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校对)第6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8/1307

  “或者苏丹完全就没有确定究竟从哪一边开始发动进攻,”亚历山大对身边的贡帕蒂说“奥斯曼的钳形攻势让他们占据了主动,对布加勒斯特来说现在除了被动的防御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如果采佩斯阻止了奥斯曼左翼的进攻,那么我们就要面临一场恶战了。”
  “那我们现在是该盼着那位大公取胜还是失败呢?”贡帕蒂看着远处葱绿平缓的地势皱着眉,他弯下腰从地上抓起一把泥土,看着从指缝间流下的泥水,他的神色又显得凝重了些“这地方可不适合我们的火枪部队,土地太潮湿了估计到了晚上会更糟糕,火药会受潮的。”
  亚历山大点点头,他也早已经发现了这个很糟糕的情况,这让觉得也许之前应该坚持把部队布置在沼泽地边缘,不过这个念头也只是稍微一闪就被他抛到了脑后,他知道国王固然不会同意这个建议,其实他自己也并不觉得这么做就很妥当了。
  如果把兵力布置在沼泽地边缘,或许能够发挥阿格里火枪兵的威力,但是那样无疑就等于抛弃了前面的沿河堡垒,而那些堡垒还要用来阻止随时可能会从河上向布加勒斯特进攻的奥斯曼人。
  没想到这次巴尔干之行比自己想的要惊险许多,亚历山大无奈的暗自思量,然后回头向队伍里看了看。
  除了蒙蒂纳人,因为之前答应了亚历山大的条件,拉迪斯拉斯二世已经允许他可以指挥希腊人和随意在当地征募士兵,而且为了让亚历山大能够尽力,国王还主动提出他可以让索菲娅向那些希腊人下达命令,以索菲娅对他们的影响相信那些整天惦记着复国的遗老遗少们是乐于听命的。
  亚历山大谢绝了国王的好意,而是自告奋勇的要求亲自和公主说这件事。
  拉迪斯拉斯二世犹豫了一阵后同意了亚历山大的请求,不过在临走前国王很好心的提醒亚历山大,索菲娅的情绪似乎不是那么稳定,或者说这个时候的索菲娅正惦记拆点什么或是砍个谁。
  实际上拉迪斯拉斯二世对亚历山大与索菲娅的关系并非毫无所觉,不过俩人很默契的都保持了沉默,就如同国王对妻子与她的卫队长之前的关系其实心知肚明一样,说起来当初也正是因为这个关系,拉迪斯拉斯二世才觉得由索菲娅来扮演希腊公主是最合适的,至少不会因为需要灭太多人的口惹来麻烦。
  只是亚历山大最终没见到索菲娅,他只从索菲娅女仆那里得到了一个很冷淡的“知道了”的答复,然后他就不得不赶回自己的军队去做准备了。
  不过索菲娅还是满足了亚历山大的要求,当他已经有点快要失望的带着蒙蒂纳人出发的时候,几个希腊贵族找到了他。
  这些人是那些希腊人当中很有地位和威望的代表,其中有两个人给亚历山大留下了深刻印象。
  博德佩德,一个十分稳健的老希腊贵族,他的年龄已经不小,头发和胡须正在从灰白慢慢变成全白,而且他的精神似乎也不是很好了,可虽然如此这个老人却引起了亚历山大的注意。
  这是因为他略感意外的发现这个老人显然有着巴尔干人少有的博学多才,或许是常年漂泊的原因,这个老人有着一双似乎能洞察世事的眼睛,他的话不多可往往切中要害,最重要的是这个人有着一颗博学强记的头脑,这让亚历山大觉得和这个人说话简直就如同在和一座蕴藏无数书卷的图书馆较劲。
  他可以很轻易的就引用一些希腊或是东罗马帝国过去的经典,而当双方的会谈陷入僵局的时候,这个博德佩德又能灵活的缓和气氛,然后巧妙的用另一种听上去让人觉得更舒服些的方式提出他们的条件,而实际上他却始终在坚守自己的一方的利益。
  这无疑是个很有手腕而且脑筋灵活的外交家,亚历山大甚至认为以那些希腊人略显尴尬的处境能在布加勒斯特待下去,这个人应该功劳不小。
  而另一个人则是叫乔治利鲁欧,这是个和博德佩德既然不同的人,如果说博德佩德是一个蕴藏了丰富资源外表看来却平平无奇的湖泊,那么这个乔治利鲁欧就是一座由希腊最坚固的大理石形成的山峰。
  锐气外露而又坚韧不拔,这个乔治利鲁欧让亚历山大想起了凯撒和乔瓦尼,或者说这个人更像是那对波吉亚兄弟合为一体的样子,只是这个乔治利鲁欧更关心的是希腊的复兴。
  这个人无疑个狂热的复国份子,从他的话里亚历山大可以看到一个有激情却并不莽撞的行动派的影子,在和亚历山大讨论该如何安排防守事宜的时候,乔治利鲁欧抓住机会向亚历山大提出了要求能够得到更多武器的条件。
