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大工业时代(校对)第9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7/1720

  我只有一个希望,那就是大家炼制的解药不要太贵。”
  听了周雪瑶的话,大家稍微一愣,随后件件有稀疏的掌声响起,最后掌声如潮,经久不息。
  一直到周雪瑶落座,张浩才压下掌声。
  不过这时候又有人问:大洋集团研究的什么活性物质,可以用传统的炼丹手段提取吗?
  周雪瑶再次起身解释:是否能用传统的手段制备,那就要看大家了,我们会将技术细节公开;因为时间紧张,我们并没有研究传统的手段。所以,请大家见谅。
  众人又询问了一些技术的问题,就进入下一个话题。因为大洋集团放弃这项专利,导致这一次讨论十分顺利。
  但下一个问题,却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那就是:现在注资,与之前注资,是否应该等同对待?
  此前注资瘟疫基金的,或多或少有些公心;而现在再注资的,那就纯粹是私心了。
  所以,这个问题很关键。
  张浩提出这个问题,现场气氛第一次凝重了。
第九七九章
和平?
  面对张浩提出的问题,大家在惊讶片刻,就开始了激烈的讨论。
  激烈讨论约半个小时的样子,现场最终出现了三个主要的观点。
  首先是主要既得利益者,主要是战略联盟的成员。大家之前已经注资足够,除了大洋集团之外,大家的股份加起来能有60%的样子。
  大家的意见是:股份就这样定下来吧,不用再改变了,这样真的很好——你们这些想要后期追加资金的,不觉得脸红吗?
  当然啦,我们也不是不讲情分的,我们生产的‘解药’,可以平价出售给你们。
  第二部分,是大量中立的、甚至敌视大洋集团的,其中就包括玄黄集团。大家的意思很明显,要追加投资,且享受之前等同的待遇。
  第三部分不用说,是中间部分的。这些代表有投资、但投资不多。他们主要的想法是:将公司分为原始股份和二级股票;持有原有股份的,有决策权,而持有二级股票的,只有参与权。
  且后期追加的投资,大家认为应该打个折扣;或者说,要按照股票的预期价格进行购买——这其实有点期货的意思了。
  三方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张浩就这样静静的看着,也不插嘴。这一次大约四十分钟后,大家再次讨论出来几个认可度比较高的条件。这一次张浩才开口。
  最终经过激烈讨论,众城制药的股份、股权等,就定了下来:
  先期注资的,股价按照3倍计算,后期注资的,投资多少算多少。至于说股份权利等,大家都是原始股,想要占据更多的话语权,那就……花钱呗。
  此后众城制药的分配等,则完全按照大家的股份划分。内部解药用不完的,可以自由出售——如何出售,大洋集团和众城制药都不管,你们自己折腾。出了事、或者影响不好,别拉我们大家下水。
  另外,建设众城制药需要设备,技术指导人员等,都需要大洋集团、乃至杏林堂集团提供。
  大家经过讨论,最终达成协议:不以技术入股,而是直接由众城制药代表出面,公开采购。
  会议进行到了傍晚,众城制药的大概结构等各种问题,就敲定了。得益于股份制度的清晰明确,大家也少了扯皮。
  瘟疫基金被拆解,相关人员直接并入到众城制药。
  众城制药的‘总经理’,暂时由瘟疫基金的总经理、来自大洋集团的江园负责。
  会议结束,众城制药一共集资76+285亿灵元。其中76亿灵元,是会议之前注资的,股权需要按照三倍计算,就是228亿灵元的股份;后来注资的285亿,就按照原价计算,不多也不少。
  已经通过会议确立的众城制药,一共将拆分为468亿股。大家约定,在瘟疫解决之前,不得出售手中股份,但股份却可以提前挂在股市上看看风向标。
  后来者当然是吃亏了,然而……谁让你当初不注资呢,不见兔子不撒鹰。后来看到好处了,才眼巴巴的凑上来,这天下可没这么便宜的事情。
  尤其是玄黄集团方面的代表,更是几乎咬碎了牙齿。
  他们此前注资共5.6亿灵元,算作5.6×3的股权;这次又追加60亿灵元,一共占据76.8亿股,约占占众城制药的16.41%的股份。
  因为考虑到后期的各种问题,玄黄集团没有将全部的80亿上品灵石花掉,还是留出部分,以防万一。
  但是玄黄集团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的背后有大小16个主要势力。此前是十八个,但加入一个凌波集团,又跑掉剑阁、武王、天机阁,因此现在核心势力,是16个。平均每一个玄黄集团的势力,仅仅只占据众城制药1%的股权!
