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校对)第5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1/1307

  其实她并不想让伯莱里去做这件事,不过仔细想过之后却又不知道该派谁去才能让她放心,毕竟家人才是最合适的。
  “伯莱里,我准备让你去克里特。”想了想,箬莎终于说了出来。
  “克里特,那座岛吗?”伯莱里有些愕然的问。
  他们的父亲年轻时候是个很不安分的人,他除了到处播种还在家里闲不住,据说他就去克里特,所以伯莱里是知道那个地方的。
  “对,那个岛。”
  箬莎点点头,她觉得舒服了很多,一直以来她都在考虑关于伯莱里的事情,她感觉的出来伯莱里的失落,不过却又一时间没有别的办法,毕竟即便是那些看上去睿智聪慧的人,也往往无法跟得上她和亚历山大,或者说如果不是从一开始就因为成为了亚历山大身边最亲密的人,她自己也同样无法跟上那个人。
  现在有个很好的机会能让伯莱里有所作为,这让箬莎很高兴。
  “去克里特做什么,那里不是威尼斯人的土地吗?”
  对于克里特伯莱里还是多少了解一些的,特别是前些日子他去了一趟塔兰托之后,在和那里的商会打交道的时候也听说过一些克里特的事情。
  “好像就在前不久,奥斯曼人进攻了克里特。”
  箬莎倒是对伯莱里的消息灵通有点意外,她用略带赞许的神情笑着伸手拍了拍伯莱里的头顶。
  “你说的不错我的小兄弟。”箬莎故意让声音显得粗些,模仿着男人的口气说着。
  她这个样子让伯莱里一愣,倒似乎是想起了什么。
  “以前凯泽尔哥哥曾经这么摸过我的头,”伯莱里有点黯然的说“不过那时候我还小,后来他就再也没有这么干过了。”
  伯莱里的话让箬莎也沉默了,他们同父异母的哥哥凯泽尔当初险些要了他们的命。
  “伯莱里,我要你去克里特,是要你为我们的种植园工作。”
  箬莎微微甩头把之前那些不好的事情从脑海里抛开,对她来说如同凯泽尔这样的事情似乎已经过去了太久了,甚至仔细想想她有时候觉得即便是如今的科森察伯爵宝座,似乎对她也不如当初刚刚成为伯爵小姐时候那么具有吸引力了。
  “我们在克里特岛上有一片甘蔗种植园,你应该知道蔗糖是很贵重的,而据我所知,一旦我们的种植园建成将是整个欧洲最大的蔗糖产地,所以这个种植园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箬莎神情严肃的说“对别人我不放心,而且那里也不是很平静,你也说了奥斯曼人刚刚进攻过那里,而且我觉得威尼斯人未必愿意看到我们在那里站住脚。”
  “这是那个贡布雷要你做的吧。”伯莱里有点闷闷的问,他觉得那个贡布雷实在是太会胡闹,除了那些他根本看不懂的生意之外,现在居然要建种植园。
  “亚历山大有个很大的计划,”提到亚历山大的计划,箬莎一下兴奋起来“听着,如果这个计划成功,我们也许会成为和美蒂奇或是教皇一样的富有,或者比他们更富有。”
  对于会和教皇一样富有这样的说法,伯莱里是表示怀疑的。
  他不知道教皇究竟有多少钱,但在他想来那一定是个做梦也猜不到的数字,所以对箬莎的许诺他并不很在意。
  而且让他不快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知道克里特很远,如果去了那里他就见不到箬莎了。
  “我是不是做了什么让你不高兴的事,所以你才让我去克里特?”
  “怎么会,你为什么这么想?”箬莎意外的问“我让你去克里特是因为我只能相信你,要知道会有一大批工人被派到那里工作,如果没有个值得信任的人,我可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是这样啊。”箬莎的解释让伯莱里心里稍微舒服了点,尽管还是有些不情愿,可看着箬莎期盼的眼神,他想了想终于点了点头“好吧,我去克里特,而且我会管好你说的那些工人,如果他们不肯听话我就用鞭子抽他们。”
  “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好的,”箬莎笑了起来“不过你可要小心些,那些人可是不少,所以你要做的是带上足够多的人手。”
  “那有多少人?”伯莱里忽然想起了这个问题“100还是200,或者还更多些?”
