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校对)第6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1/1307

  普拉托的到来让亚历山大欣喜,虽然觉得他的样子看上去有点颓废,不过却也没怎么在意,然后不等倒霉的商人向他诉苦,亚历山大就给了普拉托一个意外的“惊喜”。
  “等等大人,您是要我去见谁?”
  普拉托愣愣的看着亚历山大,这时候他心里想的是“是不是应该回城里去,继续过吃饭,睡觉,挨挨打的好日子”。
  “普拉托你是个商人,奥斯曼人不会限制你的行动,而且你不是已经在他们那边交到了个朋友吗,”亚历山大揽着普拉托的肩膀在堡垒上慢慢走着,听着远处正在修建营地的奥斯曼军队那边传来的喧嚣吵闹,亚历山大安慰着满脸惊容的商人“我现在需要你去见赫尔瓦公爵,把我的意图转告给他,另外还有个人你要去见见,就是你之前新交的那个奥斯曼朋友,我有一封信要你带给他。”
  普拉托用力动了动喉咙,他想要争论一下,可看看亚历山大望着他的眼神却又一下子没了勇气,不过就在他开始琢磨是不是答应下来之后立刻找机会开溜后,亚历山大凑过来在他的耳边低声说了句话,普拉托原本发灰的脸上瞬间变得红光满面意气风发起来。
  “大人请您放心,我一定会把事情办好的。”
  普拉托几乎是攥着拳头向亚历山大下的保证,甚至当他离开时嘴里都还在不停的唠唠叨叨,只是即便旁人听懂了也不知道他那“份额……定价权啊……大铜矿啊……”的究竟在唠叨些什么。
  打发走了普拉托,亚历山大又派人给城里送了一封信,而这次的收信人则是布加勒斯特牧首。
  早年正教与公教最终正式决裂后,在正教影响的基督世界范围内曾有五大牧首区,其中如同公教以罗马主教为最高公教领袖一样,君士坦丁堡大牧首被视为是正教最高牧首。
  但是随着东方领地的纷纷陷落,正教牧首区早已经名存实亡,而君士坦丁堡的失陷,让正教一下子失去了最高牧首这顶桂冠。
  如今的正教世界里,所有教区牧首都无法自称是最高牧首,却又都窥伺着这个令他们垂涎的称号,只是不论是巴尔干的布加勒斯特牧首,还是远在东方罗斯的莫斯科牧首,或是到了如今也只剩下虚名的东方各教区牧首,都知道要想获得这个最高牧师的称号是异常困难的。
  布加勒斯特牧首是有野心的,而且他比任何人都更渴望获得这个称号,这是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以最高牧首的名义向各地的正教徒发起号召,保卫布加勒斯特这座城市。
  牧首很清楚,在奥斯曼人的大兵压境下,如果没有这样的名义他是无法发动一场圣战的,而是否能成为最高牧首,就成了关乎布加勒斯特和整个巴尔干地区命运的关键。
  所以当他接到亚历山大派人给他送来的密信时,牧首看着上面的内容不禁犹豫忐忑,虽然之前已经和亚历山大有了协议,可当真的要面临选择时他又因为担心有些踌躇难定。
  那封信已经被他烧毁,不过信里的内容却在牧首的心里不住浮现。
  “……尊敬的牧首大人,相信您也一定知道我提出的建议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这对您或是我都是很重要的,一段能够得到您祝福的神圣婚姻会成为对我们大家都有利的开始,布加勒斯特同样需要这样一件好事,而希腊公主的号召力对您本人也是十分重要的……”
  牧首反复捉摸着信里的内容,他承认自己的确被打动了,不是因为一桩婚姻对布加勒斯特的好处,而是因为希腊公主身份的影响。
  巴尔干的贵族们之间有的不止是矛盾而是十分强烈的冲突,有些更是有着世代仇怨的敌人,哪怕是面对奥斯曼的入侵不得不临时团结起来,可他们依旧不会变成真正的战友,而拉迪斯拉斯二世更多的只会为他的波西米亚和匈牙利的利益着想。
  对这些几乎所有人都是心里清楚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希腊公主的身份就成了联系所有人的一根不可忽视的纽带。
  希腊公主的身份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异乎寻常的重要,而如果能为公主一场原本可能有着争议的婚姻找到合法的证据,甚而能成为这场婚姻的证明人和给予其教义释理上的祝福,那么这不但能够得到来自公主本人和蒙蒂纳伯爵的友谊,更能够凸显出予以这个祝福的人的特殊地位。
  这让牧首想起了利奥八世为查理曼大帝加冕的往事。
  正是那次几乎完全是教皇灵机一动即兴发挥的加冕,让公教教会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说在此之前教会还是君主面前的一条狗,那么在利奥八世加冕之后,这条狗不但已经彻底摆脱了国王的束缚,甚至还成为了令世俗的君主们不得不认真对待的一个巨人。
  虽然牧首也很清楚自己不可能与利奥八世相比,但是他觉得这么做至少能让他的地位在所有的牧首中显得更加突出。
  为东罗马帝国最后血嗣的婚姻祝福,这本身就是一个殊荣,而如今的局势更是让这个殊荣有了一层特别的含义。
  除非与奥斯曼人媾和,否则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索菲娅是让他们还能够聚在一起的唯一的那个人。
  而亚历山大之前在阿尔杰河的战斗,已经彻底关上了布加勒斯特与奥斯曼人媾和的大门。
  想到这个,牧首心中突然涌起一丝惊悸。
  那位伯爵,会不会是早就策划好了这一切?