  与之相对的,大洋集团在会议之前,就向瘟疫基金共注资34亿灵元,折合股份102亿股。仅仅大洋集团自己,就占据众城制药约21.795%的股份!而且大洋集团独享这些股份。
  此外,还有栖霞之国,此前跟着大洋集团陆续注资7亿灵元,此时共占据众城制药4.487%的股份,是众城制药第二大股东。
  随后才是天都派、仙隐宗、明教、梁朝、玄真教等。
  而以大洋集团为首的战略联盟,一共占据众城制药51%的股份——大家后期没有再追加多少投资。这是张浩亲自向大家解释的。有时候,平衡还是比较重要的,尤其是眼下瘟疫肆虐。
  当然,有些话张浩没有说明白,不过还是点出了:这工厂就生产瘟疫的解药;等瘟疫解决了,这个工厂的前景……大家明白吧。
  张浩如此暗示,大家顿时就明白了。是啊,这个即将成立的众城制药本身,就是针对瘟疫的。别看大洋集团策划的天花乱坠,还说什么专门研究医药的,但那都是噱头而已。
  看看,大洋集团自己的技术人员都没有加入!杏林堂的也没有兴趣!
  没有大洋集团的技术人员,也没有杏林堂的技术人员,这所谓的医药研究,就是一个空壳。虽然大家心头有些酸涩,但却也清楚,这种专业的、尖端的、前沿的技术研究,没有大洋集团牵头,大家还真做不了。
  你连“氨基酸”三个字都读的磕磕绊绊的,还搞个屁的研究啊。
  那么这众城制药未来的结局,就可以预料了。
  也就是有了这样的内部,这一次追加投资、甚至包括设立管理阶层,大洋集团以及战略联盟,竟然十分大度。
  当然,该争的还是要争,但也只是做个姿态。最后大家摆出一副‘大义’的嘴脸,‘无奈’的同意其余各方的‘无理要求’。
  总之因为各种原因,这一次关于众城制药、以及瘟疫的事情,竟然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基本上解决。
  第二天的会议,大家就最终确定了众城制药的高层。至于说中层、以及更多的,就由高层负责了。
  至此众城制药的事情,就敲定了下来,大洋集团随后就向全世界公开了这个喜讯。在新闻广播中,大洋集团的新闻人更点出:
  众城制药的合作,是世界和平的契机。和平的曙光,已经到来!
  而第一步,我们将集合全世界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扑灭这场全世界范围的瘟疫。
第九八〇章
新年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过去。不觉已经是年底了,眼看就要迎来天元18年。
  天元17年,是动荡的一年。若加上天元16年,这两年时间大概是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动荡的岁月了。
  这两年时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从玄黄世界发现,到河图世界的发现,还有环球航行以及天文地理上的伟大发现。
  此外,就是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冲突、乃至战争,一直到南北世界战争,最后尽然闹出‘一个世界,两个集团’这样的口号。
  尤其是最近几个月,又弄出了全球性瘟疫。这可真的是精彩万分啊。
  实际上,此前有识之士十分担心,爆发毁灭世界的超级战争。但瘟疫的出现,确切的说‘灭世飞虫’的出现,让事情出现了转机。
  总算战争在大爆发之前,被遏制了,这让不少人松了一口气。但随后的瘟疫,却也着实让大家下了一跳。
  好在大洋集团终于还是在事情不可收拾之前,给出了解决方法。
  两个多月过去了,随着‘众城制药’的发力,全世界的瘟疫中有得到了有效控制。
  是的,暂时只是有效控制,还不能称之为‘扑灭’。因为周雪瑶的研究,只是能遏制病菌,并不能直接灭杀病菌。想要灭杀病菌,还要依靠人体的免疫能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感染等依旧存在。不过瘟疫的危险等级,却也从‘灭世级’降低到‘普通流感级’。当此时刻,大部分人,已经将这场瘟疫看做是一场另类的流行感冒了。
  不过在这样成果的背后,却也存在另外的一场博弈。那就是,解药的分配、出售等。
  众城制药,是一家专门针对瘟疫建立的医药工厂,大约也是这个世界第一个专业性的医药工厂。
  工厂的一切,都只针对瘟疫生产‘解药’、现在已经正式命名为‘解毒药’,解毒药有多种制式,分为丸药、针剂、口服液、吊瓶等。针对不同年龄段(如青少年、成年人)、不同修为、不同体质等,已经有了细致的解毒药分类。
  但所有的解毒药的成分,都来自于海洋生命。这也导致国际上海洋类型药物、以及妖兽材料等,价格上涨不少。
  不过对于各方的代表来说,他们最紧要的不是价格,而是‘股权’——众城制药并不是免费分发医药,为了保证工厂的良好运转和长远未来,解毒药是有偿销售的。
  只是价格不高,利润也很低,打底还是属于慈善范围,不能完全算是商业范围。
  然而问题却是出在分配权上。解毒药的出售不是‘竞价出售’、更不是自由出售,而是按照股权划分的。工厂直接出货的时候,是按照股权摊派,并支付货款。
  想多要,没有;想少要一些,不行!
  当然,大家其实都想多要一点。少要的、不要的,还没有遇到。
  可这样问题就来了,哪怕两个多月之后了,玄黄集团范围内的病患,依旧占据全世界全部病患的三成左右;而玄黄集团却只众城制药16.41%的股份。
  简单来说,玄黄集团的解毒药缺口约50%——实际上众城制药产能本就不够,只能满足市场一半左右的需求;也就是说,玄黄集团实际上缺口70%~75%左右的解毒药!
  而众城制药出场是按照股权摊派的,因此玄黄集团缺少的解毒药,只能去找别的‘股东’购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7/17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