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土崛起(校对)第6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1/1008

  乌市的官员已经急急忙忙的跟中央打报告,试图扩大低价航空的规模。他们要求中央给政策和补贴,他们自己也愿意朝里头投钱。可问题具体一调研啊……”
  可话说到这,萧金浪都要把头皮挠破,歪着脑袋斜着眼看周青峰,活脱脱跟看怪物差不多,“我们无论怎么算,这个货运成本死活是降不下来。
  我们甚至想到新疆的石油成本高,哈萨克斯坦的石油成本低。用国外的原油来降低成本。
  如果一年赔个几百亿进去,国家都愿意出手。可仔细一算账,运的越多亏越多。一年不赔一两千亿是搞不大规模的。可规模不大,一点意义都没有。
  乌市的领导都要抓破头了,社科院研究经济的专家也是要发狂,他们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除非这个飞机是不要钱的,否则这事不但不会发展经济,反而会把经济拖垮。”
  说到飞机不要钱,萧金浪就木呆呆的看着机场另一头密密麻麻停着的五十架大型客机。说起来新航之所以能重新运营,国家是没做太多投入,飞机方面更是一毛钱都没花,全部都是眼前这小子折腾的。
  “你跟老哥我透个底,你到底还有多少这种大型客机?”萧金浪压低嗓音,仿佛带着潜台词‘你告诉我,我绝不朝外说’。
  周青峰一脸纠结,“这个商业秘密嘛,要是被人知道了会很麻烦的。”
  萧金浪气苦骂道:“要不是我们国安替你处理,你早就被人看出端倪了。快说,你还有多少飞机?”
  周青峰尴尬一笑,“大型客机还有六十多架。”
  “还有六十多?”萧金浪惊呼道,跟着又紧紧抓住周青峰的手问道:“中程的支线客机有吗?737之类的。”
  “我对小号的飞机不感兴趣。”周青峰一脸傲然,“我要玩都是玩大的。”
  737在你眼里是小号的?萧金浪几乎向掐周青峰的脖子,“别吹牛,我就问你有多少?”
  “737之类的还真没有,不过要是去倒腾倒腾,一两千架都没问题。”周青峰说这话都不带大喘气,轻描淡写。
  而萧金浪听到这个数字,头却有点晕,仿佛站立不稳,“如果一两千架不要钱的支线客机投入货运,全国的物流成本都将大幅降低。国家经济增长立刻就能跳一两个百分点。你小子真能办到?”
  大话说出口,周青峰思考一番后却又推翻了自己的话,“呃……好像还真做不到。”
  周大爷的废土物资运输配额没那么多。
  萧金浪立马恢复正常,一脸嫌弃地骂道:“你小子吹牛真是随口就来啊,吹的我心脏病都要犯了。”
  不过目前五十架大型飞机,再加上不久之后还有六十多架,这新航总共一百三十架大型飞机投入到货运当中,这个货运量是非常恐怖的。
  萧金浪掰着手指头简单算了算,得出的结论是一天保守能运五万吨的货物。他这下激动的真是心脏病要犯了!
  沿海几亿人口,只要品质好,价格低,每天消化五万吨农副产品货物是轻而易举的。也就是说只要运出去,一点也不担心卖不掉。这天底下最美妙的生意就是不愁销路的生意,钱景无限啊!
  “我得去打个报告。”萧金浪想到这大一批机队投入运营会造成的连带效应,心情跌宕起伏,走路都发飘。他通过保密通讯把确认周青峰又弄来大批飞机的事一上报,中央大佬没一个能坐得住。
  我们国家自己不能造大型飞机,结果买来的飞机一架比一架贵。先进客机动不动就三亿,四亿,还是美元。如果有一百多架大飞机不用国家出钱,这其中节省的成本就是近五百亿美元,三千多亿软妹币。
  有些事情一旦形成良性循环,就会跟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也就是说只要周青峰这个机队运行起来,西北地区的经济想不发展都不行。
  最妙的是这事不需要中央去推动,什么调研啊,决策啊,协调啊,都不需要了。周大爷的机队已经抵达,只管配上飞行员和地勤用就是了。所有人都乐见其成,没有谁会不高兴。
  这他娘的才是真正的西部大开发嘛!
  中央的大佬都懒得去管周青峰到底藏了什么猫腻,人家直接决定给好处——只要新航持续低价客运和货运政策,我们可以补贴新航全部的燃油。也就是说新航的飞机以后烧油统统不要钱。
  嘚……这一百多架大型飞机可劲飞吧!