  对那些条件亚历山大当然不会随意答应,实际上他如今能维持蒙蒂纳军队补给就已经有些困难了,之前的战斗让部队的消耗不论是兵源还是武器都受到了一定的损失,虽然可以用就地扩充价廉物美的巴尔干团来补充损失的兵力,但是新兵带来麻烦和武器的损耗却是一时间难以达到要求了。
  这让手里攥着大把金币想要补充装备的亚历山大略感失望,到了这时候他觉得金钱也未必全是万能的。
  不过乔治利鲁欧的请求虽然被亚历山大拒绝了,可他还是向这些希腊人提供了一笔6000金弗洛林的款项,而且在向这些人提供购买装备的资金后,他还建议希腊人沿着登布维察河下游的东岸前进,因为根据他的推测如果奥斯曼人要沿河逆流而上,那么就需要分别在河沿岸两边想办法予以拦截了。
  希腊人对亚历山大的建议倒是欣然接受,他们知道奥斯曼人右翼的主力不太可能会越过登布维察河威胁到河东岸,这无疑就意味着亚历山大将主动吸引住奥斯曼军队右翼的大部分兵力,这让那些希腊人不禁对亚历山大的好感大增,当告辞的时候这些希腊人的态度明显要比来的时候热情了不少。
  对于亚历山大主动承担面对敌人主力这件事,不论是贡帕蒂还是阿格里的军官们都没有表示出任何异议,倒是比萨和热那亚人表示了明显的不满。
  至于蒙蒂纳团的军官们,则颇为诡异的保持了沉默,这让亚历山大不由怀疑应该是有人给了他们警告,让他们不要搀和这些事。
  而这个人如果不是贡帕蒂,就是布萨科。
  亚历山大倒是能理解那俩人会这么做的原因,其他的团表示不满最多也就是因为军事上布置,而蒙蒂纳团却因为与巴伦娣特殊的关系,如果提出异议的消息被索菲娅知道了,可能就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不过虽然表示了不满,但是亚历山大依旧坚持了这个命令,而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安排却并非是因为索菲娅的缘故。
  希腊人的确有着坚定狂热的复国愿望,这让亚历山大至少不用担心上了战场就会一击即溃,但是这些人虽然有着很高的热情,却大多没有在大战场上作战的经验,或许他们骁勇善战,但是在战场上如果不能听从指挥那就是一群累赘。
  和如今的巴尔干团不同,那些巴尔干人经过一路上的训练和之前的几次战斗已经渐渐知道该怎么做,亚历山大相信只要再多积累些经验,这些巴尔干人未必不会如阿格里火枪兵那样成为他的军队里的中坚。
  甚至亚历山大隐隐有个想法,或许是受到老丈人的启发,想想将来老罗维雷建立瑞士卫队的事,他也惦记着将来在扩充猎卫兵的同时成立这样一支专门由阿格里和巴尔干人组成的卫队。
  有时候太过骁勇的士兵未必就是最需要的,军队里永远是把纪律看得比什么都更重要,正因为出于这样的考虑,亚历山大才没有把希腊人安排到自己的队伍当中。
  “而且我很怀疑那些希腊的老爷们会这么甘心的干这种粗活,”看着正在远处扛着大大小小的木头在沼泽上铺路的巴尔干人,亚历山大向旁边的贡帕蒂说“那些希腊人太骄傲了,他们当中大多都是罗马帝国流亡贵族的后裔,这些人或许适合成为战士却未必适合成为一个合格的士兵。”
  “那么说您认为这些农夫已经适合成为士兵了?”贡帕蒂笑着问。
  “至少和热那亚人比起来,我更愿意招募这些农夫,”亚历山大向热那亚团的方向看了看随后微微摇头“去个人告诉他们,让他们加快点速度,即便他们认为干这种营役是很丢人的事,可如果因为他们的缘故耽误了我的事,我也会惩罚他们的。”
  一个传令兵立刻领命而去,这些专门从各个部队里挑选出来的士兵不论来自哪里都要被迫学会亚历山大要求所有军官都必须能说会写的罗马式的意大利语,这样才能保证他的命令在传达的时候不会因为语言不通而出现种种谬误,而这些士兵能拿到的很高的军饷也让他们对自己的任务更加尽职尽责。
  “还是应该尽快建立起一所学校,至少要培养一批能够听从指挥的下级军官以避免再出现当初在阿尔杰河的那种糟糕局面。”亚历山大的这个念头在心里已经藏了很久了,只是一时间真的没有时间来做这些事。
  不知道是亚历山大的警告起了作用,还是受了旁边友邻的比萨团有意无意的挑衅,热那亚士兵们虽然依旧慢吞吞,可终于还是动了起来,而且很快亚历山大发现那边似乎还引起了一阵小小的喧闹,这让他有点好奇。
  “那边发生了什么?”
