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校对)第1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1307

  法国骑兵的勇猛给了他很深的印象,虽然被波西米亚人驱逐,但是却并不意味着法国骑兵就不行。
  相反,只要想想一百多人的波西米亚骑兵也只是把20多个法国骑兵赶出了战场,而没有能做到重创,更不用说是歼灭,就可见法国骑兵是如何的强悍。
  可以说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多少军队能和法国骑兵正面对抗。
  这不但让亚历山大对组建骑兵产生了浓厚兴趣,同时也开始有了某些想法。
  而要建立一支骑兵所需要的花销固然惊人,要筹集起足够的战马装备就更是要费时费力,而亚历山大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只这一件事。
  现在有一个这么好的机会出现在面前,亚历山大觉得不能轻易放弃。
  利用法国人的装备组建属于自己的骑兵,这怎么看都是很划算的。
  另外亚历山大很清楚他带领的这个车队看似壮大,可实际上却是空有外表。
  自己如果想进入罗马,就必须要经过布鲁依尼谷地法国人的营地,如果这个时候法国人突然发动袭击,那么等待他的就是一场灾难。
  而一支被解除了骑兵武装的法国军队,威胁就会少得多。
  “我的条件就是这些,”亚历山大低声说“如果你觉得无法的接受,我可以为你提供一个足以保住尊严的机会。”
  “你说什么?”子爵的眼睛睁大,虽然不认为这个那不勒斯人会提出什么好建议,但他还是屏住呼吸仔细听着,哪怕这样让他又感到一阵疼痛。
  “你们不是缺少粮食吗,”压力山大的声音很低,听上去倒像是在发出诱惑的魔鬼“我可以为你的人提供足够多的粮食,但是这需要你们用钱买。”
第九十四章
去罗马
  格罗诺布子爵站在堡垒前的空地上,看着逐渐远去的运粮队,在他身边,一群士兵正用小木车往堡垒里运着一车车的小麦,一阵寒风吹来,子爵不由发出轻轻的咳嗽。
  旁边的随从骑士要想扶他,却被子爵拒绝了。
  回头看看身后并不高大的堡垒,这里是查理国王命令去年命令临时建造起来的,是罗马守军外围警戒的一部分。
  可现在看,子爵觉得这就是个讽刺,一群明显是刚上战场的农夫却打赢了法国的军队,这让他觉得似乎法国人的光荣正在慢慢褪去。
  再透过敞开的大门看看里面一群正用冷漠的目光注视着他的人,子爵开始觉得这个冬天要不好过了。
  “也许我做错了,”格罗诺布子爵像是自语又像是问旁边的人“现在我的荣誉没有了,格罗诺布家族要在我手里彻底衰落了。”
  “可至少您让我们有了吃的,”随从安慰着子爵“据说罗马的军队并不比我们好过,也许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要离开这里了。”
  子爵点点头,他也早已经听说了关于罗马那边发生的一些事,这也是之前他带人离开堡垒的原因,除了巡逻谷地,他当时还希望找到能供堡垒里的人生活的粮食。
  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粮食会是用这种方式得到的。
  不到三十匹战马和一大批装备,换取了他的自由和身边这批看上去够他们吃上一段时间的粮食。
  “也许不需要这么多,”子爵忽然自嘲的一笑“大概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要离开这里了,既然这样我们还可以少付出些马和装备。”
  随从没有说话,他的目光同样看向远处已经快消失不见的队伍。
  在队伍的后面,隐约可以看到波西米亚骑兵在两次警惕的断后护卫着,这也是为了防备堡垒里的法国人趁机袭击。
