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大工业时代(校对)第11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3/1720

  李威首先认为,人是人,恒星是恒星,我们可以借鉴但不能相同。都说类我者死学我者生。
  李威认为我们我们既然走的科技路线,就要充分利用科学的优势。恒星有三大特性:聚变、质量、磁场。
  而这些都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来实现。我们已经拥有人工重力技术,有现实编程手段,可以欺骗时空。这是技术,也是一种科学的法术。但这一切,都是我们一点点积累来的,是可控的,可以研究和发展的。
  因此,对于纯阳境界的道路,李威认为应该全面科技化,并用人类的科技手段来欺骗、最终取代天地法则。创造属于自己的领域,一个规则完全由自己制定的小世界!
  李威提出方法的好处是,大家可以做自己、而不用改变自己!
  但同样是大洋集团重要人员的黄明山却表示,虽然我们有科学技术,但如今还是向大自然学习阶段,现在就妄言挑战大自然,为时过早。
  所以,黄明山认为纯阳之路,需要在坚持科学核心的前提下,去了解自然,然后去接近自然。
  相比于李威的建议,黄明山的建议可行性更高。但一切都向自然学习、靠近,只怕我们最后会渐渐失去自我。
  此外,还有人认为外丹的方法,似乎可以延伸一下。通过吸聚星辰之力最终量变达到质变。不过大家普遍认为这需要集聚难以想象的能量,人人体是无法承受的。
  还有人认为纯阳境界,也许应该进入恒星内部修行。
  还有人认为,可以借鉴阳神的功法。在体内每一个穴位,吸收一种星辰的力量。最后用阳神功法中的365阳神聚阵的方式,让自己与时空融合。也许可以直接突破到还虚境界,甚至达到更高层面。”
  张浩听了,微微皱眉,“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修行不是拍脑袋。不过,你的想法呢?说了这么多,你还没有说你的想法呢!”
  “我嘛……”某人似乎有点不好意思,“我修行的是先天功,因此思考方式也类似于纯物质积累。只要质量足够,自然就能扭曲时空,最终击穿时空,自然就能完全进入四维的世界。
  不过人体有极限,物质或者能量积累总有极限。这也是我此前说,纯阳境界这一步难走的原因。
  不过参考《红莲》功法的信仰、七情六欲等思路,我认为可以积累信息,最终达到质变。
  不过如何积累信息,我暂时还没有眉目。但也许,可以尝试下信仰。”
  “信仰?”张浩轻哼一声,“鼓励别人去信仰别人,放弃自我,在大洋集团这里是绝对不允许的!
  不过,要是能找到比较原始的、有生命的星球,也许可以尝试下。嗯,这个我稍后会让天文学家尽量搜索那些比较偏远的星辰。只要不在我们文明内部尝试,一切都好说。”
  吕先锋道谢后,追问:“那张总认为,哪种方法更具可行性?”
  张浩沉吟一会说道:“首先你所谓的信息积累的方法,要等试验后才能判断。我想,想要跨入纯阳境界,信仰的基数需要很大很大。
  而且我有一个担心,或者说现在已经发生了。有人尝试修行红莲功法的时候,因为信仰驳杂而导致元神被污染,疯了。
  你刚才说的对,人类的身体是有极限的。无论是质量还是能量。但你有没有想过,其实我们的智力也有极限。那么多信仰,那么多纷杂的信息,你确定自己不会疯?”
  吕先锋深吸一口冷气。
  张浩却继续说道:“学习阳神功法,吸收不同的星辰力量?大家可有想过体内真元驳杂问题?别战斗还没发生,自己体内真元就冲突爆炸了。
  李威的想法太偏激。我们是该有自信,但不能狂妄。须知人力有穷尽,大自然的神奇,我们现在了解几分?
  世界可见物质质量,不过实际质量的10%不到,这个问题大家解决了吗?我们甚至连这10%都没有了解清楚,还想取代自然法则?
  至于说黄明山的建议,我认为太过保守,失去了我辈修士激流勇进的决心与勇气。已经掌握和了解的法则,为什么不尝试挑战、取代一下?
  所以,他两的想法综合考虑,也许可以。
  当然,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猜测。想要落实到功法上,还要谨慎。一切猜测只能作为猜想,而不能作为依据。”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张浩说的大家哑口无言。此前只顾着争吵,却没考虑那些浅显的问题。
  看着众人,张浩拍了拍手:“好了,大家都坐下来,今天我们心平气和的套路下功法的问题。”
第一一六章
陌生舰队
  张浩在功法研究基地待了差不多三天时间。这对于现在的张浩来说,时间已经有些奢侈了。
  但这三天时间也是值得的,因为大家经过激烈的讨论——心平气和是不可能的,终于敲定了第一条‘可能’的纯阳境界的理论路线。
  首先,大家对四维世界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定义:这是一个极限之上的世界,想要接触真正的四维层面,需要去挑战极限!
  那么,纯阳境界的核心就有了——挑战极限!
  整个纯阳的境界,都是一个挑战极限的境界。
  而这个极限,不仅仅是人的极限,更是三维世界的极限!