  逼迫着布加勒斯特与奥斯曼人决一死战,那位伯爵看似鲁莽举动的背后,是不是最终就是为了这样一个结果?
  牧首觉得以现在看来这完全有可能,至少在当下的布加勒斯特,已经没有人能再理直气壮的提出媾和。
  奥斯曼人在阿尔杰河战斗后对布加勒斯特发动的合围战说明了一切,这个时候的双方,已经是只能用一方的胜利或是惨败结束一切了。
  “一场得到祝福的神圣婚姻,”牧首喃喃自语“如果祝福就能让一个充满污秽的结合变得神圣,那么又用什么洗涤这个祝福自己污秽。”
  亚历山大并不知道牧首大人对他的诋毁,不过他也不在乎这个。
  亚历山大六世能冠冕堂皇的公开承认自己有诸多的私生子,而且还能公开利用权力为子女们谋取令人眼红的利益,这只是因为他拥有教皇大权。
  现在的亚历山大并没有他老丈人那样的赫赫权柄,但是布加勒斯特奇妙的局势却给了他可以如此“肆意妄为”的难得的机会。
  成为索菲娅的丈夫,这是索菲娅需要的,而成为希腊公主的丈夫,则是亚历山大需要的。
  蒙蒂纳军队在与席素谷的战斗中损失不小,除了贡帕蒂再次丢掉了所有火炮,热那亚人也因为遭到了猛烈进攻出现了重大伤亡。
  不过这也让亚历山大对热那亚人不禁有了些新的看法,虽然这些老爷兵们似乎不是很讨人喜欢,但是当得知在遭到那么大的伤亡后,热那亚人才被突破了侧翼,亚历山大倒是觉得觉得或许这些人还不是那么糟。
  事实上热那亚人的表现已经足够称得上勇敢,特别是在被迫撤退的时候,或许是受到了增援的巴尔干人凶悍无畏的刺激,热那亚剑盾兵们甚至鼓起勇气依仗自己占据的有利地形,趁着敌人已经精疲力竭的空隙向奥斯曼人发动了一次规模虽然不大,却着实把奥斯曼指挥官吓得不轻的反击。
  当一想到有可能会被再次赶回到那齐腰深的泥水当中时,奥斯曼指挥官立刻放弃了乘胜追击的念头,命令部队转入防御,牢牢的稳固住了刚刚夺取的阵地。
  虽然这很短暂,但是已经为蒙蒂纳军左翼的撤退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所以当席素谷的部队终于走出了沼泽地后,他面对的是已经撤入城郊堡垒,准备打一场防御战的蒙蒂纳军。
  这个局势虽然并不出席素谷的意料,却让他很不满意。
  在席素谷看来,在他和登布维察河上的奥斯曼军队同时夹击下,蒙蒂纳军即便能够成功撤退,也应该是在付出惨重代价之后的结果。
  另外席素谷也做好了趁着敌人立足未稳对敌人穷追猛打,趁势与河上的部队一起扫荡整个布加勒斯特外围堡垒的准备。
  “一个顽强的敌人,”席素谷觉得这么评价那个蒙蒂纳伯爵并不为过,可随后他又略感惋惜的说“不过如果他够聪明就应该尽快离开这座城市。”
  席素谷的“忠告”当然是有原因的,随着奥斯曼人南北两翼完成了对布加勒斯特的合围,巴耶塞特二世终于在4月25日这一天,下达了对布加勒斯特城的总攻令。
  也是在同一天,完全控制了登布维察河下游的奥斯曼军队迅速的把一批批的士兵运过河去,奥斯曼人右翼前锋首先向着位于登布维察河东岸防御薄弱的城区发动了进攻。
  而奥斯曼人的左翼在派出军队严密监视着那些沿河堡垒动向的同时,也向登布维察城发动了猛烈进攻。
  一时间布加勒斯特平原上硝烟四起,到处都是战场。
  不过这些已经和普拉托无关,在奥斯曼人发动进攻前一天的晚上,普拉托带着亚历山大写的两封信悄悄的离开了布加勒斯特,他并不知道这两封信里都写了些什么,不过他知道里面的内容一定很重要。
  而看着消失在夜色中的普拉托的背影,亚历山大则对旁边的贡帕蒂轻声说:“生存还是毁灭,现在对我们是个严肃的问题了。”
第一百零八章
大合围战(二十一)
  25日清晨,奥斯曼军队开始了对布加勒斯特的进攻,当终于被千辛万苦的运到前线的重炮发出怒吼时,听着那震天动地的巨响,布加勒斯特人不禁面色大变。
  包裹着巨大破坏的弹丸从炮口随着硝烟与烈焰一起喷射出去,带着条隐约可见的烟带划着弧线向布加勒斯特的城墙扑去。
  奥斯曼人的火炮无疑在这个时代是人类制造出来的最为可怕的武器,坚固的城墙在夹带着凶猛力量的炮弹面前,就好像看似雄壮,其实早已经瑟瑟发抖的空心巨人,每当炮弹落下时,布加勒斯特城都似乎用一声痛苦的呻吟作为回应。
