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校对)第9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3/1307

  而且他一再提醒和强调,这让虽然心里也的确认可他这个说法,可还是不禁对他这种有些跋扈的态度有些不满的胡安娜表示出了少许的怒意。
  亚历山大并没有去刻意解释,他不会告诉胡安娜就在几个世纪后有一个处境和她近似的科西嘉人后来的死因成谜,而其中的一个说法就是被跟随了多年的随从下毒暗杀。
  即便是再忠诚的人,如果时间久了都可能会因为得不到回报而产生动摇,如果在这个时候这个人再受到来自外部的某些引诱,谁也不能保证这样的人会不会从忠诚的追随者变成敌人安插在身边的探子。
  胡安娜毕竟已经没有了重掌握权力的机会,这个时候还留在她身边其实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即便依旧有些以往的支持者表示对她的同情,但是这种同情里究竟有多少真情实意,就有些难以判断了。
  亚历山大不能冒险,因为如今的他并非孑然一身而是已经有了太多的牵挂,他不能忍受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一败涂地,所以他必须小心谨慎,甚至必要时候为了守住秘密做出任何可怕的事情。
  这封写给胡安娜的信里,亚历山大向她讲了一些暂时可以对她透露的东西,其中有些让胡安娜看了颇为惊讶。
  胡安娜在看完信后很小心的收起来,同时她把玫瑰经放回书架上原来的位置,虽然知道即便信落在旁人手里应该也发现不了什么,可她还是在又一次谨慎的在桌上收藏信件的木盒与书架之间扫了两眼之后才放下心来。
  亚历山大曾经特意提醒她不要烧掉信件,这个办法虽然看上去的确是一劳永逸,却也恰恰是最容易引起别人怀疑的地方,如果胡安娜身边真的有玛利亚的探子,而亚历山大也相信这是肯定的,那么烧掉信件就无疑等于是告诉玛利亚他们之间的来往有什么秘密了。
  而到现在为止,即便玛利亚有所怀疑,可还没有抓住什么证据,甚至亚历山大已经做好准备在需要的时候向玛利亚透露些东西。
  “他疯了,”即便是在心里,胡安娜也依旧无法承认与亚历山大同父异母的关系,虽然当看到他那头明显的红色头发时曾经暗暗感叹如果这一切不是那个莫迪洛伯爵精心安排,那么这个年轻人就应该的确是她的异母兄弟了“难道他认为这样就可以让那个老女人怀疑贡萨洛·德·科尔多瓦?”
  胡安娜觉得亚历山大把事情想的太简单,甚至有些天真了,对于贡萨洛她还是知道的,那个人是伊莎贝拉的宠臣和得力手下,可以说如果这两个身份中只占任何一个,贡萨洛在伊莎贝拉心目中的地位都不会那么重要的话,当他既得宠又偏偏有着那么大本事时,就没有人能撼动伊莎贝拉对他的重视和信任了。
  可亚历山大居然建议胡安娜配合他在葡萄牙宫廷,或者准确说就是在玛利亚王后身边散布关于贡萨洛的谣言,这让胡安娜刚刚因为似乎看到了一丝希望而活跃的心不由开始往下沉去,她甚至开始琢磨有没有必要跟着亚历山大继续胡闹下去,毕竟他居然连试图挑拨伊莎贝拉对贡萨洛的信任这种明显注定会失败的主意都想的出来。
  胡安娜有些忧心忡忡,她当然不是担心亚历山大,对这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她没有任何感情,或者说她很清楚这个人这时候出现也不是为了什么姐弟情深,而是要利用她的身份。
  她只是为自己的安危担心,她害怕亚历山大的莽撞行为可能会给她带来麻烦,虽然亚历山大的到来也的确让她重新燃起了早已经熄灭的希望之火,可她同样对于自己性命看得很重要。
  所以亚历山大把那些信留下来的建议也正中胡安娜的下怀,她觉得或许必要时候这些东西能成为她给自己保命的护身符。
  亚历山大再次拜访国王夫妻并非是在圣若热城堡,而是在新宫。
  玛利亚王后热衷于在新宫中向外人展示她来自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双重王室受到的教育熏陶,这让她有种可以俯视葡萄牙人的的优越感。
