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1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655


这就是两国制度的不同了,姜璇找谢康是没问题的,因为谢康的官职是左侍郎代行尚书事,这件事谢康完全可以全权处理,但是她找赵显就没有道理了。
按照大启的规矩,一个将军只有统兵之权,战争所得统统要交由朝廷处理,在战后,将军本人是没有权力处置战争所得的。
启国之所以有这个规矩,就是因为启国一甲子之前出现的那个战神苏定边,苏定边擅自处置战利品,把抢来的财货统统分给了属下……
正是因为这个规矩,所以赵显在江宁打赢了胜仗,交了兵权之后,就缩在家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从他上交虎符之后,整个江宁的事情跟他就没有关系了。
听了姜璇的质问,赵显有些摸不着头脑:“我关着你弟弟不放?姜丫头,你有病吧……”
赵显快步走到谢康背后,用手指了指谢康的脑袋,郑重道:“看到没,这个人是春官尚书,你弟弟的事情他可以全权处理,你找他,莫来烦我了……”
“神经病……莫名其妙打到我家来了。”
他说着话就要转身回府,刚走出两步,就被谢康一把拉住了衣领。
“小子,你坑我?!”
谢康面目阴沉。
赵显笑道:“表叔,这破事确实是在你你职分之中,侄儿有什么地方说错了?”
谢康趴在赵显耳边,低声说道:“你还不明白?不是我礼部不愿意放人,是陛下不想放人!那姜无忌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可以在突厥草原上纵横睥睨,深受北齐皇帝喜爱,而且他为人凶悍,此次在江宁吃了大亏,陛下担心他回到了北齐之后怀恨在心,会再次卷土重来。”
谢康顿了顿,继续说道:“同时他是北齐皇帝爱子,陛下有意把他留在临安。”
赵显懒洋洋的说道:“做质子?”
谢康点了点头。
赵显翻了翻白眼:“幼稚,两国之间,要质子有什么用?姜堰又不止姜无忌这一个儿子。”
“算了,这件事情我才懒得管,反正是你们礼部的事,怎么也扯不到我赵七头上,表叔大人,这齐人公主还是你来应付吧,小侄还带着伤,要回家养伤去喽。”
姜璇见他们两个人在一边窃窃私语,以为又在商议什么诡计,她连忙冲到两个人身前,试图偷听。
赵显和谢康同时收声,一本正经的看着姜璇。
谢康咳嗽了一声,笑道:“帝姬殿下,你们启国的吕梁吕大人,正在跟我礼部的严大人详细推敲赔偿的章程,一旦议好了,八殿下自然会回到燕京。”
“到时候不仅是八殿下,还有程棘将军,姜楷都统,以及被困在江宁的五万齐军,都会安然回到启国,帝姬莫要心急。”
姜璇哼了一声:“你们南人提的要求太过分了,父皇是不可能同意的!本宫不管,本宫只想接无忌回去,别的人你们爱怎么议怎么议。”
赵显有些好奇的对着谢康问道:“礼部的条件是什么?”
谢康闷声道:“拿回江淮。”
嗬……好大的口气。
赵显倒吸一口凉气,他万万没想到,启国的野心居然会怎么大。
江淮之地是指从长江往北一直到淮河这片地方,这地方不仅富饶,极为适合种地,而且占地极大,算一算估摸着能有启国两个省这么大。
就连赵显也没想过要从谈判上谈回江淮地区,这么大地方,谈是不可能谈下来的,只能打……
赵显叹了口气:“你们的野心也太大了点,即便北齐愿意给,你们守得住么?”
谢康沉声道:“陛下说了,有雷震子,就守得住。”
赵显暗自摇头,皇兄或者说朝廷,似乎把雷震子看的太重了,这种东西即便别人仿制不出来,但是只要用心戒备,分散阵型,那这雷震子就远没有那么可怕了。
这是认不清形势啊。
赵显朝前走了几步,沉声道:“这样罢,本王跟你们去一趟太和馆,做个中间人,好好谈一谈这件事如何?”
谢康有些疑惑:“殿下,你怎么突然这么殷勤了,这件事原本跟你没有关系啊。”
“我怕你们犯浑。”
赵显咳嗽了一身,带着赵慷等人,一路朝着礼部太和馆走去。
姜璇的轿子在前面走的飞快,她不时还会从帘子里伸出脑袋,催促着赵显和谢康快些。
赵显暗自撇嘴,肃王府座落在清河坊,清河坊距离六部衙门不过一个街道的距离,这娘们可真金贵的很。
赵显跟着谢康步行,没过多久就已经到了太和馆门口,太和馆装潢的颇为贵气,一行人刚刚走到太和馆门口,就看到了右侍郎严靖跟北齐的正使吕梁坐在一个桌子对面,桌子上摆了三四个空茶盏,二人口水横飞,正吵得不亦乐乎。
赵显跟谢康对视了一眼,各自都有些后悔到了这里。
太康帝姬姜璇怒哼一声,大声道:“别吵了,你们吵了十几天了,烦不烦啊!”
