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龙佳婿(校对)第5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4/580

  谁会要被大明天朝退回去的女子?或者更准确地说,谁敢要?而这样本该作为联姻乃至于王后人选的千金却落得这样的境地,他们的家族势必要找人出气,到时候他这个礼曹参议岂不是千夫所指?
  所以,可怜的礼曹参议大人见四皇子小大人似的负手站在那儿不说话,他只能可怜巴巴地说:“四皇子殿下,三位公子,此番使团来京,万水千山,路途艰辛,几位千金甚至还有在路上病倒的,能抵达京城很不容易,如果就这么回去,别人只会觉得她们妇德有亏。”
  “我国习俗,女子一旦定亲,哪怕尚未真正归嫁,也往往要守望门寡,而她们这等情况,只怕回去之后连家门都进不了。还请天朝能够体恤一二,哪怕留在宫中洒扫,亦是她们的福分。还请四皇子殿下垂怜。”
  要我垂怜干什么,我可不想沾惹高丽女!
  四皇子眉头皱成了一个疙瘩,对高丽那风俗简直是反感到了极点。太祖皇帝一贯是非常鼓励失去丈夫却又没有子女的寡妇再醮,而有子女的寡妇,则听从自便,一度特别反感所谓贞妇二字。所以直到如今,大户人家的媳妇,如果丧夫之后没有子女,再嫁的很多。
  他正要痛斥这样的繁文缛节,却瞥见朱二在那频频对自己使眼色,最后只能没好气地说:“父皇曾经为大哥二哥选妃的那些女子,如今也有人定下婚约,更何况你们高丽贡女根本就是事有蹊跷,说什么垂怜不垂怜?实在不行,回头送去女学当女史好了!”
第八百六十二章
突如其来
  张寿今天正好轮值在慈庆宫担任讲读,正儿八经的课上完,侍读们非常知机地以休息喝茶之类各式各样的借口溜了个没影,从一见张寿开始,那欲言又止就几乎能被所有人看出来的小小太子殿下,这才终于不用再憋了。
  于是,就那一天四皇子一溜烟逃出宫去了张园,回来后又被皇帝提溜去奉先殿跪了一晚上这件事,他向张寿先打听了一个仔细,得知父皇和自家四弟并没有在张园闹得不可开交,他这才长舒了一口大气,按着胸口对张寿笑了笑。
  “四弟什么都不肯说,我实在是被他给急死了。那天父皇火气很大,四弟说话又不谨慎,差点就出了大事。”三皇子委婉地把那件事带了过去,这才低声说道,“我被撂在宫里的时候又惊又怕,只想着他应该是去的张园,有老师转圜一下,也许能劝住。”
  “可后来我去奉先殿想探望四弟的时候,还是被拦了下来,四弟从奉先殿回来,又什么都不肯说。这几天他又不住在昭仁殿,我实在是……”
  听到这里,张寿终于听懂了,敢情是向来爱护弟弟的好哥哥,如今找不到机会,所以心情复杂纠结,那种又怕弟弟想不通心情郁结,又怕人冲动惹是生非,如此患得患失的情绪,在如今日益沉稳大气的三皇子身上,真的非常少见。
  他当下就笑道:“那么,郑锳今天也没在慈庆宫一起听课,而是跑得没影子了,你是不是也觉得有些不安?”
  何止有些不安,我简直是担心极了!
  三皇子在心里大声嚷嚷,可好歹还要在老师面前维持仅剩的一点点东宫气度,因此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但那种游离的眼神却很好地诠释出了他的心思。于是,看出来的张寿就笑着摇了摇头,随即在一旁高几上拿了一盘干果,递到了三皇子面前。
  “你呀,含蓄得说是忧思过度,要是直白得说……你这个哥哥管得太宽!虽说郑锳还小,但身在皇家懂事早,他也到了独自出去做事的时节了,之前在白家村不就是好好上了一堂社会现实课?今天他不在,肯定是去完成皇上交待他的任务……”
  张寿这话还没说完呢,就听到了外间一个声音:“四皇子这是回来了?”
  随着这个声音,也没有任何回答,他就只见外头一个熟悉的小人影兴冲冲地跑了进来,正是四皇子。熊孩子没事人似的大叫了一声三哥,老师,继而就一溜烟来到了他的面前,随即满脸懊恼地大叫道;“那帮高丽人真是没用,动不动就在那哭哭啼啼的,不像男人!”
  张寿顿时觉得自己的眉毛微微抽搐了一下,突然想到当年自己偶尔瞄了一眼某韩剧的情景。一面大叫着娘娘,一面说感动得泪流满面……姑且不说那是不是中文配音的翻译问题,反正那会儿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换台!
