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2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2/655


要逼这个财神爷站队了。
第320章
当仁不让
“肃王殿下……”
已经两鬓斑白的陈廷玉缩了缩脖子,低声道:“这榕城府的赈灾银子,是政事堂几位宰辅亲自批复下来的,我户部留存的公文上,还有政事堂的相印,下官也只是照着上官的吩咐去做,您可不能随便把这件事丢在下官头上。”
赵显转过脑袋,眯眼睛说道:“陈相,既然您给批下了赈灾银子,那么请问陈相,这榕城府到底有没有春旱?”
陈静之瞥眼看了一眼李宴清,当即知道了榕城府之事,八成是自己这个贪钱的老朋友从中做梗,他掩饰住自己有些心虚的神色,冷哼道:“眼下问得是肃王殿下你私募宗卫之事,跟榕城府有什么关系?这榕城府到底有没有春旱,老夫自然会派人下去核实,只是肃王殿下你图谋不轨一事,还需要在太后以及朝堂诸公面前,分说明白!”
赵显冷眼道:“方才已经说过了,宗卫府扩招并没有违背任何祖制,至于户部没给银子,那是户部的事情,本王身为宗卫府大统领,宗卫府招人还是不招人,本王自然可以一言而决。”
他说完这句话之后,瞥眼看了看户部尚书陈廷玉,微微冷笑道:“陈尚书,刚好你也在场,本王想问一问你,这宗卫府募兵的银子,户部是愿意出还是不愿意出?”
说到这里赵显,赵显冷哼一声:“这笔钱,如果朝廷不愿意出也行,我肃王府可代出!”
赵显这话说得极为放肆,兵权历来是朝廷大忌,自古大将在外掌兵,朝廷唯一能对军队形成有效制约的手段就是“钱粮”二字,一旦地方军队不用吃朝廷响银自给自足了,那这支军队到底听谁的还真是不好说。
赵显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这新募的一万宗卫,如果你朝廷不愿意出钱养,那么我肃王府养了!
他这话刚刚一说出口,陈静之就勃然大怒,厉声大喝:“赵宗显,你放肆!”
杨吉也淡然出班,直视赵显:“肃王殿下,当心祸从口出。”
呵呵,老子呀要是不说话,话都给你们说了,那才是祸从口出。
不过是从你们的口里说!
这下子,连萧太后也看不下去了,,她皱着眉头对着李怀说了句话,大内官李怀躬身走到殿前,尖声说道:“肃王殿下,慎言!”
赵显面带微笑,退回了朝班之中,不再说话。
萧太后随即又对陈静之传话:“陈相,先帝殡天,临安内外都动荡不休,肃王他招揽宗卫府目的是为了维护朝局稳定,也不是没有道理……”
陈静之脸色铁青,还未等萧太后说完,就抱拳说到:“太后娘娘,按照肃王这般做法,用不了多久这宗卫府就会发展成为一支万余的兵力,而且常驻临安城腹部!青衣卫个个刀甲齐备,哪天这些人受肃王指示杀进皇宫之中,老臣恐怕太后您和陛下……”
“陈相想多了,宗卫府的人再多,那也是赵家的宗卫府。”
萧太后这一句话说完,陈静之的脸色就已经难看至极。
萧太后说完一句话,微微咳嗽了一声,对着陈静之轻声说道:“本来朝中政事,本宫是不该插手其中的,那是今日陈相问到了哀家,哀家倒是想说上一两句。先帝龙驭归天,临安城里有不少人蠢蠢欲动,许多人等着吧这份消息送到齐楚两国之中,还有许多人想从乱子中渔利。”
“如今,临安城里大大小小十数个坊间,不知道有多少人等着带着消息赶往郢都或者燕京,更有人在大街小巷疯传谣言,这些人多半便是齐楚埋在大启的钉子,将来如果碰到突发事情,这帮人可能会会酿成大祸!因此本宫觉得,肃王显扩充宗卫以便更好的掌控临安,也是无可奈何之事,陈相就不要再这件事上过于纠结了。”
萧太后顿了顿,补充说道:“至于宗卫府一事,肃王爷向宫里澄清了此事,哀家建议,便在此立下章程,此后宗卫府一分为二,内府三千人,外府一万人,诸卿以为如何?”
