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校对)第12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82/1307

  或者他寄希望于下一代的联姻?
  想到西西里女王忽然怀孕,贡萨洛觉得也只有这个解释才说得通了。
  不过这些毕竟都是以后的事,或许作为君主的亚历山大这时候就需要考虑未来与阿拉贡之间的关系问题,但对贡萨洛来说,眼前的战事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个的传令兵纵马在阵形间来回奔跑,在隐约可见的影影绰绰中,逐渐拉开的队形向前缓缓推进。
  谢尔骑着马快速奔来,他在不远处用力拉住缰绳,又回头看看前面的阵型。
  “老爷,按照您的命令已经向西西里军队传达了女王陛下的谕令。”谢尔报告着。
  亚历山大默默点头,他知道西西里人对他的感情有些复杂,这和他与箬莎之间微妙的关系有关,也多少与他自己过去的经历有关。
  至少迄今为止在名义上,他还有着灯塔守护人的称号,这就让他做为卡斯蒂利亚国王,又同样有着西西里臣子的身份。
  而这不能不让很多人想起了英国与法国之间那错综复杂的关系。
  或许在有些人看来,这就是将来可能会导致西西里王位纠纷的隐患,除非有一个能够让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结果。
  战争是短暂的,一切都还只是开始。
  亚历山大心里涌起这样的感叹。
  激烈的战鼓声突然隐约响起,亚历山大向远处望去,随着缓慢的接近,阿拉贡军队首先发起了进攻。
  从贡萨洛指挥的位置传来了阵阵急促的马蹄声,接到命令的号手们开始一边催马奔跑,一边吹响了号角。
  战斗开始了!
第三百一十六章
重拳
  老罗维雷走在长长的甬道上,他身披法袍,头戴一顶代表枢机主教权威的圣洁冠,绣着金丝十字的褡巾垂在肩膀上,手里的十字架杖微微有些沉重,不过这让他的脚步看起来更加稳健有力。
  从14岁跟随着叔叔来到罗马,朱利安诺·德拉·罗维雷就被这座城市迷住了。
  那时候他整日整夜的流连于罗马城的大街小巷,醉心与七丘的美丽风光,同时也被罗马城里发生的那些光怪陆离的事所吸引。
  在这里他有了自己的第一个情妇,那年他15岁,而那女人是个将近30岁的妓女。
  然后她就和所有来到罗马追求醉生梦死的贵族们一样,完完全全的沉浸在了穷奢极欲的享受之中。
  直到对这一切彻底厌倦,他才开始认真考虑叔叔为他安排的将来。
  他成为了个年轻的主教,而后很快成为了大主教,尝试到了权力滋味的朱利安诺·德拉·罗维雷开始唾弃过去那些堕落的生活,他有了新的目标。
  他想有朝一日继承他叔叔的意愿,成为梵蒂冈的领袖,而为了这个理想他奋斗了将近40年。
  在这40年当中,他品尝到了权力的甘甜,也尝试了失败的苦果。
  曾经一度他在叔叔的余荫下成为了梵蒂冈的风云人物,但是权力角逐的失败让他不得不逃亡法国,那时候他曾经险些失去信心,以为自己要一生流亡异国。
  然后他抓住机会重新回到了罗马,再次踏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台阶的那一刻,他发誓一定要成为教皇!
  现在他的愿望就要实现了,虽然这其中多少与他当初想象的有些出入,但是这关键的一步已经迈了出去。
  最重要的是,接下来会怎么样。
  当马希莫找到他向他提出保留亚历山大六世教皇称号的要求时,老罗维雷觉得那简直荒谬到了极点。
  他不又想起了当初三教皇并存的荒唐时代,而那时与现在又是截然不同。
  所以他立刻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这个荒谬的提议,更警告马希莫不要把这个可能会引来争议的胡思乱想随便向外透露。
  同时他暗示马希莫,把他这种严厉拒绝的态度转告亚历山大,并且提醒他虽然自己很在乎儿女们的前途,但这并不是他提出荒谬条件的保证。
  当时的马希莫倒是很有礼貌的听着他的训斥,直到他说完,才很恭敬的说了一句话。
  正是这句话,让老罗维雷先是陷入震惊,怀疑和后来长长的茫然,接着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权量之后,彻底改变了之前的态度。
  现在他就要把这个决定向整个枢机团说明,他也知道这势必将会引起轩然大波,但无论是教皇宝座的诱惑,还是马希莫向他透露的那个惊人的消息,都让老罗维雷既怦然心动又满是期盼。
  看到不远处正在路边等着自己经过,然后点头致意的马希莫,老罗维雷不着痕迹的点点头,同时他也注意到了那些与他熟识的枢机主教们。
  那些人全都看上去神色平静,不过那稍显微妙的气氛依旧似乎在说明今天的枢机会议上会发生些奇怪的事情。
  老罗维雷和那些向他问候的枢机们低声寒暄着,他们只是随口说些不着边际的闲话,不过所有人都有意无意的围拢在老罗维雷的身边。
  这让其他那些枢机主教意识到今天的会议可能并不简单,也许会发生什么出人意料的事情,而马希莫与朱里奥·德·美蒂奇的加入,让那些枢机们真正震惊了。
  “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这几乎是所有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枢机们共同的疑问,也有人隐约猜到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但是却又觉得有些实在出人意料。
