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校对)第11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8/1307

  看着箬莎的笑脸,索菲娅依旧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不过当她看到箬莎打开桌上那个盒子,从里面取出一副地图时,她的目光不禁那些地方吸引了。
  “瓦拉几亚王子与波西米亚公主的联姻,我想就是亚历山大也会赞成这个提议,”箬莎说着在地图上轻轻一点“而这场联姻的礼物,我想可以选择这块地方。”
  看着箬莎的手指在地图上标着匈牙利的地方掠过,索菲娅不禁发出了一声略显激动的“啊~”的低吟。
  “原来是这样叫的,怪不得这么喜欢这丫头,”看着因为激动脸色潮红的索菲娅,箬莎心里腹诽着,可随后她暗叹一声“哥哥,一切能做的我都做了,剩下的就看你自己了。”
  欧洲在动。不论是意大利还是法国,也不论是远在东方的瓦拉几亚还是波西米亚,随着一个个的消息传遍欧洲,越来越多的国家似乎都卷进了一场可能波及整个欧洲的战争之中。
  马克西米安在街道斐迪南的使者送来的信后,他没有立刻做出答复,而是和他的廷臣们关起门来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对于是否要帮助自己的亲家,马克西米安是没有犹豫的,他当然不希望有人动摇属于自己外孙的王位,毕竟这么多年以来他想尽办法用联姻的方式把奥地利公爵家族的影响逐渐扩散到欧洲,他可不希望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私生子坏了他的好事。
  只是出兵的时间却成了他与他的大臣们之间一个很大的分歧。
  按照马克西米安的想法,他这个时候应该立刻趁机在意大利发动战争,因为这不单单可以直接打击罗马忒西亚公国,而且还可以趁机向斐迪南提出条件,为他争夺米兰出一份力。
  只是他的廷臣们却大多不这么认为。
  或许是皇帝本人在西欧待的时间过久了,虽然来自奥斯曼人的威胁频频令他不安,但与他那些廷臣相比,马克西米安显然对来自东方的威胁看的不是很重。
  如果愿意,他更想和波西米亚国王拉迪斯拉斯二世较量一番,毕竟到现在他还对整个匈牙利念念不忘。
  马克西米安的大臣们希望皇帝把更多的精力和注意放在东方,他们认为虽然奥斯曼人在布加勒斯特一战中吃了不小的亏,但是很显然这并没有让奥斯曼人的野心有所收敛,他们甚至就在去年的时候又再次如今摩尔多瓦,而且在成功的迫使摩尔多瓦的斯特凡大公最终称臣纳贡之后,更是挥师北上,兵锋直指波兰和波西米亚。
  这让奥地利人感到十分恐慌,他们担心奥斯曼人可能在征服了波兰和波西米亚后从南北两方同时向奥地利发起进攻,这让他们不得不向皇帝进言,希望马克西米安以奥地利和维也纳的安危为重,至少在和巴尔干诸国达成协议之前,不要轻易卷进远在伊比利亚半岛的争端之中。
  而要想让巴尔干各国帮助阻挡住奥斯曼人,以便让奥地利免受来异教徒的威胁,瓦拉几亚在其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布加勒斯特的胜利让不论是瓦拉几亚公国还是它的女大公都名声鹊起,如今的瓦拉几亚已经俨然是巴尔干地区抵抗异教徒的旗帜,这就让奥地利人如果想要构筑一道自己与奥斯曼人之间的缓冲地区,就势必要与瓦拉几亚打交道。
  “但是那个索菲娅·亚莉珊德拉是罗马忒西亚公爵的情人,他们甚至有了一对双胞胎,而那位女大公甚至丝毫都不掩饰要让他们的孩子继承瓦拉几亚的想法,所以如果这个时候贸然入侵罗马忒西亚,有可能会引起瓦拉几亚的不满。”
  这样的进言并不少,其中并不乏一些让马克西米安也不能不重视的重臣,而且当听说皇帝准备再次在意大利发动战争时,很多贵族纷纷表示了担忧甚至是不满。
  “奥斯曼人随时可能会再次入侵,这个时候卷进斯蒂里亚王位争端是否明智?”的疑问被很多人提了出来,这让马克西米安也感觉到了少有的阻力,虽然他到了后来干脆强硬的宣布与卡斯蒂利亚结盟是已经定下的决策,但在该什么时候适合出兵的问题上,双方又陷入了新的纠缠不清之中。