  听四皇子在那津津乐道着爱哭的者山君,动不动往地上跪的礼曹参议,然后是两人拼命地解释,高丽那些所谓可怜的贵女,以及那些更加可怜的婢女和火者……三皇子只觉得自己刚刚那担心毫无必要,尤其是在四皇子说着说着还突然问一句三哥你怎么看的情况下。
  他的四弟……一直都是那个大大咧咧,毫无矫饰的四弟。
  而张寿一看三皇子那表情,就知道这位太子殿下那点小小的担心已经无影无踪。于是,他笑眯眯地听四皇子把话说完,抓了一把坚果给四皇子,这才好整以暇地问道:“那我问你,你从他们那儿问出的这些事情,对你父皇禀告过了吗?”
  “那当然,我是先去了乾清宫,这会儿才过来的!”四皇子昂首挺胸地解释了一句,随即才涎着脸对三皇子笑道,“三哥,之前不是我不告诉你,是因为父皇说我老是害你为我担心,所以罚我反省……我今天晚上就搬回昭仁殿去,我也很想你!”
  三皇子再次觉得,自己那些顾虑也好,操心也好,全都特别多余。他偷瞥了张寿一眼,见自家老师正在亲切地夸奖四弟如何懂事了云云,压根提也不提他刚刚的纠结,他终于走上前去,笑着拍了拍四皇子的脑袋,一副长兄的样子。
  而张寿见四皇子笑得灿烂而明媚,他就咳嗽了一声道:“好了,这件事既然告一段落了,你们就别放在心上,该干什么干什么……”
  他正打算给四皇子布置一堆作业,让熊孩子接下来能够安分一点,却没想到人突然使劲一拍脑袋,随即咳嗽一声道:“对了,高丽那个者山君似乎是被吓怕了,本来就没好的病更重了一些,我看他那小身板,过了年去国子监读书恐怕很不靠谱。”
  “别大老远跑过来,然后死……”
  这一次,同时挨了张寿和三皇子的怒瞪,四皇子总算没把那个死字之后的话给说出来,缩了缩脑袋之后,他却到底还是不大服气地说:“我不是危言耸听啊,他那身体真的不行,我回来的时候就对父皇说了,父皇连太医院的御医也派过去了。”
  见这一次四皇子总算不止会背地里说,而是至少安排了对策,三皇子总算欣慰了不少,可下一刻,他就被四皇子那一句嘀咕说得想把这刚刚生出来的欣慰给摁下去。
  “他要是在京城出什么问题,反而还成了咱们的不是,这种病秧子送回去不行吗?让他们换几个身体好的送过来!”
  “你以为这是大白菜啊,尽说孩子气的话!”哪怕自己也是孩子,甚至都没比四皇子大多少,三皇子还是忍不住在那使劲敲着四皇子的头,直到人在那抱头呼痛,他这才想起来,自家四弟如今这样不谨慎的言行举动,从另一种角度来说,何尝不是为了衬托自己?
  而张寿看到三皇子责备了一句之后,就突然发起呆来,他就轻描淡写地对四皇子说:“本朝高丽王族过来国子监读书的也不是一个两个,病死在京城的也不是没有,从来就没见高丽因此就心怀怨恨的,倒是回回都感激咱们派御医精心调治。”
  “就是之前还被张琛狠狠骂过的现在那位高丽王,他登上王位之后,难道还敢翻旧帐?朝中不因此翻他的旧账就很好了!入乡随俗,既然是藩属国的臣子,那么就至少应有臣子之礼。生了病就好好养,又没人逼他带着病就去国子监读书!”
  四皇子本来就是用这个话题来向自家三哥变相赔礼,此时讪讪地笑了笑,当然不会继续说下去,毕竟,一个高丽王族在大明京城怎么生活这种问题,关他什么事?
  只不过,当接下来短暂的课间休息时间结束,其他侍读们纷纷进来,然后张寿又开始了今天的下一半课程时,四皇子那张脸就变成了苦瓜。他这些天缺了不知道多少课,再加上本来就因为没考上九章堂而进度滞后三皇子不止一星半点,所以此时已经不仅仅是吃力了。
  那是茫然!
