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大工业时代(校对)第9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1/1720

  实际上在这个遗迹中,永恒能找到的,只有各种各样的金属。加上纳米机器人的应用,就直接用普通的金属来构建书籍的材料了。这也是15万吨变成150万吨的原因之一。
  书籍的材料,是一种纳米级的铝合金。其强度、韧性等,都超过大洋集团现在最好的钢铁。
  当然慕容山不懂这些,但至少知道眼下这些书籍,太重了!
  好在储物戒指等依旧可以承受。
  三百法相高手动手,只用了不过一个小时,就将所有的书籍搬走了。而后大家开始探索这里。
  慕容山更是眼睛发光,他要寻找各种机器——建造飞船的机器、印刷书籍的机器、计算机等等。
  别说,虽然永恒主要用纳米机器人生产,但并不是所有的环节都需要纳米机器人。这世界上没有万能的工具。所以,现场终究有些东西留下。
  尤其是宇宙飞船一些结构件、一些动力和能量结构,纳米机器人生产的材料,强度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机加工的手段、乃至激光打印等手段。这自然就要留下一些机床之类的设备。
  别说,慕容山还真找到了一些东西。现场也不管东西到底是什么,时间紧张,能搬走的就搬走,无法搬走的就拆掉,拆一点是一点。如果要拆解,会用相机留下记录等。
  尤其是一些设备比较大,一些不重要的支撑结构,就直接舍弃。
  最后慕容山来到了飞船发射平台上,想了想,直接调用空天航母上的导轨炮,进行破坏性发掘。
  导轨炮很强大,然而这里的东西更加强大。导轨炮落在飞船发射平台上,却只听雷鸣阵阵、火花四射,那飞船发射结构终于一点点崩溃,慕容山命令大洋集团的人采集不少样本。
  慕容山不是不知道留下完整的,以后研究也许会更好。但慕容山更清楚,神魔战场的危险,只怕不是大洋集团短时间能突破的。所以,破坏性发掘,是最好的。
  大洋集团的高手在采集碎片,其余圣地的高手也没有闲着。只不过他们显然没有大洋集团高手那样‘专业’,但也有样学样,看大洋集团的高手收集什么,他们就收集什么。
  一直到大洋集团的高手拆解了一座核聚变反应堆,将直径4米多的核岛部分封印、小心的搬到空天航母上,大家才有点傻眼——现场还有两座核聚变反应堆,但大家拆着拆着,就……炸了!
  好在这里的核聚变反应堆,已经被关停,但就算如此,也让不少高手烫伤。
  慕容山默默的记录下眼下的一切。现在大家是合作探索,但等返回了,必然会面临分割。所以,有些证据要留下——不是我们不分配核反应堆,而是给了你们,你们自己不争气!
  一直拆解了15个小时,四座空天航母冲天而起,很快消失在白云之上。
第九九五章
飞天新思路
  此时是一月底,北半球还是冬天,但南半球却是炎炎夏日,白天较长。尤其是神魔战场的位置,距离南极圈都不算远了,这白天时间就更长了,日照时间高达19个小时。
  所以哪怕十五个小时后,大洋集团离开的时候,天空还是有些光亮的。更别说大洋集团的空天航母加速,后方的火焰尾巴拖出几百米,太过明显。
  “大洋集团的人走了!有些匆忙!”傲秋霜眼神收缩,她可是一直关注大洋集团的四座空天航母的。
  监视大洋集团的空天航母,一方面是防止大洋集团偷袭,最重要的就是要跟着大洋集团行动——这一次神魔战场竟然‘沉睡’了,这绝不寻常。
  虽然现在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和大洋集团有关,但种种现象表明,这件事情就是大洋集团搞出来的。
  现在看到大洋集团直接跑路,而且是如此干脆利落的跑路,傲秋霜心头顿时就升起一种明悟:
  这神魔战场,怕是要苏醒了!
  不然大洋集团不会跑这么快。要知道,大洋集团、以及战略联盟高手们,进入的可是神魔战场的核心,如果有选择,绝对不会离开的如此匆忙。
  接到傲秋霜的警告,方武阳等不少高手稍作犹豫,就做出了决定——离开!至少是暂时离开!等抵达外围后看看是否有危险,如果没有危险再进入不迟。
  不过贪婪使人糊涂,眼下同样有不少高手,却是不想离开!
  玄黄集团内部,也有很多中小圣地门派、陆城、家族的,并不是所有的都有神器。而此时竟然能捡到神器,那么……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会?
  是的,现在神器的价值下降了,大洋集团那里不仅仅有导轨炮、超级炸弹等,更有纳米精铁出售。但神器就是神器,这种上古文明留下来的宝贝,依旧有着巨大的威力。
  更别说,这么多年的各种传说积累下来,很多从来没有摸过神器的人,已经将神器的能力‘妖魔化’了——总觉得,有了神器,自己就能横行天下。
  现场发生了分歧。不过大家都是高手,该断则断,方武阳、傲秋霜等大部分人当机立断,毫不犹豫的离开神魔战场。
  如果没有危险,大不了等一会再回来!不久耽误一会嘛,这神魔战场是如此广袤,核心地带就上千公里;核心之外,整整一个次大陆,好东西有的是。
  虽然争执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方武阳等人撤的很快,几乎是追着大洋集团的尾巴离开的。全程速度在五倍音速的样子,只用了半个多小时就飞出四千多公里,刚好来到寂灭走廊东侧、马上就要进入寂灭走廊了。
  而就在这时候,后方“沉睡”的神魔战场忽然复苏了!