  马克西米安并不知道那些反对出兵,或者至少认为在时间上有待商榷的贵族当中,很多人或多或少的接受了来自富各尔家的好处,这其中为他们牵线搭桥的,就是前宫相科茨察赫。
  同时,波西米亚的动向也让原本已经准备迅速出兵马克西米安犹豫不决起来,拉迪斯拉斯二世自从有了一个女儿之后,似乎一下子变得振奋了许多,原本因为与马克西米尔在匈牙利的争夺失败而稍显退让的他忽然再次活跃了起来,据说在他的王后唆使下,拉迪斯拉斯二世有意重新收回被奥地利人占据的半个匈牙利。
  这些变故都让马克西米安不得不重新认真考虑是否该在这个时候贸然出兵,不过在和大臣们争论不休的时候,马克西尼安并没有闲下来,他一边派人给斐迪南回信承诺会尽快出兵,一边暗示斐迪南要他用支持奥地利吞并米兰作为回报,同时他也开始让人在梵蒂冈展开了外交斡旋。
  老罗维雷感觉到了紧迫,自从意大利战争结束之后,老罗维雷觉得看到了希望。
  就在去年,他让儿子康斯坦丁直接带兵进入米兰,但是不久之后就被奥地利人赶了出来,这让原本因为与法国交恶而投向奥地利一方的老罗维雷与马克西米安的关系瞬间变得异常糟糕,而且让他觉得很糟心的是,他发觉在康斯坦丁成为米兰公爵这件事上,身为女儿和妹妹的巴伦娣甚至不如当女婿的亚历山大更热心。
  老罗维雷觉得这个闺女可真是白养活了,虽然知道之前自己父子的举动多少让巴伦娣很寒心,不过他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误,相反倒是巴伦娣在他看来变了不少,或者说她其实也没什么改变,只是在她看来显然丈夫家族的利益这个时候已经超过了罗维雷家。
  不过他还是给巴伦娣写信要她明确支持康斯坦丁,毕竟如今由罗马忒西亚控制的南意大利俨然就是亚平宁半岛上最强有力的势力,而老罗维雷也十分清楚贸易联盟的巨大潜力。
  这个时候,老罗维雷不禁再次琢磨是否应该让康斯坦丁向箬莎求婚,这样一来罗维雷家族就可以完全不费什么力气的控制几乎大半个意大利了,然后再以米兰公爵的名义宣称伦巴第,老罗维雷似乎已经看到了一个统一的意大利王国的出现。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当他只是把这个想法稍一透露,第一个站出来强烈反对的居然是巴伦娣。
  而且让他觉得很恼火的是,巴伦娣不但反对这门亲事,甚至在信中用很严厉的语气这样写到:“如果你们不能保证停止这个想法,我会建议我的丈夫重新考虑与罗维雷家族的关系。”
  不止如此,或许是担心康斯坦丁自己也做出什么蠢事,巴伦娣在给哥哥的信中毫不客气的说:“不要试图有这种愚蠢的幻想,否则你会发现你不但不会成为米兰公爵,甚至可能会失去现在的一切。”
  巴伦娣的恐吓的确吓住了康斯坦丁,他那刚刚被自己老爹撩拨起来的心思立刻变得老实了下来,而且因为担心父亲可能会因为固执而坚持这么做,特意写信劝阻老罗维雷不要去激怒巴伦娣。
  老罗维雷显然也知道为了一个不切实际的目的就毁掉眼前的一切显然很不智,他立刻给巴伦娣去信保证不会再让这种事情发生,同时他再次提醒巴伦娣,要她不要忘了对康斯坦丁的支持。
  “罗维雷家族是否能重新振作起来现在取决于你了,而且我相信你也应该明白一个强大的家族对你自己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和好处,要知道如果说之前你的身份还可以与你丈夫相配,那现在你就不能不考虑自己是否适合成为一位王后了。”
  老罗维雷的信让巴伦娣原本刚刚好了些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很糟,而且她也的确不得不认真考虑关于康斯坦丁的事情,而考虑的结果,是她不能不承认父亲说的并非没有道理。
  只是要支持康斯坦丁成为米兰公爵,这显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马克西米安一旦开始行动起来,就显露出了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影响,虽然他依旧被那些不听话的德意志城邦搅和得头痛不已,但是他依旧下令让驻守在边界地区附近的军队向着伦巴第开进。
  3月中,奥地利人的一支前锋试探性的向着米兰方向深入。
