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校对)第2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2/1307

  很显然考伦坡的死让波吉亚与斯福尔扎家族之间原本就微妙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复杂,甚至可能原本就已经充满裂痕的这对亲家,干脆就可能因为这件事彻底翻脸交恶。
  假如是这样,也许他的处境应该不会多糟糕,可如果那两家人并没有立刻翻脸,那对他来说事情可能就要变得糟透了。
  如果说波吉亚们擅长各种阴谋,那么斯福尔扎家的人就以异乎寻常的强硬著称。
  作为以佣兵起家的他们来说,暴躁得如同刺猬般动辄就会和人势不两立的性格,在整个意大利都是出名的。
  “尊敬的主教大人,我不得不向您报告一件也许会让您感到愤怒的事情,”亚历山大开始写信,他知道这封信一旦送出去之后会引来什么样的变动,所以在落笔的时候他心里就有种莫名的感觉“我在桑罗尼的矿场发现了一个针对罗马和您的家族的阴谋,不幸的是,参与这个阴谋的人当中有您的至亲。”
  写到这里的亚历山大隔着窗子看着房子外的空地上已经挖好的一个坑,不由发出个轻轻的“哼”声。
  做为米兰贵族的考伦坡即将被草草的埋在那个坑里,墓前会树起一个简单的十字架,而为他做最后祷告的牧师却是个全身脏兮兮还满嘴酒味的落魄牧师,这个牧师就住在山下的村子里,当他被带上山来的时候,还因为刚刚喝得醉醺醺的摔了好几个跟头。
  一开始牧师以为又是矿场上死了人,可当他看到死的居然是矿场的主人时,牧师立刻变得不安起来,他吓得酒也醒了一大半,特别是当发现考伦坡居然还是被人杀死的之后,牧师早已经吓呆了。
  这时候牧师站在墓坑前看着考伦坡的棺材被慢慢放下去,他一边麻木的背着经文一边不安的往房子那边看去,他知道在房子里有个人应该是这些忽然出现,似乎与考伦坡的死有关的外乡人的头领,不过这时候牧师只希望这场葬礼赶紧结束,然后他就要立刻逃回村子里去。
  “老考伦坡不会放过这里任何一个人的。”
  牧师偷偷的看着在场的每个人,他并不打算承认自己是想记住这些人的脸,好在将来老考伦坡回来的时候向他告密,牧师只是希望老考伦坡将来听到他儿子的死讯之后,可以看在自己曾经主持了他儿子葬礼而且还能提供些线索放过他。
  而在房子里,亚历山大在认真的些着他的信。
  “大人,让我从这次旅行的开始向您叙述,也许这样有助于您了解究竟在面对什么。”
  亚历山大沾了沾墨水开始构思他的‘故事’,既然要让一切变得糟糕,那就不妨让大家都搅进这个糟糕的局面当中来。
  因为只有越混乱,他才更容易从其中摆脱出来。
  “刚刚离开罗马,我就发现自己的这次旅行并不孤独,一群来历不明的人始终在尾随跟踪我,请原谅我曾经猜想过这是否是您因为对我的不信任而派来的人,但是随后这些人趁着黑夜袭击了我的营地,他们甚至使用了大炮。”亚历山大缓缓的写着,他想象着这封信落在亚历山大手中之后会带来什么样的反应,同时他决定在一些地方稍微篡改一下之前发生的那些事的前后经过。
  事情依旧还是那样,但是只要稍微改变一点,一切也就不同了。
  “之后在一个叫谭普拉的镇上,这样的遭遇再次出现,而其中的危险让我险些丢掉性命,”亚历山大写道“我这么说并不是为了向您邀功,而只是想要提醒您这次旅行从一开始不但困难重重,甚至已经被人发现,他们显然并不想让我顺利的完成任务,而这么做的目的显然是为了让罗马继续被困在严寒之中。”
  外面牧师单调空洞背诵经文的声音时隐时现的传进屋里,亚历山大则站起来走到立在墙角的康妮欧的画像前,他稍一沉吟弯腰双手拿起画像,然后小心的把它重新挂在原来的地方。
