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校对)第2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2/1307

  在信里,那位老人不吝辞藻的很是对亚历山大赞许了一番,特别是关于他在那不勒斯人面临饥荒与罗马人面临严冬的蹂躏时,勇敢的站出来的举动,老人赞不绝口的同时,也很是以西西里出了这么一位英雄感到自傲。
  只是当这些溢美之辞统统用过一遍之后,加缪里才在信里透露出了来信的目的。
  在信中,加缪里提到巴勒莫的商人们发现了一些让他们觉得有些不安的迹象,似乎越来越多的商品正向着西西里涌来,一开始那些商会是不把这个当回事的,可一个冬天下来,他们才渐渐发现了些令人担忧的事情。
  一些平时不被看重的小商会不知道是得到了什么人的帮助,开始不断的以很低的价格拿到比平时实惠得多的货物,然后这些小商会再以同样低廉的价格在巴勒莫,甚而是西西里岛内地城镇贩卖。
  从最初不经意的小打小闹,到后来春天时候已经开始在一些大的城镇里争夺市场,巴勒莫的大商人们终于不得不正视这一切了。
  很显然,他们有了一个看上去不太好对付的敌人。
  看到这里的时候,亚历山大嘴角已经噙起了一丝微笑,他不得不承认箬莎干的比他想象的还要好。
  和巴伦娣不同,也许是莫迪洛伯爵的影响,箬莎从一开始表现出的其实不像个商业天才,而更具有一个政治家的眼光。
  这就让箬莎在做出任何决定时总是要先考虑更大的利益,而不只是能获得多少金钱上的回报。
  譬如按照加缪里的描述,感到不安的应该绝不只是巴勒莫的那些商会头头们。
  果然,在接下来的信中加缪里很婉转的表示了对亚历山大的期望。
  “如果能成为莫迪洛伯爵的朋友,将会被视为西西里议团的荣幸,鉴于你与伯爵非同一般的关系,以及你身为灯塔守护者的责任与荣誉,我们认为你很适合成为双方之间的使者,两西西里的兄弟情谊在如今这种时候是弥足珍贵的。”
  看着这封信,亚历山大嘴角有点微微抖动。
  他不得不承认,任何年代的政客都是最无耻的一群人。
  如果只是看这封信上的内容,大概谁也想象不到就是这些人,当初在获得胜利之后就厚颜无耻的翻脸不认人,把他赶出了西西里。
  看来自己还需要锻炼才行,亚历山大心里不无自嘲的想着,随手把那封信放在了一旁。
  然后他拿起了另外一封信,那是箬莎派人送来的。
  “亲爱的哥哥,如果你依旧坚持把那个波西米亚女人留在身边,我只能对你感到失望。”
  看到这开始一句就毫不保留的态度,亚历山大有点挠头,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那两个人就是处不来,可现在想到她们都不在自己身边,心中又不禁感到怅然。
  “我去了塔兰托,还去了西西里,我整天都很忙,这在以前是从没想象过的,我身边有几个不错的助手,他们能帮我做很多事,特别是你的那个修道士,我觉得他有当一个外交官或是骗子的潜质”箬莎在信里看似随意的写着,这种如同聊天一样的通信已经在这对兄妹之间形成了某种默契,不知怎么,每当箬莎用‘我的哥哥’这样的称呼时,亚历山大心底里就不由会微微颤动“只是虽然很想自豪的对你说我做了很多事,可实际上我发现自己其实只是在小打小闹,巴勒莫人都很固执,他们倚仗着拥有通往东方的航线不屑于和我们建立商业同盟,这让我不得不转而和一些小商会谈生意。我觉得巴勒莫人都是些石头脑袋,也许要用奥斯曼人的锤子才能敲醒他们。”
  看着箬莎字里行间透着气愤的语气,亚历山大不由轻笑,他能想象箬莎因为碰壁之后那种愤怒的样子,也能想象因此她可能在巴勒莫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不过对加缪里和贵族议团来说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他们肯定把箬莎的举动当成了莫迪洛伯爵的什么手段和伎俩,估计这时候的巴勒莫一定已经各种谣言四起,猜测纷纭。
  再想想加缪里的那封来信,亚历山大心中不由暗暗有些得意。
  西西里人,总是要为他们做过的事付出代价的。
  不过亚历山大没打算就这么放过那些西西里人,毕竟在他的计划里,西西里岛拥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所以他在给加缪里写了封完全没有意义的回信后,就给箬莎这样回复到:“我的妹妹我对很满意,你所做的一切在将来一定会有很大用处的,至于你说巴勒莫人的顽固,相信我,很快他们就会明白自己失去了什么样的机会。”