  奥地利人的这个举动引起了法军的警惕,驻守热那亚的法军开始向米兰集结。
  在停战半年之后,北意大利的上空再次战云密布。
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航海时代的畅想
  整个3月,亚历山大都一直在里斯本,他需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只是葡萄牙的那些贵族就已经让他脱不开身。
  并非是所有人全都看好这位突然冒出来的卡斯蒂利亚王子,很多上了年纪的葡萄牙贵族并没有忘记当初与西班牙战争造成的后果。
  当初葡萄牙为了支持胡安娜曾经与卡斯迪里亚和阿拉贡联军进行了一场长达一年半的恶战,而结果则是胡安娜不但被迫放弃争夺卡斯蒂利亚王位,葡萄牙也不得不被迫接受一位之后是两位西班牙公主为自己的王后。
  那些老成持重的葡萄牙贵族显然不想再看到这种事情发生了,所以他们对曼努埃尔解除与玛利亚的婚姻关系虽然勉强能够接受,甚至他们也忍受了国王迎娶胡安娜这个明显已经激怒了西班牙的举动,但是当曼诺艾尔公开宣布支持罗马忒西亚公爵的时候,那些葡萄牙贵族们终于坐不住了。
  这些人纷纷向国王进言,希望劝阻曼诺艾尔这种近乎疯狂的举动,在他们看来葡萄牙的那个邻居就是个庞然大物,而国王似乎正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只能是彻底激怒那个原本就随时寻找时机试图吞掉葡萄牙的可怕敌人。
  所以对罗马忒西亚公爵,那些葡萄牙人表现得很不友好,甚至就在亚历山大在圣若望城堡参加曼努埃尔为他举办的欢迎仪式之后不久,一场策划得并不如何巧妙的刺杀发生了。
  这场刺杀的结果,就是好几个葡萄牙贵族锒铛入狱,而这也让那些依旧在观望的贵族们意识到国王已经下定了决心。
  其实让曼努埃尔如此做出决断的并非是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是由于“对卡斯蒂利亚王位正统传继的义务与使命”,毕竟如果认真的说乔迩·莫迪洛·阿斯塔玛拉只是个私生子。
  真正让他下定决心准备和西班牙死磕的,是从新殖民地传来的令人振奋的消息。
  1502年11月14日,由哥伦布带领的一只探险队再次远赴新殖民地,不过这一次他们并没有在熟悉的圣萨尔瓦多一带活动,而是在确定到了距离新殖民地不远的海域之后开始向西南航行。
  那是差不多12月的最后几天,船员们在船上领了圣餐,然后吃了一顿还很丰盛的圣诞晚餐,接着他们开始向岸上靠近。
  两天后他们到达了一个新的地方,那里要比他们当初发现的圣萨尔瓦多略微凉爽,但是海上的风浪却异常的巨大,很多人认为自己可能在劫难逃,他们开始向上帝祈祷准备接受最后的审判,但是接下来他们却奇迹般的穿破了风浪进入了一片颇为宁静的海域。
  根据海鸥飞行的迹象,探险者们发现他们似乎正处于一片巨大海湾的环抱之中,因为海鸥不只是从西方飞来,有时候大片大片从未见过的奇特海鸟会从四面八方飞向他们的船,有些会把船当成浮动的岛屿暂时歇脚,而有些稍微愚蠢的则当成死掉的大型海鱼,于是那些海鸟就会俯冲的向着船身扑来,修长尖利的鸟喙把船身甲板戳得“咚咚”作响,而有些惹了麻烦的则干脆在风帆之间飞来飞去,最后撞在布帆上掉下来成了船员们的美餐。
  这种情景让经验丰富的航海者们大为振奋,而哥伦布也终于暗暗松了口气,毕竟船员们对从圣萨尔瓦多那个美妙的地方向北航行当年怨气很大,如果再不能尽快发现能够让他们靠岸的陆地,或许船上就会发生暴动。
  1月初,在哥伦布的新日记里这么写着“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看到了一条最美丽的海岸线,那里绵延弯曲如同漂亮女人优美的曲线,到了这时候我终于肯定,公爵的猜想是正确的”。
  在随后几天的探险中,哥伦布更加肯定那的确是一片颇为广阔的海湾,而这片广袤海湾的区域更是大得出乎想象,甚至就是在他印象中的地中海的面积似乎也未必要比这里更大。
  而让哥伦布隐隐感到振奋的是,这里遇到的所有的当地土著都和罗马忒西亚公爵为他带来的那些关于印度土人的形容没什么相似之处,这让他终于开始认真的考虑公爵的那个异想天开的大胆猜测。