几位宰辅对视一眼,右相李宴清出班陈奏道:“太后娘娘,青衣卫藏在暗处的暗卫本就不在少数,如果再给他们一万人,那么总数加起来,兵力几可以与十二门兵马司相当,更为要害的是,宗卫府衙门就座落在清河坊,距离皇城不过数里之遥,一旦这帮人冲击皇宫,后果……不堪设想!”
赵显竖起眉头,怒喝道:“你们张口闭口不是我宗卫府造反,就是我宗卫府冲击皇宫,宗卫府自开国以来,就一直是天子亲军,圣上兵刃!何曾背叛过家国?尔等动不动便以莫须有罪名伤人!莫非这就是政事堂的作风?”
“从前的宗卫府不会造反,可并不代表以后的宗卫府不会。”
陈静之凝目说道:“尤其是肃王殿下你领着宗卫府,老臣更是尤为担心,生怕哪天一觉醒来,肃王殿下你就已经提兵入主了大凰宫!”
禁军大都统王象皱了皱眉,他刚想站出来替赵显说话,瞥眼看到赵显微微摆动的手臂,心里一动,这才安生下来。
既然自己这个外甥并不需要帮忙,且看他如何在政事堂的围攻之下腾挪便是了。
接下来整整半个时辰,赵显跟政事堂你一句我一句互不相让,赵显打架作战虽然不太擅长,但是他说话的功底不浅,加上有庞大的底气坐镇,一时半会倒是跟那些老东西吵我一个平分秋色。
“够了!”
萧太后有些不快的声音传来,随即这位未亡人开口说道:“既然各位争不出个结果,不如听一听哀家的愚见?”
赵显跟陈静之同时闭嘴,对着萧太后拱手:“聆听娘娘圣训。”
萧太后低眉说道:“眼下的争议无非是老七需要人手把控临安城,而陈相又担心老七他拥兵自重,那不如这样……”
“肃王的一万宗卫外府仍旧征募,到时人数齐了由户部出钱养着,但是这其中得有一个限制。”
萧太后微笑道:“那就是,这一万宗卫外府的人员,不得佩甲,而且这一万外府宗卫只能有两千把青丘刀。”
平均五个人一把兵刃?
赵显皱了皱眉头,随即缓缓点头道:“臣弟没有意见。”
军器监就在自己手里,青丘刀老子想打多少把就可以打多少把,还在乎朝廷规定的数目?
他心理冷笑。
这边的陈静之也闭上眼睛,思索了片刻之后对着萧太后拱了拱手:“老臣,遵皇后娘娘懿旨。”
自古以来当官当的稳当的,在关键之时必然敢于站出来,但是到了该认怂的时候,这些人也会毫不犹豫的低下脑袋求自保。
见两边都达成了意见,萧太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在帘子后面起身,淡然说道:“既如此,这次朝会就散了吧,希望诸公谨记陛下恩德,用心辅佐陛下御极天下……”
说罢,她转身离去。
“恭送娘娘千岁——”
“臣等,恭送娘娘千岁——”
这一天的大朝会,气氛很是诡异,一帮子文臣对赵显怒目而视,而那些武官个个欢喜不尽,因为军方终于出了一个能说会道的猛将。
于是,在成康十六年的四月下旬,临安的朝堂被“文武”界限一分为二,赵显站在众多武官的最前面,彻底站在了以陈静之为代表的文官对立面。
临散朝的时候,赵显路过右相李宴清的旁边,笑嘻嘻的对着这位右仆射大人问了一句。
“李相,您说这榕城府是春旱了呢?还是没有春旱呢?”
第321章
此日应当天下悲
关于榕城府春旱一事,赵显是从谢康嘴里听到的消息,由于事关李宴清,赵显就让手下人去了解了一番,一查之下这才发现榕城府已经连续三年跟朝廷上报旱灾,每年都能批到几十万两赈灾银子,今年新任的榕城知府更是过分,开口便是一百八十万两!
本来宗卫府的力量主要集中在临安城,对于各个地方的政务并没有太多精力关注,但是在赵显上心的情况下,很快榕城府的情况就呈在了赵显的案头。
事实上,榕城这三年虽然有小旱,但是绝对够不上“灾”的地步,无非是老百姓引水辛苦一些,到了收成的时候爵位欠收一些,甚至如果地方官做事得力,早早的打下水井,这种程度的少雨,根本无关痛痒。
但是偏偏就是这种微不足道的感旱情,三年内硬生生耗去朝廷数百万两银子!
