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大工业时代(校对)第2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3/1720

  “是这样的,我的设想是类似于钱庄。但却是一个非营利性机构。当然,为了机构自身的运转,可能会有轻微的利益。但绝非钱庄那样的利润。这个利润,会很低很低。
  我想要一个比较自由的货币管理机构,它最大的作用不是赚取利润,而是促进国家的发展、工商业的发展。
  以后,它将会提供贷款,会支持国家战争、支持集团发展、支持法宝阵法的研究等等。而利息,将低至极限、乃至没有利润。
  绝不会如同现在的钱庄那样,收取三分以上的利润!”
  刘欣雨看着张浩,两人眼对眼的看了许久,刘欣雨才终于缓缓点头:“我相信你了,不过是暂时相信。我可以给你一个允诺,如果你做到了你所说的,那么国家以后永远不收税。但如果你做不到……别怪我无情!”
  “明白。”
  货币体系没能从会议上通过,但却落到了张浩手中。
  等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之后,张浩笑了,但不是得意、而是自信的微笑。张浩准备建立银行,但张浩却不准备建立一个暴利的银行。
  银行的作用不是赚钱的,其最大的作用在于平衡工商业体系,促进工商业的发展,给需要发展的企业、给急需资金的重要的科学研究发放贷款、促进他们进步。而不是去收割。
  另一个世界银行业的发达,却是建立在收割实体工商业的基础上。银行通过操控贷款来操控企业的生死,最后利用贷款来收割企业。所以银行肥了、但实体工业却哀鸿遍野,以至于国家衰弱。
  而张浩不准备走老路,张浩要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纯粹的银行,一个掌控财富、而非被财富奴役的银行。
  还有一点,这个世界因为一直使用灵石,从某种意义上说,灵石是一种恒值货币。所以这个世界的货币,暂时也必须采取恒值货币概念。
  张浩思考好几个月,终于找到了切入点,一个建立修行世界银行的切入点——工商业管理署。
  而张浩之所以非要这个而被刘欣雨下令解散的工商业管理署,要的不是那什么办公机构,要的是工商业管理署的‘名’。这个‘名’不是名字,而是影响力、是名分、代表的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张浩将利用工商业管理署债券偿还的过程,打响银行事业的第一枪。
  几乎无意识的,张浩从储物戒指中拿出一张‘卡片’。这卡片类似银行卡大小,中央是一个类似于八卦图一般的阵法。
  这是一个万象无极阵的‘阵基’,其主体以上等钢铁制作,为一毫米厚度、长80毫米、宽50毫米,接近黄金比例。
  这样的‘卡片’显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钞票,但限于修行世界的规则,只能做个灵活的变通了。
  眼下这样一张卡片,价值100灵石。
  在张浩的主持下,张家已经掌握了比较成熟的混元精金制作方法。
  其实经过黄明山等人全新的研究后,张浩惊喜的发现:混元精金需要最多的是玄铁、赤铜,此外是少许铅锌锡等作为调配溶剂。而精金和秘银需求量少的可怜,百分之一的添加量就足够了。更像是一种催化剂。
  经过张家改良后的混元精金效果更好;只要适当的调配好铜的比例,加上一点精金的润色,成品的混元精金色泽纯正,几乎容易和精金以假乱真。
  张浩觉得,这种混元精金,是一种奇特的化合物,这是一种建立在灵气、中子层面的化合物;而非电子和质子的化合物。但具体如何,还需要深入研究。现在元素周期表都没影呢,周雪瑶也才刚刚明白单质、原子的概念。
  轻轻把玩这卡片,张浩脸上的笑容渐盛:
  工业、商业、货币都有了,未来还会远吗?
第四卷
海路迢迢
第二六四章
北国危机
  转眼又是几天。在一片纷扰中,一个来自栖霞之国‘抵抗区’的声音,引起了不少的关注:
  大洋集团收购了栖霞之国的工商业管理署,而管理署上次发行的战争债券,也全都转移到了大洋集团这边。
  大洋集团总裁张浩发表公开讲话:所有的债务,一力承担。不管当初购买债券的人是否离开了栖霞之国,大洋集团都承认其债券。
  但是张浩的演讲还有一个小小的补充:鉴于离开栖霞之国人难以查询、且路途不平,因此大洋集团只认债券不认人。只有栖霞之国内部的债券,必须本人亲自来兑换;或者是直系亲属。
  这一条就有点狠了。只认债券不认人——谁管你这债券是怎么来的,上面染了多少血。
  最后张浩甚至想将购买过债券的名单挂出来;但想了想还是没有这样做。真这样做了,对自己的计划是有些挂碍的。
  宣布‘只认债券不认人’就已经足够了。如果还要将名单挂出来,那就太得罪人了——这比赖账还让人厌恶。
  张浩担心的不是别人的厌恶,而是担心影响自己的荣誉、信誉。想要建立银行,最重要的就是荣誉、信誉方面的隐形财富。这隐形的财富很珍贵,却也很脆弱,稍不小心就会毁掉、且难以恢复。
