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大工业时代(校对)第13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8/1720

  有些东西看似不重要,但却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了根基。大家平常都不会注意房子的基础,大都是关注上方的奢华。但若是根基出了问题,整个建筑都会动摇。
  而化神层面,相当于地基中,露出地面的那一层,恰恰是最容易损坏和动摇的。
  整个社会的根基被动摇,必须立即补救;但在传统的自由经济、甚至带有一点封建经济的环境里,不可能有什么有效手段的,市场的反应极其迟钝。
  就算有一些有效地手段,统治阶层也会处于不了解、不信任等等问题,甚至拖延时间过长等问题,而错过了机会。更甚至大家压根都认识不到这次动荡背后,隐藏的贸易战!
  相比之下,主动发动贸易战的明辉帝国可以充分的掌握主动,将波动渐渐扩大为优势,再将优势扩大成为战机,彻底敲开贸易战的大门!
  看了张浩的介绍,睿亲王再次感慨一声:“了不起!”
  稍微一顿,睿亲王又不得不补充一句:“多亏了大家是战友啊。”
  旁边,许政也开口道:“所谓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果然是存在的。
  这种全新的贸易战,我们也必须要尽快熟悉、掌握,并推陈出新。可以预见,以后贸易战将成为常态。
  相比于传统的战争,贸易战优点太多了。不需要调动国家的战争资源,不需要对战死者抚恤,甚至不会产生消耗、反而有收入。
  目前我们从天水帝国获得的净利润,约有32亿白虎币。这才刚刚展开贸易不过四个月。可以预见,随着影响扩大,以后每月的净利润将突破千亿、万亿。
  至于国内的利润,暂时还没有计算。”
  “决胜千里之外?这都一万五千光年之外了啊。”睿亲王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国内的情况,怎么样了?”
  “几次价格波动,导致不少人骂娘。”
  睿亲王点点头:“就是要让他们骂娘。这一次张浩也发来了对民心的一些思考。
  张浩认为民心这个东西,往往是‘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想要让百姓人人叫好难,但让大家骂娘却很简单。
  而如果能将这两种态度合理的调动,就能最快的推行我们的影响力。
  只要价格持续走低,大家最终还是会叫好的。现在的骂娘,大多是爱之深责之切罢了。
  对于张浩的这些分析,我是赞同的。确实很有道理。
  所以,国内的价格,再稍微上涨一点。一点就好。”
  “可是……两天前才刚刚涨价啊。”
  “再涨!让百姓骂声更猛烈一些吧。骂完了,他们还不是要继续买。现在都已经是生生造化丹的六折价格了,药效还好于生生造化丹,他们会一边骂娘一边掏口袋的。
  等住几天,大家纷纷买入的时候,再次降价。这一次,采取五连降。”
  许政:……
  好一会,许政才悠悠的开口:“殿下,你要是现在走在大街上,会被打死的。”
  “哈哈……”睿亲王得意的哈哈大笑,“我对于大洋集团的这些小手段确实是越来越好奇了。第一次做王爷,感觉如此畅快!”
  正说着,又有信息传来,是蓝星集团发来的。目前蓝星集团生产渡厄金丹的技术也再次提升,成本价格进一步下降。蓝星集团这边表示,到岸价格可以进一步降低到16.8白虎币了。
  此外,蓝星集团也发来贸易战的咨询:因渡厄金丹的影响力比预想的还要好,且渡厄金丹的量产技术再次进步,也许是时候进行下一步计划了。
  下一步计划,就是“半价”。
  此前渡厄金丹在天水帝国和天阿帝国的销售价格,在82折,并渐渐降低到七二折;现在却准备半价计划了。并提出半价计划的时间:三个月之后。
  三个月之后,明辉帝国和大夏帝国同时开启半价;先是国内、随后是国外。整个蓝星集团覆盖范围内部,也都将进行半价计划。
  时间悄然而过,一个小小的渡厄金丹却搅得满世界不得安宁。
  普通人先是欢呼,但很快骂娘的声音响彻三万光年范围,甚至超出这个范围。因为随着渡厄金丹价格的降低,大家对其余修行资源的需求开始增加。
  但其余资源总量没有增加啊,涨价也就不可避免。这就是矛盾之一了。
  此外就是渡厄金丹本身;虽然价格总是在波动的,按却在持续走低。不少人就骂,你说你直接降到最低不好吗,非要这样折腾。
  但不好意思,该如何操作,还是如何操作。价格的走向问题,都是经过严格考虑的。
  最后就是渡厄金丹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其余类似的丹药,基本上都卖不出去了,要不就要打折、赔本。可现在卖了总还能回点本。
  眼看着渡厄金丹价格持续走低,大家也不敢等待了,一时间丹药市场哀鸿遍野。几十万、甚至百万年以来稳定的市场,忽然被打破,造成的影响是无可估量的。
  丹药市场混乱了,药材市场也混乱了。好在药材用处广泛一些,除了炼制生生造化丹等辅助性丹药,还能炼制别的必备丹药,波动倒是不太大。
  至于说被传为渡厄金丹的主药“蛟蛇藤的果实、三阳莲的莲子、石灵芝”价格也上不来——你要敢涨价,不用药材收购商发火,百姓就能骂死你。
  只要药材敢涨价,渡厄金丹价格立即增加,然后才会缓慢下降——对,在天水帝国和天阿帝国这里,只要药材敢涨价,渡厄金丹的价格立即增加很多,而后才会一点点下降。
  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百姓们会如何骂娘。
  但是极少有人关注到,随着渡厄金丹的涌入,大量帝国的财富通过贸易逆差流走了——这流走的财富,绝不是协议上表明的那样‘无害’!