  箬莎想了想,调皮的伸出了3根手指。
  “300人,这么多?”伯莱里有点意外。
  “不,是3000人。”箬莎轻轻一笑。
  “啪嗒。”
  伯莱里手里拿着的汤勺掉在了桌子上。
  3000人,这是箬莎在将近半年当中找到的最多的人数,正因为这样,亚历山大才会在离开比萨前对那些比萨商会的商人吩咐让他们寻找足够多的船只。
  这3000人当然不全是种植园的工人,而且也没有地方能在短短半年里找到这么多无家可归的壮劳力。
  这些人当中除了能直接工作的几百人之外,更多的是这些背井离乡的人们的家人。
  亚历山大并不想在花时间和精力终于培养出一批熟练的种植园工人之后,却因为合同到期或是某些人忽然想家,而导致种植园的工人锐减。
  他需要的是一批能一直长期居留在克里特的工人。
  在这件事上箬莎为他想到了个最好的办法,那就是尽量把这些人的家人也一起迁移走,而不是只雇佣那些壮劳力。
  除了一些的确无家可归的人,很多工人是带着家人的,亚历山大希望这样能让这些工人呆的时间更久一些。
  这样,至少在奥斯曼人最终占领克里特之前,会有很长的时间让种植园为自己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富。
  即便随着糖业市场的利润渐渐稀薄,但是亚历山大却对那些工人有着更长远的打算。
  这一切都由箬莎来做,那些在罗马城里挑选的工人最早的一批已经被安排在了那不勒斯,有些则被安置在了科森察的村庄里。
  箬莎在等,等亚历山大的消息,而随着之前奥斯曼人对克里特的进攻,与亚历山大派人送来的消息一起到的,是要阿格里人更多的饲养蜂群的命令。
  很显然,克里特的战争多少对欧洲大陆产生了一些影响,至少调味品中甜食的价格,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飞快上涨。
  箬莎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不过很显然那些阿格里人对伯莱里不是很买账。
  “伯莱里,克里特是个很美的地方,或许你还能在那儿遇到喜欢的姑娘,”箬莎对神色不是很好的兄弟说“那里的种植园能让我们成为最让人羡慕的富翁。”
  “但愿如此吧。”伯莱里低声嘟囔了一句,他搞不明白箬莎和亚历山大在干什么,对他来说整个世界只比科森察大那么一点,或许还包括那不勒斯,但是像蒙蒂纳那样的地方,就完全和天边差不多了。
  正因为这样,伯莱里感到有些害怕,他不知道箬莎会走向哪里,不过他已经感觉到自己似乎离她越来越远了。
  “不过奥斯曼人难道不会再进攻克里特吗?”伯莱里忽然想到了这个,他并不为自己担心,可是看着箬莎兴致盎然的样子,却不得不提醒她“那应该是很大的一笔钱吧,我是说买下那些土地还有要种的作物,至于那些的工人是不是也太多了?”
