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大工业时代(校对)第2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3/1720

  大家没有说话,但却不得不点头。在这个一直以来都执行君主集权的社会体系下,一个国家必须要一个君王。
  张浩继续问道:“第二,大家觉得,除了摄政王殿下,现在栖霞之国还有谁,有资格、有能力胜任君王的职位?
  假如现在让刘景明城主登基,你们能认可吗?”
  “不可不可!这玩笑开不得!”刘景明被张浩这话吓得浑身哆嗦、冷汗直流。他虽也是刘氏血脉,但早就是旁支的旁支;除非造反,或者挽大厦于之将倾,不然这皇位怎么也轮不到他。
  而且眼下这个刘欣雨可不是手软之人。且不说她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哥哥——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就说在清理国内的世家大族等手段上,刘欣雨可是斩尽杀绝的,那绝对是有杀错、没放错。
  刘景明吓得哆嗦之后,忽然开窍了。他大吼一声:“我赞成摄政王荣登大典、建号帝王!”
  张浩目光缓缓扫过赵铎。“赵宰相,难道你有更好的人选?”
  赵铎张了张嘴,不得不转身对刘欣雨说道:“殿下,如今国内动荡,群龙无首。为国家大计,请殿下登基称帝!”
  而后不等张浩继续问下去,大家纷纷表示:请摄政王登基!
  刘欣雨笑了,她看向张浩的目光,充满了淡淡的感激。别看今天就是说几句话而已,但对于这个传统的社会来说,这却是最难的一步。
  传统,是一个社会的惯性和习惯,是一股看不见、却难以抗衡的力量。而推举一位公主登基称帝,这绝对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这是逆潮流的。
  而也正是如此,刘欣雨想要登基,还需要造势。今天,只能说是国家上层达成了共识,接下来还要让全国达成共识。
  所以今天,刘欣雨推辞了。
  帝王登基,要三辞三让,并不仅仅只是一个虚伪的演戏。至少对于眼下的刘欣雨来说,这三辞三让,却是必须要走的过程。
  眼看大家都达成了共识,刘欣雨转移了话题。“登基的事情先放一边,我们讨论下北方的情况。嗯……张浩,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支援北方?”
  “先礼后兵!”张浩一开口就定下了基调,“我是这样想的。
  作为一个全新的国家,我们需要塑造一个美好的形象。所以,我们不能上来就支持北方的舟山之国,那会有一种穷兵黩武的感觉。
  我们可以先派遣使者,知会燕云之国,表达我们的态度。这个过程我们一定要‘友好’,决不能让别人抓着把柄。威胁出兵等话语是不能说的。
  当然我相信,燕云之国肯定会拒绝的。
  然后我们再支持舟山之国,那时候我们就师出有名了。我们以维护西方和平为口号,与舟山之国共同抗击燕云之国。或许还能拉上中山之国。
  之后如果我们战败了燕云之国,也不能占领其国土,我们的军队哪怕攻入燕云之国的领土也要撤出,并且不允许舟山之国扩张。我们必须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
  刘欣雨微微皱眉:“张浩,你最近很多建议,都是这样。为了一个所谓的‘理’字,而放弃很多利益。我不太能理解。
  经过这么多战斗,我相信你应该明白,这个世界,是强者为尊的。我们如果这样做,只怕会被小看。而且白白损失了更多的利益。”
  张浩缓缓的、斟酌着话语说道:“殿下,我国情况发生变化了。我们接下来要走的,是工商业发展路线吧。而工商业是需要对外交流的。
  请问殿下,如果现在有一个国家和栖霞之国建交,要互通商业,您会选择一个讲道理的、还是选择一个喜欢动拳头的?”
  刘欣雨想了想说道:“我选择,能给栖霞之国带来利益的。如果两个都能,那么都可以与之交流。”
  张浩:“……”
  看到张浩无语,刘欣雨忽然得意的笑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如果二选一的话,我肯定会选择一个讲道理的国家的。
  那么,谁愿意前往燕云之国?”