  好在东张张西望望,发现和自己一样的人比比皆是,四皇子也就安心了。他至少比那些出身半山堂以及国子监的侍读多点儿基础,因此至少还能狂翻课本,温习一下前头的课程,好容易捱到最后张寿授课结束时,他才微微松了一口气。
  可事实证明,他的如释重负来得有点早,因为下一刻张寿就开口说道:“物理课本,陆高远的三三书坊已经印了第一批,皇上说他要亲自看,所以头两卷已经送过去了。如果没问题的话,日后慈庆宫的课程,大概还要多一门物理。”
  “太好了!”
  “天哪!”
  这截然不同的两种声音,自然而然就分成了两大阵营。哀嚎一片的,自然是之前上算学课就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国子监以及半山堂出身的侍读,以及一个宗室;而说太好了这三个字的,毫无疑问,是九章堂的那些人,以及某个天赋异禀,好学不辍的太子殿下。
  至于四皇子,他直接在那儿傻笑。如今已经不再认为自己是天才的他,一点都不敢放狂言,只等着看到教材再决定回头是跟着三哥好好学呢,还是摸鱼。虽然跟不上三皇子这种体悟曾经让他觉得很沮丧,可久而久之也就看开了。
  天赋也许没有那么大区别,但是,他是真的做不到三皇子这样努力和用心!
  而丢下一颗重磅炸弹,张寿这才笑眯眯地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自己那个年代,这阵风都已经过去了,理科生扎堆乃至于高考分数线高过文科生的时代成了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文科分数线年年比理科高一大截。
  然而,在他看来,理科也许是很多人心中永远的痛,但理科永远是筛选一小撮天才的试金石——也就是那一小撮人做出的成就,可以推动整个文明,尤其是现在处于先进和落后分界线上的大明。毕竟,太祖皇帝那些划时代武器带来的红利,迟早有吃尽的时候。
  一顿午饭,他照旧是被三皇子留下陪吃,对于这样特殊的待遇,他也没有什么战战兢兢,反而还饶有兴致地点评了一下皇帝特意拨给慈庆宫的那些御厨手艺好坏——常吃的他甚至能分辨出来,这是又换了人的结果。
  三皇子对吃不那么在意,四皇子却不一样,立刻叽叽喳喳也加入了讨论。至于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标准,早就被他丢到了九霄云外。虽说这声音足以传到隔壁侍读们用餐的地方,但他却毫不在意,直到有人突然风风火火闯了进来。
  “太子殿下,四皇子,哦,张学士您也在,那是正好。”
  再次亲自来充当传话人的陈永寿见此时三个人非常齐全,他顿时稍稍舒了一口气,再一瞥发现桌子上的碗碗盘盘都已经被扫了个干干净净,他情知这顿饭已经吃完了,就满脸肃然地说:“皇上召见阁臣议事,请太子殿下和四皇子一同去旁听。”
  这话说完,见三皇子立刻一把将四皇子拉了起来,他就笑眯眯地请了那兄弟俩先走一步,等一步三回头的那个小的总算被大的给强行拽走,他甚至还到门前看了一眼,确保四皇子不会再跑回来,这才匆匆又来到了张寿面前。
  “张学士,高丽刚刚派人来报信,只来得及说了两句话就昏死过去了。其中一句说是……高丽王薨了!”见张寿顿时愕然,陈永寿很想说自己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觉得不可思议,皇帝更是一怒之下冷冷说了一句莫不是杀人灭口,他就赶紧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之前四皇子他们已经去过会同南馆了,高丽使团那几个人估计也吓得够呛,如今皇上要和内阁几位大学士商量出一个子丑寅卯来,却不仅仅因为人说高丽王死了,而是因为……”
  “而是因为那家伙另一句话,大王大妃摄政,请者山君回去入嗣先王……也就是说,要接那个本来应该入国子监的小子回国继位为王。可最离谱的是,那信使竟没有带正式的信。”
  居然这么转折的吗……
  张寿虽说没见过那位者山君,但从朱二以及四皇子先后透露的消息来看,那无疑算得上是一个倒霉的角色。父亲本来是正儿八经的世子,结果却早早故世,抛下母亲和他们那一对小小的兄弟,叔父本来是次子,却幸运地坐上了王位,直接把侄儿送到大明国子监深造。
  就这么一个苦情戏中的悲情男主角,竟是突然就要继承王位了?那就是那位礼曹参议都口口声声说大王年轻,而且还曾经和张琛当街大闹一场,足可见是个年轻气盛的家伙吧,怎么在这当口说死就死了?
  张寿心里这么想,但更知道陈永寿绝对不是因为和自己私交如何如何,就对自己透露这么多消息,因此他直截了当地问道:“怎么,是要我去会同南馆见一见那个者山君?”
