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校对)第11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4/1307

  显然再也没有一场战争更适合这一切的要求了。
  恰好,罗马忒西亚人破坏了他们自己提出的条约,入侵了伦巴第。
  新总督李奥纳多·罗莱特就是在这种威尼斯上下大家都需要一场战争的气氛与情绪下提出了敢于伦巴第的提议。
  提议以几乎全票通过的方式决定支持李奥纳多·罗莱特的这一冒险行动,同时为了彰显对这次出兵的支持,贵族院决定授予李奥纳多·罗莱特以“大将军”的称号。
  不过已经年逾古稀的总督大人当然不用亲上战场,担任入侵伦巴第的,是一个叫隆多巴·巴巴瑞格的将领。
  这个人是老已经过世的老巴巴瑞格的侄子,现如今巴巴瑞格家族里被视为重振家族地位的希望。
  不过虽然的确多少依靠叔叔的余荫,但隆多巴·巴巴瑞格也并非是一无是处。
  他曾经参加过皮蒂留诺击败法国人的福尔诺沃战役,当时他是皮蒂留诺手下四个战斗大队的队长之一,而他在战斗中的表现颇为不凡。
  让隆多巴·巴巴瑞格对福尔诺沃战役最深的并非是战斗的过程和如何取得胜利。
  相反让他始终无法忘记的,是返回威尼斯后贵族院对皮蒂留诺的留难。
  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威尼斯人在战斗中的伤亡却让贵族院异常恼火,当听说包括逃跑在威尼斯人的损失高达2000人后,皮蒂留诺遭到来自贵族院的严厉申斥。
  隆多巴·巴巴瑞格曾经为此私下找过叔叔为他的统帅鸣不平,可当时的巴巴瑞格却很严厉的告诉他:“威尼斯已经承担不起那么大的损失”。
  当时的隆多巴·巴巴瑞格还并不明白叔叔这话的意思,而在几年之后,当他自己成为了威尼斯军队的将军之后,才终于明白了叔叔那些话的意思。
  当一支总共大约不到6000人的军队交到手中时,他这才想起很多贵族院的议员们决定接受李奥纳多·罗莱特建议,任命他为威尼斯前线总司令时那种诡异的神色。
  6000人,这是威尼斯总督和贵族院能够给他的全部兵力,而他不但需要用这支军队去对付入侵的罗马忒西亚军队,同时还要在波河下游建立起有效的防御。
  隆多巴·巴巴瑞格觉得自己如今的处境与当初的皮蒂留诺比起来实在差的太远,逼近当初皮蒂留诺面对的是不论兵力士气都已经远远落在下风的法军,而他要对付的是一个曾经击败过奥斯曼人,更因为新近立国,锐气正盛的军队。
  所以在决定把军队分成两批,派出3000人向伦巴第进军的同时,隆多巴·巴巴瑞格不顾手下将领们的反对,依旧在波河下游附近留下了另一半的兵力以防罗马忒西亚军队可能出现的入侵。
  只是这个决定不但受到了手下很多人的反对,当听说这个消息后,威尼斯贵族院更是派人赶到前线,向隆多巴·巴巴瑞格表示了贵族院对他这一举动的强烈不满。
  “我们能够使用的兵力原本已经不多,威尼斯政府无法在全力恢复海军的同时派出更多的军队,而你分兵的举动无疑会削弱这次入侵伦巴第的效果……”
  看着使者带来的总督李奥纳多·罗莱特措辞严厉的信,隆多巴·巴巴瑞格不禁皱起眉来,他这时多少有些理解当初皮蒂留诺为什么坚持退役的心情了。
  “将军,你把军队留在伯河下游防备根本不可能出现的敌人,这个决定显然是错误的,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罗马忒西亚人会主动向威尼托地区发动进攻,他们所有主力都在伦巴第,所以趁着时间还来得及,尽快重新部署军队,我们必须在伦巴第,而不是威尼托给予罗马忒西亚人以沉重打击。”
  看着这封信,隆多巴·巴巴瑞格原本应该愤怒的心,这时候却莫名的紧张起来。
  从字里行间他发现似乎除了自己根本没有人认为罗马忒西亚人会主动越过波河发动进攻,再想想当他提出这个想法,他手下的将领们的那种态度,隆多巴·巴巴瑞格忽然觉得一阵强烈的不安。
  如果人人都认为不可能,那么除了他,还有谁真的去防范可能会出现的入侵吗?
