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校对)第8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3/1307

  原本从海上可以剩下一大段路,巴耶塞特二世重伤战败后,巴尔干沿岸的很多港口已经被诸国相继收回,如今奥斯曼人在巴尔干的势力是自1444年瓦尔纳战役之后收缩最大的一次,甚至有些从穆罕默德二世时候就已经占领的地区也因为形势不妙而被迫放弃,这让巴尔干诸国一时间情绪高昂,有的干脆提出要如同伊比利亚半岛那样打一场光复战争。
  只是威尼斯人在海上的失败却给巴尔干人迎头泼了一盆冷水,随着爱琴海几乎被奥斯曼人全部占领,巴尔干半岛地中海沿岸遭到了空前的威胁,一些地方更是因为担心会遭到奥斯曼人登陆入侵,干脆放弃了沿岸一些不便防御的地区,军队纷纷的收缩到了各地的城市当中,严阵以待的防备着随时可能来自海上的威胁。
  而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联军在布加勒斯特城下取得了关键性胜利之后不久,远在摩尔多瓦以抗击奥斯曼闻名欧洲的斯特凡大公却忽然宣布与奥斯曼人停战,而后更是宣布允许奥斯曼舰队可以自由出入沿海地带。
  这让整个巴尔干沿岸都完全暴露在了奥斯曼海军的面前。
  这样一来亚历山大不得不再次从陆路出发,沿着上次远征巴尔干时的道路向瓦拉几亚进发。
  在出发前,亚历山大也给其他人分别下达了任务,而这一次他很明确的告诉奥孚莱依和贡帕蒂,对于伦巴第地区,他们的唯一任务就是“防御”。
  “不要轻易出动,哪怕是有人向我们发起挑衅。”
  亚历山大的命令让奥孚莱依多少有些意外,按照他对亚历山大之前在伦巴第一连串行动的理解,他认为公爵应该是对伦巴第有着很大野心的,可现在这个命令却让他觉得颇为不解。
  “我们需要平静下来,你们必须承认我们的扩张已经让很多人感到担心,在这个时候如果继续扩张下去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该是暂时安静下来的时候了,”亚历山大在穹室里对特意被召回的手下们吩咐着“我现在要你们做的不是向所有人展示我们可能给他们带来的威胁,而是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是他们的好邻居,因为接下来很长时间里我们必须要保证罗马特西亚公国的平稳。”
  “至于伦巴第的战争可能会对公国北部边界造成的威胁,这个你们不需要担心,因为很快法国人就要有个更头疼的对手了,那时候他们双方肯定顾不上我们。”亚历山大最后这么对依旧多少有着顾虑的手下们解释“英国人是不会允许路易十二成为欧洲大陆最强大君主的,即便斐迪南没有向他们提出参战要求,他们最终也还是会选择参战,所以这场战争的时间拖得越久,战况越激烈对我们才越有利,至少现在这段时间是这样。”
  这是亚历山大第一次如此详细的向手下们阐述他对这场意大利战争的看法,这固然是因为他要赶赴巴尔干,而他需要这段时间里所有人能够按照他的安排布置去做,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随着罗马涅-托斯卡纳公国的建立,不论是他还是他的宫廷都显然已经不能再用之前的方式应对当下的形势,所以他必须要让自己的属臣很清楚的了解他的外交与内政的目的,而不能再以一个普通军事诸侯的身份去应付当下的一切。
