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之最终战争(校对)第3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7/509

  高远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道:“行了,那就可以认定阿比耶地区是清洁工的大本营了,至少是大本营之一。”
  在地图上画了个圈后,高远看着李金刚道:“你们分析一下,如果以阿比耶为大本营的话,清洁工的势力能辐射周围多大范围,我是说有效控制并且驻军的那种。”
  李金刚摇头道:“不会多大,因为哪里地广人稀,没有必要占领,但是为了保险起见,我觉得,卡杜格利市应该被占领了,那里是一个战略要地。”
  高远再次画了一个小圆圈,然后他点头道:“行了,路线明确,我们绕过卡杜格利。”
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堑
  得益于一个微小的痕迹,高远他们掌握了很多信息。
  真正的军用地图,会详细到一座小桥的长度宽度和承重,即使这座小桥可能只是你家门口小河一个司空见惯,从不认为这个小桥有任何必要上地图的那种小桥。
  二战时候的得军地图,尤其是本土的军用地图,能详细到一个城镇上每家每户的房型,甚至能精确到每家院子里水井的位置。
  如果有地图,李金刚可以在他从未到过的地区,对所有的建筑,河流,道路,桥梁,山地湖泊了如指掌,每一个合格的特战队员都能,每一个会看军用地图的人都能,这,就是军事地图的意义。
  高远他们没有军事地图,他们只有大比例的民用地图,以及一张张卫星地图打印的照片。
  这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这世上本来没有军用地图,会制图的人多了,也就有了军用地图。
  高远他们没有用脚丈量每一片土地,但他们所走过的地方,至少道路沿线的地形地貌和关键信息就会在地图记录下来,标注下来,慢慢的,一张民用地图也就有了军用地图最初始的样子。
  对高远他们来说,这张记录了历程的地图没有太大的用处,但是如果有人要再走一遍他们的路程,那么这张地图就是无价之宝。
  每天晚上休息之前,就是几个特种兵坐在一起,把各自观察和记录的数据录入地图的时候,而每到这个时候,就是高远和余顺舟他们这些半道出家的门外汉坐一边干看着的时候。
  就连尤里,这个只知道问敌人在哪儿的毛子,都能在地图上写写画画的。
  俄国人打仗的风格真的是简单直接粗暴,但是对于制图作业,他们其实并不含糊,二战在俄国打的那几场惨烈的巷战中,经常能发现没有军用地图,那就自己用铅笔在纸上手绘的地图,地图上把附近的建筑标注的清清楚楚。
  “距离176公里,角度转向东南17度,有七个显著参照物。”
  “距离179公里,角度转向东南17.2度,有七个显著参照物。”
  “距离177公里,角度转向东南17度,七个明显参照物。”
  李金刚第一个拿出了他记录了行进路线的纸,上面弯弯绕绕的画出了他们今天的行进路线,而在那条路线旁边,点了七个点,然后他写了自己认为可以作为参照物的简写。
  三个人的纸都拿了出来,只要略加对照,就发现三份手绘的地图相差无几,都是一条大体自西向东南方向的极简略路线图。
  长短不一致,但是参数极度接近,要知道这是在行驶的汽车上进行的记录,而到了晚上,三个人拿出的记录如果相差过大,那就说明必然有人是错的。
