的。
  好在他还知道正事,当下深深吸了一口气,到底还是领会到张寿刚刚嘱咐他回宫时,说话还留了一个很明显的扣子:“老师,你说至少五个人不是来自那所谓的海东华国,难道还有人不是?让我猜猜,是不是就那个抢着说话的!”
  “那家伙顾左右而言他,确实可疑。”张寿哂然一笑,随即轻描淡写地说,“但至少,此人很可能知道一些海东大陆的事。老咸鱼曾经说过,海东大陆那边不像我们这儿,各种绿叶的蔬菜繁多,除非带了足够的稻米种子,且有耕种能手,否则海东大陆不可能种出稻米。”
  “所以刚刚那些人没有吃米饭,说不认识,不敢吃,说明其中有人确实去过那块大陆,也知道那边不产稻米。但是,须知太祖皇帝当初那批人却是从大明漂洋过海过去的,哪怕因为种种原故滞留在那儿回不来,那么既然能够让自己的后裔记住海对面尚有太祖的故乡……”
  “又怎么会不告诉他们,故乡大明人士吃的是雪白的大米,官宦贵族穿的是光滑如同肌肤的丝绸,用的是细腻如玉的瓷器,喝的是清爽润喉的茶叶?”
  “你觉得,以太祖和他那些随从的性格,哪怕最终死在一片异域大陆,是应该留下所谓不能随便吃不认识东西的祖训,还是该告诫子孙后代,永远不要忘记故乡的风貌?”
  四皇子不假思索地大声嚷嚷道:“当然该是不忘记故乡风貌!”
  张寿笑着点了点头:“所以,我才说那家伙有点多此一举。而且,他们刚刚倒是吃了肉……据我所知,老咸鱼曾经说过,他在海东大陆遇到人时听到的话是,那边没有什么牛马之类的大牲畜……不过牛马没有,猪羊却难说,而且个头小的野味应该不缺……”
  “总而言之,这些都还只是疑点,要一一查问清楚。”
  四皇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反正这些关于大明之外国度的东西,他是什么都不知道,仅有的点点滴滴全都是通过张寿听说的。于是,努力把张寿说的话都牢牢记在心里,他就咳嗽了一声,旋即十分好奇地问道:“那老师,你刚刚都吩咐了六哥什么事啊?”
  见四皇子眼巴巴地看着自己,一副你不说我就不走的架势,张寿当然不会吊着这个好奇宝宝,当下笑眯眯地说:“我让阿六看着这些人回房之后,放点迷香把人都迷倒,然后把某个家伙给我拎出来单独审一审。嗯,正经使臣的话,还要顾虑邦交,但反正他们又不是。”
  “用你曾经用过的老办法,扮成鬼吓一吓这些家伙好了。”
  此话一出,四皇子顿时浑身是劲,慌忙大声叫道:“老师,你可千万晚点审,等我回来!这么有意思的事,怎么能少了我!”
  知道这就是活泼好动什么都要掺一脚的小孩子,张寿就没好气地在人脑门上弹了一指头:“好了,别啰嗦,赶紧给我去宫里,回来晚了就不等你了!”
  随着这句话,他就只见四皇子终于不假思索地转身一溜烟往外冲。他本待叫住这小子,以防人出了门没有随从跟着,可想想这会儿锐骑营的兵马尚未撤去,总归有人认识这位堂堂四皇子,总会将其送回宫去,他就打消了开口把人叫住的打算。
  虽说其他同船人士现在还没送进京,但他并不仅仅是纯粹臆测这条船来自高丽又或者日本,上头的人除却少数一个或几个,其他人绝不可能来自所谓的美洲大陆,但这是有依据的。
  要知道,西方人航行美洲,那是往西走,虽说他们的目的本来是绕过奥斯曼帝国,寻找富庶的东方,但因为往西走绕了一个很大的圈子,却因祸得福,气候地理水文条件都不错。而如果是从中国的东海岸出发前往美洲大陆,那路途却要漫长危险得多。
  而且,后世人提出的殷人东渡,前提依据是什么?是一场据说史书上有记载的大风暴!否则,就凭借殷商时代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能到得了才怪。
  所以,说太祖皇帝那一支规模浩大的船队抵达了美洲,又或者遇到海难等等变故后到达了美洲,他其实很愿意相信。毕竟,太祖皇帝这样的大运还是有的。
  而且,要说人能够在当地建国,他觉得凭当时太祖那支船队的人力和装备,征服一个城邦不成问题,可如果你说他还南征北战统一了多个城邦,那就不是特别现实了。
  毕竟,美洲那地儿,就连号称当时南美霸主的印加帝国,也就是占据了西海岸的狭长一块地带,至于其他的广袤区域,依旧是那到了后世依旧号称地球之肺的亚马逊丛林。在这种地方,军事装备再优良,生产能力和交通能力跟不上,能有什么用场!
