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大工业时代(校对)第2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7/1720

  但陛下您如果站在外界思考,就会发现,我们的价格真的很便宜很便宜了!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的技术进步了。这是技术!
  技术,才是栖霞之国的未来。
  全新的玄铁生产手段,是技术。钢铁的出现,是技术。那庞大的封天锁地大阵是技术。连致远号战舰,也是技术!
  这一切,都是技术的进步。
  以钢铁为例,为什么我要价700上品灵石,他们却欣然答应?
  这,就是定价权!
  我们掌握了技术,我们就有主导权;而这主导权中,包括定价权!
  再说战舰,因为我们有了战舰,我们才开启了希望,我们才得到了廉价的丹药!陛下,您觉得一颗培元丹0.6灵石,是不是不可思议?但这只是我们的想法。对于东方来说,他们或许还觉得贵了!”
  “技术?”刘欣雨若有所思,但她微微皱眉,总觉得还有一种核心,没有抓到。“技术……发展下去是什么?”
  “一场革命!一场生产方式的革命!我想,应该称之为技术革命,或者是工业革命!这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它以机器来生产机器!
  陛下,我带你去张家的生产基地看看吧。”
  这一次,张浩直接带着刘欣雨来到了张家的核心生产基地——机床生生产基地!
  张浩考虑了许久,终于还是带领刘欣雨来了。
  刘欣雨是这个国家的首脑,国家的未来全系于刘欣雨一身。张浩想要让栖霞之国真正的高速发展,就需要保证刘欣雨的思想足够进步。
  所以,张浩今天带着刘欣雨走进了张家的核心。这里,从来没有对外开放过!
  这,是一个机器生产机器的世界!
  刘欣雨让侍卫等留在结界外面,独自一人走了进去。而后,她就惊呆了,展现在刘欣雨面前的,是一个钢铁与机器的世界。
  刘欣雨扫视四周,却一时间不知道该从哪里看起。
  张浩首先带领刘欣雨观察了汽轮机的叶片生产。汽轮机叶片,是现在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如今张家的汽轮机已经卖出五十多座,皇家商行也买入不少,刘欣雨很清楚汽轮机叶片的地位和价值、以及技术难度。
  很多人想要复制张家的汽轮机,但都失败了。失败在……叶片上!
  而此时刘欣雨看到叶片是怎么生产的了。
  先是经过反复折叠锻打的高纯度铁块,在红热的状态下进入冲压机压制出基本的外形,然后经过复杂的淬火、退火、冷却后,被工匠放入一台有些复杂的机床中。
  这机床有横轴、竖轴,甚至还有螺旋的轴;刀具顺着螺旋轴推进,刚好划过完美的曲线,将刚刚叶片的胚子拉出一道道细如发丝的铁屑。
  机床不断运动,不过三分钟的样子,叶片表面就已经加工完成。而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工匠们检验叶片合格后,开始在叶片根部打孔、铣削沟槽等等,最后整体抛光。整个过程全都是机床完成。
  一个别人看来复杂得难以复制的叶片,在这里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加工完毕。
  而后张浩带着刘欣雨看了汽轮机转子的主轴生产。
  主轴采取了全新的浇筑技术。钢水会被注入一个层层封印加固的容器中,先搅拌确定没有气泡等,然后密封加压,上方有重锤施压;等到钢水开始半凝固的时候,就开始锻打加压。
  一根钢柱的冷却往往需要数天时间,不过张浩却带着刘欣雨来到了一根成型的钢柱旁边。钢柱有70多厘米粗、约四米长度。此时的钢柱还有些红热,但已经行车吊起,开始热处理。
  再下一道工序中,一根钢柱已经放在一台大型机床上,正在加工中。
  机床飞速旋转,一道道铁屑卷曲着飞出,钢柱被切削出精确的尺寸,刚好七十厘米直径。
  而后机床更换刀具,足足九支刀具同时下切,开始切割出一道道沟槽。沟槽渐渐加宽,一道道被切削的钢丝卷曲着,落到地面,有的细丝甚至能延伸十几米、如同一根螺纹。
  很快主轴上就出现九道隆起的、十厘米高度的‘钢脊’。而后刀具横移,将这些钢脊均匀的切开,并在其上开槽、打孔。最后整体抛光。
  来到下一道工序,就看到优秀的工匠将一个个叶片根部的沟槽对准了主轴的沟槽,用比较柔软的铜锤敲击、对齐,最后加上螺丝固定。一个个叶片开始安装,一个完整的汽轮机转子已经出现。
  再来到下一道工序,成型的转子在低速旋转,工匠们正在进行平衡检查。这种检查很仔细,通过给固定叶片的螺栓增加纸片一般的垫片来轻微调整平衡。
  最后经过检查的转子在轴承上飞速的旋转。重达12吨的沉重的转子转速达到每分钟一千多转——这是目前最极限的测试;而这个过程中,转子竟然没有丝毫噪声!
  刘欣雨忍不住用手轻轻触碰转子的光轴部分,只感到丝丝柔顺,只能勉强感受微弱的颤抖。
  刘欣雨看的目不转睛;但张浩的脚步却没有停留,他带着刘欣雨参观了更加核心的生产过程——机床生产机床!