  做为位于城市南方最前沿的堡垒,蒙蒂纳军所在以布库尔教堂命名的布库尔堡垒首当其冲。
  炮声隆隆,呼啸震天,看着城墙上瞬间被击碎后四下迸溅的碎石,站在远处的亚历山大不由轻声叹息“以后是炮兵和火枪的时代了”。
  奥斯曼军队的火炮不住的喷射出烈焰,炮弹纷纷砸向城墙,猛烈的轰炸令墙体上的石块大片脱落,站在城墙上的人们觉得似乎下一刻城墙就会断裂崩塌。
  奥斯曼人的炮击持续了很久,这甚至让布加勒斯特人怀疑他们是不是打算就依靠这些火炮把城市生生碾碎。
  当炮声终于稀薄,阵地上响起了号角时,亚历山大才再次登上城墙,站在已经被炸得满目疮痍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城墙上,他先是向城墙涌来的奥斯曼大军的浪潮看了看,稍微回忆了一下刚才的炮击,然后回头向旁边的贡帕蒂笑着说:“看来赫尔瓦做的不错。”
  贡帕蒂默默点点头,他知道亚历山大说的是什么。
  奥斯曼人曾经用世界上威力最大的乌尔班大炮轰击君士坦丁堡的城墙,尽管最终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不能说就是乌尔班大炮的功劳,但是奥斯曼人所拥有的可怕火力却是举世皆知的。
  不过当初的布加勒斯特却曾经挫败过奥斯曼人的进攻,这种历史让双方都知道,当奥斯曼人的再次入侵来临时,布加勒斯特面对的必将是更加强大凶猛的敌人。
  可是从刚才的炮击亚历山大却察觉到了奥斯曼人的火力虽然声势浩大,却并没有到想象中的那么猛烈,从城墙被破坏的程度看,奥斯曼人火炮的威力似乎不是很大,这也就是说他们使用的火炮并非是如同乌尔班大炮那样威力巨大的重炮。
  奥斯曼人没有带攻城重炮吗?
  亚历山大觉得不太可能,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因为某些原因,他们的大型火炮很可能被耽误在半路上没有能够及时运到前线。
  那么能拖住奥斯曼军队后腿的,现在也只有赫尔瓦了。
  旗帜飘扬,奥斯曼人开始进攻了。
  不出意料,灰色的身影再次出现,看着那些穆色林姆步兵,亚历山大向身边的传令兵微微点头。
  一队巴尔干人吼叫着涌到了城墙前,在他们的后面,热那亚剑盾兵则等待着命令。
  这是亚历山大不久前刚刚琢磨出的一套战术,对付穆色林姆步兵就要用同样悍不畏死巴尔干的农夫,而以防御见长的热那亚人则做为接替巴尔干人的预备队。
  双方的碰撞是在城墙上展开的,几乎是在瞬间就用生命和死亡爆发出的惨烈冲突几乎让亚历山大以为自己看到了活的地狱。
  虽然曾经守卫比萨,也已经经历过多次战斗,但是这一刻亚历山大不能不承认,正如后世一位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说的那样,“在所有的战争中,宗教和信仰战争是最残酷无情的。”
  到处都在厮杀,原本并不相识的人们之间只为了各自信仰的不同而进行着恐怖的杀戮。
  前面的人不会停下来,因为后面的人会推着你不停向前,而后面的人因为受到前面那热血沸腾的喊杀与血腥扑面的刺激而盲目的随着身边的人不住向前涌动。
  当战争的机器开动时,没有人能再停顿下来,这一刻即便是以冷静著称的席素谷也不由变得热血膨胀,他每道命令的后面都要加上一句摘自经文里的祝福,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他内心中那份激动得以宣泄。
  “攻下这座布库尔堡垒,这里对我们太重要了,”席素谷看着地图手指用力戳在标着布库尔堡垒的地方“看看这座堡垒的位置,如果我们不能顺利攻下这里,我们在河对岸的进攻就得不到足够的支援。”
  说到这席素谷看向对面笼罩在硝烟中的堡垒,他的眼睛里闪动着一丝愤怒,这神情与他平时截然不同:“我不知道那个蒙蒂纳伯爵是不是早就挑选了这里,可现在他挡了我的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1/13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