  然后他轻轻抚摸着摆放在一边的卧榻隆起的云头雕刻上,感觉着手掌下云头浮雕的起伏,他的脑海里不由再次出现了第一眼看到那个女人时,她那与墙上的画像遥相辉映的半卧姿势。
  想到那女人的厉害手段,亚历山大嘴角不由挂上一丝微笑。
  他回到桌边,拿起笔开始写了起来。
  “主教大人,我想这些一路上发生的事情应该已经让你感到厌烦了,不过这些都是必须要说的,因为这都是我接下来向您报告的这场阴谋的序幕,我要向您报告的是:您的至亲,尊敬的卢克雷齐娅小姐的丈夫,佩扎罗的乔瓦尼·斯福尔扎,很可能参与了一场针对您和您的家族的巨大阴谋。”
  当写到这里的时候,亚历山大深深的吸了口气,他先停下里看了看自己写的内容,然后才开始继续写到:“我知道这么粗暴无礼的指控一位贵族是很严重的行为,更何况因为这个人的身份以及与您的关系,这将会让我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但是不论是做为罗马秩序会议的一员,还是做为您在罗马的同伴,我都有责任和义务把知道的一切说出来。很显然您的亲戚很清楚罗马在这个冬天里的遭遇,更清楚这么继续下去会有多糟糕,但是正是他与桑罗尼矿场的考伦坡的勾结,让罗马人在这个冬天里不得不遭受寒冬的侵袭和折磨,断绝对罗马的供煤并非是因为道路和天气的原因,而是从一开始就已经计划好的阴谋,在这里我甚至怀疑那几座因为雪灾塌陷的桥梁也并非是纯粹的巧合,很显然这其中有这么某种联系。”
  亚历山大慢条斯理的写着,他知道凯撒当然不会轻易相信他,或者说至少不会完全相信,因为关于乔瓦尼·斯福尔扎有可能背叛波吉亚家的事,凯撒和他那一家人不可能一点消息都听不到。
  所以他的这份叙述事实的信件,虽然不会被完全取信,但是对原本就已经怀疑乔瓦尼·斯福尔扎的波吉亚家来说,不过是让那个怀疑变得更加确凿而已。
  而这一切当中关键的地方,就是之前亚历山大遇到的两次袭击。
  如果只有那两次袭击,那么凯撒不会太当回事,他也许会认为这纯粹只是亚历山大自己惹的麻烦。
  或是如果只有考伦坡的死,亚历山大的话也不足取信,毕竟他没有任何证据。
  但是当前后发生的事完全联系起来之后,一切就变了。
  刚刚离开罗马就被跟踪,随后连续遭遇袭击,接着就是桑罗尼矿场场主阴谋截断对罗马的供应,甚至有可能为了这个破坏通往罗马的桥梁和道路,这一切如果说没有联系,任何人都不会相信的。
  当把这一连串的事情联系起来后,得到的唯一答案只有一个:敌人在罗马!
  就在罗马城里,正有一群人在阴谋针对波吉亚家,这些人和远在桑尼罗的考伦坡相互勾结,先是利用严冬断煤引起民众不满,试图令波吉亚家陷入困境,然后他们不惜派人半路袭击凯撒派出打通道路的使者,而这一切最后的结果就是桑尼路的考伦坡被发现之后的死。
  亚历山大相信从这封信里看,前后的一切都是说得通的。
  而最关键的是,不论这封信里写的是不是事实,他知道凯撒其实是“愿意相信”这一连串对乔瓦尼·斯福尔扎的阴谋论。
  在亚历山大记忆当中,卢克雷齐娅·波吉亚与乔瓦尼·斯福尔扎的婚姻原本应该还能维持一年,然后才会彻底破裂。
  可在派人送出那封信之后,亚历山大不由怀疑那对怨偶的缘分,可能要提前结束了。
  在等待回信的这个时候,亚历山大让人好好收拾一下这栋原本属于康妮欧家的房子。
  而后很快他就在这里发现了些很兴趣的东西。
第七十章
等待
  亚历山大没想到居然会在这座房子里发现一些很奇怪的东西,或者说是些出人意料的玩意。
  在这座房子的暗道当中,卫兵们找到了一间似乎是用来当做藏书室的房间,里面几个很大的书架上罗列着一本本看上去年代已经久远或是常年不被翻阅早已经落满尘埃的书籍,还有些看上去就已经很有些年份的成卷的书稿摆放在一起,看上去就好像无数的卷起的糖圈。
