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大工业时代(校对)第11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0/1720

  积累了那么多一票否决权,虽然有一定的威慑作用,但实际上用处并不大。就如同签订合同,虽然你拥有签字权,但不签字的话这合同还是不能执行。
  更何况一票否决权影响太大,大洋集团都不敢乱用,不然必然遭受大家的抵制。但上次王瑞阳做了一件好事情,让大洋集团有机会将一票否决权用掉了,而且一口气用了三十多个一票否决权。基本上将大洋集团未来的羁绊,一脚踢开了。
  现在,张浩说什么也不可能收回这所谓的一票否决权。反正两年多过去了,大洋集团又积累了三票的一票否决权。
  不过刘欣雨和赵国胤显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反复劝张浩:您就原谅我们一次吧,请将权利收回,我们一起纠正过去的错误。
  张浩表示:不行,大洋集团最重视信誉了,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就不会收回。两位请吧,我稍后还有一个会议,就不送了。
  感受到张浩的强硬和冷漠,两人也待不住了。等离开大洋集团总部,坐上了专机,赵国胤忍不住问刘欣雨:“刘会长,张浩一直这样强势吗?一点讨论的余地都没有,他把联合国放哪里了?”
  “他就没把联合国放眼里!至少没把眼下一团糟的联合国放在眼中。”刘欣雨看着窗外,微微叹息一声,“最近联合国这边做的事情,确实有些过了。张浩要考虑的,更多的是整个天元星文明。”
  赵国胤犹豫一下,小心的问道:“日常生活中,张总怎么样?”
  刘欣雨眼神带着冷意看着赵国胤,看到赵国胤眼神中的小心,刘欣雨才再次转头看向窗外,“日常生活,你接触不到,打听了也没用。只有大洋集团的人,才能接触到张浩的日常生活。我们见到的,都是工作状态。
  回去将联合国好好梳理一下吧。一个月的时间,要是我们再没有建树,大洋集团这次商队,就真的没有我们什么位置了。”
  “没有了大洋集团,我们自己也能出去探索!”赵国胤有点不服气。
  “我们自己?”刘欣雨嘴角露出一点嘲讽,“听说西盟集团两个月前外出探索星空、寻找生命行星的舰队,向外探索约800光年,一无所获不说,回来的路上还迷路了。
  最后还是向大洋集团发送求救信号才获得方向引导的?”
  赵国胤脸色闪过尴尬:“那不过是意外。我们已经找到问题并解决了。”
  “呵……”刘欣雨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笑声,就不再说什么。
  刘欣雨与张浩接触多,张浩不觉中总是会透露一些东西。比如刘欣雨就知道,超时空旅行中,有一个核心的问题——时间校对!
  超时空旅行中,飞船上的时间和外界的时间,是不同的。若不能校对好时间,飞船就会迷向,就需要摆脱超时空飞行状态重新校对方向——真要这样的话,怕是连超光速飞行都做不到。
  肃风氏、红河文明的飞船上,利用的是另一种技术,就是‘星盘’——当初赵大河门派传承的星盘,大洋集团的《周天功》也是从星盘中获得。
  星盘的技术,现在天元星文明已经破解。但星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只标注已知星辰和航线,对于未知星空还是需要自己探索。
  实际上星盘并不好用,但星空中诸多修行文明又找不到太好的方法。所以西盟集团最近一次星空探索就迷航了。
  就这还多亏大家从玄黄文明遗迹、红河文明飞船、以及肃风氏那里得到了他们的星图,完善了航线。不然更糟糕。
  而大洋集团自己的技术,却用了一种科学的手段。刘欣雨听张浩说过,叫做‘相对论’,据说可以统一空间、时间、速度、能量、质量的关系。
  但这显然是一种高深的理论和技术,大洋集团保密做的很好。刘欣雨也只听说了名字,也只知道这是一种主动探索技术。这种技术大洋集团的战舰和飞船中,有专门设置的领航员,负责校对时间、航向等。至今,这种技术和设备,外界都没有听说过,大洋集团压根就不对外出售。
  只有栖霞之国有少许战舰,是张浩赠送给儿子刘新海的生日礼物,拥有完整的大洋集团的技术。
  所以,此时刘欣雨已经不想听赵国胤说话了。差距太大了啊。
  最主要的是,最近刘欣雨已经隐隐感觉到,这个赵国胤对自己有一点点觊觎的心思——这家伙可是曾经宋王朝的太子,虽然现在宋王朝融入联合国,皇室组建了西盟集团,但赵国胤依旧是享有太子的待遇。这家伙玩过的女人不计其数。
  现在,这家伙就不时用某种目光扫过刘欣雨的身体。这一点,刘欣雨看的分明。
  专机很快就在联合国落下,刘欣雨准备立即通知各议员开会,讨论策略。
  此时全世界都已经沸腾了。大洋集团五百多战舰和飞船准备出发的消息,已经完全传开了。大洋集团不仅没有遮掩,甚至放任消息传递。在大洋集团默许和放任的前提下,不少船员在自己的朋友圈、网站等上传了消息。
  因为这两年来,大洋集团似乎不再积极参与联合国的事情,大家缺少渠道直接询问大洋集团高层,不少人自然就将目光转移到联合国这里。
  所以当刘欣雨和赵国胤走入联合国大厦的时候,这里已经人满为患。
  不少记者直接冲了过来,老远就有记者大喊:“刘会长,大洋集团这次要独自出发吗?此前不是说要成立联合商队吗?现在情况如何了?”
  “赵副会长,听说你们去了大洋集团,大洋集团什么态度?”
  “刘会长,大洋集团有提出什么条件吗?还是拒绝了?”