  光速、黑洞质量、时空承载能力、信息堆积等达到极限,都可以达到极限。
  其次,大家需要选取一个方向作为突破。考虑到人类身体的脆弱,承载能量有限。因此,只有‘信息堆积’一条路可选。
  第三,就是对‘信息’的诠释。宇宙时空的所谓的信息、用古老的修行语言说就是‘天道和法则’,它不是简单意义的信息,更不是网络数据。但它却类似于网络数据。
  在网络的世界里,数据定义了一切!数据,就是网络世界的基础;但程序才是网络世界的法则、准则,设计程序的程序,才是网络世界的天道。
  而在现实世界里,信息定义了一切!但这个信息,更应该说是‘属性’——早在三十多年前,大洋集团就接触‘属性’的概念。比如,当初开挖迷乱丛林挖出永恒的时候,就接触了。
  不同的属性,定义了这个大千世界。
  属性,这个实际存在、但在科学领域却不承认的东西——从科学角度看,物质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构成方式、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不同而引起的。
  但为什么会呈现如此特色?暂时科学却难以完美解释。
  不过在修行上却有取巧的方式,大家认为造成世界不同的,是‘属性’!恰如一个人的性格一样,人的物质构成都是相同的,但却没有完全一样的人!
  这是四维力量对三维世界干涉的结果。
  恰如风吹过树林,我们看不见风,却能看到树叶摇动。
  我们看不到四维世界,却能看到四维世界影响的结果!
  而属性,就是四维世界留下的‘足迹’!这就是信息,世界层面的信息。
  所以第四点,想要在修行方面冲击纯阳境界,大家需要在这个信息方面下功夫。
  但分歧再次出现:有人认为可以研究‘属性丹药’——当年玄黄文明在迷乱丛林的基地,似乎就是干这个的。
  有人认为信仰修行也许会很好。不过张浩反对在内部搞信仰。但张浩想了许久,决定展开造星运动——信仰不行,但可以有粉丝!这个可以尝试一下。
  而更多的人认为,应该继续研究科学理论。但问题又来了,现在的科学理论已经越发的高深了。绝大部分人面对那一连串的物理、数学的公式,压根就看不懂。
  这特喵的就麻烦了。
  修行有修行的好处。很多东西描写的看似云里雾里,但却能通过这些东西直达本质。
  科学也有科学的不足。很多东西看似都解释的一清二楚,但面对一连串公式、数据,普通人压根就看不懂。天书,说的大概就是这个吧!天书无字,因为全都是公式和数据啊~
  张浩也是考虑许久,认为三条路都可以走。但重点,还是科学路线。看不懂,就学习。修真者寿命悠久,怎么抽不出时间学习!
  学习好啊,爱学习的人一般没心思去勾心斗角。大部分优秀的学者,基本都符合个定论。
  对于属性丹药的事情,张浩抱有万分谨慎的态度。当初挖掘迷乱丛林遗迹的场面,还历历在目。
  至于说信仰的问题,暂时就先发展明星吧,看看情况。
  现在天元星上文化繁盛,明星也有且不少,但并没有以纯阳为目的的。这一次,大洋集团联合世界各方共同推出造星计划:大家推出几个归真中期、后期以及巅峰的明星,看看结果。
  这件事情,不会对普通人公开,只有各方高层知道。还有就是参与实验的归真高手。
  等这件事情刚刚处理完,张浩又组织了一次大洋集团内部董事会,然后就是扩大会议,最后在大洋集团总部这里召开了全球会议:讨论超光速通讯的技术!
  世界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大洋集团经过这些年的积累,加上借鉴了玄黄文明和红河文明的技术,还有修真的阵法等,终于完成了超光速通讯的理论。
  而后大家齐心协力,用了五年多的时间,终于将开发出了第一款测试性、超光速通讯设备:微中子通讯器。
  一端放在天元星外空,以天元星磁场为发射天线;另一端放在天元星系边缘,距离足有1光年之远,利用恒星磁场为接收天线。
  在恒星一光年距离上,因为太阳风速度耗尽、磁场也延伸到极限,这里形成了一个‘皮壳’。当然,这个壳肉眼是看不到的,也很稀薄,只有借助仪器才能发现。但这‘皮壳’却是一个天然的天线!
  张浩、王瑞阳、刘欣雨、风志凌等等各方代表、或重要人员,纷纷来到大洋集团南方、宁江平原上的世界航天研究中心,静静地等待技术人员的测试。
  首先测试的,是定向发射信号。信息发送出去了,大家静静地等待。
  要是传统通信时间,一光年距离,信号一来一回就要两年时间。但超光速通讯,理论上可以达到即时通信。当然,考虑到现实情况的复杂,技术的不成熟等,通信会有延时。但也不会太久。
  总负责人林颖豪表示,最迟一个小时就行。实际上林颖豪很想说最多二十分钟。不过考虑到第一次公开测试,还是一光年距离,却是没有将话说满。
  消息发送出去,林颖豪也在焦急的等待。
  时间一点点过去,一会就过了十分钟。
  林颖豪心头有点紧张了。
  又是好几分钟……
  忽然屏幕闪烁,模糊难辨的身影出现,信号测试飞船船长独孤俊杰兴奋的声音传来:“我收到信号了,收到了!我收到信号的时间是天元63年7月12日,14点27分31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3/17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