  不过她并不知道这恰恰也是曼努埃尔对她最不满的地方,每次看到她用那种如同看野蛮人似的眼神打量打量自己的那些贵族,国王就对妻子的傲慢从心底里感到厌烦。
  另外玛利亚对葡萄牙教会的态度也是让很多葡萄牙人心存不忿的原因之一。
  亚历山大六世做为曾经的瓦伦西亚大主教,无疑让玛利亚为自己的国家出了位教皇感到无比自豪,而她父母在教会事务方面一向颇为直接的干预举动也深深的影响了她。
  所以在玛利亚看来,葡萄牙的教会也应该像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那样更多的接受王室的建议,甚至在很多重大的宗教事务上更是应该以王室的意志为主,而不是自行其是。
  这就让以布若宗总主教为首的葡萄牙教会陷入了个很微妙的尴尬局面,一方面玛利亚展现出的虔诚让总主教对她的行为无法指摘,而另一方面她一次次强行干预教会事务的举动让总主教又是懊恼无比。
  新宫虽然规模不大却是装饰得金碧辉煌,之前这里并不是那么舒适,不过在玛利亚成为王后之后因为经常光顾这里,所以曼努埃尔才下令重新把宫殿重新装饰了一下,而完工也才不过几个月,很多地方还可以看出那种过于崭新的痕迹。
  这一次亚历山大受到的待遇和之前是不同的,因为他是以罗马涅-托斯卡纳大公的身份出现。
  玛利亚脸上戴着伊比利亚人特有的半面面具,这种多少继承自哥特人习俗的装饰风俗因为太过根深蒂固,即便是以信仰坚定著称的双王和他们的子女也难免不能免俗。
  玛利亚脸上的面具遮盖着她鼻尖以上的脸部,只有一张嘴和下巴露在外面,在面具开成椭圆的目孔后,她的双眼透着疑惑的看着从大厅外走进来的亚历山大,她手下人之前向她报告亚历山大给胡安娜写了封信,这让她不禁又胡思乱想起来,想到这位公爵的身份,再想想她与梵蒂冈的特殊关系,玛利亚觉得自己这么尽快揭穿他身份的决定还是正确的。
  至少要让这个公爵知道在葡萄牙还是应该考虑到王室态度的,玛利亚心里这么暗自想着。
  亚历山大在距宝座不远的地方停下来,这次因为并非是参加宴会而是正式觐见,他同样穿戴整齐,一件月白色的软缎半长外套配上代表着公爵地位的黄金勋表和金腰带,当他迈着稳健的步子走在大理石地面上时,他可以感觉到四周人们望向他的目光中投出的种种神情。
  亚历山大躬身行礼,然后慢慢抬头望着坐在对面的那对夫妻。
  “能让您以符合真实身份的方式走进这座宫殿还真是不那么容易,”曼努埃尔一世开口说了句,对亚历山大的到来他没什么满不满意的,特别是想想这位公爵或许用不了多久就要离开葡萄牙,他就觉得没有必要太过在意这个人对自己国家的态度“不过还是欢迎您公爵,只是下次希望您能以更公开的身份来做客。”
  对曼努埃尔表示出的明显的不满亚历山大无动于衷,他知道曼努埃尔其实是个很自负的人,当他成为国王后他就觉得自己能戴上王冠就是上帝的意志,否则葡萄牙的王位怎么也不可能落到他的手里,所以在骨子里的曼努埃尔是个很自以为是的人,可正因为这样也让他为自己的婚姻感到不满,特别是对与玛利亚的婚姻,他就从来没有满意过。
  “公爵,很高兴您能来访葡萄牙。”
  玛利亚开口了,她的声调平稳,比曼努埃尔那有着明显口音标准得多的拉丁语让她的形象看上去端庄而又高贵,这让亚历山大不由想起传说玛利亚刚刚嫁过来时曾经因为葡萄牙宫廷里没有人能说一口流利的拉丁语而公开群讽的事,想来就是从那个时候起,葡萄牙贵族当中已经有些人开始对她产生了难以消弭的恶感。
  “请原谅我之前隐匿姓名的举动,不过我想两位陛下应该是能理解我这么做的原因的,毕竟这关系到我这次来到这里的使命和任务,梵蒂冈希望能够看到个公平的审查而不是因为种种原因变得不真实的报告。”
  听到亚历山大主动提起了他的使命,玛利亚面具目孔后的双眼瞬间一亮,她还是依旧很关心关于圣迹的那些事的,甚至和这个比起来,胡安娜的事情都不是那么重要了。
  “公爵您认为该如何证明那些圣迹都是真实,或者我是说即便有些圣迹看上去像是通过后人的解释才被人接受,但是这是否也说明其实这些圣迹早就存在,只是之前没有人发现,或者说是因为对信仰的迷茫和不够坚定而没有得到启示呢?”