  写到这里,亚历山大的目光落在旁边的地图上。
  已经在详细程度上颇为精致的海岸线勾勒出了地中海的轮廓。
  在东方,大片的土地被一弯新月笼罩,而亚历山大的目光却投向了地中海的另一边。
  那里是伊比利亚半岛。
  看来还是得先解决眼前那个讨厌的贡萨洛才行,亚历山大心里琢磨着。
  贡萨洛是个很厉害的家伙,甚至就因为太厉害了,亚历山大从心里对这个人有着深深的戒心。
  一个军事天才,一个身份显赫的贵族,一个被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近乎无限信任的重臣,这任何一项都足以让亚历山大对他有着很深的顾忌。
  乔迩·莫迪洛,这个名字和身份之所以到现在始终都被深深的隐藏着,甚至即便是莫迪洛伯爵也不得不小心的掩饰内心的真实意图。
  贡萨洛,就如同一座让人无法绕过去的大山,横在很多人的面前。
  所以亚历山大很愿意看到有人给贡萨洛找点麻烦。
  拿起笔,亚历山大稍微沉吟,随即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尊敬的大人,在祝贺您成为罗马的解放者之前,请允许我提醒您,您还有一笔赎金需要偿付。”
  写完后,亚历山大把这封很短的信用蜡封起,交给了等待的信使。
  1497年2月23日,被“围攻”了大半年的罗马城随着法国人的撤离宣布放弃抵抗。
  转天,反法联军接受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邀请,宣布解放罗马。
  也是在这天,亚历山大收到了信使带回来的回信。
  看着从拆开封蜡的信纸中掉落的一个弗洛林金币,亚历山大露出了微笑。
第一四九章
名将!
  1497年2月27日的清晨,一队骑兵从梵蒂冈还未修缮完工的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广场上出发。
  队伍穿过天鹅城堡的时候,城堡上的大钟敲响了四下。
  然后这队骑兵沿着台伯河上的大桥进入罗马城,沿途经过的地方都响起了钟声,今天很凑巧是圣普罗多纪念日,这位圣徒曾经因为在4世纪初的时候宣传教义而被当时一些仇视基督教的人迫害,据说当时他被剥光衣服绑在一根柱子上在冬日里经受寒风的蹂躏,在没吃没喝的冷风中他坚持了9天。
  亚历山大六世选择这一做为解放罗马的日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虽然之前法兰克福大主教的被刺让教廷处境很是尴尬,不过现在想想亚历山大六世倒是很感激那个刺客了,至少那次行刺让反法同盟不再把的梵蒂冈,或者说不再把他当成法国人的同谋或是朋友。
  选择一个殉道的圣徒纪念日迎接解放罗马的军队,这足以看出教廷对联军的重视,如果再看考虑到如今这支联军队伍里还有一位帝国宫相这种大人物,亚历山大六世觉得自己的决定可以说已经是面面俱到了。
  代表教皇出城迎接联军的是一位枢机主教,坐在车上的枢机虽然看上去很冷静,可实际上多少有些紧张,之前法国人在进入罗马城时的肆无忌惮已经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现在这些来自各个国家的联军又会干出什么事来,可是谁都不敢保证的。
  对于联军进城后该如何对待,其实这几天教廷里很过很多的分歧,这也是为什么入城式会拖延几天的缘故。
  亚历山大六世是坚持不允许联军经过凯旋门的,他的理由是这次解放罗马同样包括教廷自己,所以联军只是帮助教廷驱赶走了法国人,而不是拯救了教廷。
  而且联军不是征服者,是不能从寓意着征服的凯旋门下的经过的。
  对于这个要求,做为如今罗马城外最高长官的科茨察赫倒是很通情达理的答应了,不过宫相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那就是要求教皇亲自主持一次盛大的弥撒以作为对联军取得胜利的奖赏和感激。
  对这个要求,亚历山大六世欣然同意,他甚至还主动提出要奖赏那些为了解放罗马而战斗的军队,同时宣布将召见联军的将领们。
  至于秩序会议,亚历山大六世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他当然知道凯撒不想放弃到手的权力,不过教皇却知道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尽快完成入城仪式,他真的不想看到贡萨洛那张嚣张跋扈的脸,另外教皇也试图让自己的儿子明白,联军在罗马不会呆的太久,而只要和联军搞好关系,他的秩序会议还是可以继续行使权力的。