  一片全新的,之前从未被人发现的新的陆地,这个想法只需要想一想就让哥伦布激动的彻夜难眠。
  而他知道必须尽快把这个消息带回欧洲,因为据他所知,公爵已经做好了准备再派出一支探险队,从亚速尔群岛一直向西航行,而不是转道他发现的这片“印度群岛”的打算。
  如果他不想把可能发现一块新陆地的荣誉和发财的机会拱手让给别人,他就必须尽快回到欧洲,然后竭尽全力说服公爵再次支持他对这片陆地展开一场更加彻底的探索。
  1503年3月9日,就在亚历山大进入里斯本之后的第3天,一条叫做奥卢本的双桅三角帆卡拉维尔帆船摇摇晃晃的进了阿拉布拉塔角港。
  尽管对于从新殖民地来的船只总是抱着热情,但是这条船上的人显然不太走运,他们并没有带回来多少财富,相反船上的人疲惫不堪有些还一脸病容。
  但是这些人却都似乎十分兴奋,他们顾不上港口管理官员严令必须隔离10天的禁令,而是固执的要求立刻上岸,当被港口官吏们派人强行赶回船上时,这条船的船长大声叫嚣着要“向国王告你们”。
  奥卢本号的归来开始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毕竟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注意在那位卡斯蒂利亚王子身上,他那华丽的服饰,带领的卫兵整洁威武的军服,还有王子本身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和他的身世都成了里斯本如今最时髦的话题。
  唯一对那条船的到来异常关注的,是航海事务所主官与海务大臣唐·安东尼奥。
  当听说奥卢本号靠岸的消息之后,当时正在与亚历山大交谈的唐·安东尼奥完全顾不上礼仪风度只是打了个招呼就急匆匆的离开,他当时那匆忙的样子让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贵族们大概意外,有人更是暗暗猜测是否是正在与西班牙人交战的葡萄牙舰队发生了什么意外。
  亚历山大同样很关注这件事,他立刻派人前往港口,当听说奥卢本号带回来了关于这趟探险的重大结果后,亚历山大激动得不由用力攥了下拳头!
  几年经营,几年辛苦,一切终于有了结果!
  这一刻,亚历山大有种骤然放松下来的轻松感觉。
  即便提前知道关于新大陆的一切,但是亚历山大也十分清楚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航海强国作为后盾,以意大利人现有的资源是无法支撑开拓新大陆这一壮举的,更何况地中海特殊的地理位置注定了被囚禁在其中的那些国家是无法与濒临大西洋的那些航海强国争夺新世界的。
  一个直布罗陀海峡就死死的扼住了地中海国家走向大洋的咽喉,所以在未来的时代,那些濒临大洋的国家才得以掌握开辟新大陆的主动权。
  这才是他不惜一切也要歌曲卡斯蒂里亚王冠的根本原因。
  现在虽然因为他的原因,首先发现新大陆真正价值的变成了葡萄牙人,但是亚历山大并不介意这个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太大意义的改变。
  作为首先送回消息的奥卢本号带回来的财富并不多,他们这一套原本的任务也并非是为了寻找黄金,可是他们带回来的庞大的关于那片陆地的各种记录,却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而后,又过了两天,由哥伦布带领的新探险队终于在里斯本靠岸。
  对于在出发之前公爵就已经告诉他们不要返回卡斯蒂里亚而是前往葡萄牙,哥伦布并不是很在意。
  对他来说,发现一块新的陆地和得到巨额报酬就已经足够了,至于是谁掏钱资助他并不在乎。
  哥伦布探险队的到来虽然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但是却没有多少人真正知道他们这趟历时将近三个多月的航行有着什么样的重大意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8/13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