  ……
  刘欣雨微微皱眉,太吵了。
  稍微一顿,刘欣雨当即开口离开,归真境界的修为让刘欣雨的声音浩浩荡荡的铺开:“大家请安静一下,我们已经与大洋集团达成初步的共识,大洋集团的舰队,将于一个月后抵达天元星这里,请大家做好准备。
  而更具体的合作条款,我们正在磋商中。请大家耐心等候。
  此外,所有议员请于明天上午八点开始,在联合国召开研讨会,请大家务必到场。
  好了,暂时就这些,我们还有一些事情要抓紧时间处理。我们也会尽快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刘欣雨的话,说的有些满。不过刘欣雨有把握。张浩既然说了让大家道歉,这本身就是一种表态。只要联合国这边大家别疯狂作死,条件还是能够达成的。
  毕竟,大洋集团正在塑造一个近乎完美的形象,这就是联合国方面的机会。
  不过等刘欣雨进入大厦,却看到议员已经到了八成。显然,大家都等不及了。
第二一六章
‘御驾亲征’
  短短不过一夜时间,联合国上下鸡飞狗跳。
  过去几年时间,大家都忙着争权夺利去了。全新的联合国体系的出现,让全世界的野心家都聚集一起。其中的热闹可想而知。
  走了一个王瑞阳,还有千千万万个王瑞阳。以至于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大家愣是没有组建出一支真正的、完整的、具有星际贸易能力的舰队。
  直到大洋集团第二支舰队准备完毕,大家急了。
  其实大洋集团第一支舰队虽然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但还是有人发现了蛛丝马迹——白夜、独孤俊杰等大洋集团重要人员很久不出现,这本身就是问题所在。这世界上,总是不缺少有心人。
  不过那舰队毕竟已经出发了,大家就算再不满意也没办法。况且大家心中都有一种想法:先让大洋集团去试水,我们随后借鉴。
  也因此,大家更期望大洋集团的第二支舰队。
  如今,第二支舰队出现了,而且距离第一支舰队出发也才不到一年时间。如此高的效率,让大家有点措手不及。
  好在大洋集团的舰队,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出发。只是时间看起来也不多了。
  夜色下,玄黄集团总部,灯火通明。王瑞阳、南宫智、祖千岳等等齐聚一堂,浩浩荡荡上百人。
  数年时间过去了,玄黄集团内部也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大家也在尝试融合,且效果不错。
  现今玄黄集团借鉴了大洋集团的架构,形成了董事会、股东代表大会、总经理的架构。
  曾经的七大天空之城,除了天机阁融入大洋集团外,剩下的六大天空之城出任六个懂事。其余大大小小的陆成、大型家族、以及最新出现的不错的商行、研究机构等,出任股东。大家内部采取贡献积分制度,形成了比较合理的股权结构。
  而王瑞阳则始终保持了玄黄集团总经理的位置,统筹玄黄集团的发展。但另一方面,王瑞阳却也没有放下自己的凌波集团。
  凌波集团现在已经挂靠在玄黄集团旗下,但却独立发展。且参照大洋集团的发展模式,凌波集团全力向科学研究;研究出来的技术,则以专利的形式,授权给玄黄集团、以及其余的商业伙伴。
  不觉中,凌波集团已经成为玄黄集团的心脏之一。
  不过今天晚上,大家却再次对王瑞阳发起了‘围攻’。
  祖千岳率先发难,“王总,这其实应该是大洋集团的第二支星际贸易舰队了吧。”
  王瑞阳面色不太好看,但还是不得不点头。
  就听祖千岳继续说道:“我记得王总说过,大洋集团短时间内,不会大规模探索星际,我们还有的是时间准备。我不知道这个短时间是多短,还有怎么才算是大规模?
  不知道对于星际贸易,我们这边准备的如何了?”
  王瑞阳可不是软柿子,就听王瑞阳轻声说道:“大洋集团的速度超乎想象的快,这一点我承认失职。但是大家难道就没有责任了吗?
  我记得交给碧云天的机甲研究,至今都没有一个满意的结果。数百亿灵元的投入,十多年的努力,至今没有一台具有实用价值的机甲!”
  祖千岳顿时支吾起来。但片刻后,还是坚定的说道:“我承认,我们的效率确实低了些。但研究机甲的困难,超乎想象。”
  “大洋集团早在四十年前就研究了实用价值的机甲。如今大洋集团的机甲,都已经进化到了第十代技术。
  不仅如此,大洋集团更将机甲技术扩展到农用机械、运输工具等等,极大地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四十年后,大家修行境界纷纷突破归真、乃至纯阳、甚至是还虚境界,竟然还不能制造出一台真正的属于我们自己的、初级的机甲。
  我对此表示怀疑。”
  “咳咳!”月神殿大殿主姜远辉开口了,“王总,我们现在不是讨论这些的时候。其实我们都清楚,大洋集团有一些关键的技术和理论,并没有流传出来。
  缺少这些东西,我们就算努力研究科学技术,却总是无法避免那种‘像我者死’的尴尬局面。
  可是现在最关键的,在于大洋集团的舰队即将出发,我们必须要跟上去。不然……我们与大洋集团的差距,将越来越大。”
  其实姜远辉很想说,要是跟不上大洋集团的脚步,我们会被淘汰。不过这话有点重,就改变了说法。
  实际上大家都很清楚,自从大洋集团与联合国若即若离后,大洋集团的发展突飞猛进。虽然大洋集团自己一直在说,什么科学理论已经到了瓶颈,已经多年没有突破。但理论归理论,技术又是另一回事。
  理论,顶多限制记住的天花板;在技术达到天花板之前,技术还是会不断进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0/17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