这种事情该说什么,说政事堂昏聩无能?
大错特错!
三年以来,榕城从临安支取的赈灾银子,几乎没有半点落在百姓的头上,前任知府李椹明面上是高明玉的学生,暗地里却跟右相李宴清互相勾结,赈灾银子下去之后,榕城地方官分上一些,其余的大头再由他们“操作”一番,就会正大光明的流尽李宴清的口袋。
说起李宴清,此人虽然是出身姑苏李家的分支,但是那一支已经落魄不堪,因此他幼年家境极为贫寒,三十岁以前可以说是受尽苦楚,一度被姑苏李家的主家百般嘲笑,后来凭借科考功名才一路平步青云。
自从做了高官之后,这位生平极为“励志”的宰相,一改之前温润如玉的君子模样,大肆贪财,而且吃相变得极为难看。
旁人暗地里都在嘲笑这位右相,说他是穷怕了,骤登高位之下变得贪婪无状。
其实大启的官员薪俸并不低,按照政事堂宰辅的规格,即便李宴清不拿任何黑心钱,只凭借俸禄,再加上底下官员的一些节日孝敬,就可以舒舒服服的在临安过活。
当然,如果他想要在寸土寸金的临安城买宅子,至少要搭上十年的宰辅俸禄。
也有人因此私底下奉劝过这位寒门宰辅,劝他收敛一些才能细水长流,否则未免有杀鸡取卵之嫌。可是李宴清依旧我行我素,古怪的是他不仅没有因此获罪,反而在政事堂里安安稳稳的做了七八年宰辅。
——
政事堂里。
陈静之双手拢进衣袖里,冷眼看向了坐在角落里默不作声的谢康,过了片刻之后,首相大人开口说道:“谢相,赵……肃王为何会知晓榕城府的事情?”
这个谢康,在政事堂里虽然被陈静之等人排挤,但是同为宰辅,陈静之群不能不许他翻看奏章,这赵显对政事堂的奏章如此熟悉,显然是政事堂里出了内鬼!
这让陈静之颇为愤怒。
谢康放下手里的毛笔,若无其事的抬头说道:“哦,肃王殿下前天问下官户部衙门还有没有余银,下官还有,肃王殿下不信,他说他的宗卫府去户部衙门要银子,户部一文钱也没有给他。”
说到这里,谢康摊了摊手:“这户部明明是有钱的,却瞒骗与肃王殿下。首魁大人也知道,下官跟肃王有亲,不忍心见他受陈廷玉蒙骗,就把榕城府的事情跟他提了一提,本意是想告诉他,户部衙门是有余银的。”
陈静之站起身子,狠狠拍了拍桌子,怒喝道:“糊涂!政事堂的奏章乃是朝堂秘辛,连本相都不敢外泄半分,你才入政事堂多久?便敢把政事堂奏章的内容告知外人!”
谢康毫不畏惧的起身,直视陈静之,不卑不亢的说道:“肃王殿下乃是先帝亲封的辅臣之一,可以总览朝政,也算是政事堂的上官之一,他知道政事堂的奏章有什么不行?莫非首魁大人想要违抗先帝遗旨,罔顾辅臣权柄?”
从理论上来说,在皇帝成年亲政以前,四大辅臣的权柄加在一起,等同于君权,也就是说,辅臣的的确确可以算得上是政事堂的上官,按照这个角度来看,赵显查看政事堂的奏章,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了。
陈静之被谢康一席话说的噎在原地,毕竟他也是辅臣之一,总不好否定辅臣的权柄,他沉默了片刻,随即冷哼一声:“无论如何,身为宰辅,外邪政事堂奏章便是不对!他赵七要参知政事,自己来政事堂看就是了,用得着你一个宰辅代为转达?念在谢尚书此次初犯,本相会上陈陛下,只罚去你半年的俸禄,你可心服?”
谢康面无表情:“心自然是不服的,但是懒得与首魁大人计较,回头下官去肃王府与肃王殿下讨要被罚去的半年俸禄也就是了。”
“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2/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