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逼我做皇帝(校对)第4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5/686

  这是出了什么大事?
  萧锐上前要行礼,却见夏皇一挥手,说道:“免礼!看看吧!”
  海大富将军报呈给萧锐,萧锐打开后,立即露出惊讶的表情。
  只见公文上写道:
  “吾皇在上:卑职诸葛元熊敬上!三月初三夜,四万齐军突然南下佯攻我国领土,实为混淆视听掩人耳目。其真实行径是借道于元军,掩盖三万元军铁骑入侵大夏之实!幸好,陛下曾提醒卑职,卑职得知其双方阴谋,以三万兵马威慑齐军,余下七万兵马兵分两路,往东、西两方巡视,周晓总兵在军镇以东一百五十里外的官道上成功拦截南下的三万元军铁骑,并于凌晨展开激烈交战!阻止元军了长驱直入!元军看事迹败露,唯恐有诈,便主动回撤齐国。敬上。”
  萧锐惊讶的神色还未散去,随后他陡然明白,原来父皇之前一直担心的事情就是这件事啊!
  齐国和元国打得那么凶,元军烧杀抢略,齐国对他们应该深恶痛绝才是,竟然借道给他们,让他们攻打夏国,这是什么心理?
  而且齐国就这么大胆的放心借道给元军,不怕他们如同狼入羊群吗?
  果然眼见不一定为实啊!
  这时,夏皇又拿出一本军报递过来,笑道:“你再看看这个!”
  萧锐接过一看,顿时眉头一挑。
  苍蓝关中,赵国的八十万大军竟然主动进攻,而且是猛烈进攻!湘州方向的赵军也全面进攻,并且赵国国内的暗探来报,赵国又集结二十万大军正向苍蓝关赶去,似乎决定用压倒性的兵力,打败常胜侯!
  “父皇,赵国和齐国好大的阴谋啊!看来从元国抢掠齐国后,这两国便合谋布下了这盘棋!”萧锐感慨道。
  夏皇笑着点了点头。
  赵国现在要在苍蓝关布局百万士兵,彻底拖住大夏国的七十万大军,湘州方面大夏的兵马需要支援燕国,万万不能让西峰关失守,故而也无法调兵抽将。如今,齐国又突然出兵,再加上借道的元军,这是合谋要阴大夏啊!
  真把大夏当成了蛋糕,准备分而食之。
  万幸的是,陛下有远见,冠军侯也不愧是冠军侯,面对佯攻的齐军,他察觉出了对方的阴谋,立即兵分两路拦截可能南下的元军。而且果然不出所料,拦住了对方!
  很显然,元军的进攻方向是直奔着燕京去的,燕京虽有两万卫所将士,短时间根本无法集结形成有效的战斗力。而一旦元军攻破燕京,攻破素有“大夏三京”之一的燕京,那这个耻辱就大了!
  为今之计,大夏国只有集结各地卫所将士,组成大军北上对抗齐国和元国,相信这次南下进犯的齐军和元军只是先头部队,后面还有更多的大军!
  此时养心殿内,众位高官神色担忧。
  陛下却早有预测和猜测,在他的意料之中,故而神情并无什么异色。
  “朕不得不承认,小瞧了这位新继位的齐皇。他能忍着仇恨和元国合作,这份狠辣和气魄果然不可小觑。”夏皇笑道。
  元国南下掠夺,是为了粮食,所以只要齐皇能忍气吞声,主动提出合作条件,元国的可汗岂会不同意?
  齐皇先当孙子,派使臣游说元国可汗:“可汗,南方的大夏更加富饶,粮食更多啊,我愿拿出粮食资助给你,咱俩就停止兵戈,你派兵,我也出兵而且让道,趁着夏军被赵国大幅度牵制,无力顾及北方时,我们使劲打他,抢他,如何?到时万一灭掉夏国,我们齐国愿意往南迁移三千里,割地让给你们元国,可好?”
  元国可汗想了想,连连点头:“好啊,好啊!”
  世上没有天大的仇恨,只有利益最大,杀父仇人都能成为结拜兄弟。如果真能灭掉大夏,齐国南下迁都,占据大夏这片富饶的国土,到时把北方的大半疆土让给元国又如何!