  玛利亚的话瞬间在大厅里引起了一阵低低的议论声,虽然人们没有公开说什么,但亚历山大还是隐约感到了气氛变得稍稍有些微妙起来。
  亚历山大知道这些葡萄牙人为什么会这么敏感,很显然玛利亚所谓的因为不够坚定和对信仰的迷茫说的恰恰就是阿尔弗拉格村的那条“苦路”,在她成为葡萄牙王后之前,从没有人想到过阿尔弗拉格村的那条山路与耶路撒冷的苦路有什么关系,而如今那里却已经成了葡萄牙人证明自己是主的最虔诚信徒的证明,虽然那条“山寨苦路”到现在还没有被梵蒂冈承认为圣迹,可这已经足够让玛利亚为证明自己是葡萄牙历史上最虔诚的王后添加一个醒目的注脚了。
  只是这么一来,葡萄牙贵族们的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毕竟王后的虔诚反应出的就是他们对信仰的懈怠,这已经足够让他们很多人在民众面前威风扫地,而这也是令一些贵族对玛利亚心声怨怼的原因之一。
  对玛利亚的询问,亚历山大停顿了下,他知道回答这个问题是多少有些困难的,特别是在那些贵族的注视下,他可以感觉到他们同样对这个问题的答案相当关心。
  “该死的婊子。”亚历山大在心里暗暗骂了句,玛利亚显然是希望能如她母亲那样成为葡萄牙的“世俗圣母”,只是这个野心虽然很大,至于是否能如愿就是另一回事了。
  “陛下,我想您已经听说了我这次来的目的,在卡斯蒂利亚发生的一件事正需要通过审查判断是否属于圣迹。”
  “对,我有所耳闻,一个纯洁处女生下婴儿的奇迹,”玛利亚略微提搞嗓音用让所有人都能听到的声调说“这是个奇迹,真正的圣迹!”
  “不,这正是我要说明的,在经由梵蒂冈确认之前,我只能把自己看到和听到的一切忠实的记录下来,然后由梵蒂冈确认是否为圣迹,所以在这里我无法回答您刚才的问题,”亚历山大说着向玛利亚露出个抱歉的神态,然后不等显出不满的玛利亚开口他接着又说“但是我还是应该对在这里看到的很多东西感到感慨,因为这里是我见过的对信仰最虔诚的典范,这里的空气中都透着对耶稣基督无比崇敬的赞美,我想也正是因为这样,这片被异教徒占领了几个世纪的土地才能在这个时代,而不是其他什么时候得以光复,因为是虔诚,坚定,还有伟大的君主们赋予士兵的勇气感动了上帝。”
  “说的对,公爵,一切归于上帝!”