  这种情况被天水帝国的右相柳弘率先发现,并做了一个简单的计算。每天,天水帝国被明辉帝国赚走的财富,高达12~17亿白虎币。现在,这个数量正在稳步增长中,且增长速度逐渐加速。
  因为从明辉帝国过来的资源,不仅仅只有渡厄金丹。还有不少基础丹药。而这些基础丹药的包装盒上,有着与渡厄金丹相同的标志——一颗蓝色的五芒星,那是蓝星集团的标志。
  这些丹药都有一个共性:物美价廉!
  右相与天水帝国大帝讨论这其中的问题,然而此时情况已极其复杂,‘驱逐’渡厄金丹已经是不可能的。
  右相苦思冥想两个多月,还是没能找到什么有效的方法。
  面对这忽如其来的、经过精心设计的贸易战,岂是一个外行能轻易解决的。
  然而来势汹汹的贸易战,绝不会给对手太多的反应时间。
  渡厄金丹正式开售半年多之后,价格忽然再次大幅下滑。在短短不过一个月的时间里,跌到了……半价!
第三九九章
挖个大墙角
  “陛下,麻烦了!”天水帝国皇宫内,右相看着最新的情报,面色凝重。
  大帝桌子上也放着一份情报,此时低声问道:“王俊宝又传来更进一步的消息吗?”
  右相微微摇头:“陛下,我怀疑王俊宝已经被发现了。王俊宝传递给我们的情报,只怕都是对方特意安排的。如此也能解释,为什么我们得到的信息,总是落后一步,而且总是与关键信息差一层。”
  “哦?”大帝来了兴趣,“怎么确定王俊宝给我们的信息一直差一层呢?”
  右相毫不犹豫的说道:“很简单,因为王俊宝竟然没能得到‘贸易战’这三个字!而这三个字才是最关键的所在。
  根据我们隐藏的、别的暗桩所知,这一次明辉帝国之所以低价出售渡厄金丹,其实是为了贸易战。而贸易战的直接目的,是抽空我们国内的财富。
  此外,还能通过调整渡厄金丹的价格,来扰乱国内的市场。
  这些情报是多名情报人员汇聚而来的,但都不是什么顶级的情报人员,只是刚好处于比较恰当的位置而已。
  如今,这些情况已经十分明了,可以证明这些情报的正确。
  可是王俊宝身居要职,竟连这些都得不到;一些情报看上去重大,却总是在关键地方被误导,以至于我们坐失良机,让事情一发不可收拾。”
  大帝面色沉稳,但眼神中却不可避免的流露出一些担忧。现在国内情况,大帝虽然不说完全了解,但大概情况还是知道的。
  确如右相所言,国内情况已经有点难以收拾,谁能想到只是一种化神期的‘辅助’性质的丹药,竟能引起如此风波,几乎撬动了整个帝国的经济和民生。
  而天水帝国之所以对现在情况有了误判,也许王俊宝的情报不能算主要责任,但绝对有极大的责任。
  因为有了王俊宝情报的误导,让天水帝国在最初的决策上就出现了偏差。也许这个基础的偏差很小,但当决策放大到全国、放大到几千亿、几万亿白虎币的规模后,这个偏差就致命了。
  就如同航天,也许最初只是发丝的偏差,但当扩大到恒星系,这一丝偏差最终能导致几十万、几百万公里的偏差,与目标完全错过。
  大帝将最近发生的一切做了全盘的考虑后,终于不得不承认:“王俊宝应该是暴露了。想想也是,从前线精准的调配出来,还要负责与我们的交易,巧合太多了。
  那么,这是不是说李继昌其实早就被明辉帝国、或者是蓝星集团所俘。那么,李继昌负责的所有的情报系统,全都要梳理一遍。甚至还要进行反渗透调查!”
  “陛下放心,已经在做了。还好时间发现的早。虽然李继昌一系的人马全都不能用了,但渗透工作因为时间紧,对方又不敢大张旗鼓,反而没有多少严重。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臣已经让所有相关人员闲赋在家,一些有能力的将由暗转明,进入一些只能接受命令的军队中,不存在泄密问题了。哪怕真的被策反了,也只能在这里终老一生。”
  大帝点头,语气中透出微微的喜悦:“你做事,最让朕放心了。你认为现在渡厄金丹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只能‘毒输于外’了,我们从明辉帝国那里购买渡厄金丹,转售到其余的国家。这个也是之前明辉帝国允诺我们的。
  而且说起来虽然眼下市场有些波动,但却实实在在的增加了我们的底蕴和基础。只要我们能挺过眼下的危机,帝国反而会壮大不少。
  另外,可以减少蛟蛇藤的种植,直接造成市场上断货的现象。这个不能是假相,要造成既定事实才行。”
  大帝皱眉了:“若蛟蛇藤产量降低,那渡厄金丹价格不是要上涨?”
  “不会!”右相说的斩钉截铁,“陛下,明辉帝国的手段真的是让人想不到。他们提高了收购价格,但他们收购的却极少。以至于市场有些混乱。”
  “听说明辉帝国的收购价格,不是略有提高吗,平均提升5%,而蛟蛇藤的果实,更是提升了7%,而且听说收购的也不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8/17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