  一个随从跑过去问了下,过了会回来报告:“似乎是有个比萨人向那些热那亚人挑战谁建搭建的路面更快,那个比萨人就带着一个大队的手下,却赢了热那亚人整个团,热那亚认为他是在作弊,所以吵起来了。”
  “一个大队赢了一个团?”亚历山大想了想忽然问“告诉我那个比萨人带领的是不是比萨第二大队?”
  “是的大人。”
  亚历山大点点头没再说什么,不过过了会他下了个命令:“让比萨第二大队的队官来见我。”
  “是那个泰尔莫利的尼古拉·乔·马切尼吗?大人。”旁边的布萨科捉摸了下想起了这么个人“我记得他好像在阿尔杰河打的不错。”
  “是不错。”亚历山大低声自语。
  布萨科有点奇怪看了眼亚历山大,他觉得亚历山大的样子似乎是在犹豫,到好像是有什么事情有些为难,不过只过了一会他似乎就已经做出了决定。
  一个年轻军官跑了过来,他身上脏兮兮的到处都是泥,连满头卷曲的黑色浓发都让泥水粘在了一起,不过他的脸上满是兴奋,看到亚历山大年轻军官立刻匆匆行了礼:“大人,比萨团第二大队队官马切尼听候您的命令。”
  亚历山大看着马切尼沉默了一会,这让原本因为之前赢了热那亚人的年轻人显得很兴奋的年轻人有点忐忑不安。
  “我听说你打赌的时候用一个大队就赢了热那亚人一个团,告诉我你是怎么做的?”亚历山大开口问。
  “这很简单大人,我只是把人手按照不同路段分成两队,一队负责铺木头而另一队负责夯实,而且我是从最远处开始倒退着往回铺,这样来回搬运材料铺路的人人就不会因为妨碍前面的人耽误时间了,而那些负责夯实的人手只要跟着一边干活一路向回走就可以了,这其实很简单的大人。”马切尼笑呵呵的说,看着亚历山大望着他的眼神,他有点心里没底,不由又向旁边用好奇目光打量他的贡帕蒂看了看“大人,我做错什么了吗?”
  “没有,你没做错什么,相反做的很好,”亚历山大笑了笑,然后他忽然问“告诉我你觉得你的副队官怎么样?”
  “您是说起乔瓦尼,他人不错和我处的挺好。”
  “那么你认为他可以指挥第二大队吗?”
  亚历山大的话让虽然有点紧张可还是满脸笑容的马切尼一愣:“大人我做错什么了吗?”
  “不,我是想让你到我身边来,”亚历山大说到这又摆了摆手“算了这事以后再说,你还是回去指挥第二大队吧。”
  马切尼虽然心里疑惑,可还是行了个礼准备离开,不过他没走出几步就又被亚历山大叫住。
  “小心点,泰尔莫利的尼古拉·乔·马切尼,可别轻易死了,”亚历山大叮嘱了一句,说完他回头向沼泽地的远处望去“要知道这次我们可能要比在阿尔杰河还困难。”
第九十四章
大合围战(七)
  亚历山大猜测自己可能要面对的是比在阿尔杰河战斗中更险峻的局势,这个猜测是否会变成现实还没有人知道,但是采佩斯那边却已经的确面临着很糟糕甚至是危急的局面。
  在接近布克尔察尼的时候,采佩斯就已经猜想到可能会遇到奥斯曼骑兵的拦截,因为布克尔察尼不但是最后一个用来作为沿岸防御堡垒,关键是这里还是一个很重要的粮仓。
  当初穆罕默德二世对布加勒斯特的围攻长达四个月之久,整座城市几乎都陷入了饥荒,人们因为饥饿而变得暴躁而残忍,为了一点吃的都可能会发生可怕的流血械斗。
  当时很多人都已经陷入了绝望,人们认为城破陷落也不过是个时间问题而已。
  或许真是上帝最终回应了不布加勒斯特人的祈祷,当绝望到了一定程度后,守军在绝望边缘暴发出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力量,巴尔干农夫的勇猛与悍不畏死的精神在那一刻彻底迸发了出来,他们勇敢的冲向敌人的火炮阵地,那种完全豁出去的气势以至令他们的对手因为胆寒来不及开炮就放弃了阵地,以至因为火炮落在守军的手中并被迅速用来向奥斯曼人的阵地射击,才会导致奥斯曼军队大乱,苏丹在混乱中负伤,进而动摇军心仓皇撤退。