  一个洪亮声音从门口传来,亚历山大转身望去,看到了个高壮的身影正站在略显暗淡的门廊下。
  葡萄牙总主教区约翰·布若宗总主教来了,亚历山大心头暗自一笑,接下来他可以轻松一些了。
  只是看着那些葡萄牙贵族,亚历山大不由兴趣盎然起来。
第十章
海洋啊海洋
  在15世纪最后那几年,如果说在伊比利亚有什么话题是最吸引人的,那就一定是关于哥伦布开辟的新航向和他带会来的那些惊人财富。
  按照哥伦布的说法,他经过在大西洋上长达一个半月的长途跋涉,与1492年10月中旬到达了的印度的西海岸,经过了2个多的探险之后,他与1492年的年底满载而归的返回了出发的港口帕斯洛。
  而后在接下来的2次远征中,他又分别到了更远和更新的地方,而这几次的航向让哥伦布得到的除了荣誉还有可观的收益。
  在那段时间里,不单是伊比利亚,就是地中海沿岸的很多城市也流传着关于哥伦布的传说,不过虽然这样,人们却因为他的旅行需要深入那未知的大洋深处而多少带着某种畏惧,很多人还曾经断言,即便哥伦布发现的新航线意义重大,可因为这条道路太过凶险,所以不会对地中海贸易造成什么太大的威胁。
  这让很多依靠地中海贸易的商人和商会似乎送了一口气,而且也的确这样,虽然哥伦布的发现振奋人心,但更多的只是引起了浓厚的好奇心,但是达·伽马的行动却让很多人真的害怕了。
  从非洲沿着海岸线向南,再向南,越过最炎热的地区和两大季风区,然后在非洲最南端的地方转而向东,最终达伽马发现了一条以往前人从未发现的通往东方的航线,而且因为这条航向始终以大陆海岸为依托,所以明显的要比哥伦布的航线更加安全,也更加便于与沿途的国家与港口进行交易,进而建立一个个的贸易站以便垄断通往东方香料之地的市场。
  这个消息传出后,所有人才终于慌了,不论是威尼斯商人还是来自地中海东岸的海盗,他们都意识到随着新航线的开辟,他们的收益势必会因此减少,如果长此以往,或许被视为黄金三角区的整个地中海贸易圈都有衰败的可能。
  而在葡萄牙,无数人都在奔走相告的诉说着即将发财的机会终于降临,新航线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财富,这也让葡萄牙人似乎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达伽马成为了葡萄牙的英雄和传奇,甚至有人建议应该授予他印度副王的称号,虽然这个建议最终被曼努埃尔一世含糊其辞的搪塞过去了,不过他还是得到了印度与整个东方海军司令的头衔。
  只是亚历山大关心的并非是这些,他对于达伽马如今的一举一动都很清楚,实际上堤埃戈担任了个不错的刺探者的角色,他在趁着达伽马还没回来之前就收买了他的家人的行动让堤埃戈比其他人都更早的从达伽马那里获得了足够多的回报,其中就包括一个与达伽马私下里达成的秘密协议。
  这个协议完全是以达伽马私人名义签订,在得到了用克里特的蔗糖种植园的丰厚收益作为抵押的承诺后,达伽马同意与堤埃戈共同组建一个叫‘海上西方印度贸易公司’的组织,简称‘西印度公司’。
  只是如今这个公司不但规模还小,而且因为达伽马没有再次出航也没有展开任何业务,但只是这个名义,已经足以吸引太多的人愿意把自己的钱投到这个显然有着非凡前景的公司里来。
  这其中,就包括很多葡萄牙宫廷的大臣和贵族。
  布若宗总主教的出现让亚历山大的觐见稍稍变了味道,总主教到来后就立刻用热情洋溢的辞藻一次次的赞美梵蒂冈对圣迹的关心与热衷,同时他也极力向亚历山大表示本教区的信民们是如何的虔诚与淳朴,以至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能够获得如今的种种成就,完全是因为那些圣迹一直在向他们感召着来自上帝的种种恩典。
  “他们只是本着自己内心中最原始的信仰行事,有些人甚至因为不识字一生都不知道他每天背诵的经文是出自圣经当中的哪一页,但是他们却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对的,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这就是上帝的恩典在默默引领他们的结果,所以如今我们能在这里热情的议论某个圣迹是否应该得到承认是没有问题的,但这绝对不影响本教区的信众是否足够虔诚,”总教主的声音洪亮而有力,他的腔调也充满了强硬,甚至连王后即便被面具遮挡住了半边面孔,可依旧能够看出她脸色铁青也毫不在意“所以我们应该是为了整个教区感到光荣,而不只是因为一两处圣迹的发现而高兴,我相信公爵也一定会支持我的这种观点的。”
