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大工业时代(校对)第10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3/1720

  此时张浩才终于开口了,“有点紧张。上次你进入太空的时候,是什么感受?”
  张浩虽然进入洞虚境界了,但却从来没有进入过太空。反而是独孤俊杰等人进入太空后,才突破洞虚期的。
  独孤俊杰耸耸肩:“感觉比飞机刺激点。但也没什么。”
  无线电设备中传来倒计时的声音,倒计时120秒,这也是最后的检查。
  实际上此时飞船已经采用远程计算机控制,以及半自动化控制。张浩和独孤俊杰几乎不用做什么。当然也不能一点都不做,比如……给自己系上安全带。
  飞船发射过程中,人员的重心都经过了调教;因此发射过程中人员必须保持不动——暂时技术还有些不太完美,就只能对乘客要求严格一些。因此发射过程中,乘客必须将自己牢牢地固定在椅子上。
  倒计时很快结束,下一秒张浩只觉得自己就像是被踢了一脚的皮球,唰的一下就蹿了出去;这力量是如此的大,以自己洞虚的修为,竟然都感觉到了沉重的压力。
  张浩估计,这巨大的加速度,足以让元婴修为的脊柱折断。
  通过高温高压空气弹射飞船的这一步,平均加速度高达25倍地面重力——这个数字,在修行者看来,并不夸张。
  但是在飞船从静止开始弹射的刹那,其加速度高达55倍,而后加速急速下降;等飞船接近发射塔出口的时候,加速已经降低到两倍重力。
  这55倍重力,是在完全没有准备的前提下,瞬间爆发;而非徐徐增加。因此,就算是元婴高手,坐在这样的飞船中也是凶多吉少。
  这发射塔,其实就是一座高温高压的空气炮。
  而且为了弹道稳定,飞船是有轻微的旋转的。因为是北半球发射,飞船的旋转方向是逆时针的。
  空气弹射后,激光才爆发,将飞船顶到太空。
  在外人看来,激光就是一道25米直径的光束;而实际上其中有6道核心光束,可以通过调整光束的强弱变化,来轻微保证飞船的平衡。不过这种光芒变化,一般不会超过0.5%。
  飞船在激光照射后,张浩明显感受到背后有一团疯狂的能量翻滚。元神不断传来危险的气息。
  张浩此时也忍不住紧张,全身真元涌动,神通也处于爆发的边缘。一旦遇到危险,将争取第一时间逃脱。
  不过这时候独孤俊杰忽然开口了,却是问了一个问题,“张总,我有一个疑问。根据我们从玄黄文明记录中得到的信息,就算是玄黄文明,从法相到洞虚,也是极为困难的一步,突破者不足万一。
  但我们大洋集团,目前进入过太空的法相后期、巅峰的高手,竟然大部分突破了。
  这……似乎有点不能理解。我不觉得,当前的我们比玄黄文明更优秀。”
  张浩浑身不动,没有转头,就这样开口了:“你说的这个问题,其实我也在思考。我想到的有三点原因。
  第一,就是科学技术了。科学发展观,让我们目的明确,直至目标!
  从一开始我们就走了与玄黄文明截然不同的科学发展之路。等到我们奠定了基础,有了自己的风格后,又开始接触玄黄文明的资料。
  如此状态下,我们相当于两条腿走路。这是全面发展与片面发展的关系。
  我们可以从修行角度、物理角度、人文角度、心灵角度等,全方面分析修行。我们知道如何修行,而不是去闭着眼进行所谓的感悟。实际上,感悟是盲目的。
  第二点,应该就是常说的历史的力量,自然筛选,天然雕琢。
  这么多年过去了,玄黄文明留下的诸多修行方式,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浮、接受时间的冲刷。最终留下的,也许是不是最好的,但恰恰是最适合我们的!
  当初玄黄文明的修行方式,也许有太多的生涩之处,着了痕迹。而在灾难过去的这些年时间里,大家其实是沉下心来,一点点琢磨,将功法中很多未知的问题修复了。
  感悟是盲目的,但却更能遵从生命的痕迹。
  十几万年,亿万计修行者前赴后继的思考和试验,造就了今天的功法。每一部功法、每一个法术、每一种丹药等,都是智慧的结晶。
  现在的功法,就像是大自然冲刷出来的鹅卵石,也许依旧不够完美,但也近乎完美。也许一部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功法,其背后都有十几万年的演化历史,有数以万计的修行者为之呕心沥血。
  第三点,是一种猜测。也许,我们的体质已经发生了改变。现在回头想来,当初玄黄文明之所以要改造、并在天元星上居住,也许有什么计划。他们选择这里,或许并不是随机选择的!
  当然,这些只是推测,具体的还要验证。可不要将这些当成真理哦。真要传出去了,我可不承认是我说的!”
  说到最后,张浩嘴角已经出现淡淡的笑容,似乎忘记了飞船发射的危险。
  独孤俊杰听了,若有所思的点头:“虽然只是推测,但听上去确实很有道理。我也有想过其中一点,但终究比不得张总吖~”
  某人送上一个小小的马屁。
第五十章
登月,下
  飞船颠簸的有点厉害,张浩更有一种火烧屁股的感觉。
  身下是无法想象的高温激光;哪怕冷却系统非常不错,此时张浩都能感到屁股下方正在升温,缓慢、却坚定。比较完美的隔热材料不是没有,但能应用到太空技术上的,暂时真没有!