  奇迹般守住了城市的布加勒斯特人痛定思痛吸取了教训,他们不但在城市里修建了足够储备足多粮食的粮仓,更考虑到了在遭遇漫长围攻的同时可能需要对沿河实行长期的防守,所以布加勒斯特人同样在那些堡垒中囤积了足够多的粮食。
  而布克尔察尼堡垒除了要担任沿河防御,还肩负着另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作为登布维察的补给基地,负责向登布维察的几千军民提供赖以生计的粮食。
  所以当采佩斯的军队来到布克尔察尼附近时,立刻就遭到了正视图对布克尔察尼展开围攻的奥斯曼军队的拦截。
  安纳托利亚轻骑兵与瓦拉几亚骑兵之前的厮杀是在距布克尔察尼堡垒很近的地方展开的,站在布克尔察尼较高的地方甚至可以看到双方骑兵因为厮杀而在田野里扬起的大片烟尘。
  就骑兵的水准来说,采佩斯对自己的瓦拉几亚骑兵是有着很大信心的,而且那些骑兵也并不畏惧著名的安纳托利亚轻骑兵,但是在兵力上采佩斯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很残酷的现实,那就是奥斯曼军队最可怕的地方并非他们的残酷杀戮,而是那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庞大数量。
  当奥斯曼骑兵从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时,采佩斯向他的骑兵们喊出了冲锋的号令,于是瓦拉几亚骑兵们催促着他们坐骑以他们那独有一侧齐跑的步伐迎着敌人冲了上去。
  但是瓦拉几亚人很快就惊讶的发现,奥斯曼人似乎是没有尽头的从地平线上涌来,那如同数不清的蚂蚁般蔓延了整个平原的大片黑影,很快就把瓦拉几亚骑兵淹没在了他们似乎永无休止向前涌动的浪潮之中。
  或许奥斯曼人并不如瓦拉几亚人猜想的那么多,但是即便是只有两三千的骑兵也已经足够让场面看上去是那么令人震惊,当瓦拉几亚骑兵不但遭到迎头痛击,而且很快他们就发现有被奥斯曼人包围的危险时,采佩斯不得不下令骑兵迅速突围。
  他知道不能让骑兵按原路向后撤退,那样只会让奥斯曼人趁机冲击他后面的主力,所以采佩斯一边带领身边的亲随奋力冲杀一边不停的大声喊着要四周的人趁机通知他手下的军官们从各个方向伺机突围。
  瓦拉几亚骑兵是勇敢的,他们的马术并不比敌人逊色,当他们挥舞马刀的时候,他们的敌人同样会因为他们的勇猛凶残而胆战心惊,可是他们的敌人实在太多了。
  每个瓦拉几亚士兵似乎都要同时面对一个甚至几个对手,很多人并非是被当面的敌人杀死,而是被从四面八方同时劈过来的马刀砍成了碎块,而他们的敌人虽然同样遭到了重创,但是对奥斯曼骑兵来说,这样的损失他们完全可以承受得住。
  第一轮的骑兵交战在瓦拉几亚人的惨败中结束,幸存下来的瓦拉几亚骑兵纷纷夺路而逃,他们当中有些人逃往了布克尔察尼,有些则逃进了附近的密林,还有些人在逃出一段路后在采佩斯的带领下又折返回来,在距奥斯曼骑兵不远的地方不停游弋,寻找机会。
  采佩斯很紧张,他担心敌人会趁机进攻他的步兵主力,但是奇怪的是那些奥斯曼骑兵并没有这么做,他们在距结阵的瓦拉几亚步兵主力不远的地方停留了一阵后,留下了两队人马监视瓦拉几亚人,其余的大队骑兵则迅速向着布克尔察尼方向撤去。
  采佩斯稍稍松了口气,他一边下令立刻收集那些突围时跑散的骑兵,一边带着跟随他一起突出来的手下向主力靠拢会合。
  当他重新回到主力的队伍里时,看着对面那些来回奔跑掀起道道烟尘的安纳托利亚轻骑兵,采佩斯的心情并没有因为暂时摆脱了敌人而好起来,相反他陷入了沉思之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8/13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