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大工业时代(校对)第5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2/1720

  柳梅感慨的点点头,“我差不多了解了。我有事情要向张总说一下。”
  “请跟我来,张总这一段时间,一直在技术研究中心。”
  大洋集团的技术研究中心,不是一般人能够进入。这里不仅有单独的防御结界,门口的门卫,竟然是两名化神期,而且还是掌握了神通的、不止一种神通。
  被这两人的眼睛看了一眼,柳梅竟然感觉到一种被看透的感觉:似乎一切伪装、化妆等等,都无法逃过对方的眼睛。(不是透视眼啊,是破妄类型的;对某些可爱的读者必须要强调下。)
  王素心只能送柳梅到研究中心门口,就无法再进入一步。柳梅对王素心表示了感谢,进入了研究中心,但也只能在研究中心第一层等候。
  只有得到张浩的命令,负责的人才会允许柳梅进入高层。
  好在没多久柳梅就得到了允许。
  如果是过去,如果是一些高傲的化神期,面对如此招待,只怕早就翻脸了。但一者柳梅不是那种自大的,二者也是这五天时间,柳梅也被大洋集团的疯狂发展与影响给震撼了。
  张浩是在第五层的会议室接见柳梅的,不过张浩老早就在升降梯的门口等候,见到柳梅了,张浩也很客气的道歉、并祝贺柳梅成为化神巅峰的高手。
  柳梅则不遗余力的夸赞大洋集团和张浩,最后表示:“张总,这次我回来,是我感觉自己找到了通往仙山内部的机关了!”
  张浩眼睛顿时明亮了:“真的?几成把握?”
  不怪张浩如此惊喜。这三年来,张浩不断派人探索仙山、也探索琉璃岛那里。但是很遗憾,似乎根本无法找到通往内部的门路!
  就说琉璃岛那里,都已经被探索几千年了,前后不知多少化神期前往,大洋集团想要短时间出成绩,几乎不可能。而外海的仙山、玄武山,情况也类似。
  张浩虽然对这些东西都有猜测,但也正是因为有猜测,张浩才不敢冒然探索。万一不小心释放出什么奇诡的病毒、或者释放出什么没死的魔头、传说中仙人级别的魔头,那可就麻烦了。而在这个修行世界,还真的是不得不防。
  张浩和柳梅谈了一会,就来到了会议室。会议室中,正在进行一场技术应用讨论,确切的说是:电力技术推广应用讨论。
  目前大洋集团对外公开的,就是直流电技术,采用的是燃料电池技术。
  燃料电池有很多优点:如今的效率可达60%以上,而理论效率可达90%——相比之下,汽轮机与发电机的交流电方式,效率通常只有36%到38%,甚至更低。
  还有直流电和燃料电池管理方便,并网不需要调频等等,而且电压相对较低、比较安全,对环境压力小。
  但是燃料电池技术也有缺点,造价成本高、消耗资源多、维修维护与保养复杂、可靠性差。还有……电压不高!
  电压不高,从安全角度考虑,是优点。但是从技术和科研角度考虑,却是不容忽视的缺点。而且直流电难以升压。不过也正是如此,大洋集团才能保守交流电和仙灵之气的秘密。
  而今天要讨论的,就是直流电技术的扩大化应用:修行辅助!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观察,大洋集团总就发现、并应用电流来刺激身体。尤其是一些修行资质不太好、但根基稳固的人,竟然可以通过电流刺激来适当的提升身体资质。当然,这个过程必须严密监视,稍不注意就会丧失生命。
  不过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研究,大洋集团已经有了足够的把握。
  而现在,大家正在讨论的就是这项技术是否应该推广。有人赞同,但更多的人反对——过去,这项技术可是大洋集团的私有技术,且只有大洋集团的核心人员才能享受。
  但支持的人也有理由:这项技术虽然不错,但大洋集团内部用的都是交流电;而直流电技术弱的厉害,我们应该公开直流电对修行的促进技术,并收集足够的数据,反哺我们内部的交流电技术。
  张浩没有开口,就这样静静的看着大家讨论。
  柳梅坐下听了一会,就明白什么情况了。不一会柳梅开口了,“我认为应该公开。如果直流电技术如大家所言,那么最多只对金丹期有效。
  只对金丹期有效,就不会威胁我们的地位。
  而只对金丹期有效,意味着广大修行高手的晚辈、以及整个修行世界的根基,都会被我们所影响。这份潜在利益是庞大的、超乎想象的!而这份利益,足以撑起大洋集团的未来!
  我们可以到处建立燃料电池工厂,甚至将燃料电池出售给别人等等,这将会是一份庞大的收益。
  电力,将取代部分丹药等,对整个社会的促进,是无法想象的。”
  柳梅话音刚落,就有人反驳。一名化神期冷静的分析道:“道友说的太理想化了,有道是升米恩斗米仇,我们要真的满世界施恩,各大圣地都无法容忍我们!