  随从忽然有些莫名悲伤,他并不是为那些战马和装备感到惋惜,甚至也不全是为身边看上去糟糕到家的子爵,不知怎么,随从有种感觉,似乎属于伟大的骑士时代随着那些战马的离去,也正慢慢远离他们的身边。
  清脆的马嘶从远处响起,亚历山大看到卡罗正纵马从队伍侧面奔过,然后很快消失在了前面的丛林里。
  再回头看看,亚历山大露出了个微笑。
  身后的粮食的确少了点,但是那些马车上却堆起了其他的东西。
  布鲁依尼谷地的这些法国人其实是“很穷”的,当亚历山大提出要他们用2000杜兰特买下他们需要的粮食时,不论是子爵还是他的随从或是那个看上去很油滑的总管都露出了吃惊的样子。
  很显然法国人认为2000杜兰特是一笔大得让他们无法承受的数目,然后在双方一阵讨价还价后,亚历山大也不得不做了些让步,最终双方以1400杜兰特的价格成交,这要比亚历山大要的价低了不少,而且让亚历山大有些郁闷的是,即便这样法国人还没有现金。
  法国人用来支付的是羊皮,绒毯,首饰,一批餐具,还有不知道从哪里劫掠来的画作和大理石雕像。
  阿格里人把车上的粮食搬下来好腾空马车,然后看着这些东西装了满满几车之后才算完事。
  整个过程时间不短,而波西米亚人始终警惕的监视着堡垒里的法国人。
  为了让那不勒斯人安心,骑兵们的战马是提前就交出来的,这让法国人那边似乎还引起了一阵骚乱的,虽然不知道他们最终是怎么解决的,但是亚历山大能看出这件事对子爵来说应该影响不小。
  只是这并不能动摇亚历山大的决定。
  解除布鲁依尼谷地法国骑兵的武装,这是他在离开你这个地方前,保证自己的人不会再遭受袭击的唯一办法。
  看着身后那些马车里的战利品,亚历山大知道很多的眼睛已经红了,而他也并不是个吝啬的人,更知道要想让一支军队保持旺盛的士气应该需要什么。
  亚历山大有点感叹,不论是在几百年前或是几百年后,要想调动起军队的士气都并不困难。
  两百多年前,乌尔班教皇只用一通慷慨陈词的讲演,就让欧洲人自备武器,自带干粮的红着眼的发动了大大小小十几次对萨拉森人的圣战。
  而将来,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只要扯出爱国主义的大旗肯定就会有无数人自愿走上战场。
  但是现在却是完全没有这种可能的。
  雇佣兵的兴起让战争变得充满了商业味道的铜臭味,每场战争的背后都是雇主与佣兵之间斤斤计较锱铢必较的讨价还价,而这种完全用钱“买”来的战争,其结果往往就可想而知了。
  佣兵们自然不会为了一个暂时的雇主拼命,那些佣兵的队长更不会甘心把自己辛苦建立起来的队伍为了某个人赔个精光。
  所以至少在佣兵盛行的亚平宁半岛上,战争往往变成了一种儿戏般的东西,经常出现花高价雇来佣兵却在战场上和敌人的佣兵见了面后忽然聊起闲天的事情,哪怕是那些较为敬业的佣兵队伍,也往往为了保存实力不肯真的卖力气干活。
  还是要组织属于自己的军队啊,亚历山大这么琢磨着。
  亚历山大知道自己不会走依靠佣兵的路子,就如同虽然波西米亚人用的很顺手,但是除了当初愿意留在阿格里定居的那些波西米亚人,他不会把自己的命运交给纳山的那些波西米亚骑兵一样。
  当然,亚历山大也没想过要组建一支属于自己的法国骑兵。
  这不止是因为他知道以他的财力根本就养不起这么一支军队,甚至即便是整个欧洲任何一个国王也不可能供养那么一支骑兵。
  法国骑兵的强大和规模的是来源于他们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骑士阶层,这些自备战马装备的骑士们整天除了打仗什么都不做,而这么一大群不是生产却每天都要消耗大批粮食鱼肉的家伙,是靠着他们各自大大小小的领地,而不是他们的君主养活的。
  亚历山大显然是拿不出这么多地的,他可以用较为廉价的土地供养一批波西米亚人,这就已经是他的极限,如果要他供养一支法国骑兵,亚历山大相信的不需要别人算计,他自己的人很快就会把他吃垮的。
  不过除了财力不允许,更重要的是,亚历山大清楚的知道,辉煌了几个世界,曾经横行欧洲的骑士时代即将结束了!