  罗马涅-托斯卡纳公国还很年轻,甚至可以说只是个刚刚开始姗姗学步的婴儿,就如同他的女儿埃斯特莱丝一样,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面前这个公国其实还很脆弱,需要好好呵护才行。
  卡尼奥拉大公卡尔对亚历山大的再次造访倒是显得颇为热情,事实上他这段时间多少有些烦恼,萨格勒布公爵赫尔瓦在匈牙利与瓦拉几亚的支持下已经成功的当选为克罗地亚与北波斯尼亚国王,而后在登基刚刚一个月不久,赫尔瓦就向卡尼奥拉提出了东部边界上的领土要求,这让接壤的卡尼奥拉与克罗地亚之间一时间气氛紧张起来。
  面对如今兵强马壮的赫尔瓦,卡尔大公是很有些担心的,他不得不请求匈牙利从中调停,不过现在拉迪斯拉斯二世刚刚从奥斯曼人入侵的阴影中摆脱出来,虽然对赫尔瓦暴露出的野心有所警惕,却一时间还没有下定决心是否要干预这件事。
  亚历山大的到来让卡尔大公看到了希望,他先是派出使者一路迎接,然后又亲自从卢布尔雅纳出发去迎接亚历山大的队伍。
  对于卡尔大公的殷勤,亚历山大自然明白其中原因,赫尔瓦过于急躁的表现出野心虽然也令他有些意外,不过却并没有让他感到威胁。
  至少赫尔瓦还不敢对瓦拉几亚表示出他的野心,而亚历山大因为行程匆忙,也不想在巴尔干陷入当地的这些纠纷之中。
  所以他对于卡尔大公的刻意示好和种种暗示并没有什么反应,这多少让卡尔有些失望,不过他倒是也理解亚历山大现在大概没有什么心情的理由。
  算一算时间,索菲娅的孕期的确已经很近了。
  在卢布尔雅纳只停留了一天的亚历山大就立刻再次启程,而这一次他的下一站是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
  就在亚历山大离开的第三天,那不勒斯摄政女王,科森察的箬莎来到了蒙蒂纳。
  对于箬莎的到来,巴伦娣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热情,她很清楚这位那不勒斯女王对亚历山大的影响,甚至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她能成为亚历山大的妻子,这位女王在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毕竟不论是卢克雷齐娅还是索菲娅,现在看来都要比她更适合成为罗马特西亚公爵夫人,正是因为这个,巴伦娣就更加感激和看重箬莎最终发挥的重要作用。
  巴伦娣亲自把箬莎迎进了城堡,然后殷勤的陪着她参观了箬莎希望看到的一切,当她们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巴伦娣拉着箬莎的手用感激而又亲密的语气说:“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对你感激,你大概不会想到那些日子我的心情,在所有人都为亚历山大晋封公爵高兴的时候我只感到恐慌,对,我害怕了,因为我发现自己似乎已经跟不上亚历山大的步伐了,这种感觉以前从没有过可这次却是真的。”
  箬莎认真的听着,她的神情平和而又专注,看上去完全像个对嫂子充满敬意的小姑子,只是当听到巴伦娣的话时,她的目光中微微闪过一丝玩味,她伸手为巴伦娣捋顺了一缕滑落到额角的发丝,然后仔细打量着她,用稍显探究的口吻说:“这可不像你我的嫂子,你应该更冷静而且理智不是吗,即便因为这场婚姻可能落空而让你失望,可你也不应该为此显得患得患失。”