  为此,张浩不得不小心谨慎的行事。
  况且占领区的家族,也并不全都投靠了晋阳之国。如果将名单挂出来,就太让人寒心了。
  其实对张浩、对大洋集团来说,工商业管理署的对外债券,并不多。当初大洋集团在丹药上,就购买了约两百万债券。加上火炮、玄铁等等,差不多三百万的样子。
  剩下的一百五十万当中,至少还有五十到六十万,留在现在的‘抵抗区’;剩下的才留在‘占领区’约八十万到九十万之间。
  这些债券,对于现在的大洋集团来说,并不是多大的事情。而且债券最少都是一年期的。一年以后,毛毛雨啦。
  之后的战争中,这债券说不定就会通过战争手段流回张浩那边呢。
  还有,为了债券、股份而建立的交易大厅,也正式完工。在坊市的边缘位置,大洋集团建造了一座恢弘的建筑,用来作为股票、债券的交易中心。
  暂时这里交易的股票并不多,而且只支持内部交易,也就是大洋集团的、炼器公会的、玄铁工厂的。股票价格倒是很高,已经有一开始价格的两三倍之多,但依旧极少有人出售。之前有几个脑袋发热的出售后,已经后悔的以头抢地。
  还有就是债券。目前债券就只有先前工商业管理署发行的债券。如果有人想提前出掉手中的债券,这里也可以交易。但提前交易的,显然得不到债券上应有的利润。
  好在,在张浩的强势指导下,这里出售的债券交易价格,都是在面额价值以上。张浩不允许债券的价格降到面额值之下。这是为以后的银行信誉做根基。
  别人虽然不太理解张浩的行动,却也支持。过去这么长时间以来,张浩已经赢得了尊重。至少在张浩的引导下,在整个栖霞之国战乱的环境下,大洋集团竟然还能获得利润和发展。
  外界对于大洋集团、对于张浩的关注也不少。大洋集团这个民间的商业集团,竟然能收购一个国家的部门,还要承担一个部门的所有债务,却也引起了极大地反响。
  事情还能这么操作啊?
  不过在大家关注这些的时候,张浩却在愁眉苦脸——‘银行’这个名字,大约是不适合修行世界的。张浩尝试以修行世界的目光观察,‘银行’这个名字颇有一点恶俗的感觉。
  银子那里比得上精金哦。
  “银行”这个词,在这个世界或许还比不上‘钱庄’两个字来的通俗。
  “这个世界的银行,应该用什么名字呢?”张浩无聊的翻过一页文件。文件是关于占领区的情报信息等。张浩现在毕竟兼任了国家商务部部长的职位,还是要关心一下国家政治的。
  但老实说,张浩对于国家政治这些东西,真没兴趣。在张浩看来,国家之所以有这么多问题,那都是:穷病!
  其实一个国家就如同树木,只要能保持成长,问题就不大。一旦停止成长、甚至倒退,问题就多了。
  但刘欣雨也有些手段,她却是趁这个机会,将国家中的糟粕都“挤了出来”。现在的栖霞之国,就像是一只蜷缩起来的龙虾,正在排毒当中、蜕壳。
  “专利、商业法、税收、补贴、扶持……还有重建工作、工商业引导和刺激计划……哦……”张浩揉了揉眉头,好几天没睡懒觉了,这日子真不是人过的啊。
  张浩还在头痛,就听到敲门声,许杰进来了。要与张浩讨论专利法。
  对于许杰,张浩还是有些意见的,这家伙真有点……不留情啊。
  比如现在,讨论专利法律的过程中,这家伙就不断用怀疑的眼神看向张浩:其中某些法律,是否有私心?听说大洋集团如此如此……
  讨论到中午,张浩终于忍无可忍,拍着桌子将这个混蛋赶了出去。许杰却笑眯眯的,“世弟,别恼啊,我们法家有法家的责任。别看我两私交不错,但国家问题上,一是一、二是二。”
  “一加二等于几?”
  “三。”
  “你看,这一也不是一,二也不是二了啊。”张浩掰回一局,背着手优哉游哉的向外走去。
  许杰笑着摇摇头,跨出房屋准备向刘欣雨汇报一下进展。不想刚到刘欣雨这边,就看到不少人已经聚集了,大家面色有点严肃。刚刚还优哉游哉的张浩,也面色凝重。
  “怎么了?”许杰疑惑,问最近的张浩。
  “我也不知道啊,看大家都挺严肃的,我也严肃一下。”
  “……”
  刘欣雨见许杰到了,笑着开口了:“好了,大家都到齐了。这一次是北方的舟山之国的问题。”
  刘欣雨讲解起来,话说当初晋阳之国悍然对栖霞之国发动攻击的时候,北方的燕云之国也对舟山之国发起了攻击。
  晋阳之国和燕云之国算是西方六国最强大的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更是狼狈为奸,准备一南一北、瓜分西方另外四个国家。
  晋阳之国目标是:栖霞之国、丹阳之国;而燕云之国的目标是中山之国、舟山之国。
  在这些国家中,燕云之国的骑兵独具一格,其龙马骑兵甚至能踏空飞行,强大的一塌糊涂。
  不过北方的中山之国和舟山之国也有点底蕴。
  首先,相比于蓄谋几十年之久的晋阳之国,燕云之国可以说是比较仓促的,是晋阳之国与其交流后,燕云之国才做出的决定。
  因此,当晋阳之国前后通过五六十年的时间、通过各种手段腐蚀了丹阳之国、栖霞之国的时候,燕云之国却没有什么准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3/17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