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2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8/655


这位执掌了大启朝堂整整十余年的左相大人低哼一声,不怒自威。
“你安生一些,还能继续在这个郎中的位置上做个几年时间,将来你致仕回乡了,老夫请求陛下封你一个侍郎的虚衔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你非要在这个当口胡闹,那你明天就把致仕的奏章送到政事堂来,老夫必然上交陛下,再同其他四位宰辅与你用印!”
张瞻愣了愣,随即咽了口口水,把头缩了回去。
他乃是吏部考功司郎中,虽然只是正五品的官职,但是确实实打实的实权部门,执掌大启文官的处分以及议叙,乃是名副其实的“官中之官”。
见张郎中吃了亏,其余几人要跟陈静之告刁状的官员纷纷闭嘴,安安静静的等待着崇政殿开门。
又过了一柱香工夫,伴随着大内官李怀尖锐的声音,崇政殿的大门缓缓打开,文武百官分两班排列,左侧文官以左相陈静之为首,右侧武将以禁军大都统王象为首。
众人分班次,鱼贯而入,面色红润的成康皇帝正颇为端正的坐在龙椅上,坐北朝南,极是威严。
“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睿端坐龙椅上,听着崇政殿里的文武百官山呼万岁,他有些陶醉的闭上眼睛。
这种感觉,只有他初登基那会儿才有,许多年来,他已经听过无数声万岁,早已对这两个字眼麻木了。
但是不知为何,今日听来,反而有种享受的感觉。
仿佛是自己舍不得这一生荣华富贵一般。
赵睿闭目了片刻,随即虚抬了双手,用他最平稳的声音说出了那句他说了许多许多次的话。
“众卿,平身。”
“谢万岁。”
等到一百多个官员都站了起来,赵睿这才沉声开口:“朕今日大开朝会,是有几件事情通知诸卿。”
“陛下请讲。”
赵睿说了几句话之后,脸色有些发白,从御桌上倒出一粒参茸丸服了下去,继续说道:“第一件事,太子年纪渐长,也该到了定下亲事的时候了,朕这段时间给他寻了一门亲事,要告知诸卿。”
什么,太子要定亲了?
百官闻言愣了,太子今年…才九岁啊。
到底是谁家的女儿要获此殊荣?怎么事先一点风声也没有传出来?
这太子妃,将来可就是皇后啊,皇后的家族将来必然前途无量,这一点看看如今的萧氏就一清二楚了!
百官们议论纷纷,赵睿轻轻咳嗽了一声,崇政殿里顿时鸦雀无声。
“与朕定下亲事的,是陈国的国主,他家里有一个嫡生的幼女,年纪只比朕的太子大上三岁,朕已经答应与他结下亲家,陈王府的那位郡主不日就将前往临安,朕准备三年后,就安排她与太子成亲。”
赵睿与项云深定下的这门亲事,是项云深主动遣使谈成的,陈王府迫切需要抱紧赵家的大腿,因此陈王府这位小郡主的嫁妆着实不薄,赵寿娶了她,等于娶了足足三万玄甲军。
这件事情是项云深提出来的,但是赵睿一直在犹豫要不要答应,直到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之后,就果断的答应了这个条件。
毕竟,太子还是太小了,能给他多一分力量,毕竟是好的。
赵睿继续说道:“既然与陈王府结成了儿女亲家,那帮助他们抵御蛮楚的攻击也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了,朕决定在原有的基础上,每年再拨三十万两银子,与陈王府训练玄甲军。”
陈静之等五位宰辅面面相觑,最后不得不叹了口气,跪地道:“陛下英明。”
这五个人一跪,旁人哪里还敢不跪?一时间,崇政殿里乌泱泱跪了一片。
赵睿微微一笑,正想说话,忽然听到李怀轻声说道:“陛下,肃王爷来了,在殿外侯旨呢。”
赵显是在四月初离开的肃州府,如今已经是四月初五,他总算是带着一家老小重新回到了临安城。
赵睿眼前一亮,当即说道:“宣他进来!”
“宣,肃王赵宗显觐见。”
一个个小太监争相传话,不多时,穿着蓝锻金线蟒袍的赵显,迈着沉稳的步子踏进的崇政殿,他一边走一边不屑的扫视了一眼左侧的文官们。
三个月前,你们叫嚣着要杀了本王,否则你们就要集体撞死在这崇政殿上,如今短短三个月,本王便回来了,有本事你们现在立刻撞死在这里啊。
睥睨了这些笔杆子一眼之后,赵显不屑的冷哼了一声,走到了御前,恭恭敬敬的下跪磕头。
他这番模样,一方面是为了出一出自己被赶出临安的那口闷气,一方面是想告诉赵睿一个信息。
你看,我在朝里都是敌人,你大可以不用担心我拉帮结派。
赵睿一脸促狭的看着老老实实跪地行礼的赵显,表情古怪。
赵显则不敢抬头看赵睿,行礼之后,他起身抱拳,对着赵睿摆出一个笑脸。
“臣弟赵宗显,见过皇兄。!”