  这个时候的威尼斯,难道不是如同一个完全不设防的美人,正站在一个满怀恶念的歹徒面前?
  如果对岸的罗马忒西亚指挥官再恰好是个有着果敢和冒险精神的对手……
  隆多巴·巴巴瑞格不敢想象下去了。
  他一边给李奥纳多·罗莱特回信阐述自己的猜测,同时提醒威尼斯加强警惕,一边下令布防在波河北岸的部队一定要加强警惕。
  只是就在他下达命令之后的第二天,在一个阴雨连绵的下午,一个突然闯进他位于奥斯迪亚指挥部房间,神色慌乱的士兵给他带来了让隆多巴·巴巴瑞格大惊失色的消息。
  罗马忒西亚东部军团奥孚莱依部突然与4月17日中午强渡波河下游,然后罗马忒西亚军队沿着通往帕多瓦的大道一路向被推进。
  他们的目标,是威尼斯!
  隆多巴·巴巴瑞格不知道的是,就在东部军团强渡波河一周后,在安达卢西亚,爆发了塞维利亚-里奥战役。
第二百三十章
奥孚莱依的野心
  在亚历山大虽然为数不多,不过用的还算顺手的军官当中,奥孚莱依算是他真正的“嫡系”。
  这个阿格里山区石匠的侄子当初加入军队的时候,只是因为他的叔叔想让他见识见识世面,顺便也减少一下家里的负担。
  当时没有一个人认为奥孚莱依将来会有什么大的出息。
  最多也就是打一些年的仗幸运的活下来,然后带着这些年的积蓄回家买上一块地,当个还算富裕的小地主。
  即便后来听说侄子幸运的当上了领主老爷身边行军队长,不过也只是觉得将来他会从个小地主升级成个大地主。
  而奥孚莱依自己也从没想到会走到如今这一步。
  至少看着不远处的那座灰色的教堂,奥孚莱依多少有些不相信自己居然真的到了这个地方。
  这里是威尼托的帕多瓦城,对面的那座教堂就是有着著名的绘画大师乔托作品的克洛维尼教堂。
  那也是帕多瓦城中如今历史最悠久的教堂,在教堂内绘满了整面墙壁的宗教题材的壁画,让这座教堂成为了威尼斯画派心目中的圣地,这里被视为是威尼斯画派的起源之地。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那幅由乔托绘制的“犹大与耶稣”。
  不过奥孚莱依之所以感叹并非是因为那些艺术品,他会觉得不可思议,只是因为他居然真的做出了向威尼斯进军的决定。
  做为蒙蒂纳军队的行军队长,和后来罗马忒西亚军队的参谋长,奥孚莱依还是很受亚历山大的信任和期望。
  奥孚莱依是个很注重细节和计划的人,在亚历山大开始在他的军队中推行各种全新的军制时,真正面对重重阻力的实际上作为执行者的奥孚莱依。
  从把散漫的士兵训练成如同整个战争机器当中不论行进还是射击都如同一个个标准式的零件,到用近乎苛刻的方式从军服到举止都深深蚀刻上蒙蒂纳-罗马忒西亚式的军人烙印,这一切都是奥孚莱依在一板一眼的去做。
  而据亚历山大看来,奥孚莱依会如此认真除了尽职之外,更多的原因还是他自己就对这种种充满条条框框的制度感兴趣。
  如果说亚历山大缔造了罗马忒西亚军队,那么奥孚莱依就是让这支全新的军队呱呱落地的助产士。
  不过虽然这样,亚历山大却始终没有让奥孚莱依单独领军。
  这当然不是因为信任问题,而是他知道以奥孚莱依的性格,其实很难做到独当一面。
  每当需要他自己做出重大决定的时候,奥孚莱依都难免会举棋不定,正是这种性格上与富有进攻精神的贡帕蒂不同的原因,当贡帕蒂已经成为亚历山大副手,在意大利战场上面对强敌时,奥孚莱依却依旧在蒙蒂纳兢兢业业的负责着整个军队的分配与调动。
  让奥孚莱依指挥东部军团,其实算是个很冒险的决定。