  陈永寿深深吸了一口气,随即一字一句地说:“皇上说,不论高丽济州岛海盗的事如何处置,者山君不能这么快就送回去。请张学士多多费心,给他当一个月的老师。”
第八百六十三章
惶惑
  “太子殿下都能对您这么服气,未来这位高丽王想必也不在话下。”
  陈永寿转述了皇帝的原话之后,见张寿哑然失笑,一副很不以为然的样子,他心想我也知道一个月时间不可能在那位者山君身上打下多深的烙印,更别提人还比三皇子大一丁点,从前又和张寿没有任何交集,哪里可能因为一个月的师生之情就如何如何。
  可皇帝这么说,他只能这么来传话,当下就低声下气地说:“原本皇上是要立刻召张学士面授机宜的,但那位高丽信使今天嚷嚷这话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所以三位大学士都知道了,当即就赶到了乾清宫,一会儿大概几位尚书也要进宫,所以皇上来不及见您了。”
  “时间有限,皇上也知道要想把人教出个什么名堂,那都是有点强人所难,但哪怕张学士您能在一个月内,让那位者山君能够通晓利害,那也就行了。再加上张学士您不像那些一板一眼的老大人,也不像那些年轻气盛的官员,去通知这个消息更合适。”
  陈永寿顿了一顿,这才压低了声音说:“经此一事,皇上对高丽的情况非常不满,我之前过来时,乾清宫东暖阁里刚刚挂了一幅地图,济州岛的位置,画了一个圈。”
  地图上画了一个圈的形容,张寿忍不住一下子浮想联翩,但紧跟着就迅速收回,因为从当今皇帝那一贯强硬且随心所欲的行事方式,他觉得自己已经猜到人想干什么了。
  毫无疑问,天子恐怕是打算在那座高丽大岛上驻军!可是,别看李氏朝鲜好像只会求援,想当初壬辰倭乱时被打得向明朝求援,壬午兵变时也是清朝派兵,袁世凯一度几乎是朝鲜太上皇,后世太祖初年那点事更是只能让人一笑,但是,哪怕有驻军,也就是一时。
  至于某个南朝的美军基地那点事,那就不提了。
  但总而言之,纵观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攻打高句丽葬送过一个隋朝,一位御驾亲征然后战果寥寥染疾而亡的唐太宗,日本则是连忽必烈的大军都两次远征无果。甚至就连西南一隅之地的安南,大明初期那颇有战斗力的大军都打了一次又一次,胜利战果到最后都丢了。
  开疆拓土这点事,在华夏历史上大多都是前期占,后期丢,就连曾经一度打到欧洲腹地的蒙元都免不了退兵,分裂,再加上大多数百姓都是农民,除非活不下去,多数有故土难离的意识,所以张寿哪怕知道皇帝兴许没有占地的意思,只是警惕,他也并不太看好。
  除非是做好殖民的完全准备,除非是有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否则这种驻军时间一长,不是将士思乡心切,就是迅速腐化。
  面对打躬作揖的陈永寿,张寿知道自己就算去乾清宫见皇帝,这么一个硬塞过来的包袱也未必能推掉,当下就没好气地说道:“既然陈公公这么说,那我就试一试好了。不过,若只是教导一个去国离家,满心惶惑的孩子,这很容易。但是……未来的高丽王不一样。”
  陈永寿当然知道这是皇帝强人所难,当下连连点头道:“是是是,皇上也知道如此,所以并没有打算长长久久留着者山君。毕竟,算算日子,派出去问罪的使节大概还没到高丽的京城呢!等得知了这个消息,估计他们也没心思催逼者山君上路,所以拖一个月没什么问题。”
  反正这一日慈庆宫的授课已经结束了,当张寿送走行色匆匆不知道还要亲自去哪走一趟的陈永寿之后,他就干脆出宫前往会同南馆了。
  当然,他可以随便叫个学生一块去,但朱二曾经是会同南馆的常客,陆三郎难得没有侍读任务在家陪媳妇,张琛把张武张陆叫走,而纪九说起那些高丽人就摇头说不爽利,张大块头倒是乐意,可他又不想让这个没心眼的去挡雷,所以思来想去,他也就索性自己去了。
  带着阿六到会同南馆门口,张寿都甚至还没来得及报名,在此坐镇的礼部主客司主事就匆匆迎了出来。人显然是事先得到了知会,一句话都没多说先把张寿请了进去,等到了高丽使团所住的那个地块,他这才开了口。
  “自从今天那高丽信使到了之后,我就赶到这里,再也没让一个人出去过,他们如今应该还不知道那个消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4/5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