第1305章
别开车
  阪井一郎蹲在乌市的人才市场外,身前身后是一群打扮土气的民工。他三十来岁的年龄,体格健壮,面容憨厚,穿着廉价的迷彩服,混在人群中丝毫不起眼。
  一堆民工就市场外等活,偶尔有人过来招工。一般就是装修等零活。有点手艺的工人都能拿几百块一天,也有年轻些没啥本事的,只能被雇佣去干点临时工或者搬运工之类的活。
  阪井一郎满口陕西腔调,看着很老实,有人问起他就说自己是西安人。他从健身房锻炼出来的体格看是不差,好几个主顾都来问他。价钱开着很不错,可他只问问工作地点就摇头找借口不去。
  作为一名经济间谍,阪井一郎的任务就是在种花家到处乱晃。他没什么特别的任务,也不去危险的地方,只通过各种市井的渠道收集种花的经济数据,作为日本对外政策决策的依靠。
  大多数间谍刺探各种情报其实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手段,公开的渠道就能反映很多信息,能不能获取就看情报员有没有一颗细致的心。
  阪井一郎已经在种花家混迹十年,工作平淡却富有成效。每次他都能从一些看似普通的角度判断出大问题,屡屡整理成为日本财经大臣甚至首相桌前的参考资料。
  而这一次乌市突然出现的一些经济异状很是令人惊奇,阪井一郎想要对此进行一番调查。
  所谓‘异状’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新航重新独立运营,其特别的低价招揽了大量客户,而且其机队规模突然间暴涨十倍,成为改变乌市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关键节点。
  阪井一郎一开始没想来调查这家航空公司,因为这种组建大型国企,并且将其做大做强的事在种花家很寻常。种花政府经常以行政命令干这种事,其执政效率在全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
  可阪井一郎在乌市的街头观察时发现一些很令人费解的状况。很多西北的农副产品走俏了,而各种沿海的海鲜产品纷纷涌现,数量特别巨大,价格还非常不错。
  来西北旅游的人也有大幅增加,带动不少经济消费。很明显,这是物流体系获得巨大改善的结果。
  阪井一郎最初判断这只是暂时的状况。一段时间后新航优惠低价不但没有结束,甚至还有长期化的意思。
  在过去,由于物流成本高,货物运输必须数量大才能划算。可数量大必须要被中间商盘剥,地里几毛甚至几分钱一斤的农产品,端上餐桌时能几块甚至几十块钱一斤。
  而现在有电商和快递参与的情况下,西北的商家可以直接跟东南的客户交易,商品价格可以大降,交易量飞速上升。如果这种低价物流的情况稳定存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是非常显著的。
  当年日本靠新干线就引爆了国家经济的发展,现在种花西北的物流大幅改善,这也将会是一件影响巨大的事件。
  “想不到支那在建设高铁的同时,居然还要建设低价的航空物流网,真是可怕啊!”阪井一郎决定揭开这低价航空的秘密,他得知新航将大量招募地勤搬运工,就决定混进去看看。
  搬运工是个不错的工作,可以接触到物流的第一手信息,接触人也多,最关键是不引人注目。唯一的麻烦就是有点累,不过阪井一郎觉着自己的身体要比普通民工强壮,肯定撑得住。
  耐心的等了一天,阪井一郎如愿以偿成为新航货运的一名雇员,立刻被送往货站立刻开始工作。只是到了货站,他就惊愕的发现事情有点超乎想象——一个小小的货站居然有上千人。
  带队的工头言语粗鲁,动不动就抓着电喇叭站在车厢上破口大骂,要手下快点快点再快点,“装好一百吨货物的标准时间是十小时,运上机舱的标准时间是九十分钟。
  公司对时间要求很高,每提前一分钟都是有奖金的。想要多挣钱,就要手脚快点。加快速度,我们的工资可以翻倍!”
