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大工业时代(校对)第10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1/1720

  160座小型高功率核岛蓄能17分钟完成的一次发射,大家很希望看到威力如何。可惜,这导轨炮直接想飞出恒星系了。如此大威力的炮弹,大洋集团只要脑子还有点正常,就不会用来随便攻击星系内的星球。
  重达50公斤的特制导轨炮炮弹,设计飞行速度500公里秒速度!
  要想了解500公里秒速度,可以按照当前大洋集团的几个天文数字:
  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环绕天元星引力的速度,为25.3公里每秒;
  第二宇宙速度,也就是摆脱天元星的速度,约为36公里每秒;
  天元星公转速度为30公里每秒;
  第三宇宙速度,从天元星轨道发出的飞行器,‘最低速度’达到16.7公里每秒。这个要注意,所谓的最低速度,是加上天元星本身的公转速度的。也就是说,其绝对速度为‘30+16.7=46.7’公里每秒。
  这还是在天元星的轨道为止上。要是在金星、甚至太阳附近,速度要更高。
  而后是太阳的公转速度,为250公里每秒。
  在就是第四宇宙速度,最低为120公里;算上太阳本身的速度,就是370公里每秒。
  也就是说,速度达到500公里每秒的导轨炮炮弹,理论上完全可以飞出大星系!只要发射的时候,不要和太阳的公转速度相反。
  五百公里速度,已经具有初步的星际打击的能力。当然,星空广袤,以五百公里每秒的速度,想要横跨一光年距离,也就是恒星系的引力影响范围直径,却需要六百年时间!
  六百年时间,目标早就不知道跑哪去了。
  不过若是攻击星球等目标,倒是完全可行。星球的运动规则可以计算。
  但是,不管这导轨炮威力如何,其发射效果确实看不到。就算是洞虚高手的眼睛,也无法捕捉到500公里秒速度的、小体积的物品。
  很快黄明山就向张浩汇报:发射成功。接下来将简单检查一下,再连续发射九次;九次之后将进行大检修。检修过程预计要一个月的时间。
  第一座星空巨炮依旧带有实验性质,所以要反复检查、验证、收集数据和积累经验。
  稍作检查,一个小时后星空巨炮进行第二次发射,方向依旧不变,是向红河文明方向发射的。
  顺便说下,因为从天元星这里发射到红河文明所在地,都是在大星系内部,因此基本可以忽略恒星的移动等问题。可以看做一个相对静止的体系看。
  也就是说,星空巨炮的炮弹速度,在虚空中,将以500公里的秒速度飞行。不过红河文明更加靠近大星系核心,炮弹若能飞行到的话,速度会提升至800公里每秒。
  700光年距离,炮弹预计需要3300年时间才能飞过——如果炮弹沿途不遇到阻碍的话。
  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导轨炮的优势。如果是激光、粒子术等,飞行距离远了,基本上自己就散了。但导轨炮却能一直飞行下去,直到遇到命中注定遇到的那个……倒霉蛋~
  此后星空巨炮的测试,张浩等人就不再关注了。闹了快一年时间了,结果最后观测的时候竟然不带光环,说好的视觉盛宴呢。
  还是地面上激光发射飞船的场面,最为壮观。一条光柱直插天空,延伸到视线尽头。甚至就算是突破大气层了,因为激光中蕴含大量粒子等,激光依旧发出淡淡的橘黄色光彩。
  远远看去,宛若一道通天柱将飞船直接从地面顶到太空上。
  参观结束了,然而测试却还在进行。相比于那些只希望看到恢弘场面的人来说,也有少许人更注重内在。
  这种看不到的、威力强横的武器,确实给大家带来了安全感。虽然不知道这样的技术,在红河文明那里属于什么等级。
  不过此前在地面上,大洋集团就用琉璃岛的飞船遗迹检测过导轨炮的威力。那时候地面的导轨炮最大速度‘不过’是100倍音速,也就是50公里每秒。但如此导轨炮,却可以比较轻易的洞穿琉璃岛飞船的外壳。
  那么,五百公里秒速度,应该足以洞穿红河文明的飞船了。
  不过张浩却持有谨慎态度。毕竟过去十几万年、甚至二三十万年了,红河文明的技术也许有一些奇迹的进步。比如打造出核子级材料!
  此前玄黄文明的飞船材料,是原子级的,其实可以看做一种类似于金刚石的、完美结构材料,并且人工加强的。
  但这种材料终究是原子级材料;而原子本身,却是很‘空’的。
  可如果是核子级材料,比如曾经世界小说中提到的‘水滴’的材质,那将初步达到无坚不摧的地步。
  虽然张浩也觉得红河文明应该难以做到。毕竟,无论是红河文明还是玄黄文明,都是修行文明。其本身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大多数浅尝辄止。
  但这所谓的‘浅尝辄止’也是针对高级文明来说的。
  高级文明孩童的玩具,放在普通星球上,也许都会引发致命的威胁。比如说,孩童手中的自动机器人玩具,也许到了曾经的世界那里,会变异成为黑客帝国的智能技术。
  因此,张浩要求科研人员还要继续提升导轨炮的极限。如果能将导轨炮的速度提升到十分之一光速,那应该有横行整个大星系的能力了。
  总之在遇到红河文明之前,大家不得不竭尽所能的发展技术,尽量提高技术等级和军事武器的威力。
  因为大家赌不起。一旦输了,整个天元星都将被奴役、或者被完全清理。
  不过张浩的事情很多,大洋集团的计划更多。给予太空中工作人员奖励和鼓励后,张浩又匆匆背上行囊,从太空……一跃而下。
  依靠洞虚境界的修为,张浩体验了一把真正的蹦极。
  从太空中直接降落到灵气层;周身真元护盾竟然撑住了降落时候的火焰与冲击。最后进入灵气层利用法术稳定降落。
  只用了不过二十分钟,张浩就从太空返回大洋集团总部。
  稍微处理一下政务,第二天张浩就再次来到航天中心。
  这里,正在打造全新的飞行工具:空天飞机!