  武器的变化,战争的发展,一切都在预示着骑士时代终结的序幕已经拉开,甚至早在将近一百年前的阿金库尔,英国人就已经用由乡下农夫组成的长弓手的密集箭雨证明了在经过严密组织的军队面前,法国贵族老爷们的长矛重甲就是个悲剧的事实。
  而火器的出现,让即便是最保守的将军也明白了即便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兵,也有可能在远处就轻易杀死一个出身高贵,全身披挂的勇猛骑士。
  这是个正在发生着巨大变革的时代。
  不论是军事还是艺术,也不论是诠释信仰释还是创造财富,甚至是整个旧世界的版图都在被不停颠覆,又在不停的创新当中迸发出崭新的火花。
  亚历山大拿过带在身边本子开始写起来,他需要把这些想法和记忆中某些可能实现的东西都记录下来,也许现在看来没有用,但是将来呢……
  卡罗一次次的出现在队伍前,而且他也开始带着那些之前的阿格里猎人,这让亚历山大觉得这个猎人还是很明白该怎么做的。
  被分配安排成几个梯次的斥候游骑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队伍四周的警惕,亚历山大没有派出波西米亚骑兵,除了是为了借机训练卡罗他们作为斥候,更重要的是他需要每个波西米亚人都随时保持良好的状态,一旦发生战斗,他现在还指望不上阿格里的火枪兵们。
  乔安娜的随从出现在马车旁边,他很小心恭敬的对亚历山大说陛下“请大人过去一下”。
  布鲁依尼谷地的战斗产生的影响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乔安娜对亚历山大态度的改变。
  乔安娜并不在意亚历山大把粮食卖给法国人这件事,事实上一边交战一边有生意往来并不算什么奇怪的事情,特别是如亚历山大这种虽然拥有了阿格里的领地,但是严格说起来却是个西西里人的身份来说,他的行为在很多人看来,并没有让人觉得有什么值得诟病的地方。
  当然,如果亚历山大把运往北方的所有粮食都卖给法国人,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至于现在,乔安娜甚至觉得这个西西里来的乡巴佬还不是那么蠢。
  “也许我可以把一些事情安排给这个人。”乔安娜是这么打算的。
  乔安娜所谓的一些事情,是她希望在进入罗马之后不会受到法国人的骚扰。
  说起来这有些奇怪,乔安娜要进入的罗马,如今正被曾经占领并且夺取了那不勒斯王冠的法国人占领,这让虽然已经不是那不勒斯王后的乔安娜的处境多少变得有些微妙。
  乔安娜并不担心法国人会把她拒绝在罗马城外,但是进入被敌人占领的城市,毕竟是危险的,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所以她希望亚历山大的军队能保护她。
  至于会为此付出的代价,乔安娜并不担心。
  只要这次罗马之行顺利,那位从尼德兰低地来的汉萨商人自然会她支付账单。
  乔安娜摸了摸随身带着的一个不起眼的手袋,那里面有一封格罗宁根让那个叫奥尔迦拉的女人带来,要由她转交给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密信。
  乔安娜这次旅行的真正目的,可以说完全是为了这封密信。
  不论对那个叫奥尔迦拉的女人如何鄙视,但是她知道这个那个女人是格罗宁根在那不勒斯的耳目,也许那个人还有其他没有露面的手下,但是那个女人能做为低地人的使者,就不能不认真对待。
  所以乔安娜很认真的听取了奥尔迦拉,或者说是格罗宁根希望她在教宗面前的进言,至于那封密信,乔安娜猜想那里面除了格罗宁根的要求,一定还有某些足以打动亚历山大六世的其他东西。
  正因为这个,奥尔迦拉才会向她透露亚历山大即将有北方之行的消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13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