  和如今人口已经相当庞大的大明相比,和一个个国家挤成一团的欧洲大陆相比,美洲太大,人太少,要发展到八条大船航行回来,那背后需要的是一个相当强大的统一帝国才行。除非太祖以及那些随从后来又偷偷回来过,持续不断地补充人口物资,否则绝不可能!
  四皇子去也匆匆,来也同样匆匆。然而,去时就他一个,这会儿来的时候,却还多了两个跟屁虫,却竟是楚宽和花七联袂而至!
第八百五十二章
招了
  用花七的话来说,因为四皇子回宫报信,皇帝是很想带着三皇子这个太子亲自来审问审问的,奈何这位天子素来随心所欲,太子却很明白轻重缓急,是个一等一的好孩子,所以人在乾清宫亲自守着要来看热闹的皇帝,于是就换成他们两个来看个究竟了。
  而楚宽则是对于张寿的认真仔细,于是发现了所谓使臣的破绽表达了高度的赞扬和推崇,对张寿派阿六去把最有疑问的那个人单独拎出来审的主意更是夸赞备至。反正花七夸太子的时候,这位曾经司礼监第一人,直接把张寿吹捧成了探案超人。
  饶是张寿早已经习惯了不切实际的吹捧,可此时听着依旧觉得耳根子痒。等到瞥见四皇子正在那满脸期冀地盯着自己,他就无可奈何地一摊手道:“如果二位特意跟四皇子过来一趟,是要问问那个自称使团监船的家伙,那么,你们可能要失望了。”
  见楚宽和花七面色双双一变,而四皇子更是气得差点要跳过来,他就笑了一声:“我不知道这家伙在山海卫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但阿六给所有人下了迷药之后,又把他从屋子里单独拎出来,一盆凉水浇下去,还没用上任何手段,他就直接招了。”
  “怎么可能!既然都说是使臣了,怎么那么没用的!”
  仿佛是一件本来期待很好玩的玩具竟突然变得索然无趣了,四皇子这个小孩子一下子就气得面色通红,本能地大骂了一声之后,他才回过神来,当下闷闷不乐地小声嘀咕道:“我还以为至少要吓一吓他的!”
  花七和楚宽就不像四皇子这样纠结过程了,他们只在乎结果。而张寿也没有让人猜哑谜的打算,直截了当地说:“人就在东二舍的丙六间,让四皇子带你们过去吧。”
  四皇子见花七和楚宽立刻看向自己,他二话不说转身就跑,心里却还在埋怨张寿和阿六动作这么快,也不等自己回来再下手。亏得他大冷天来回跑一趟,三哥还特意拖住了父皇,就这竟然会没赶上。
  然而,当上气不接下气的他匆匆跑到东二舍,正在东张西望寻找丙六间时,他就看到了不远处一个熟悉的人影,当即想都不想就一溜小跑奔了过去,随即叫了一声六哥。
  他还没来得及追问后续,阿六就侧身一让,随即指了指门口:“就在里面,随便问。”
  花七早就习惯了阿六这没有必要就不多言的习惯,但看到四皇子飞快地要一个人冲进去,他还是一个箭步上前把人揪住,随即才没好气地斜睨了阿六一眼。可阿六就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站在那儿连动都没动弹一下:“放心,他伤不了人!”
  四皇子这才意识到人家是担心他的安危,当即朝阿六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脸,随即才在花七松开他之后拍打了一下身上的衣裳,继而头也不回地抱怨道:“六哥做事那么稳妥,哪里还要你提醒!嗯,我跟在你们后面就是了!”