  在这些书籍当中,亚历山大发现了一些也许对他来说无关紧要,但是在如今这个时候就未免太过敏感的著作,这些东西即便是在宗教思想最宽松的地方也往往会被指控为惑众言论,有些更是会被视为彻底的异端邪说。
  这些东西就那么很明显的放在这个密室里,虽然上面落满灰烬的锁头说明也许考伦坡并不知道或是根本没有注意过这里,但是亚历山大却发现自己似乎又发现了一条为考伦坡的死找到借口的理由。
  不过让亚历山大真正感兴趣的并不是这些可以为自己再多少一份辩解理由的发现,而是他注意到这个房间的主人落下来的大量的有关游记和勘探的笔记记录。
  从大家已经熟悉的地中海沿岸的个个靠岸港口的规模大小与市场调查,到一些沿着非洲向南旅行沿岸代大大小小村庄的风土人情和特产所出,这份署名“马丁·马林达奥”的游记里十分详细的记录了如今欧洲人所达到的从大西洋沿着非洲海岸向南能够到达的最远的地方。
  而在另一方面,这个马丁·马林达欧又记录了以意大利为起点,向着欧洲北方旅行的诸多见闻和种种收获,让亚历山大颇感兴趣的是,当写到关于汉萨同盟所控制的北海地区时,这个人在他的游记里却有着和其他人只有对这个不住的获得巨大财富的同盟充满的羡慕情绪的不同见解。
  “汉萨同盟的人太强大了,也太团结了,他们完全把握和控制了北海沿岸所有的城市,对任何想要触犯他们利益的人,他们都会予以毫不留情的打击,这就如同当年可怜的丹麦国王,只因为惩戒性的惩罚了几条属于同盟的渔船,就险些丢掉了头上的王冠,最后不得不用继承人的选择权换取他自己的地位。”游记的前半段并没有太特别的地方,虽然比较起来要比其他人对这些地方的描述显得详细得多,一开始这些记录并没有被亚历山大太过注意,他只是对游记里面那些对各地区物产与资源的描述更感兴趣,可接下来的话打破了他的这种想法,他很快就发现自己似乎看到了某些不得了东西“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强大,我看到了这个同盟潜伏的危险,我们完全可以试想一群摆脱了他们的领主与国王控制的商人有多么可怕,这些城镇普遍以身为同盟一员而自豪,而不是以自己是某位君主的臣民而骄傲,他们对同盟义务的忠诚远远比为国王纳税更加自觉,甚至当有时候国王下达的命令与同盟的利益相互违背时,这些商人往往会毫不犹豫的忽视甚至违抗国王的命令,这实在是太奇怪了,一群商人居然会这么固执的只为了维护一个商会联盟的利益,甚至不惜颠覆他作为一个世俗君主臣民的身份。”
  亚历山大看到这一段时候不由想起了一个已经很久没有见过的人——休伯特·范·格罗宁根。
  这个能让索菲娅重新回到身边的格罗根宁,就是汉萨同盟的一员,而且还应该是很有身份的一员。
  那个人很显然深悉如何使用金钱和财富为自己创造优势的手段,从一开始他对那不勒斯的斐迪南的巨额资助,到接下来对乔安娜的阔绰支持,汉萨同盟看似财大气粗的交朋好友背后,其实是对权力者们的不屑与轻蔑。
  任何身份尊贵的人,最终都要拜服在金钱面前,他们的地位越高对金钱的需求就越大,而掌握着这一笔笔巨大财富的汉萨同盟就是这些贵族背后的施惠者。
  亚历山大是能够体会到这种不屑与轻蔑的,所以虽然格罗根宁似乎也向他伸出过橄榄枝,但是他只是很谨慎的表示了与那个人之间的善意。
  亚历山大很清楚,当在汉萨同盟心目他还是个小人物时,他们也许不会在意在他身上投下的那点小小投资的回报,但是当他们肯在他的身上下大本钱时,这除了等于是承认了他变得重要起来之外,他们对他的期望也就变得更大了。
  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这个道理在任何地方都是通用的,汉萨同盟的钱真的是那么好拿的吗?