  “殿下,臣愿往。”严卿忽然出列了。而后郑友也出列了。
第二七三章
圣地交锋
  却说严卿和郑友跟着许杰来到肥土之洲西方后,许杰得到了重用,两人却一直都不温不火的。刘欣雨这个摄政王对严卿和郑友,一直都是糊弄的——安排了职位、但都是那种‘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策权’的位置。
  但话说回来,这也不能怪刘欣雨,实在是儒士的思想和侠士的思想,不太适合栖霞之国。
  栖霞之国、以及同属于肥土之洲西方六国的其余国家,被东方封堵已久,也困顿已久,大家迫切需要强大,对那种务实的思想需求最是迫切,对于那种见效快的思想接受力更强一些。
  相比之下,法家的思想见效最快,尤其是栖霞之国还前所未有的出现了工商业的根基,而且在这次战争中,工商业表现的十分优异。
  而且工商业天生就带有务实的思想,工商业的发展核心,就是‘利益’。对此,工商业阶层毫不掩饰。
  还有,儒士和侠士的思想中,天生带有一种“世家大族”的糟粕。这一点是刘欣雨最不能接受的。我好不容易把世家大族给清理干净了,可不想再自找麻烦。
  因此,严卿和郑友无法在栖霞之国得到重用。
  实际上严卿和郑友也很清楚,而且在那遥远的东方,这样的待遇也很平常。很多国家都明确的表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他们两个之所以来西方,就是在东方没有什么立足之地,待不下去了,连小官都没得做了。
  在栖霞之国这里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好歹还有个官位、还有建议权。
  他们迫切的需要表现自己,而今天的这次外交任务,让他们看到了一个希望——张浩提出的这种外交,儒士和侠士最是拿手。
  刘欣雨看着两人,最后缓缓点头。“如果你们两人能成功返回,我将正式设立外务部,由你们两人负责。”
  严卿和郑友大喜:“保证不会让殿下失望。”
  刘欣雨微微摇头:“不是让我失望,而是为你们自己争取未来。你们儒士和侠士关于忠君爱国的思想,我是赞同的,但我更希望你们明白,为什么要忠君爱国。
  你们这次出使,不仅仅是为我,更是为你们自己。
  好好把握机会吧。”
  等严卿和郑友离开后,刘欣雨转头看向赵铎,“赵铎,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造势,要让全国都知道刘欣雨要登基称帝、并且还要拥护。
  赵铎应声,但随后说道:“殿下,臣需要张浩和吴方海帮忙。请两人分别从工商界以及军方着手。”
  “可以。”张浩直接开口。对于张浩来说,这不是什么大事。
  吴方海也点头,表示没有问题。对于吴方海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
  这一次战争中,刘欣雨在工商界、军方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反而是民间不怎么好——刘欣雨刚刚对民间进行了一场清洗。
  看三人都商量好了,刘欣雨又对吴方海说道:“吴将军,接下来就麻烦您备战了,我们随时可能向舟山之国出兵。
  至于说国内的战争,交给几个副将就足够了。”
  吴方海应是,却再次看向张浩。
  “怎么都看我?”张少爷有点无语。
  吴方海直接说道:“张浩,我想向你借一个人。”
  “不借!”张浩直接否定。
  吴方海一头黑线,也有点恼火了:“你都不问,就直接否定?!”
  “义父啊,现在我身边的人,能入得了您的法眼的,扒着手指都能数过来。而这些人,无一不是大洋集团、以及张家的支柱。我怕您一借不还!
  而且这国家的事情吧,还是公事公办的好。这私人关系,还是不要牵扯到国家上。”
  “你……你这个混小子!”吴方海花白的发须激烈的颤抖。喘了几口气,吴方海终于还是气呼呼的哼了一声,“没有你,我一样能保住舟山之国。”
  “那恭祝义父马到成功。”张浩笑嘻嘻的。属于自家的人才,那是绝对不能放出去的。其实张浩大约知道吴方海想要谁:独孤俊杰。
  独孤俊杰在这一次的战争中,表现的可圈可点,而且独孤俊杰对于火炮的理解与应用,堪称神乎其技。
  但很遗憾,张浩也看好独孤俊杰。在即将开始的大航海计划中,张浩准备让独孤俊杰成为海上的将军。
  而且这次回去后,张浩就准备将独孤俊杰绑到船上,开始训练。
  刘欣雨看着这‘父子两’闹别扭,淡淡的笑了下,“好了,都散了吧。”
  出了营帐,吴方海立即拉着张浩,劈头就骂,太自私了。然而张浩却笑眯眯的回答道:“义父,大公无私,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但你不能让全国的人都学习这种品德,这不现实。
  前天出兵之前,我给殿下提交的第一份法律初稿的第一条就是:
  合法利益与财产,神圣而不可侵犯。
  我之所以拒绝义父,不是因为我自私,也不是因为我不想帮助义父,而是因为,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这个新生国家的未来。”
  说着,张浩的面色严肃起来,“目前来说,我大约算是工商业阶层的代表了。我必须要为以后的工商业阶层、以后的国家发展和行事准则,做出表率。
  义父想要借的人,是独孤俊杰吧。
  其实义父应该向殿下提出申请,再由殿下向我索要,走正规的法律程序。而不能以私人的身份,直接相借。
  义父,我们是一个新的、一个前所未有的国家。这个国家,将实行严格的法制,将贯彻工商业的思想。
  这个转变或许有些不近人情,但处处讲人情,对国家来说,反而是一种伤害,会腐蚀国家的!
  义父,我先告辞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3/17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