  “以前的确是这样,可现在我不知道了,我开始担心如果不能和亚历山大结婚会是什么结果,我甚至不敢去想这种事的发生,”巴伦娣微微闭上眼睛,然后睁开眼抬头望着房顶肩膀微微一垮“我想我已经习惯蒙蒂纳伯爵夫人这个身份,所以如果失去这个身份我会觉得自己之前的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听着巴伦娣的话,箬莎不动声色的把手从巴伦娣手中抽出来,她微微坐直身子想了想,然后说:“事实上我的确考虑过卢克雷齐娅和索菲娅,她们也的确更适合成为罗马特西亚公爵夫人。”
  看到巴伦娣脸上露出愕然神色,箬莎不为所动的继续说:“可是你知道为什么最终我都会认为你更适合成为我哥哥的妻子吗,因为你是冷静而又理智的女人,你不会因为爱情结婚,而只会因为利益结合,所以即便你成为了未来的罗马涅-托斯卡纳公国的女主人,也会帮助我的哥哥统治他的公国和家族而不是只为了自己的任性就给他增加麻烦,可是现在我倒是有些担心这个选择是不是正确了,因为我发现你似乎变得在乎的不再是这些而是我哥哥这个人,这可不是个好兆头。”说到这里箬莎身子微微前倾,贴近巴伦娣在她耳边低声说“记住,你是罗马特西亚公爵夫人,不过也只是公爵夫人,你可以享受这个地位给你带来的一切特权和荣誉,也可以让你的孩子将来继承这个公国。但是,”说到这箬莎停下来微微扭头看着近在眼前的巴伦娣的眼睛“你要记住哥哥是我的,不论是卢克雷齐娅,你,还是那个波西米亚女人,你们可以从他那里得到一顶顶的王冠可也只有这些,你们谁都别想得到更多,亚历山大永远不会属于你们当中任何人,因为他注定只会属于我一个人。”
  巴伦娣呆呆的看着前方,她知道自己听到了什么,可却又实在无法相信自己听到的话是否如她想象的那样。
  直到箬莎缓缓向后退开和她拉开了距离,巴伦娣才用难以置信的目光看着箬莎,同时双手紧紧捂住嘴唇,强迫自己把要发出的尖叫重新吞进喉咙里。
  箬莎毫不在意的迎着巴伦娣的目光,虽然她和亚历山大身边的很多人或是已经清楚或是已经多少有些猜测,可第一次主动承认俩人之间那不为世人所容的关系,这却是第一次。
  看着巴伦娣因为震惊慌乱不知所措,甚至眼神中闪过惊恐的神情,箬莎拿起旁边的酒杯向她举了起来。
  “祝你们婚姻愉快,亲爱的嫂子。”
第一百六十五章
布加勒斯特的女王
  再次来到萨格勒布,亚历山大感觉到了这座城市明显比以往要热闹而且更有生气的气氛。
  很不凑巧的是,克罗地亚与北波斯尼亚国王赫尔瓦并不在萨格勒布。
  就在不久前他刚刚得到个消息,之前在布加勒斯特之战中逃掉的鲁瓦阝十再次出现了,这立刻引起了赫尔瓦的注意,对于这个前波斯尼亚国王,赫尔瓦有着很强烈的戒心,因为鲁瓦阝十不但保留着一支颇实力的军队,而且迄今为止他在北波斯尼亚依旧有着很大的影响。
  虽然赫尔瓦在克罗地亚得到了拥戴,但是在北波斯尼亚就不那么受欢迎了。
  波斯尼亚人更希望他们的国王是自己人,而不是个克罗地亚人,而赫尔瓦公教徒的身份在波斯尼亚就显得更加敏感,这一点赫尔瓦很清楚,所以对于北波斯尼亚他从开始就小心翼翼,在使用了种种怀柔政策的同时,也一直在暗暗提防着北波斯尼亚可能会发生的变故。
  鲁瓦阝十就是这种变故的重要根源之一,除了曾经拥有波斯尼亚国王的头衔这个足以能酝酿一场争夺王位之战的原因外,还有就是迄今为止鲁瓦阝十依旧和占领南波斯尼亚的奥斯曼人有着密切关系,这就让赫尔瓦不能不对任何关于鲁瓦阝十的消息都万分小心,谨慎应对。