  独孤俊杰在开玩笑:上次我飞天后,这屁股后面的温度已经达到六十度。要是有鸡蛋的话,已经可以吃煎饼了。普通人的话,也烤的半熟了。
  张浩却转头看向舷窗。可惜舷窗被挡住了。
  第二艘飞船是全包裹式设计,包裹在整流罩内部,整流罩与下方的激光接收器共同形成一个保护壳,将飞船保护起来。在进入太空之前,整流罩是不会打开的。
  时间一点点溜走,然而此时的时间似乎格外慢。明明不过五六分钟时间,却似乎有一天时间那样漫长。
  张浩也有点不太喜欢这种感觉:将命运交给别人!
  但此时没有更多的办法,飞船的发射注定只能如此。
  忽然无线电传来声音,飞船已经突破大气层——这个大气层的高度,大洋集团将界限定义为1800公里。此时整流罩已经打开。张浩终于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
  不过到了这个高度,激光也并没有减弱多少,依旧保持90%的推力。强横的激光能量,足以排除一切干扰。
  大约又过了一分半左右,张浩忽然感觉来自背后的推力完全消失了。此时无线电再次传来声音:已经达到4000公里预定高度。接下来,请飞船按照星球自转方向开始加速。
  飞船自动倾斜,调整角度;火箭发动机点火,开始加速。
  如此半个小时后,飞船终于达到预定速度和高度,在3000公里高空忽然星球盘旋。
  张浩透过舷窗静静地看着外面的一切,久久无语。
  许久许久,张浩叹了一口气:“好美!好壮阔!怪不得登上太空的人,能快速突破洞虚境界。”
  因为飞船角度的问题,此时硕大的天元星,是悬挂在张浩头顶的。
  飞船缓慢的翻滚,张浩的目光从天元星的大地上转移,看到大海,看到天空,最后看到远处的月亮。
  相比于地面上看到的金黄色,在太空看到的月亮有些苍白。苍白,失去了神秘和诗意,却多了真实与自然。
  没有了大气层的干扰,张浩只凭肉眼就能清晰的看到月亮上坑坑洼洼的沟壑。
  与曾经的世界不同的是,这个世界的月亮上,环形山有、但不多,更多的是褶皱的山脉,看上去如同冰冻的、略有粘稠的海浪。实际上,那是冷却的岩浆。
  按照当初玄武山得到的影像资料看,当初的月亮实际上是另一颗生命行星的地核。结果因为内战的原因,另一颗生命行星硬生生被拆了,只留下这个地核,成了新世界的月亮。
  因为这个月亮的历史估计只有20~17万年历史,其上环形山并不多。反倒是因为岩浆冷却而形成了一道道波浪形状的山峰。
  还有,这个世界的月亮因为形成时间较短,还没有被‘潮汐锁定’,因此这个世界的月亮,并不总是一面对着大地,而是缓慢自转的。当然,很慢,但三天时间也能翻个身。
  太空中没有空气,整流罩就如同莲花一般绽放,刚好六个花瓣。花瓣中央是一个大的出奇的莲子——一艘飞船。
  在飞船前方,几乎是视线尽头,差不多十三四万公里之外,一个小小的银白色光点正在飞行。那是太空基地。
  这一段时间以来,发射到太空的飞船会携带一些东西,用来构筑基地。虽然现在的基地不大、也很简陋,但技术却不容小觑,功能也很是强大。
  飞船缓慢……降低高度;随着高度降低,速度略有提升;终于在六个小时后,几乎环绕星球一圈半的时候,追上了太空基地。
  而此时张浩的飞船轨道竟然还略高一些——再晚一会就要摆脱引力自由飞行了。
  飞船通过反向推力缓缓刹车,此时的控制已经转移到太空基地上。太空基地有专人负责对接设备。
  张浩和独孤俊杰只是静静地看着,静静的等待。到了这时候已经完全没有危险了。以现在张浩的能力,就算飞船对接失败,也能用手掰回来!
  只不过张浩一直强调技术的发展。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尽量用技术去解决。只有这样,技术才能进步。
  眼下的小飞船能用手掰回来,那要是以后发展出超大型飞船呢?用脚踹?别忘了,太空中没有灵气也没有阻力,踹一脚飞船不一定能校对好,出脚的一定会飞到太空深处了,运气不好还会被太阳引力给拘捕。
  实际上基地上的技术人员技术过硬,用了三分钟就完成了对接。
  张浩从飞船上直接跳出,利用体内的真元调整自己的飞行姿态。这方面的训练,张浩也在地面做了不少。利用飞机俯冲形成的失重过程来训练。这也是几乎所有人员的训练选择。
  张浩站在基地上,举目四望。洞虚的修为让张浩无需在意太空的环境。不过,太空的环境确实不友好。
  向阳面身体被烤的火热;背阴面却冷的超乎想象。也就是洞虚高手,体内真元流转就能克服这些小小的问题。
  不过在这一片真空的环境里,没有灵气、没有空气,张浩在赶到前所未有的安静的同时,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
  可是再看看远处的世界,太阳、月亮以及大地,甚至更远处的星辰,张浩却也慢慢的陷入了沉醉。
  这是一幅超越语言所能形容的壮阔。
  这里,是太空!
  得益于修行,张浩不用像曾经世界的宇航员那样,只能通过舷窗等观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3/17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