  只要看看乔安娜就知道了,因为汉萨同盟提供的那笔钱,乔安娜不得不在罗马到处奔波,拼命周旋于那些权贵之间,这对其实并不擅长权术的乔安娜来说,未尝不是个难忍的折磨。
  “我很难想象一位君主要如何容忍这样一群人的存在,虽然他们的确为领地带来了足够多的财富,但是每当想到他们在吃饱喝足之后才会用轻蔑的口气谈论起他们的君主,我就觉得那些大人们肯定不会对这种事有多么高兴,”亚历山大继续看着这份游记,他发现居然有点着迷了“而且让人觉得奇怪的是,汉萨同盟的人用顽固,或者说是不理智的方式牢牢的封锁着以北海沿岸的各个城市为地盘的领地,他们敌视一切敢于侵入他们地盘的人,更禁止任何不是同盟成员的商人在他们的地盘里抢食吃,他们控制着北方鳕鱼的所有份额,把握着当地特有的大杉树采伐的数量,更是如同古代恶龙般死死盯着瑞典山脉里的那些铜矿,而这些财富恰恰让原本就对同盟的贪婪没有太多好感的外人更加充满敌意。”
  亚历山大饶有兴趣的看着游记,他觉得自己似乎无意间发现了个好东西,他已经猜到这个马丁·马林达奥应该就是康妮欧的父亲,不过在他想象中这个因为生意失败的倒霉蛋应该是个多少有些莽撞的家伙,可现在看着他写的游记,亚历山大却不能不承认这还真是个有着自己非凡观点,更是能用很高的角度看待事务的人。
  “要是能见到这家伙就好了,不过只希望这家伙不要像他那个讨厌的女儿那么难缠。”亚历山大这么想。
  杀掉考伦坡的结果就是整个矿场一时间没了约束,亚历山大这时候不得不临时担任起了桑尼罗矿场场主的职责,他把所有能当帮手的人都召集到宅子里,在让波西米亚人展示了一下他们使用马刀的凌厉之后,亚历山大命令所有人必须老实的继续工作。
  至于那些看上去默默接受了矿场的老大已经换人的工人们私下里怎么想,亚历山大就没兴趣关心了。
  其实他也曾经到矿场里看过采煤,看着那些完全没有任何技术可言,纯粹靠着最简单的挖凿方式在露天的浅煤矿中工作的工人,亚历山大想不出什么特别办法能改变这种不但明显效率底下,甚至大多数矿脉都被浪费掉了的落后采掘方式。
  而且说起来他也并不想做什么改变。
  虽然煤的重要性在如今还没有完全受到重视,但是桑尼罗的矿场不论是对罗马还是对米兰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只要想想就因为没有拿到卢克雷齐娅的嫁妆钱,斯福尔扎家就拒绝按协议把这个矿场交给波吉亚家,就可以想想得到桑尼罗矿场对两家是多么重要了。
  所以亚历山大很理智的没有打这个矿场的主意,因为他知道这个地方不是现在的他能够惦记的。
  等待总是很漫长的,在等着罗马回信的同时,亚历山大又派出了几个使者,这些人有的赶往那不勒斯,有的被派往阿格里。
  亚历山大有种预感,随着查理八世的失败,原本应该平息一段时间的意大利,却可能又要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是他所不熟悉甚至是在记忆中根本没有印象的,特别是当他的那封给凯撒的信送出去之后,亚历山大就更加确定原本应该循着轨迹发生的一切似乎已经开始慢慢脱离了原来的样子。
  当知道了自己女婿对波吉亚家的敌意之后,亚历山大六世还会容忍到明年才会对乔瓦尼·斯福尔扎下手吗?
  而乔瓦尼·斯福尔扎能从亚历山大六世的手里逃出来,有很多证据证明是卢克雷齐娅暗中给她的丈夫通风报信,可如果事情提前发生,会不会导致卢克雷齐娅并不警告自己的丈夫呢?
  那么如果乔瓦尼·斯福尔扎没有能逃出来,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故?
  亚历山大并不觉得自己躲在桑尼罗山上有多么轻松,如果说之前他还能依靠对这些人和事似是而非的了解做出些判断,那么从现在开始,他就要渐渐依靠自己的直觉去面对可能发生的一切了。
  派出去的使者还没有回来,不过谭普拉镇子上却已经派来了人,报告说被破坏的桥梁已经修好能够通行。
  这原本是个让人高兴的事,但报信的人带来的另一件消息却让亚历山大感到困惑。
  在当地教区司铎到谭普拉调查涅德神甫参与谋杀的事件之后刚刚离开之后,涅德神甫的住所就忽然被一把大火烧了个精光,里面什么都没有留下,显然下达这个命令的是司铎本人,而对于这个举动司铎却是一点解释都没有,而且据报信的人说,司铎大人离开谭普拉之后并没有返回教区,而是不顾当时已经很晚和路上并不好走,直接带人去了罗马。
  亚历山大意识到自己好像在谭普拉的时候应该是忽视了什么东西,只是如今一把大火把一切都烧没了,所以他就算是疑惑重重可也一时间没了办法。
  不过亚历山大在桑尼罗山也并不只是在枯燥的等待,就在这几天当中,他重新拿起了已经许久没有改造过的火枪。
  经过几次其实并不算是多么激烈的战斗,亚历山大发现了火枪当中的很多问题,尽管限于条件他不可能完全解决,但是他觉得还能多少有些帮助的。
  当火绳枪盛行的早期,很难想象为了能让火捻持续燃烧,而不是烧到一半就熄灭掉,人们在想尽办法的时候会无所不用其极,其中就有人常识着用尿液浸泡然后晒干火捻的办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2/13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