  特别是当把目标对准了的可能随时会介入伦巴第的威尼斯人时,做出这个决定之前,亚历山大曾经反复斟酌。
  不过如今罗马忒西亚军队中既能与贡帕蒂配合,又拥有能够指挥得动整个军团威望的,只有奥孚莱依。
  很显然,不论是如今的博洛尼亚团的布萨科还是比萨团的尼古拉·马切尼,虽然都被亚历山大寄予厚望,但不论是声望还是权威都无法与奥孚莱依和贡帕蒂相比。
  而且尽管很希望他们当中能够涌现出几个诸如汉尼拔,西庇阿这种名将,但是亚历山大也知道至少在预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博洛尼亚军事学院受训的那些军官也是指望不上的。
  “我们居然到了帕多瓦,”奥孚莱依对站在一旁的尼古拉·马切尼说,看到同伴像是敷衍般的脸色,他却依旧很执着的继续问“难道你不觉得不可思议吗,我们现在距离威尼斯只有不到10法里。”
  10法里对于其他军队来说或许是段很长的距离了,但是对罗马忒西亚人来说,这段距离却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以较之其他任何军队都严格得多的训练让罗马忒西亚士兵的忍耐力也更高,当初从蒙蒂纳在2天内行军至罗马的经历,已经成为了罗马忒西亚军队的骄傲和特点。
  现在这10法里让奥孚莱依的心里不由涌起一阵奇怪的冲动,似乎那座著名的城市离自己是那么近,以至只需要向前一伸手就能触到。
  这让奥孚莱依不由露出了难掩的激动。
  马切尼暗暗耸了耸肩,他其实对奥孚莱依还不如对贡帕蒂更熟悉,远征巴尔干的经历让他对那位勇敢的指挥官很是敬佩,至于眼前的参谋长,他就多少有些陌生了。
  不过经过这次强渡波河,马切尼多少有些了解这位参谋长的性格了。
  谨慎,缜密而又一丝不苟,不过却似乎并不擅于做出决定。
  马切尼心里暗暗给自己的上司打了这么个评语。
  正因为这样,对于自己居然能够突破到帕多瓦,奥孚莱依才会表现得有些过于激动。
  “我想这是因为我们的行动太大胆了,”马切尼向站在不远处等待着发落的一群威尼斯守军将领看了看,又露出了一丝疑惑“不过威尼斯人现在在干什么?”
  对马切尼的疑问,奥孚莱依显然也很疑惑。
  从下游突破波河之后的罗马忒西亚军队一路向着帕多瓦方向前进,进而做出直接威胁威尼斯的动作。
  尽管做出这个决定对奥孚莱依来说并不容易,但一切却依旧还在他的掌握之中。
  按照先前的计划,东部军团在渡河之后,要与西部军团合作,尽量把威尼斯人布置在边境前线附近的野战部队合围在伦巴第边境。
  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迫使威尼斯人签署合约,不得不退出伦巴第战争。
  只是在渡河之后奥孚莱依却意外的发现他们面前的对手太少了。
  或者说因为敌人意外的把兵力分布的太广,他根本没有可能一次就把敌人的前线主力包围起来的机会。
  隆多巴·巴巴瑞格的苦恼如今成了奥孚莱依的烦恼。
  而两人不同的,只是一个苦恼于没有足够的兵力形成一个个有力的防御集团,而是只能无奈的把不到3000人的军队分布在一片广大的丘陵地带。
  而奥孚莱依则恼火与因为敌人兵力分布太大,以至每次能够让他包围的只有那可怜的一点点部队,白白的在浪费他和他军队的时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4/13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