  机器生产机器的核心,是机床生产机床。一套功能完备的、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机床,有一个很生动的名字——工业母机!
  而在这里,这个基地,就是张家的工业母机!这里的全套机床,一共组成了三套工业母机,正在快速生产中。
  张浩带着刘欣雨挨个观察。在这里,刘欣雨看到了轴承的生产,看到了螺杆的生产,看到了模具的生产,看到了齿轮的生产……看到这些小小的零部件一点点组装成一座完整的、复杂的机床!
  冰冷的铁锭、玄铁锭、钢锭等,在这里被加工成了轰鸣的机器!
  夜幕降临,生产基地中,却灯火灿烂。刘欣雨站在高处,默默地看着机床生产车间,反复的、一遍又一遍的看着机床将一块块钢坯加工成不同的零件,再看着这些零件重新组成机床。
  而后这些机床会被送到张家的、大洋集团的一些核心部门,不对外展示。
  此前这些东西,张家都是严防死守的,现在也是;只不过张浩深思熟虑之后,还是决定带刘欣雨来看看。
  看一眼带不走多少技术,但却可以让刘欣雨明白工商业的未来——什么才是真正的工商业!
  这个国家需要一个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君主,需要一个深刻了解工业力量和未来的君主。
  张浩更要刘欣雨明白:工商业,工业第一,商业次之。工商业的根基是工业,是技术。而不是那些低买高卖的商队!
  一直到第二天黎明,刘欣雨才叹息一声:“这……就是所谓的工业革命?”
  “我更希望称之为:工业革命1.0,或者说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更多。
  而这里的技术,我准备……逐渐对国内公开!”
  刘欣雨皱眉:“为什么?自己留着不好吗,为什么要公开?”
第三〇一章
银行
  为什么?你为什么要公开技术?
  刘欣雨直视张浩,眼神中有浓厚的疑问更有深深的警惕。对于张浩所说的什么工业化革命之类的,刘欣雨只要简单理解就好——这东西对国家有益,就足够了。但对于张浩要公开技术的问题,刘欣雨却保持了警惕。
  要知道,刘欣雨刚刚对丹阳之国用了一次类似的手段,方法就是——免费赠送了丹阳之国15箱子丹药,结果却直接激化了丹阳之国内部的矛盾。这是钓鱼!鱼饵看上去是免费的,但后面却有一根森冷的鱼钩和长长的鱼线。
  现在你张浩难道准备将这个手段用在国内吗?
  身为君主,刘欣雨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国家政治问题;而不是什么社会进步。不管多么开明的君主,只要坐到了那个位置上,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自己的屁股问题——自己坐不稳,谁特么的管这个国家发展成什么样子。只有自己坐稳了,才能去考虑国家发展的问题。
  所以,刘欣雨看了一整夜的工业基础,唯独对张浩要公开技术这一点,反应最是激烈。
  是,工业技术、工业革命、工商业等等,对于现在的栖霞之国很有效;但这个前提是不能威胁栖霞之国的统治、不能威胁皇室的利益。
  一旦影响了统治和皇室的利益,那就不好意思了,管你对国家有多少好处呢。
  张浩看着刘欣雨的眼睛,淡淡的、似乎有那么一点不在意的解释道:“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是市场。市场,是需要培养的。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生产的汽轮机很贵,别人为什么要买?因为他们……用得上!为什么用得上?因为他们也有一定的技术底蕴。
  到目前,我们卖出的所有的汽轮机,都是前来张家参观过的那些商行等。他们知道汽轮机怎么用、有怎样的价值。
  如果他们不知道、不了解汽轮机,不知道汽轮机的价值和使用方法,他们就不会购买。
  放在整个市场上,放在整个肥土之洲西方、乃至未来栖霞之国商业影响力可能扩展到的范围,我们都需要先让他们理解技术,然后才能将我们的商品出售出去。
  还有第二个,是国内的根基。
  以张家玄铁的冶炼为例子,我们需要采购木炭、竹炭、碎灵石等。等将来技术进一步发展,我们就可以将一些零部件加工等承包出去。
  其实现在张家已经有些不堪负重了。以钢铁巨舰为例,我们需要炼铁、炼钢、生产型材、生产火炮、轮机、各种零组件;为了造船我们还需要生产相应的设备等等。最后才能开始造船。
  这整个产业链,已经超过了张家的负担了。
  我希望能尽快的、将一些非核心的业务转移到别的商行,届时张家就能削减非必要的人手、全力专注于造船、航运等高利润、高技术的行业。
  而获得新技术的商行,可以全力生产某一种产品,他们能将价格压到最低,质量提到极限,他们除了为张家提供材料外,还可以为整个国家提供材料等。
  假如将来栖霞之国有十万这样的专业化商行,那么陛下如果想要打造一艘战舰,只需要向全国各个商行采购原料组装就好。或许十几天时间就能组装出一艘钢铁战舰来!
  如果将来有那样一天,栖霞之国将组建数以百计、数以千计的钢铁战舰。去……征服这个世界!”
  去征服世界!这是张浩给刘欣雨画的大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7/17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