赵睿脸上也露出笑意:“许久不见了,赵家的七郎。”
赵显对着赵睿笑了笑,躬身抱拳道:“此来临安,一是向皇兄缴旨,江南几大绸商臣弟已经悉数查明,其中龌龊颇多,臣弟已经写成折子递交给了政事堂,此案里的赃款也已经由户部收归国库。”
赵显说完这番话后,脸上的笑脸转为愤怒,他冷声说道:“二来,臣弟要状告一人!”
不知为何,赵睿一见了赵显,心情就好上了不少,这位成康帝抿了一口桌子上的茶水,好整以暇的说道:“你要告状,怎么不去临安尹,大理寺或者刑部衙门去告?这里是崇政殿,又不是审案的衙门,你来朕这里告什么状?”
“回陛下,三法司治不得这人!”
“胡说八道。”
赵睿笑骂道:“在我大启,不管是国公亲王,还是尚书宰相,只要犯了国法,三法司衙门都可以治得。”
“你要告谁?”
赵显跪在地上,语气掷地有声。
“臣弟状告当朝中书令杨吉杨大人,他蓄养奸商,贪污甚巨,并且暗地里勾结资助江南邪教,意图对我大启不利,请陛下明察!”
原本老神在在,站在左手第三位的杨吉闻言,立刻怒目圆睁,他出班怒视赵显,毛发须张,犹如一头发怒的老狮子一般!
第303章
老贼
杨吉是什么人?
在谢康未入政事堂之前,政事堂里头数他杨吉与高明玉两个人年纪最大,威望也最高!
尽管在权柄上,二人远不如陈静之,但是论起资历,陈静之拍马也赶不上二人!
陈静之是什么人?不过是本朝从龙有功的幸臣而已!而杨吉跟高明玉,在太兴年间,也就是赵睿的祖父当朝的时候,便已经是殿陛之间的重臣了,其中高明玉更是在先帝时期就已经入了政事堂,是一点水分都没有的三朝元老!
这种高居朝堂许久的老臣,在朝野之中不知道多少门生故吏,其实你一个将将弱冠的年轻藩王说招惹便能招惹的?
杨吉怒视了赵显一眼,手持朝笏,出班对赵睿躬身,恭声道:“陛下,肃王显诬告老臣,请允许老臣与他御前对质。”
赵睿点头道:“刚巧二位都在,在这里说开也是好事。”
杨吉谢恩,苍老的声音掷地有声:“肃王殿下,你诬告老臣勾结白氏,可有证据?”
赵显冷笑:“十一年前,白家小女儿嫁入相府,做了你的第七房小妾,自那时起,白家你生意突然之间红火了起来,在成康十五年更是揽去了织造局近四成的生意,这一点杨相没有办法否认吧?”
杨吉抖了抖花白的胡须,闷声道:“自古商户行商,自然有亏有赚,那白氏生意突然红火了起来,跟老夫有什么关系?至于织造局一节,更是无稽之谈,织造局乃是直属陛下,连政事堂也没办法插手其中,老夫凭什么可以安排织造局的买卖?”
老家伙毕竟年纪大了,说了一会话之后,喘了几口气,继续说道:“至于你说老夫的那名白氏小妾,早在年前就已经病死在了房里,这一点杨府上下均可以作证,就算老夫与这白家有亲,据老夫所知,白氏所犯的罪过至多满门抄斩,就算夷三族也夷不到老夫头上,殿下在金殿之上这般咄咄逼人,是何道理?”
白素死了?
赵显吃了一惊,那位白家小姐十年前进京之时,也就是十七八岁的样子,按理说现在应该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就病死了?
“再有,肃王殿下说白家的进项都被老夫倾吞了去,可有证据?白家身为江南第一绸商,银钱何止千万,若是都被老夫贪了去,那银子又去了哪里?”
杨吉语气沉稳,不慌不忙。
“整个临安城,谁人不知,五位宰辅之中,数老夫的宅子最为寒酸,只能算得上是中人之家,若是老夫如肃王殿下所说,费尽心思搜罗了大笔银子,又何苦这般委屈自己?”
说起来,政事堂的五位宰辅工资都不低,生活自然也就不算寒碜,比如陈静之在清河坊的那座大宅子,乃是原先赵长恭在临安的肃王府,庭院深深,富贵无比。
这些年来,几位宰辅之中过的最不好的,大约就是那位已经被赵睿勒令致仕的前任侍中黄晋了,这人虽然古板,对赵显充满恶意,但是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清官,为官多年不仅没有贪污受贿,朝廷给他发的俸禄,他也多半用来买书或者接济寒门书生,可以说是实打实的士人典范了。
不过清官不一定会做事,那位黄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属于那种理想主义者,不然当初他也不会在奉贤殿国宴上,直接跟赵显开口要权。
黄晋罢相之后,谢康替补,山阴谢氏家资麋富,自然不会短了谢康的钱财,因此谢康的生活其实颇为奢靡的。
这样一来,这位杨吉杨中书,还真可以称得上是“最简朴的宰相”了。
杨吉冷笑道:“肃王殿下若是非要诬赖老夫,尽可以派宗卫府的人进老夫府上搜查,若搜出大宗银子,老夫任由肃王殿下处置!”
呸,谁知道你把钱藏在哪里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8/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