  不过这些也都是听上去还说的过去的表面原因,亚历山大能够想到赫尔瓦会那么凑巧的在他到来之前离开萨格勒布,大概还以为他不想和自己见面。
  亚历山大能够明白赫尔瓦面对他时的心理应该是很矛盾,一个方面他如今拥有的一切都是源自亚历山大,这就让他站在亚历山大面前时会自然而然的产生某种低人一头的感觉。
  这种感觉确实很讨厌,哪怕是亚历山大并不在意这种事,可时间久了赫尔瓦自己也会觉得这么下去是无法忍受的。
  另一方面,亚历山大在巴尔干的身份很特殊,他是瓦拉几亚公国女大公的情人,更是未来的瓦拉几亚继承人的父亲,而他同时还是已经被视为护圣战的布加勒斯特战争中力挽狂澜的英雄,至于他在匈牙利的势力让他同样对巴尔干有着很大的影响,这就让亚历山大似乎成为了巴尔干事务中一个有着举足轻重分量的仲裁人,而一个国王是不能接受另外有一个人可以凌驾与他之上的。
  至于克罗地亚与卡尼奥拉之间的边界纠纷,就更是赫尔瓦不想见到亚历山大的原因,因为他已经可以想象卡尼奥拉的卡尔大公应该是已经向亚历山大开口求援,所以赫尔瓦决定不给亚历山大这个可以公里干预巴尔干事务的借口和机会。
  对赫尔瓦的想法亚历山大还是能够理解的,毕竟谁都不会希望自己头上有个指手画脚的人整天告诉你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但是这也并不妨碍亚历山大对赫尔瓦由此产生的一些看法。
  在巴尔干之战中,最大赢家其实是赫尔瓦,他不但继承了他父亲的萨格勒布而且还成为克罗地亚和北波斯尼亚国王,和他相比索菲娅获得的东西看上去反而要少了许多。
  现在赫尔瓦稍显暧昧的态度在亚历山大看来除了翅膀硬了这种很常见的原因之外,就是随着继承了大片土地,他的野心也逐渐显现了出来,这从他对卡尼奥拉的领土要求就可以看得出来。
  那么当他从卡尼奥拉那里得到了他所需要的之后呢?他会不会因为这一次的成功就此胃口大开,不停的贪婪索取?
  亚历山大在是萨格勒布停留了2天,在这两天里很多当地贵族来拜访他,对于这位布加勒斯特之战的英雄,巴尔干人还是充满敬意的,这也让亚历山大再次体会到赫尔瓦的心情。
  任何君主都不想看到出现另外一个可以和自己相比,甚至声望还要盖过自己的人,即便这个人并不是克罗地亚或是波斯尼亚人。
  可即便他不是巴尔干人,这种事也是很不让人愉快的。
  从那些当地贵族那里亚历山大知道了些更详细的消息,鲁瓦阝十在逃亡到摩尔多瓦之后不久就重新组织起了一支虽然规模不大,却十分彪悍的军队。
  在这期间他无疑是得到了奥斯曼人的支持,不过种种迹象同时也表明,似乎摩尔多瓦大公斯特凡也搀和了一脚。
  只是赫尔瓦即位之初并不想把事情闹大,而且和卡尼奥拉的纠纷已经牵扯住了他的经历,在解决与卡尼奥拉的领土争端之前,赫尔瓦并不想过分招惹斯特凡这个很不好对付的人。
  赫尔瓦的决定显然是正确的,不论是斯特凡大公是否真的在暗中支持鲁瓦阝十,这个时候都的确不是公开发生冲突的时候,这让亚历山大对赫尔瓦在成为国王后的心理也多少有了些了解。
  赫尔瓦无疑是个很有主见,而且能够隐忍的,这从他早年被赶出萨格勒布却依旧坚持了那么久就可以看出来,虽然他之后的崛起是经由亚历山大的推动和支持,但是这个人也的确有着不同凡响的能力。
  至于说在历史上的赫尔瓦几经跌宕却始终没有能一展抱负,最后郁郁而终,也只能说是运气不好。
  可是现在他抓住了机会,甚至在刚刚继位就初现狰狞,这倒是让包括亚历山大在内的很多人没有想到的。
  让亚历山大稍微意外的是,赫尔瓦居然允许了那个叫库拉什的其实的弟弟奥摩追求他的侄女阿洛霞,这倒是让他对赫尔瓦有些另眼看待。