  伯莱里担忧的看着箬莎,一想到她是因为那个贡布雷才变成现在这样,他就不禁对亚历山大暗暗怨恨。
  “箬莎,我们的家在科森察,”伯莱里有点闷闷的说“将来你要找一个丈夫然后生下孩子,到那时候科森察就是你的孩子的,我们用不着去克里特的,那地方对我们来说太远了。”
  箬莎沉默的看着伯莱里,说起来这是他第一次对她做出的决定表示反对。
  不过她并不在意,因为她知道毕竟这件事的确可以说是太过大胆了些。
  同样的,她也知道不可能指望其他人也和自己一样,对亚历山大有着近乎盲目的信任,以至可以毫不犹豫的把一切都押在他的身上。
  “相信我,奥斯曼人在短时间内是不会进攻克里特的,或许会在海上有些不太平,不过这样一来对我们将来控制欧洲的产糖市场也很有用,毕竟几乎每个宫廷还有每个贵族家中的餐桌,都在我们的钱袋子里。”
  伯莱里有点呆呆看着箬莎,他知道自己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对他来说科森察真的就差不多是整个世界了,可箬莎目光却已经投向了他根本看不到的地方。
  “至于说科森察,”箬莎的目光凝视在伯莱里的脸上,那种神色有些奇怪是伯莱里以前从没见过的,然后他听到箬莎说了句很奇怪的话“知道吗伯莱里,将来也许你会成为伯爵。”
  1498年11月,在经过了长期充分准备之后,奥斯曼帝国苏丹巴塞耶特二世在国内征调了44000名步兵,大约8000名部落骑兵和1500名苏丹骑兵,还有号称奥斯曼最精锐的10000人的近卫军,总共将近80000人的一支大军,向匈牙利在巴尔干半岛北方与内陆交接处的重要要塞布加勒斯特发动了进攻。
  一时间欧洲各个国家的目光都投向了那座原本并不起眼的要塞,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如果那座要塞陷落,通向欧洲腹地的大门将向苏丹敞开。
  而这座大门后面的,除了匈牙利王国,还有波西米亚,波兰,威尼斯和维也纳。
  也是在这个多事的11月,就在所有人都把注意力放在巴尔干半岛局势上的时候,从那不勒斯,塔兰托,巴勒莫还有地中海沿岸一些大大小小的港口城市,一批批的海船正在繁忙的来往于地中海上。
  这些船上运载的并非货物而是一批批的人口,而他们的目的地都只有一个。
  克里特。
  在这风暴来临前的1498年年底,随着奥斯曼人西征的隆隆炮声。被亚历山大戏称为“餐桌上的战争”,就这么无声无息的开始了。
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鱼
  1498年的年末,难得的平静随着这一年的结束被打破了。
  11月,奥斯曼苏丹带领先后集结的将近10万大军向着布加勒斯特进军。
  原来的80000奥斯曼军队因为又得到了被苏丹下令征召的几个附属国家部队的加强,变得声势更加浩大。
  而在这些征召的附属军队中,由瓦拉几亚提供的将近2000人的轻骑兵与苏丹原来的轻骑兵组成了一支力量庞大的骑兵部队,这些留着传统的包裹下巴的浓密胡须,头戴硬邦邦的圆顶高毡帽的瓦拉几亚人,用他们的圆盾和长刀为苏丹进军布加勒斯特扫清了眼前不少的障碍。
  而和瓦拉几亚一样被限令征集的,则是几乎整个巴尔干半岛上哥各个公国的军队,不论是否愿意,他们不得不或多或少为苏丹提供出他所需要的军队数量,以此来保证免于面临苏丹的怒火。
  奥斯曼人显然对布加勒斯特势在必得,这从一些传言就可以看出。
  除了部落和附庸军队之外,最值得注意的就是苏丹的近卫军了。
  这支从12世纪开始出现的新军随着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令人生畏,特别是当初在彻底征服君士坦丁堡的时候,奥斯曼近卫军那可怕的战斗力,让很多欧洲人都不禁闻风丧胆。
  精湛的战斗技巧和精良的装备,让这支军队成为了举世公认的劲旅,更重要的是,为了让这支军队拥有远超任何对手的强大实力,自从建立之后,历代苏丹都不遗余力的在他们身上投下大笔的金钱。
  永远拥有着最犀利与最先进武器的奥斯曼近卫军,成为了苏丹们征服欧洲野心的保障。
  所以当听说巴塞耶特二世在这次远征中带了足足一万人的近卫军后,很多人不禁吓得变了脸色。
  布加勒斯特守不住了,这样的谣言不但在瓦拉几亚摩尔多瓦到处流传,甚至在很多西方国家的宫廷里也流传着“布加勒斯特究竟能守多久”的疑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1/13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