  而一旦元国得到了土地,可以自给自足,也避免了他们没事就抢掠啊!
  这的确是好算计。
  萧锐也感慨道:“父皇,儿臣太愚笨,始终未想到齐皇会玩这一手。父皇,那现在该怎么办?”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夏皇身上。
  夏皇笑道:“我们看似是两面受敌,处于下风,但真是如此吗?战场局势总是瞬息万变的,皇儿和诸位爱卿也莫要担心。既然齐国和元国攻来,那我们迎战好了。霍爱卿,由兵部拟发调令,中军都督府配合,安排北方州府的卫所全部集结,先行组成二十万大军北上汇合冠军侯!让齐国和元国的大军休想踏入大夏之中!”
  “臣遵旨!”霍星野和叶修立即应道。
  大夏国采用卫所制度,除却冠军侯、常胜侯、骁勇侯和镇远侯驻扎边关,以军镇屯田屯兵,其他军侯和兵马都分散于各地卫所屯制,闲时农忙戍守,战时才集结大军出征。
  大夏这些年来休养生息,再加上采用屯田制,士兵操练受诸多影响限制,致使大夏的整体实力上下起伏,也给敌国探子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甚至都不知道夏国到底有多少兵!
  而像赵国,他们是募兵制,士兵就是士兵,只负责操练和打仗,就是一种职业,而随着赵皇大量屯兵,足足一百五十万以上的精锐人马毫无瑕疵。而且赵皇认为大夏受屯田制度的影响,刨去歪瓜裂枣以及战斗能力不熟练的,可调用的精湛兵力最多一百二三十万。
  所以就算大夏的疆土超过赵国,人口也超过赵国,那又如何?制度上的弊端是致命的,所以赵皇才不惧怕大夏呢,有胆量吵着要打。
  但真相呢?
  当今夏皇岂会不知道屯田制的不利。
  按照大夏国的屯田制度,各地士兵由卫所负责,而卫所又归都指挥使司负责,其职责包括练兵、巡抚、漕运、屯田,巡抚、军队刑狱甚至协助治安等等工作,看起来的确很忙,繁琐的事情让士兵们无法全心全意地操练,战斗力自然也就弱了,所以大夏对外宣称以及敌国的探查推测,认为大夏可用的精湛兵力只有一百二三十万。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大夏国到底有多少兵马!
  不仅是敌军不知道,就连大夏的兵部尚书霍星野都不清楚!
  不要怀疑,这是真的!
  虽然兵部掌管天下兵马,但是当今夏皇却下了令,由五军都督府负责掌管天下士兵军籍,并没有报到兵部汇总。所以兵部不知道,五军都督府只知道自己管辖境内的兵马,也不知道总数,所以整个大夏到底有多少士兵,只有当今陛下和内阁清楚!
  萧锐也不知道,但萧锐有贾诩等某人,他们三人猜测过,大夏国登记造册拥有军籍将士应该是二百五十万以上,如果再加上西北大营和京都中的禁军,足足三百万以上!
  三百万的兵力,何等庞大的数量啊!
  这些年来,夏皇早就知道屯田制的不利,为了让更多的士兵敢于杀敌,并自己训练弥补战斗力不足的缺点,朝廷多次颁布对士兵有利的政策,比如送田,补发饷银俸禄,提高军功等等,这些政策都在潜移默化提升士兵的战斗力。
  只不过大夏这些年来太平静,一直不打仗,才会让敌国以为夏国虽然兵多,但都是软脚虾,可用精兵少之又少。
  三百万以上的总兵力,现在才调派不到一百万的士兵征讨赵国,所以当今陛下会担心齐国和元国的来袭吗?
  养心殿中,随着夏皇的安排后,几位大臣都纷纷退下,速去安排。
  而萧锐坐在那里,静静地出神,他再想张良对他说过的话。
  当时机来临,天下的局势自然而然会发生改变。
  如今赵国把八成的精锐兵力压向苍蓝关,已经造成了赵国腹地空虚,如此时机,秦国是不是该有动静了?