  而现在,三个人的记录基本一致,那么他们的数据就可以记录在地图上。
  这是最简单的军用地图制作方式,全部都是手绘,但这也是最难的军用地图制作方式,因为能做到这些的侦察兵,绝对是军中娇子。
  如果星火小队后面跟着一支大军,那么这支大军就会按照这份地图来行军作战,如果这份地图出了错,可以想象会出现什么后果。
  里程是根据汽车里程表得出的,角度需要随时对照指南针,每次有微小的变向很难记录,但如果有大的转弯,那就必须记录下来。
  李金刚小心翼翼的展开了地图,在昨天标注的起始点上,开始根据他们三个今天所做的记录,把路线画在原本是一片空白的地图上。
  这个偏转17度,当然是根据起始点位置来测算的,现在高远他们要转向往南了,等确定绕过了必须绕过的地点,就必须一直往东南,往公羊所在的方向而去。
  在地图上把路线标示出来之后,高远就终于有发言权了。
  看了看,高远诧异的道:“伙计们,我们已经进入南苏旦的领土了啊,再有几十公里就是白尼罗河啊。”
  南北苏旦的国土可以说是犬牙交错的,两国领土在西线还算平直,但到了东半部分,南苏旦的马拉卡勒地区向北深入到了苏旦的领土上,而再往东,苏旦的国土又往南深入到了南苏旦的境内,形成了一个长条,然后再往东就是南北苏旦和埃塞俄布亚的三国交界处。
  公羊控制的地盘就在长条形的三国交界处,在一个山脉的边缘,那里是稀树草原和热带雨林相交汇的地点。
  从地图上来看,高远他们位于白尼罗河的西岸,距离公羊所占据的地区已经不到三百公里的直线距离。
  三百公里,从地图上看真的已经很近了,如果有高速公路,只需要三四个小时就能到达。
  但是在这里,在这个末日时节,如果十天内能到的话高远会欢呼万岁的。
  因为白尼罗河是高远他们此行最大的天堑,这条河是他们这次旅程的标志性地点,或者说,是一这次远程的一个终点。
  原因无他,这条河上没桥,而且现在正值雨季,河水暴涨,这个车队不可能渡河的。
  如果没有大的意外,高远他们就只能弃车了,用充气艇把人渡过河去,然后用双脚走完剩下的三百公里。
  看了地图很久,高远终于无奈的叹了口气,然后他低声道:“今天好好休息一晚,明天白天我们到河边寻找一个合适的渡河地点,过河吧。”
  这些本就是早就定好的事情,可以说是按照计划行事的,虽然万般不舍,但高远也只能这么决定了。
  苏尔特挠了挠头,他说了几句话,然后会汉语的克罗斯道:“开罐器说,我们在马拉卡尔和迈卢特之间,向北不到五十公里,就是柯达克,这都是沿白尼罗河的城市,我们可以在渡河之后,选择一个城市侦查一下,如果没有被清洁工占据,我们可以寻找几辆车。”
  拉尔夫立刻道:“我反对,风险太大。”
  克罗斯继续一脸平静的道:“对我来说,有没有车无所谓,但是我们应该侦查一下这几个城市是否被清洁工所占据了,否则的话,我们的风险更大,因为我们要穿过的是清洁工苦心经营的根据地。”
第三百九十四章
老兵油子
  在到达白尼罗河沿岸之前,高远他们只能算是在清洁工的势力范围内活动,但如果清洁工真的占据了马拉卡尔和迈卢特这些沿尼罗河的城市,那么他们就即将进入清洁工的大本营。
  但是高远想不明白,他不理解,为什么清洁工要占据这里,难道仅仅是因为石油吗?
  如果是因为石油,高远不需要智囊团也知道是不可能的,就因为阿比耶地区的石油开采可能没难度,但要运出去却太难了,这里几乎没有基础设施可言,就连个桥都没有的城市,开采出石油来干什么?