  见四皇子这一次竟是闪在了自己和楚宽身后,想到人刚刚急匆匆报信后又出宫,还没来得及换下那一身侍童的大打扮,花七简直不知道是该说这小家伙开窍了好,还是说这小家伙终于知道保命了好。
  可是,看到楚宽沉着脸一马当先推门进去,他也来不及想太多,赶忙快步追了进去。
  一眼就看到那个被绑在椅子上麻布团堵住嘴,根本连挣扎都挣扎不了的家伙,花七这才终于算是明白了,阿六那所谓伤不了人为什么能说得那么自信。他的满身技艺几乎都完全教给这个小子了,然而,人却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一手绳子,实在是玩出了花来,既不会绑死了让人血脉不活,也不会绑得太松让人有逃脱的机会……不去做狱卒和刑房差役之类的差事真是可惜了!
  花七正在暗自腹诽,楚宽已经直接伸手把那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年人口中破布取了出来。而下一刻,仿佛是被闷得太久,人立刻大声嚷嚷了起来。
  “大人,小人真的是高丽人士,并不是什么大明太祖后裔,是被人拿着要命甚至灭族胁迫,这才不得不硬着头皮假装使臣到山海卫那边去的,小人敢对天发誓,要有一句虚言,天打五雷轰!”
  四皇子眨巴着眼睛,仿佛有些反应不过来。他们这还没开始问呢,人就这么招了……也实在是太没用了吧!
  早知道如此,他还兴冲冲地来做什么侍童,把人押到宫里的话,人是不是也会这么轻而易举地招供?
  依旧被绑着的中年人当然不知道,在某个小孩子心目中,自己已经成了没用的代名词。他拼命挣扎了两下,声嘶力竭地叫道:“我们的贡品船被人劫了,贡品全都没了,如果回高丽,大王不会放过我们的,我们全家都会被砍头……就算能活命也会被贬成官奴官婢!”
  “小人的祖父是贱民,好容易才通过杂科考试成了中人,小人也是子承祖业考了个译官,所以只能跟着使团冒险出海,希望能够挣一个出身,好歹让小人的儿女过上好一点的日子,而不要因为贫困而最终活得比贱民更凄惨……”
  楚宽对于这家伙的身世没有半点兴趣,此时听人还在喋喋不休地诉苦卖惨,他表情冷冽地一把揪住对方的下巴,将其还没说完的话硬生生堵回了嘴里,继而方才松开手,冷冷说道:“我只想知道你们的船是怎么回事,指使你们的人又是谁,其他的事情我不感兴趣。”
  “是是是,小人是船上的……船上的译官。其实大王不愿意从海路送贡品到天朝,但因为天朝太祖皇帝遗留制度,陆路使团的人数素来严格控制,而那点人马不足以押送贡品,所以只能按照规矩发送贡品跨海而来。但我们的船只,出海没几天就遇到了海盗!”
  仿佛是看到了楚宽那瞬间变得极其狰狞的表情,自称译官的中年人不由得打了个寒噤,随即方才不由自主地垂下头,声音也小了很多。
  “小人也不知道是怎么会被海盗正好堵上的。年年进贡,虽然也有遇到风浪的时候,但因为很多时候我朝都会借用大明的商船,所以其实倾覆又或者遇到海盗的次数真的不多。可这一次,大王刚刚即位不久,却不肯借用大明的商船。”
  说到这件事,仿佛是想到了自己险些葬身海盗之手,又险些送命的经历,中年译官赫然有些咬牙切齿。
  “就为了大王的面子,觉得借用大明商船实在是有损国体。他在杀鸡儆猴收拾了几个宗室和两班之后,最终就弄到了三条船。那几家都是曾经和天朝有贸易往来的,但这些船哪里比得上大明天朝的商船。”
  “所以在海上遇到海盗的时候,我们根本就毫无还手能力,甚至连逃跑都没办法,最终被人轻轻巧巧接舷攻了上来……死了很多人,很多很多人……”
  说到当日的危险,中年译官面色雪白,甚至有些魂不守舍,连眼神都显得有些呆滞。而四皇子看到他这副表情,又听人渲染了当时大船上四处都是血,甚至染红了大海的时候,饶是他素来胆大,却也不禁有些心里发毛。
  而就在这时候,他听到了花七淡淡的声音:“别听这高丽人信口开河,大海何等广袤,别说一船的人流血而死,就算十船人流血而死,却也未必能够染红一片海域!更何况,既然说是高丽商船……那船确实小得很,一条船顶多只能装二三十个人!说到这个……”
  花七突然皱了皱眉,重重喝了一声把那依旧在语无伦次的中年译官姑且叫回魂,旋即才问道:“你们那大王即便是用了抄没的本国商船来装载贡品,那么船上想来还会派驻兵马和军官,否则,他就不怕有人财迷心窍,把一船贡品都劫跑了?”
