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逼我做皇帝(校对)第6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2/686

  如今的大夏新皇即将继位,到时候大夏的军心、民心将前所未有的凝聚,这也是秦皇急着进攻大夏的另一个原因。
  要给大夏当头一棒,不然就真的落入下乘了。
  此时祁江那里,西岸的秦军水营正在从其他地方调用船只,并且扩充水军的规模,这里是最能反映秦国要攻打大夏的决心的,因为这是交战的最前线。
  秦军要打大夏,首当其中的难处就是这么多的兵马、辎重,如何渡江,更何况江的东面还有大夏的水军!
  不消灭大夏水军,秦兵肯定没法过江,过江就是找死。这也是秦国水军疯狂扩充的原因,他们必须以摧枯拉朽之力消灭大夏水军,然后护送秦兵渡江,开始征讨大夏。
  祁江是关键处,必须掌控祁江两岸的控制权!
  秦国明白这个道理,甘宁更明白。
  秦国水军什么举动,早就在甘宁的掌握之中,他也在增加实力。
  上次萧锐降临了改进型楼船,便被直接送到了这里,甘宁亲自参与,对楼船进行了改造,让楼船变得更加凶猛,攻击力较强,而且更防火。
  其实水上作战很简单,先是远距离进攻,然后战船冲撞,然后上船厮杀,在配合着火攻等等。
  如今随着楼船的改造,更加坚固,冲撞威力更强,再配合强大的箭弩和火药,甘宁毫不畏惧秦国。
  秦国要战,那就来!只要他们敢渡江而来,就让他们知道厉害!
  陛下和太子殿下已经下令,允许他随时作战,他的战船和弩箭已经准备就绪,等待着敌人前来送死。
  甘宁默默地握紧拳头,他将以大败秦国水军为礼物,恭贺太子登临大统!
  
第621章
昭告天下:吉日退位,太子登基!
  时间有时过得飞快,等你想起时,天地都换了颜色。
  春分前后,夏皇杯酒释兵权,收走了十一位军侯的领兵权,让他们呆在京都享受凌云阁功臣带来的名望。
  安西的戍军,交由陈庆之、韩信掌管。安北的戍军,则交给李存孝、养由基和岳飞掌管。至于重要州府的戍军,则有副手先行管理。
  过了春分是清明。
  此时此刻,上年寒冬的冷冽才彻底散去,但水灾又开始闹腾了,幸好这些年来一直开挖蓄洪湖,又把水灾频繁地区的百姓迁移,所以这次水灾的影响并不严重。
  到了谷雨节气,这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象征了土膏脉动,降雨明显增加,尤其是南方地区,会形成较长时间的降雨天气。
  而到了立夏,时间来到四月二十日。
  这近两个月来,大夏本土并无太大变化,但倭国境内却焕发了新颜。
  戚继光不愧是统兵的高手,他接替平波侯,迅速灭掉了德川幕府,随即开始收尾工作。与此同时,朝廷派遣了足利大雄的儿子足利小五郎为刺史,倭国彻底改名为瀛州,将倭国收入大夏版图。
  足利小五郎性格羸弱,只是个棋子,用他的目的自然是安抚倭国的百姓。很显然,这步棋是非常正确的。
  另外,大夏朝廷也通过颁布仁政,让本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倭国百姓得到了安宁。
  到现在,倭国的局势基本搞定,有十万大夏兵马在此,足以威慑所有人。
  消息传回大夏时,夏皇和萧锐都没想到戚继光这么快就完成了任务,比夏皇推算的时间还早一个月。
  派去倭国的工部工匠们,直接依托天皇的宫殿修建行宫,不用重头修建,所以进展也很快,来信中说,最快一个月便可彻底改造完成。
  如今,最后一件事搞定了,夏皇决定把这份基业交了出去。
  第二日的早朝。
  文武百官发现了今天的陛下的不一样。
  陛下来到金殿内后,并没有坐在金殿上假寐,甚至没有坐下来,而且站在龙椅前,扫着殿内群臣。
  百官们行礼后也不敢乱动,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连议论之声都没了,偌大的金殿内一片静谧。
  许久,夏皇从回忆中回神,声音带着感慨,悠悠道:“诸位爱卿,朕为大夏之皇二十七年,怀揣着让大夏强盛的决心,励精图治,不敢说开创了多大的功绩,但能无愧于列祖列宗,无愧于臣民,便已满足。朕老了,人一老,志气便会退缩,所以朕已经无力带领大夏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太子监国这段时间,才智、品德和能力,皆是上上之选!朕能开疆拓土,造福百姓,也都沾了太子的光,单单他派人从海外找来的新作物,便证明了他的眼光和能力。所以把大夏交给太子来掌管,又有诸位群臣辅佐,何愁大夏不兴?”
  文武百官一听这番话,呼吸骤然急促了。
  陛下的话中意已经太明显了,前面设局这么久,终于要开始了吗?
  夏皇感慨之后,语气加重,并且变得极其坚定,喝道:“朕已经决定,哲吉日退位让贤,由太子继承大统!礼部尚书何在?”