  如果要公开,似乎就只能出售燃料电池和相关设备等。然后在报纸上造一下声势,说这是大洋集团的技术。至于说直接插手当地修行环境……嘿嘿……”
  柳梅有点皱眉,但想了想还是说道:“但是现在利用电力促进修行的情况,社会上已经广为流传,大洋集团已经无法保密,只能公开。”
  “那不一样。大洋集团的技术,是从本质出发,而现在外界的那些都是从表象出发,对身体伤害极大。”
  众人还在激烈讨论,会议室的电话响起了,是大洋集团现在陆军统帅慕容山打来的,找张浩。
  “什么事?”张浩酷酷的询问。
  “张总,有两个消息。
  一个是红莲教的,说明天将对圣火教发动总攻。将有把握在未来一个月内,彻底消灭圣火教。届时,红莲教允诺的江夏国、西河国,就能交给我们了。
  只是为了保险起见,红莲教还想从我们这边‘借’5万火炮、3000万炮弹。
  另外就是圣火教的,圣火教表示:如果现在大洋集团愿意出面调停,他们愿意将江夏国、西河国、以及天水国,赠送给我们,并且愿意与大洋集团永结同好。”
  张浩听了,失笑:“你告诉圣火教,大洋集团不会轻易改变立场。还有,你也告诉红莲教:少做点白日梦!”
  慕容山结束通话,但仅仅两个小时后,再次传来消息:“张总,圣火教宣布,正式成为明教的附属教派!”
  张浩的眼睛,瞬间尖锐了!
第五八三章
风起南洋
  张浩握着电话,有那么一点呆愣了,但眼神却越发的尖锐。
  却说过去三年来,大洋集团和滔土之洲各个圣地的关系,可谓是错综复杂。
  一开始,是大洋集团和玄冥教冲突,顺便拉上来其余圣地,对玄冥教进行围剿;后来逼迫玄冥教服软、签订了《北海条约》。
  再之后,大洋集团竟然开始与玄冥教合作了!不仅大洋集团,还有杏林堂、以及栖霞之国不少工商业集团等。
  在大洋集团的带领下,大家纷纷前往玄冥教投资。因为玄冥教这里,几乎没有税收不说,很多矿产资源如灵石、矿石,以及不少普通丹药所需要的药材,都很廉价,而这里的工人也很廉价。
  栖霞之国虽然不是《北海条约》的签订方,但依靠大洋集团背书,玄冥教也不好说什么。
  最重要的是,大洋集团、以及栖霞之国在玄冥教这里投资建厂,固然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却也给玄冥教带去了工业、商业、技术、以及先进的理念、包括政治思想等等。
  无形中,这种合作反而成就了玄冥教。
  玄冥教的掌教莫问天很有眼光和胆色,经过深思熟虑后,在签订《北海条约》的当年秋天,在参观了大洋集团和杏林堂的分厂之后,毅然决定与大洋集团展开深入的合作。
  比如,交钥匙工程!当年少泽之国的崛起,就是从交钥匙工程开始的。
  玄冥教毕竟是六万年的圣地,总是有些底蕴的。比如‘极品灵石’——一块极品灵石在拍卖会上,价格一般在六千上品灵石到八千上品灵石左右。
  玄冥教竟然一口气拿出六万斤极品灵石、未切割的原矿,大洋集团测算后,大约能切割出8万块极品灵石!
  玄冥教以“1:5000”的价格给了大洋集团,就相当于4亿上品灵石的财富!
  此外,玄冥教还有一些压箱底的丹药、封印存储的顶尖药材、珍惜的灵矿等。在玄冥教赠送的灵矿中,大洋集团发现了铂、以及大量所谓的稀土金属。
  不过因为灵气的原因,这些稀土金属表现了强大的特性。大洋集团随后买下了、而且是永久性的买下玄冥教大半个沙漠——这里,不仅发现了稀土矿、更发现了……铀矿!!!
  此后大洋集团向玄冥教派遣了大量的工程师等,帮玄冥教建立了玄铁工厂、低级的钢铁工厂、普通的纺织工厂、基本的机加工工厂等。
  因为大洋集团的大力支持,加上战败的屈辱逼迫着玄冥教急速变革,以至于玄冥教竟然是滔土之洲第二个完成工业化的圣地——仅次于红莲教。
  别的圣地,比如明教、无生天罗教、天魔教等,虽然与大洋集团接触时间长,但内部力量倾轧严重、保守思想顽固,反而阻挠了工业化的发展。
  大洋集团大规模投资后,滔土之洲的政治环境,就开始发生变化了。
  首先,是明教。
  明教处于滔土之洲北方,其西方边界线刚好对应黑鳞岛、栖霞之国,最东方边界线,对应逍遥派西方,地理优势十分明显。
  又因为《北海条约》、加上技术引进、参与化神期技术研究等而受益匪浅。
  在玄冥教倒下之后,明教开始不安分了。
  大洋集团不希望与这样一个强大的、打破套滔土之洲平衡的存在,不能,按下了玄冥教起来一个明教。
  加上其余圣地也不希望看到明教强大。
  于是,大家或明或暗的开始适当的扶持玄冥教、牵制明教。
  明教不傻,当然看得明白。但因为玄冥教的前车之辙,加上大洋集团的影响强大,却是发扬了过去的优良传统——忍!
  不想今天,明教忽然露出了爪牙!
  现在的圣火教,依旧有大约40%的领土,修真者的化神期四十多人,金丹大道的化神期(金身境界)六百——三年时间,加上明教暗中搞鬼,圣火教也得到了人造化神期的技术!
  不过在三年后的今天,六百化神期并不多。大洋集团表面上就有上千名金丹大道的化神期(金身境界);暗中的、属于修真者化神期的,同样不是小数目。
  至于玄真教、逍遥派等,表面上拥有两千多金身境界的高手。
  甚至连栖霞之国,表面上都有八百多;少泽之国说是一千左右。
  但是,如果得到了圣火教剩余的力量,最重要的是得到了圣火教的所有的底蕴,足以让明教更上一层,必将一举成为滔土之洲最强大的圣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2/17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