  但见一片片迷雾凭空生成、一个个阵法拔地而起,那些失控的机器人开始出现,一道道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激光’胡乱穿梭。
  一些此前开始放肆的妖兽,惨叫着被清理。
  整个神魔战场在一瞬间,就从废墟化作了地狱。
  这种疯狂,比此前的神魔战争更加狂乱;似乎被压制了十几个小时的危机瞬间爆发。
  “嘶……”方武阳等人看着身后的惨状,倒吸冷气。他们刚刚距离团灭的距离,只有不到五百公里、不过三两分钟的距离!
  这要是刚刚路上稍微慢一些,或者撤退的时候再扯皮一下,那就危险了。
  傲秋霜心细,她掐着手指大概计算一下,开口了,“从我们发现红色光芒开始到现在,大约15个小时46~48分钟的样子。考虑到我们之前,大洋集团已经抵达。那么,这次开启的时间,应该是16个小时左右。也许更多。”
  方武阳听了,点点头:“怪不得大洋集团忽然出动空天航母。不过大洋集团沿途空天航母一直没有进入灵气层,飞行速度并不是最快。
  所以可以推断,大洋集团应该是抵达后,这里才开启的。
  那么,是大洋集团提前知道了会开启,还是掌握了开启的方式?
  如果提前知道了神魔战场会发生这种情况,还会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如果大洋集团掌握了开启的方法,那……”
  傲秋霜蹙眉思索许久,缓缓开口了,“我认为是第二种可能。神魔战场过去十几万年都没有开启,所以我断定大洋集团应该是掌握了一种主动开启的方式。
  但问题是,这种开启是一次性的,还是重复的?
  不,应该是一次性的!大洋集团此前开挖迷乱丛林遗迹,而后就忽然杀到这里,随后这里就有飞行器飞走、好似直接飞到太空去了!
  那么,大洋集团一定是在开挖迷乱丛林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
  听说大洋集团最后挖掘出一个三十多米大小的、活着的机械蜘蛛?”
  要说,还真应了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傲秋霜竟然根据已知的各种情报,就将事情推断出一个七七八八。
  随后大家又集思广益,渐渐就拼凑出一个事实:大洋集团必定是在开挖迷乱丛林的遗迹的时候,发现了什么,甚至可能协助某种东西、甚至可能是活着的远古生命等完成什么东西,而这种开启神魔战场的情况,应该是一次性的。
  不过,这件事情,决不能就这样放下——万一不是一次性的呢?
  大家立即返回,同时也通过电报将这里的情况,向后方做了汇报。这件事情,也许有必要帮大洋集团一个忙——帮忙广泛的宣传一下!
  ……
  两天后,空天航母降落。
  张浩首先通过相机的记录资料,了解到了飞船发射的过程。因为最近飞天计划在关键技术上受阻,让张浩对这个超级文明的飞船发射过程,格外期待。
  如果就如同科幻电影那样,直接就是什么反重力飞行,张浩也没法,那真的看不出什么东西——虽然从理论上讲,张浩一直认为这种反重力、反引力飞行,太过‘超现实’。
  看电影的时候感觉很爽。但冷静后,稍作分析就会认为这有点超现实。
  至少在张浩的认知中,在曾经世界的科学体系中,宇宙中四大基本力,几乎奠定了宇宙的基本法则。想要出现什么反重力、反引力,那就要垫付宇宙基本法则。以地球文明的情况,那真的是‘科幻’了。
  好吧,扯远了。总之张浩这是第一次接触高级文明的升空方式,自然就万分关注。
  结果,现实是惊喜的!
  什么反重力、反引力,果然都是假的。
  张浩将视频资料反复看了十几遍,最后闭目沉思。
  从现场的情况看,加上慕容山专门拍摄了发射平台的特写,张浩第一种感觉就是——激光发射!
  或者说,这是一种‘光压’技术!
  成为法相高手后,张浩发现自己记忆深处的很多记忆,竟然渐渐清晰了。
  张浩记得,曾经地球上就有的是,光压力每平方米的理论巅峰是0.0000047牛,一平方公里的光压力,才是4.7牛,换算成为大家最容易理解的单位,就是约为0.48g——这种换算只是便于理解,相当于5~6粒米的质量。
  而曾经地球上发射宇宙探索卫星,就提出过‘光帆’的概念。在宇宙真空环境,哪怕只给卫星提供0.1g的推力,日积月累之下,都能让卫星达到第三宇宙速度。
  好吧,扯远了。总之就是:光压力,是存在的、可以利用的!尤其是成束的高密度激光压力,极为恐怖。
  在曾经世界张浩就看到过科普资料,核聚变的研究,就是利用激光束加压,模拟太阳内部的压力和温度环境等。
  既然连曾经的地球都初步掌握激光压力,那么高级文明利用激光的力量,直接将飞船‘举’上太空,就可以理解了。
  相比于什么太空电梯之类的超现实脑洞,这种激光推力,似乎更具有操作性。不说别的,‘光’本身就具有近乎无限的延展性,仅此一点,就足以完爆什么碳素纤维材料。
  而且根据张浩观察,强烈的激光或许会造成一定的破坏,但激光发射过程,总共也就两分钟——还是因为天元星大气层厚、引力大。
  如果在地球上,用激光发射,飞船或许只用二三十秒就能飞出大气层。那么激光对环境的影响就几乎可以忽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1/17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