  鹿远征赶忙出列,拜道:“臣在!”
  夏皇道:“选定吉日,昭告天下,大夏迎新君!朕亲自给太子加冕!”
  “微臣领旨!”鹿远征赶忙应道。
  夏皇点点头,语气缓和了,并笑道:“诸位爱卿,辛苦你们了!今日早朝便到这里,退朝吧!”
  文武百官在心潮澎湃中退了朝,而后,陛下退位,太子将登基的消息犹如风暴,骤然席卷京都,然后朝其他州府传去。
  百姓们非常不舍,陛下的仁政爱民是有目共睹的。随后,百姓们开始高声歌颂陛下的功绩,盛赞陛下之伟业,不逊色于大夏的开国皇帝。
  礼部和钦天监根据天时地利,算出一个月后的五月十八日,乃是吉日良辰,届时,紫薇帝星将恰好移到大夏正上空,预计着帝心降世,天下归一的预兆。
  随后挑选的日子被呈报给夏皇,夏皇点头应允,而后内阁正式草拟圣旨,昭告天下!
  圣旨以八百里加急快报的方式送往各州府,陛下退位这件事已经敲定,没有了变数。
  萧锐也没闲着,熟悉登基大典规矩的同时,他的龙袍早就赶制出来了。这当然是陛下事前安排的,萧锐可没有胆量私自定制龙袍。
  陛下亲自带着龙袍来到,并催促萧锐尽快换上。
  “父皇,这不太合适吧!”萧锐无奈道。
  夏皇笑道:“有啥不合适的,你登基在即,不试试衮服怎么知道合不合适?登基乃是大事,万不可出现纰漏。”
  看着陛下那热切得劲,似乎能亲眼看到自己儿子登基,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
  转念一想,嘿,还真是的。其他皇帝基本看不到。
  都说子承父业,皇帝这门职业,都得父亲死了,儿子才能接替,能趁着不死而主动退位的,真心不多。
  为了满足陛下的爱好,萧锐只能在内官的服侍下,换上了黄色的衮服。
  衮服上有金龙九条,间以五色云彩,前后身各三条,左右肩各一条,襟里藏一条,于是正背各显五条,吻合帝位“九五之尊”。
  量身定时就是合适,萧锐穿上后气度逼人,威严高大,果然是人靠衣服马靠鞍。
  毕竟不是皇帝,所以冕旒就没佩戴,即便是如此,此时的萧锐也夺人眼球。
  颜小小不敢放肆,但也忍不住地偷看,心中暗想:“殿下怎么那么好看!”
  夏皇笑着点点头,道:“不错,不错!重赏织造局!”
  “是,陛下!”海大富应道,“陛下,太子殿下穿上龙袍,和陛下当年一模一样,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的威武霸气,一样的英俊不凡。”
  萧锐也笑道:“平日怎么没看到,海公公的嘴真甜。”
  夏皇则道:“海伴伴说的是实话,这不算吹捧!”
  萧锐还是有些不自在,所以便换下了衮服。
  而夏皇挥挥手,让所有人都退了下去。
  父子两人喝着茶,聊着天。
  “朕登基后,太子迟迟未立,的确不利于国本稳定。待你登基,有没有想法立嫡长子为太子?”夏皇问道。
  萧锐点点头,道:“儿臣的确有这个想法,但过早立太子对孩子压力太大,容易造成心理负担,所以考虑后,儿臣想等等,等他岁数大一些,看看能力与否。”
  “好!”夏皇点点头,他虽然很疼爱孙儿,但也明白其中道理。
  这时,夏皇道:“接下来还有一件事。”
  “父皇请说!”萧锐问道。
  夏皇道:“待你登基后,为了血脉延续,自然要纳充后宫。朕早就知道你和颜小小的郎情妾意,但朕为何迟迟没有把她赏给你,便是因为朕在犹豫,怕把她留给你,你的后宫不太平。”
  萧锐一怔,没想到陛下还有这个顾忌:“父皇,应该不会吧!”
  夏皇叹道:“颜小小此女性格刚烈,不仅聪慧过人,还颇有手段,若不是女儿身,朝堂之上必有她一席之地。你若纳她为妃子,一旦等她诞下皇子,岂会不支持自己的儿子做皇帝?瞧瞧朕的后宫,穆妃、皇后,这就是鲜明的例子啊,你是阻止不了的。而且凭太子妃的性情,基本不是颜小小的对手。所以朕才会犹豫。后来朕想明白了,何必因为还未发生的事而担心?儿孙自有儿孙福。但也不得不提醒你!另外,后宫不得干涉,这条组训不能忘!”
  萧锐点点头,自然明白陛下的担心。
  “父皇请放心,儿臣都明白,牢记心中,不敢忘!”萧锐郑重道。
  夏皇长舒一口气,道:“该交代的就这些了,以后就看你的了。”
  说完,夏皇起身离开金殿,这一刻,他的背影有些落寞和苍老。守护了二十七年的国家,终于要放手了,那份不舍肯定会有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2/6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