吕梁连忙住嘴,额头已经见汗,严靖云淡风轻的抿了口茶,似乎犹有余力。
赵显暗暗吃惊,这老头厉害呀,还是一个吵架好手。
姜璇走到太和馆大堂上首,用自己的佩剑狠狠砸在桌子上。
“本宫已经把该到的人都带来了,今天不管你们怎么议,必须给本宫议出一个头绪,本宫要接弟弟回家!”
赵显伸手一招,赵慷不动声色的出现在他身旁。
“去宫里传信给皇兄,告诉他,就说我要处理此事的专断之权。”
第142章
小屁孩(第四更)
所谓专断之权,意思就是赵显要接管礼部与北齐的谈判事宜了。
赵慷愣了愣,随即躬身抱拳,悄无声息的消失在了赵显身后。
帝姬姜璇刚刚放出豪言,礼部左侍郎谢康就微微摇头,轻声说道:“帝姬殿下,恕本官直言,这场谈判结束与否,只怕您是说了不算的。”
姜璇满脸怒气:“你我两国都是汉家朝廷,难不成你们要把本宫的弟弟关一辈子?”
赵显打趣道:“姜丫头,你这是什么话,你那个弟弟住在太和馆里,好吃好喝的招待着,什么叫关他?”
他伸手拿起了桌子上的一个茶盏,敲了敲,笑道:“你看,这太和馆的杯盏都是扬州官窑烧出来的,就这种级别的驿馆,在临安城里住上一天至少要二两银子,你们北齐一行十八个人,都在这里免费住了快一个月了。”
姜璇怒意不减,抖手从腰里取出一颗足足有鹌鹑蛋大小的东珠,甩手扔在地上。
“这颗珠子总够你们这太和馆的房资了吧?”
赵显嘴里啧啧有声,蹲下身子把这枚珍珠捡了起来,笑意盈盈的塞进了自己的衣袖。
“够了,不愧是大国帝姬,就是大气。”
赵显呵呵笑了一声,随即脸色冷峻了下来:“太和馆的房费结清了,但是我启国出兵江宁的军费,以及被你们齐人杀了一万四千余人的抚恤,又该如何算账?”
这个数字是真实的江宁军伤亡人数,其中有近三千人是重伤不治而死,若不是赵显用蒸馏酒给伤者消毒,这个数字还要多上五千人。
姜璇哪里知道这个,闻言顿时哑了下来,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北齐正使吕梁刚刚有空坐下来喝口茶,闻言立刻长身而起,站到了姜璇的身前,对着赵显抱拳道:“殿下,这笔赔款我们北齐认了,但是贵国狮子大开口,还想要我们割让江淮,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赵显点头:“这样,折中一下,你们跟礼部把这笔赔款算一算帐,等这笔钱结清,我们立刻把被困在江宁的五万齐军送回江北。”
吕梁点头道:“殿下爽快,这件事没什么问题。”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那么我国的八皇子,以及程将军,姜都统等人,又该如何算?”
“自然是按照规矩来算,贵我两国常年交战,不会连俘虏的价格都不会计算了吧。”
赵显面带浅笑:“这十八个人,都要按价钱来卖,至于江宁的那五万齐军,就当是我大启白送你们的。”
这一下,吕梁倒没有什么意见,启国这一边的严靖面色有些不大好看,闷声说道:“殿下此举,未免太过便宜了齐人,是陛下授意的么?”
赵显摇头道:“还不曾得到陛下授意,不过赵慷已经进宫去了,用不着多久,应该就会得到皇兄的授权。”
严靖默然,不再说话。
谢康咳嗽了一声,轻声道:“七郎,咱们好容易捉住一次北齐的把柄,就这样简单的要钱放人……是不是有些便宜他们了。”
这位左侍郎暗自嘟囔了一句:“咱们大启又不怎么缺钱。”
的确,启国相对于其他两国来说,虽然领土最小,但是绝对是相对最富裕的,这也是赵睿为什么只是捏着五万齐军,就敢跟北齐提出要江淮沃土的原因。
因为启国不缺钱,缺地。
赵显摇了摇头:“表叔,谈生意不是你们这么谈的,你们这些读书人……”
“不懂得做生意的基本原则,你把他们放回去,还能从齐人那里收到一些好处,如果狮子大开口,齐人索性不要了,我们要他们这些人有什么用?”
“江宁军的粮草每日要分出三成给那些俘虏吃用,前几天林青还写信来临安向我诉苦,再耗下去无非是一拍两散,于谁都没有好处。”
谢康和严靖两个人,手段固然有,心思也聪慧,但是他们唯一的缺点就是他们是读书人,很多事情他们没有经验,只能想当然的去做。
这就是古代的通病之一,他们用一群只会诗书礼仪的读书人去管理各行各业的事情,认为读懂了圣人之言,天下之大无处不可去,正是这种“想当然”,害苦了无数百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