  巨大的拱形穹顶之下,枢机主教们围坐在椭圆形的座坛周围,自从亚历山大六世被流放之后,梵蒂冈就恢复了这种过去古罗马时代的议事方式。
  只是争吵依旧,阴谋不断,只是在这段时间里梵蒂冈也的确感到了疲惫与厌倦。
  或许该是彻底结束这种状况的时候了,很多人心里早已经有这样的念头,只是亚历山大六世就如同一块横在眼前的绊脚石,想要搬开他却又毫无办法。
  老罗维雷走进议事厅的时候,很多人纷纷站起向他致意,这个时候人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他逐渐强大的权威和影响。
  只是只要亚历山大六世活着一天,他就别想名正言顺的成为教皇。
  所以人们相信,这应该是朱利安诺·德拉·罗维雷如今最大的烦恼了。
  老罗维雷今天神色不错,一向不苟言笑的他难得的露出微笑与人交谈,然后他走到自己习惯坐的位置上。
  当他坐下来时,人们注意到他向两个人微微点头致意。
  那是刚刚与他一起先后进来的马希莫和朱里奥·德·美蒂奇。
  美蒂奇家族并没有因为他们被赶出佛罗伦萨彻底失势,朱里奥和他的哥哥乔瓦尼·德·美蒂奇如今依旧是梵蒂冈炙手可热的人物,而他的哥哥如今正在法国,所以朱里奥就成了美蒂奇家在梵蒂冈的代表。
  老罗维雷的动作虽然不大,但足以让很多人看在眼里不住揣测,他们暗暗相互询问却又不得要领,只是看着老罗维雷和他的那些人的言行举动,枢机们不由暗暗小心起来。
  一项项的议题由来自各地的报告提出,不过这时候枢机们早已没有心情像以往那样争吵不休,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老罗维雷那些人身上。
  终于,他们看到有个枢机从老罗维雷身边站起来,瞬间所有的目光全都投在他的身上。
  “我们已经受够了,”这位枢机一开口就以种深恶痛绝的语气给了所有人当头一棒“教皇已经离开梵蒂冈太久了,没有教皇的梵蒂冈就和没有国王的王国一样让人无所适从,现在该是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来了!
  很多人心里迅速闪过这个念头,他们知道这个是迟早会来的,只是看着老罗维雷,很多人都在琢磨他与亚历山大六世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俩人是宿敌,对手,可又因为某一个很特别的人,成了莫名其妙的亲戚,他们的女儿是同一个男人的妻子和情人,将来他们的外孙既是同父兄弟,也可能是生死仇敌。
  只是这样一种关系已经让他们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变得无比复杂,何况这其中更牵扯到了那个亚历山大。
  “尊敬的主教,请允许我提醒您,重选教皇需要有一个条件,”一个枢机站了起来,那人虽然是对之前开口的主教说话,可目光却不由自主的落在了老罗维雷的身上“我们必须首先要解决如今教皇依旧在世这个麻烦,您认为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我们不能迫使教皇退位,虽然教廷历史上的确有过诸如本笃九世这种先例,但是如今的教皇并不是本笃九世,所以也不应该遭受那样的不公待遇。”
  这样的回答让提出质疑的那位主教和其他人都大感诧异,他们低声议论满心疑惑,不知道这位首先挑起这个敏感话题的主教为什么如此前后矛盾,自打嘴巴。
  不能赶走前任,那后来者怎么上位,难道……
  正在议论的人当中有人发出轻轻低呼,接着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提出这个建议者可能的真正想法。
  不能罢黜旧教皇,但并不意味着不能上来位新教皇,历史上教廷曾经不止一次的出现两位甚至三位教皇并立的奇观,不过这也是基督世界的耻辱。
  难道老罗维雷为了当教皇,已经如此丧心病狂?
  很多人诧异的望向老罗维雷。
  他们倒是也能理解他如此心急的原因,据说如今正在伊比利亚的亚历山大六世身强体健,甚至一扫之前看上去已经明显衰老的样子,如果这样下去谁也不知道他究竟还能活多久。
  另外关于不久前教皇曾经险些遇刺的预测的传言也让梵蒂冈一度陷入纠纷之中,很多人都在猜测究竟是谁想要亚历山大六世的老命,不过想来这次行刺的失败会让那个亚历山大警惕许多,那么想要让教皇突然死亡就难多了。
  所以老罗维雷在这个时候显得焦急起来倒也可以理解,毕竟如今这年头谁又能知道自己是否活得过别人?
  只是要出现两个教皇,这即便是想一想也让枢机们难以接受。
  而接下来正如人们猜测的那样,那位显然就是被老罗维雷安排冲在最前面的枢机提出了这个惊人的建议:“保留亚历山大六世教皇称号并给予他应有尊重,但是要他许诺永远不返回梵蒂冈,而且这一称号自他而始而终,然后我们选举一位真正的教皇继续领导整个基督世界。”
  虽然已经想到了会是这样,但还是在听到这一建议之后议事厅里响起一片哗然。
  很多人纷纷站起来表示强烈的反对,他们首先声明,自己并不反对老罗维雷称为教皇而且十分期盼这个结果,但是如果老罗维雷一定要尽快成为教皇,那么他们宁可讨论罢黜亚历山大六世这个注定不会通过的方法。
  只是那样一来事情又会变成一场无休止的争论,所以现在看来似乎等待依旧是唯一的办法。
  不停的施加压力,以迫使亚历山大六世自己宣布退位,或是干脆等他死了之后再说。
  至于保留教皇称号的提议,那些人表示是怎么也不会同意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82/13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