  对于总主教近乎拍板定性般的话,亚历山大不太记得最后自己是怎么回答的,因为不等他开口,玛利亚王后已经按捺不住,站起身来拂然而去。
  而总主教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也依旧镇定自若,他继续慷慨陈词而且还向曼努埃尔一世点头致意,在得到国王的回礼后,总主教这才告辞离开。
  召见已经进行不下去了,亚历山大倒是没想到布若宗总主教居然会如此直来直去的和王后在宫廷里掰起了手腕,这甚至让他不由在想是不是应该改变之前的一些计划了,因为虽然他也算是充分考虑到了玛利亚在葡萄牙宫廷里的不得人心,但他还真没想到局面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不过想想历史上曼努埃尔那一次次似乎完全不顾葡萄牙的实际条件做出的种种决定,亚历山大开始觉得或许这其中真的有玛利亚的很大原因在里面。
  玛利亚希望葡萄牙成为自己母国的忠诚盟友,这原本没有什么错误,但是或许真的是因为能力有限,她最终做的事却一次次的让人感到匪夷所思,而这其中不论是葡萄牙贵族还是曼努埃尔国王本人,究竟和玛利亚之间发生过什么样的冲突,或许从这次布若宗总主教的举动上就可以看出些苗头了。
  回到住处的亚历山大迎来的是满心期待的杰姆斯殷切的目光,看着他那好像等着好消息的怀春少女般的表情,亚历山大有些想笑,不过他倒也不忍心让杰姆斯苦等,于是就干脆直接告诉了他这场召见那戏剧性结束的经过。
  杰姆斯的神情有一会是失神的,他好像一时间没明白似的追问了几句,当确定开始听到的没有错后,杰姆斯的脸色一下子就垮了下来。
  “没有活路了呀大人,没活路了,”杰姆斯胖胖的身子在亚历山大面前晃来晃去,嘴里反复的唠叨着这句话“您是说您没能来得及说动国王吗,那可怎么办,如果那样我们就没有权力在占领了一些地方之后宣布那里的归属,或者我们直接宣布那里归罗马涅公国所有?”这么问完后杰姆斯就满脸希冀的看着亚历山大,看到公爵无声的摇头,他神色就又是一暗“这可是真没有活路了,不能宣布那些占领地的归属权就好像船没下锚,即便当时得到再多的财富也没用,因为只要你一离开,任何人都可以合法的抢走那些地方宣布属于自己所有。”
  杰姆斯说着又看向亚历山大,在确定他的确不会开口后,只能不再嚷嚷“没有活路了”,而是无奈的坐下来看着亚历山大:“大人您一定有办法的对吗,我知道从来没有任何事能难倒您的,所以您一定得给我出个主意,毕竟这生意其中有着您很大的一份呢。”
  看着杰姆斯那沮丧的样子,亚历山大轻轻笑了笑,他知道杰姆斯很大程度上是在演戏,这位16世纪初的“杰克·斯派洛船长”其实在海上混的真的很不错,借着到处打劫商船和袭击港口,他的海盗生意甚至一度做到了后来被明明为海龟群岛的那个地方,至于他在自己的航海日记上描述的一座孤悬南大西洋海外的一座火山岛,让亚历山大很是怀疑那可能就是未来科西嘉人的最后归宿。
  这倒是让他又不禁想起了如今还被囚禁在厄尔巴岛上的大舅哥,想想如果凯撒依旧不肯老实下来,或许可以把他放到那座南大西洋上的火山岛去反省后半生了。
  “如果你想听我的建议,我认为你这个时候应该去拜访一下达伽马了,我想他应该会给你一定的帮助,别忘了你现在也已经是一位了不起的航海家了。”亚历山大琢磨着,原本他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如此顺利,他之前甚至在想也许应该先暗中扶植杰姆斯在新大陆的南方活动一段时间积攒了一定资本之后再打新航线的主意,可现在看来很多事情还真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一个海盗大人,一个海盗,”杰姆斯有气无力的提醒亚历山大,然后嘴里又低声念叨了句“没活路了呀。”
  “西印度公司”位于里斯本城恩里克王子大街的北头,再过去就是圣泉广场,那里的一眼很古老的泉水据说是当初哥特人在这里建城时发现的,后来第一位皈依基督的哥特国王也是在这里接受的洗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3/13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