  自从电浆发动机研究成功后,张浩就责令相关技术人员开始研究空天飞机。
  空天飞机不是航天飞机。空、指的是航空;天、指的是航天。空天飞机,可以在大气层内飞行、更能在太空战斗,这是两栖技术!
  空天飞机更加灵活,可以地面起飞、直接冲入太空。而如果从地面起飞的话,就只需要跑道、不再需要发射塔等。
  发射塔技术复杂、成本昂贵、维修繁琐、效率第、运载能力弱。
  相比之下,空天飞机只需要跑道;而跑道的维护就简单了。且空天飞机起飞的时候,可以利用空气浮力,其运载能力超乎想象。
  若有了空天飞机、且技术成熟,太空运输的成本,将从一克4元的代价,降低到一公斤四元、乃至更低!大洋集团的技术人员,已经反复论证过。
  所以张浩对空天飞机格外关注。
  而此时,第一座空天飞机已经即将装配完毕。
第七十一章
日新月异,上
  张浩站在观礼台上,静静地看着远处的空天飞机。
  新的空天飞机,整体结构借鉴了战斗机的外形。造型犀利,以便于在大气层内阻力更低、飞的更快。
  不过只是外形设计上借鉴、而非照抄。只能说风格类似。实际上空天飞机造型也许更加夸张一些。
  为了让空天飞机达到经济的极限,它长度达到了恐怖的120米,机身略显扁平,有6米高度、8米宽度;前后三对、六个机翼,单翼长度15米;机身翼展38米。起落架高度2.7米。起落架位于机翼中部。
  其中尾部方向舵,上下各一个,长度/高度,都有1.8米。
  在机身后方、方向舵上,共有三个电浆发动机,六个机翼上,每个机翼两个。所有发动机都是小型的,但单台推力也达到15吨到17吨。整体推力,至少在220吨以上。
  但航天飞机自重有点大。仅仅为飞机提供能量的,就是三个小型核岛,分布在飞机前中后。而且核岛保护装置、电浆发动机等,都极为笨重,大部分都是实心钢板、甚至是沉重的铅板。
  因此,飞机自重就有140吨之多。若再加上人员、一些必要的安全保护设施等,航天飞机自重可达150~170吨。因此,飞机的有效载重只有50吨左右。而为了安全起见,设计载重实际上只有35吨。
  只有随着空天飞机运行、经验积累足够了,才会逐渐提升载重。
  另外,飞机的电浆发动机,采用的是丙类电浆发动机技术,也就是氢氧燃料涡轮电浆发动机。飞机毕竟太小,核岛功率也低,要想完全依靠电能产生电浆,技术难度太大。
  相比之下,如果先让氢氧燃烧,可以直接提供温度两千多度、甚至三千度的‘蒸汽’,然后再电离就轻松很多。当然这对发动机的技术要求更高。
  此时空天飞机正在最后喷涂。这种喷涂除了喷上大洋集团的标志之外,更重要的是电磁隐身涂层。
  大洋集团已经在开始为未来的战争,做全方位的准备。
  现在是电磁隐身涂层,接下来还要发展更高难度的光学隐身涂层。
  而对于阵法、法宝等的研究,大洋集团基本排在第二位;对阵法等研究最努力的,是玄黄集团。
  至于说西盟,确实在全力推演《九重天》功法的下一个境界。
  整个天元星文明的各个成员,根据各自的能力,在不同的领域奋进。
  大家都有自己的侧重点,但其余的研究也不会落下太多,大家还要保持交流、乃至竞争。不说背的,落下太多的话,你就要花费昂贵的代价去购买。
  这种竞争、合作的发展方式,是十分明智的。再加上市场规律的调节,让天元星的文明,正在飞速进步。这种文明的进步,是全方位的。不仅仅包括科学、修行、工商业等,还包括文化、教育、道德等等。
  张浩的想法很明确,就是要走自己的路。继续走法术、法宝为核心的技术手段,短时间内是无法追平玄黄文明的高度;更无法从法宝科技路线超过红河文明。
  因此,天元星的生机和希望,应该建立在全新的、物质科学体系上。
  这不,目前就已经有两种技术,在应用上就超过了玄黄文明:导轨炮、空天飞机;也许还应该算上电浆发动机、已经相应的电磁场技术。
  不过大洋集团也没有放弃阵法、法宝等的研究,只是排在第二位。反正大洋集团人才多,有的是人去研究。
  也因为这些原因,目前这空天飞机,完全是利用物质科学技术打造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1/17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