  沿海的快速企业都开始用机器人技术分拣包裹,可新航和与之配套的快递企业还没能建成如此高大上的物流体系,他们只能靠多加人手的办法来提高运输效率。
  最麻烦的是由于航空运输的特殊性,所有分散的包裹都必须事先装进集装箱内。可空运和铁路以及公路的集装箱运输又有很大差别,它对货物的堆放有特别要求,否则飞机上天重心不稳就麻烦大了。
  这个装货流程有专门的安全标准,需要专业人员完成,并且经过专门检查。这个装货整理的工作不是由快递公司完成的,而是机场有资格认证的地勤完成。
  可周青峰为了提高效率,要求机场多雇一批搬运工,只为每天给专业装货的地勤做辅助,尽可能节省几个小时的时间,提高整体空运效率。
  而阪井一郎应聘的就是这种苦命的搬运工,他原本以为自己的工作是开个叉车搬运,至不济也是拖车搬运,哪晓得是徒手搬运。这倒是真的直接接触物流信息,可也太累了吧!
  干了一上午才整理好两个空运集装箱,卡车总算把集装箱拉走送去上飞机。阪井一郎想着好不容易可以歇一会,可哪晓得后头立刻又是一大批的货物被送了过来。
  包裹,包裹,如山一般的包裹!
  阪井一郎在食堂飞快的扒了几口饭,就被货站的工头赶着去卸货。工头的电喇叭大声叫着,“快点,快点,快递的那些蠢货就不会装货,搞得我们还得重新卸下来再装一次!”
  阪井一郎平常习惯了慢条斯理的吃饭,优雅从容的填饱肚子。可工头的催促让他半碗饭都没吃到就被迫去干活。又是徒手搬运,每一件包裹都累死人。
  “这到底是那里的货物?”阪井一郎捧着个大箱子,从一个集装箱走进另一个集装箱,累的气喘吁吁。
  “吐鲁番的哈密瓜和葡萄,内地人很喜欢新疆的水果。现在运价低,销量暴增。”一个看着五六十的老搬运工也抱着一箱子包裹从阪井一郎身边走过,顺口回答了后者的问题。
  工头还在旁边暴躁的大喊,“轻拿轻放啊,运输过程有损失是要扣奖金的。”
  下午的工作效率高些,阪井一郎所在的小组弄好了三个集装箱。听着卡车轰隆隆的开走,工头终于大喊一声,“换一组上工,其他人去吃饭。”
  哎呦……真累死了!
  到了食堂,阪井一郎就发现自己干了一天却没来得及探究任何情报,一整天都在搬来搬去。他累的都没胃口,感觉自己健身房锻炼的身体不太适合这种枯燥的纯体力劳动。
  “我们公司怎么做到低价货运的?”食堂餐桌前,阪井一郎就向同组的搬运工询问。情报往往就是这样不经意间得到的。
  “我们公司飞机多呗。”有人答非所问。
  “也许是飞机多,运量大,压低了成本。”这依然是答非所问。
  “听说公司每天都要运走几万吨的货,是中央扶持大企业。我亲戚家牛羊肉最近卖得特别好,一天的销量抵得过去一个月。家里人忙不过来,还必须雇两个人才行。”
  “中央这次真是办了个好企业,据说乌市要打造物流工业园区,要培训快递公司拿航空货运的安全资质,要把当前的货运效率提高一倍。这事真是好!”
  餐桌上的闲聊就是如此,说出来的话未必是最开始谈论的东西。阪井一郎想知道新航是如何做到低价货运的,可得到的信息却是整个西北因为新航打通物流后经济爆发增长的缩影。
  没滋没味的又只吃半碗饭,阪井一郎也在思考这种情况背后到底暗藏什么关键因素。
  可工头突然拿着大喇叭冲进食堂,大声喊道:“爆仓啦,快递那帮兔崽子爆仓啦。所有人别吃饭了,赶紧去帮忙装车!
  西北的千家万户好不容易有发财的机会,无数新疆的老少爷们等着我们把所有包裹按时送出去。我们可不能砸了自己招牌,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拖后腿啊!”
  工头一喊,食堂里一堆搬运工连忙跑出去。阪井一郎看工头正盯着自己,弱弱地说道:“我才吃半碗饭,鸡腿还没啃。”
  “别人都吃完了,就你慢。你咋就不像个我们西北的爷们呢?”工头骂人的样子特别可怕。
  阪井一郎只能舍弃自己那份晚饭,饿着肚子去干活。货站里的货物真是越来越多,卡车不停的运来包裹,电商的营业额在快速增加,新航的货机原本一天飞两个来回,现在必须飞三个来回才行。
  累啊……真的累!
  阪井一郎在深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公司宿舍,和其它拿到翻倍奖金的工人相比,一天没吃饱饭的他感觉自己有点低血糖。等到半夜大家都睡着的时候,他忽然神经质的坐起来挥舞双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1/10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