  楚宽瞥见一旁的四皇子已经是目瞪口呆,他就轻声解释道:“高丽来往大明,可陆路,可海路,然而,陆路一旦人多,从辽东到京城天高路远,再加上岁末酷寒,扰民疲民,所以太祖皇帝才定下贡品船运制度。大抵从高丽接这件事的,是我朝常常来往高丽的那批商人。”
  “高丽比大明贫瘠太多,朝廷不在乎他们送多少贡品,而商船满载而去,卖完了货,再载着他们那边的高丽参回来,却也压不满舱,接一拨贡品的活计却也正好。而且,高丽的贡品和他们来往两国的贸易收入相比,根本就是九牛一毛,所以商船运送,向来是最安全的。”
  “立国这近百年来,除却真的遇到风浪,否则从来没出过问题。”
  被楚宽这么一说,四皇子固然是完全明白了,那中年译官自然更加悲愤了起来。
  “大人说得没错,正是这个道理!大明商船稳妥,但大王非要一意孤行,臣子们没有办法,我这个小小的译官更没有办法!因为押船危险,真正的西班武臣都不愿意随船,所以最后我们这条船也就是一个小军官带着十个兵押着。”
  “但此人一遇到海盗就和软脚虾一样,自己的兵被屠得干干净净,他却居然还举手投降!结果被人砍了直接扔了海中喂鱼……”
  说到当时屠杀的一幕,中年译官再次悲愤了起来。然而,花七哪有功夫听人哭诉这个,楚宽提及一下高丽的国情,那还算是对四皇子解释一下朝贡方面的知识,这家伙的喋喋不休他哪里能忍得了?当下他就再次喝了一声。
  “够了,你只要说劫船的人让你们做什么就行了!你们这到的六个人是船上的幸存者,还是其中也有劫船者留下的人?还有,船是不是也换了?你为什么在山海卫的时候不说,到这里却和竹筒倒豆子似的?”
  “大人,小的六个就是所有三条船上加在一起活下来的人……能活下来那真是老天爷保佑!我们的船已经被他们沉了,换上了他们的船,开船之类都是他们的人一手包办。至于在山海卫时,大家混在一起,山海卫也不敢单独审问我们,小人不敢说啊……”
  “停!”楚宽猛然打断了中年译官,眉头紧皱地问道,“如果他们真的要混进来,冒充你们高丽的贡船,把你们全都杀了,难道不是更方便吗?他们做这种事,还至于不会高丽语?”
  此话一出,那中年译官还在懵懂,一旁只有看的份没有插嘴机会的四皇子,这一次终于感觉自己抓到了重点:“对啊,只要假称高丽贡船,然后混了进来,那比假称什么太祖苗裔,海外建国之类的鬼话要容易取信人得多!难不成这些人是想要故意造声势!”
  花七倒是赞同小小四皇子这最后一句话,然而,他想到的却还有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既然你们六个全都是真正高丽贡船上的幸存者,却是你们六个先过来,那些家伙就如此没有防备吗?不怕你们招供之后,他们是什么下场?”
  中年译官微微愣了愣,随即方才吞吞吐吐地说:“小人不知道,那些穷凶极恶的家伙就吩咐靠岸之后,小人六个以使臣的身份要求先行进京。因为包括小人在内,每个人都很精通大明语言,对,他们就是问过这一点才杀人,故意留的我们。”
  楚宽已经是眉头皱成了一个结。他也顾不上再继续盘问下去,转身对花七拱了拱手道:“花七爷,这儿先交给你,我回宫去禀报。如果皇上点头,我星夜就带人赶过去,如果在路上能够截下那批人,那就立时就地盘问!”
  见花七并无异议,楚宽转身就走,却是连对四皇子打招呼都忘了。而对于这样的忽视,要是换成从前从来不被皇后和大皇子二皇子放在眼里的四皇子,那一定会暴跳如雷,可现如今头上三座大山早就没了,他就能用平常心对待这件事了。
  因此,眼看楚宽快步离去,他歪头想了一想,随即看着那个欲言又止的中年译官,一字一句地问道:“喂,你说你是高丽译官,其他人也是高丽人,有什么证据吗?还有,就凭你刚刚说的那些,可不能免罪甚至折罪,要是追究下来,不会比你被高丽王降罪来得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7/5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