  如果不是因为石油,高远可以想到并且理解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里远离世界几大文明中心,恰恰因为这里足够偏远,足够落后,清洁工才会选择这个地区盘踞下来,然后再经营这里,把这里当做最后的避难所。
  可是这个理由无法解释清洁工为什么要四面出击。
  清洁工控制了苏伊士运河,控制了西奈半岛,他们在比利亚和天使作战,这些行为绝不是想要谋求一个避难地可以解释过去的。
  在做出某些战术上的决定时,至少要对战略环境有个基本判断,现在星火小队所有人加起来,掌握的情报也不如高远和星河多,而排除星河这个外星人,那就只能是高远来做出最终并且也是最重要的决定了。
  这次远征的根本目的是圣柜,也就是医疗仓,而医疗仓现在在吉不提,要想到达吉不提,并且要有足够的力量去夺取圣柜,必须得到公羊的支持和配合,如果对此有足够清晰的认知,就不能过早暴露自己,和清洁工的一切接触和战斗都是必须极力避免的。
  所以不必理会苏尔特跟拉尔夫在战术上的分歧和纠结。
  高远举起了手,拉尔夫立刻停止了讲话,但苏尔特没有看到高远举起的手,所以他还在喋喋不休。
  “你来过这里吗?你知道马拉卡勒地区有多难走吗……”
  克罗斯用手推了苏尔特一下,苏尔特转身看到高远示意闭嘴的手势后,他耸了耸肩,虽然满脸的不以为然,却还是马上闭上了嘴。
  高远沉声道:“我们寻找一个安全的地点弃车渡河,绝对避免和清洁工的一切接触,原因很复杂,我就不向你们解释了,但任何有可能导致我们暴露的行为,绝对禁止,好了,下面你们商量一下具体该怎么实施。”
  定下了基调,确定了路线,剩下的细节就要交给专业人士去办,高远是名义的队长,但到现在为止,他的成员全都给他足够的尊重,所以他也确实是事实上的队长,可是当队长的,却不见得就必须亲自处理所有的事。
  在面对自己不熟悉不擅长的事情时,高远的选择是看着,听着,不说话。
  所以是李金刚和拉尔夫他们在教着高远怎么当一个合格的队长,一个特战小队的队长。
  苏尔特这人呢,他是个老佣兵,也是个老兵油子了,战斗经验无以伦比的丰富,其他人加起来都没他打的仗多,这一点即使是拉尔夫和尤里他们也都承认,而且最重要的是,苏尔特号称在全球所有地形上都打过仗。
  在几次试探和验证后,苏尔特这句像是吹牛的话被证实不是吹牛,这一点,就连拉尔夫在内也必须承认。
  但是老兵油子就一定有老兵油子的缺点。
  和拉尔夫还有尤里相比,苏尔特最大的特点就是懒。
  一路上收集资料制作地图的事,苏尔特绝不参与,所以明明是四方的人手,却只有三方人来制作地图,因为苏尔特根本就不干,他懒得做这些事。
  什么样的人带出来什么样的兵,耐特带出来的兵,就没一个是好东西。
  克劳斯的绰号叫稻草人,他也真的像个稻草人一样是个很安静的人,可是安静不代表好说话,更不代表他不是个讨厌鬼。
  苏尔特是个自大,骄傲,话多的贱人,克劳斯是个自大,骄傲,话少的贱人,仅此而已。
  但是不得不说,战斗经验极其丰富的两人只要说出了意见,最终就一定会按照他们说的实行,只因为他们说的话确实是有道理的。
  高远定下了调子,克劳斯想了想,慢悠悠的道:“如果明天弃车渡河,那么今晚就要侦查了,上下游至少十公里的河段全都要侦查到,确认两侧没有敌人的存在,没有敌人的固定巡逻路线,把一切情况搞清楚之后,再决定渡河的地点。”
  拉尔夫低声道:“十公里,有必要吗?”
  克劳斯淡淡的道:“有必要。”
  拉尔夫等着克劳斯解释原因呢,但克劳斯却不打算解释。
  等了片刻,拉尔夫按捺着想要打人的冲动低声道:“两侧各十公里,我不认为有必要搜索侦查这么大的范围。”
  苏尔特笑了起来,他毫不掩饰自己的鄙夷,道:“小子,你肯定没有在孤立无援的条件下打过仗,你们只会在自己的国土上打仗,这种没有后援,所有装备全抗在自己肩上,而且需要持续很长时间的渗透,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7/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