  虽然知道他这么做主要是为了拉拢库拉什这位同样在巴尔干战争中声名显赫的骑士英雄,不过他居然没有把自己的侄女嫁给某位王子,而是允许一个骑士的弟弟追求她,亚历山大从中看到的除了开明,还有就是不停膨胀的野心。
  不过现在阿洛霞并不在萨格勒布,做为瓦拉几亚重要的盟国,已经被赫尔瓦册封为斯拉沃伯尼热女伯爵的阿洛霞奉命前往瓦拉几亚探视即将临产的索菲娅。
  而陪同的人,就是库拉什的弟弟奥摩。
  至于库拉什自己,这个战争期间的传奇骑士却又回到了他在乡下的农庄,虽然有很多人闻名拜访,但是每次他不是正在地里和农民们干农活,就是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打猎了。
  似乎这位传奇般的骑士,真的已经决定安心当个地主了。
  2天的时间让亚历山大知道了不少事情,所以当他离开萨格勒布的时候,他只是让陪同的当地贵族给赫尔瓦留下了对他问候的口信,却没有留下其他什么片言只语。
  亚历山大相信这也是赫尔瓦希望看到的,否则不论他说什么,都有可能会被那位国王视为是对他的指示吩咐。
  一个人一旦心里有了成见,那么就往往不能再用常理揣测。
  瓦拉几亚公国,因为弗拉德三世的嗜血残忍而被人视为恐怖之地的特兰西瓦尼亚,这里的天空似乎因为采佩什家族的过去总是笼罩着一层若有若无的阴霾,当亚历山大的军队经过时,他们难得的受到了冷遇。
  采佩什在特兰西瓦尼亚的声望很高,而之前在布加勒斯特发生的事让当地人对索菲娅不由产生了一种难言的敌意,这种敌意也自然而然的牵连到了亚历山大的身上。
  这倒是让亚历山大对索菲娅没有选择在特兰西瓦尼亚留下来感到满意,毕竟在一个到处都充满敌意的地方长期停留是很不明智的。
  而现在索菲娅更是以怀孕期间需要更好的照顾为由,长期驻留在了布加勒斯特。
  而且就是在急匆匆的赶路当中,亚历山大也可以从当地人的议论里听到一些传言,似乎已经有瓦拉几亚的贵族向女大公提出建议,迁都布加勒斯特。
  提出这些建议的是一些如今在瓦拉几亚公国里颇受重用的希腊人,这些人显然依旧憧憬着当初东罗马辉煌时代和对巴尔干的统治。
  亚历山大甚至能够想到遗老遗少们建议迁都布加勒斯特的真正目的,很显然他们希望藉此机会慢慢消弭掉瓦拉几亚人对女大公的影响,同时这些人或许还惦记着重新恢复罗马荣光,毕竟布加勒斯特位于多瑙河三角洲平原的中心,那里不但有着便于灌溉的广大农田,可以为将来的军队提供足够多的粮食,而且如果可能,或许这些人还梦想着有一天南下保加利亚,统一巴尔干,再造罗马帝国。
  对于希腊人这很有上进心的想法,亚历山大倒也能够理解。
  恢复罗马时代的荣光对很多人来说就如同一个虽然永远无法实现,却决不放弃的梦想,只是时代毕竟已经变了,所以亚历山大也只能对那些人的执着在精神上表示支持和赞许了。
  不过定都布加勒斯特,这个决定亚历山大是很支持的。
  历史上很多年之后瓦拉几亚公国就是把布加勒斯特作为了他们的首都,只是那个时候的瓦拉几亚已经成了巴尔干的孤岛,大批因为奥斯曼人入侵而被迫背井离乡的正教徒把瓦拉几亚当成了最后的避难地,蜂拥而入的人口给瓦拉几亚带来了大量的劳力和众多人才,这让瓦拉几亚一度成为了人们心目中抵抗奥斯曼入侵的明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3/13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