  凯撒最终选择了妥协,或者说这个时候的凯撒已经学会了用妥协换取更大的利益,特别是用城外的联军和那个贡萨洛做了比较之后,包括凯撒在内很多人还是认为城外那些人更好打交道。
  迎接联军的队伍在城外与早已经等待的联军前锋相遇了,在经过一个简短的小仪式后,枢机带着人继续向前走,直到在后面的路上遇到了已经整装待发的联军大队士兵。
  所谓的罗马围城战其实并没有给双方军队带来什么实际性的损失,按照某些人私下里的说法,在这场漫长的围攻战中,之前所有的损失加起来甚至不如前段时间突然冒出来的那支莫名其妙的那不勒斯军队造成的损失大。
  虽然没有人清楚带领那支军队的究竟是从哪冒出来的一个愣头青,不过很多人私底下却都在暗暗庆幸遇到他们的不是自己,按照那些幸存下来的重骑兵的描述,那支军队拥有的火器是他们之前从没想过的强大和密集,按某个重骑兵的说法,他以后如果再上战场的可能会因为听到哪怕是稀疏的火枪声都会崩溃,因为那会让他想起在罗马城外的可怕经历。
  天光已经完全大亮了,虽然还有点冷,但是被头顶的阳光照着也有些暖洋洋的感觉。
  科茨察赫满意的看着正缓缓行来的队伍,他这次来罗马其实并没有指望能成为这座城市的解放者,毕竟贡萨洛做为联军的司令官在这件事上有着不可辨驳的权力。
  但是事情的发展却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特别是在接到亚历山大六世的主动邀请后,科茨察赫觉得这么好的机会如果再不把握,也许连上帝都要惩罚他了。
  而且之前亚历山大写来的那封信里面暗示也让宫相怦然心动。
  其实从亚历山大很巧妙的把粮食留给联军那一刻起,科茨察赫就已经意识到这个年轻人似乎在暗示什么,而后罗维雷家又把那些后勤急需的物资送了回来,这让科茨察赫再次意识到罗马人似乎对他进入这座城市并不反感,而后亚历山大六世的公开邀请更是让城外的联军兴奋无比。
  还有什么比进军罗马更大的荣耀呢,几个世纪来无数的君主都以能进入罗马作为宣称自己无上权力的证明,现在这个机会出现在了自己面前,科茨察赫觉得他不应该放弃这个机会,而且皇帝也肯定会支持他这么做。
  而亚历山大的来信中,也提到了对宫相大人即将完成的伟大胜利的提前祝贺,另外就是讨要他那一个金弗洛林的赎金。
  之前与科茨察赫的谈判,联军向亚历山大付出了1万2千弗洛林以赎回所有俘虏和营地,而科茨察赫本人的赎金,亚历山大却只要了他一个金弗洛林。
  对这个出乎意料的要求,科茨察赫并没有因为他的价码低得堪比一个摩尔人奴隶而觉得是个侮辱,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份不是用弗洛林能衡量的,他倒是对那个年轻人明显的野心很感兴趣,特别是如今这个就要进入罗马的时候。
  枢机主教很乖巧,他知道今天的主角不是自己,所以在与联军将领们见面后只是宣读了教皇对他们的嘉勉信后就立刻邀请科茨察赫带着那些将领跟随自己进入罗马城。
  早已经准备好的联军开拔了,队伍沿着宽阔的鹅卵石路面向罗马城进发。
  科茨察赫额是激动的,走在这条路上,他的情绪难免有些控制不住,他已经记不清在过去的岁月里有多少人曾经像他这样带领军队进入这座城市,而那些人不论后来结局如何都成为了能在历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一个注脚的人物。
  现在轮到自己面临这种荣耀了,虽然知道这次能成为罗马的解放者更多的是巧合,但是他更加认为这是上帝赐予他的机会。
  “我们也许可以吹响号角了。”科茨察赫对身边的一个将军说,他知道这个威尼斯人应该是很愿意接受这个建议的。
  果然,威尼斯人露出了欣喜的笑容,随着他对旁边下令,很快队伍中响起了阵阵的悠长号角声,这是胜利的信号,一时间联军中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
  亚历山大六世站在西斯廷大教堂的副厅里,看着头顶繁琐华丽的天顶画,亚历山大六世虽然对这位当初对他百般刁难的前任依旧愤恨不已,但是却不能不承认这座教堂是他见过的最伟大的艺术杰作。
  说起来正因为对西斯廷教堂的喜爱,和意识到西斯笃斯四世能够用这座教堂在梵蒂冈永远打下了属于自己的烙印,亚历山大六世才更加执着于重新修缮圣彼得大教堂,以此来试图让梵蒂冈也永远无法抹去属于他曾经存在的痕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2/13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