  
第442章
大战正起,凌汛突发
  秦国,神州大陆公认最厉害的国家。
  随着赵军全面对大夏用兵,精锐大军全部压向苍蓝关,致使赵国腹地兵力空缺,并无更多兵力驻守秦岭三座雄关,如今每一关也只是驻扎十万兵力,防备着秦国。
  而随着齐国、元国对大夏用兵,秦国暗中集结的兵力也终于于显露出来,挥兵五十万直接攻向了北枢关。
  萧锐请张良出山时,张良推演天下局势,他设身处地的站在秦国角度,设想了秦国如何攻占天下。张良能想到,秦皇身边的谋士自然也会想到,所以在秦国出兵北枢关时,一支五千人的精锐骑兵正北上跨过林海雪原,准备入侵赵国。
  与此同时,还有大量步兵翻越秦岭山脉,从栈道、山道之间穿行,也侵入赵国。
  秦国的征战开始了,至此,神州七国全部陷入战争。
  时间一晃,又过去了五天。
  随着齐军、元军进犯,大夏这座国家机器全面开动,随后五军都督府配合兵部,北方各州抽调卫所将士,集结二十万大军北上,由冠军侯领兵对抗齐、元之军。
  而齐国出兵十五万,元军出兵十万,组成二十五万联合大军南下,距离边关还有二百多里的距离。并且据齐国内的探子来报,两国还有三十万大军正在集结继续南侵。
  萧锐上午继续在养心殿学习处理政务,不过现在六成的政务都是和战事有关,毕竟现在战事频多。
  不过除了战事,还有其他无法解决的大事需要直禀陛下。
  此时夏皇手中就有一本曹州刺史六百里加急送来的紧急奏章。
  夏皇看后,揉了揉眉宇,轻叹一声道:“果然还是来了。”
  叹息声吸引了萧锐,萧锐问道:“父皇,发生了什么事?”
  夏皇将奏章递给了萧锐,萧锐接过一看,也面露凝色,说道:“凌汛?!”
  凌汛是指上游冰雪融化,而下游尚未解冻所形成的河水猛涨现象。今年天气寒冷,夏国北方第一大河的黄河也出现了结冰封河现象,而且黄河河道曲折蜿蜒,横跨高低纬度,非常任性。
  这种任性,使得黄河进入曹州后,其流向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即从西南向东北流动。冬季气温上暖下寒,封河自下而上,冰层下厚上薄。到了现在春季,封河的冰层开始融化,又因为气温是南高北低,开河自上游而至下。
  如今曹州境内的黄河出现开河融冰现象,但下游的济州、滨州还处于封冻状态。一旦不加以控制,上游大量的冰、水拥向下游,形成较大的冰凌洪峰,到时河冰结坝,壅高水位,便会形成可怕的凌汛灾害。
  自古以来,鲁东之地便有凌汛现象。
  夏皇叹道:“今年天气多变,必然酿成天灾。年前朕就命内阁通知黄河流经的各州府,谨慎关注凌汛情况,看来担心之事还是发生了,一旦凌汛决堤,必将哀鸿遍野,下游沦为泽国。”
  萧锐点点头,便道:“自古处理凌汛的办法就是打冰、撒土,需要靠大量的人力、物力,儿臣看曹州刺史在奏章中指出,他已经发动群众开始行动了。”
  “虽然已经开始行动,但靠人力破冰速度太慢,而且破冰有时间限制,必须掌握冰情预报,选择恰当的破冰时机,在快开河时破冰最为有效。早破冰遇气温下降又恢复冻结。晚破则失去破冰机会。当河道长、冰量大时,还要选择可能形成冰坝的重要河段,如浅滩、急弯、堤距狭窄等处破冰。从这份加急快报看来,这位曹州刺史也是个无能之人,根本没有统筹一切的机会。瞧瞧这奏章之上,他连何时开河,需要多久完成破冰等等内容都未说明,可见他也糊涂啊!”夏皇叹息道。
  当今陛下有远见,年前就担心会有凌汛,但是管理国家不单单靠陛下一人,还有各州府的父母官,如果这些父母官都是无能之辈,远在京都的陛下也只能隔空叹息。
  这次凌汛若是处理不好,必然水淹下游沿岸州府,死伤惨重。
  就在这时,萧锐起身拱手道:“父皇,让儿臣率领铁龙骑,带着火药去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5/6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