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3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2/655


这个世界没有刘汉,因此也没有霍光,更加不可能有曹孟德。
赵显愣了愣,然后轻声笑道:“这是两个故事里的主角,有时间的话我会慢慢说给你听。”
项樱继续问道:“这两个人有什么分别?”
“大抵来说,一个是忠心的权臣,一个是……不那么忠心的权…臣?”
第348章
七叔
登基大典过去以后,临安城重新恢复了平静,只不过肃亲王在登基大典上的所作所为,让很多人临安高层暗暗忧心,不知道这个肃王究竟到底意欲何为。
同样忧心忡忡的,还有深居宫中的皇太后。
自打登基大典之后,她已经整整两天没有合眼了,只要一闭眼,耳朵旁边就是赵显的那句话。
“如果太后娘娘认为不需要有人扶冠,那就让陛下自行加冕吧……”
赵显这句平静无比的话如同梦魇一般,萦绕在萧太后耳边,经久不散。
终于,两眼通红的萧太后暗自下了决心,她开口唤来大内官李怀,用疲惫不堪的语气说道:“去……去王家,把那个孩子接到宫里来住,打今日起,让他给陛下伴读。”
李怀低下脑袋,有些不确定的问道:“娘娘,陛……先皇生前说那个王家的孩子…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摆在明面上,您现在把他带进宫里,恐怕肃亲王他会察觉到什么……”
萧太后咬牙道:“赵七他执掌宗卫府,只怕早就知道了这个孩子,如今先帝刚去,他就对我们孤儿寡母凶相毕露,全然不念先帝对他的恩德,既然如此,咱们也就不必跟他讲什么余地!”
萧太后深吸了一口气,沉声说道:“那个孩子是咱们拿捏他的把柄之一,趁现在他还没有动作,赶紧接进宫里来,否则哀家怕他会对那个孩子不利。”
李怀犹豫了一番,低头应了一声“是”,然后弯下身子去了。
没过多久,大内皇宫里走出几名小太监,这几个手持着皇太后的懿旨,坐上了马车一路急行,朝着清河坊北边的大兴坊行去。
大兴坊是皇宫南面的第二个坊,地位仅次于清河坊,虽然不似清河坊那般家家显贵,但是基本上也都是富贵人家。
几个小宦官进了大兴坊之后,打听到了王家宅子的所在地,其中一人敲响了王府的大门。
“太后娘娘懿旨到了,王家家人迎旨!”
没过多久,王家中门大开,把几个小太监迎了进去,过了大约小半个时辰,王家老小百余人一起走了出来,把一个十岁左右的孩童送出了大门口,交在这几个太监手里。
王家的家长是一个短须的白发老头,身着文士衣衫,脸上洋溢着喜意,忙不迭的给几个小太监塞钱,然后陪着笑脸说道:“承蒙太后娘娘看中,钦点我孙儿师道与陛下伴读,只是孙儿他还年幼,以后要在宫里头生活,还要劳烦几位公公照抚。”
这几个小太监都是内侍监里头有职司的,闻言悄无声息的接过王老头递上来的银锭,脸上也挂起了笑容:“王老爷放心,王公子是太后娘娘交待,请进宫里给陛下做伴读的,以后陛下成年亲政,王公子可便是天子近臣,到时候王家可就飞黄腾达喽!”
王老头闻言,笑的嘴巴也合不拢,眯着眼睛说道:“老夫这孙儿不懂宫里的规矩,以后还要几位公公多多教导才是。”
说罢,又从衣袖里取出几枚银锭,偷偷塞进几个小太监手里。
意外之财,几个小太监当然喜不自胜,满打满的应了,领着小王公子,就要朝着宫里走去。
王老头蹲在年仅十岁的王师道面前,语气慈祥:“师儿,进了宫里,可要乖乖的听话,不可冲撞宫中讲学的师父,更不可惹恼了陛下,陛下跟你年纪相仿,你要好生和他相处。”
王师道哪里懂得这些,他懵懵懂懂的点了点头,随即就被几个小宦官带上了马车,朝着皇宫走去。
大兴坊距离皇宫并不是很远,仅仅只隔了一个清河坊而已。
马车行到清河坊尽头,即将看到皇宫大门的时候,一个身着青衣的汉子,悄无声息的站到了马车前面。
驾车的小太监认出了这人身上的青丘服,瞳孔微缩了一下,出声厉喝道:“前方何人,敢挡内侍监的马车?不要命了么?”
“停车。”
青衣汉子面无表情,但是态度很是强硬。
“奉太后娘娘懿旨办事,挡驾者死!”
这几个少年太监都是李怀的心腹,各自也都是有些胆识的人物,见这青衣卫不让步,几个人想起李怀的吩咐,不由声色俱厉。
“宗卫府照常临检,你们几个人乖乖住马,与某检查腰牌,否则等某家把你们丢进诏狱里头,可就不是这般好说话了?”
青衣汉子面色冷峻。
“你…你是何人?”
“宗卫府甲字卫统领,赵慷!”
赵慷手里的青丘刀出鞘,指着马车冷哼道:“住马!”
几个小太监毕竟胆小,见状各自都有些害怕,只能把马车停在路边,其中一个人犹自愤愤不已,对着赵慷威胁道:“宗卫府大逆不道,等回了宫里,我等必然禀报太后,治你们宗卫府一个大罪过!”
赵慷眼神一凛,手中的青丘刀随之震颤。
“别吓唬他们了。”
一个清朗的声音从路边传了过来,赵慷闻言,立刻收刀入鞘,对着来人拱手:“王爷!”
赵显双手负后,淡然道:“那孩子在车里?”
赵慷躬身:“是,王家上下时时刻刻都有甲字卫的兄弟盯着,今日这几个宦官去王家接人的时候,被卑职等察觉,立刻就通知王爷了。”
听到赵慷的称呼,这几个小太监立刻就明白了眼前这个一身青色便服的年轻人的身份。
临安城权势喧天的肃王爷!
几人瞬间就腿软了下来,他们平日里可以在宫中骄横,出宫办事的时候也可以仰着脑袋,但是碰到了赵显这种正儿八经的天潢贵胄,几个人的性命跟草芥也没什么区别。
赵显看了这几个瑟瑟发抖的小太监一眼,摇头微笑道:“几位小公公不要紧张,本王没有恶意,只是这位王家的小公子,与我肃王府很是有些渊源,所以本王来见一见他。”
“王……王爷请便。”
一名宦官战战兢兢的打开马车帘子,赵显伸头朝帘子里面看去,只见马车里头坐着一个面容俊俏的小男孩,正眨着眼睛望向自己。
这小男孩儿穿着一身得体的白色薄衫,头发也梳的很是大气,一看便知是书香门第里走出来的贵公子。
有些出乎赵显意料的是,按照族谱上的年龄,这个孩子今年应该是整整十岁,但是他看起来成熟不少,倒像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
“素未谋面”的叔侄二人对视了片刻,最后还是赵显对着他微微一笑:“延嗣,你认得我么?”
原名赵延嗣,现名王师道的小孩儿犹豫了半晌,这才尝试性的开口,不确定的问道:“七……七叔?”
第349章
你自己选
肃王府出事,是在成康十二年,也就是四年前。
当时赵延嗣已经六岁,他能够记得赵显,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肃王府阖府遇难之后,王家的人趁乱把这个外甥接到了临安,这其中甚少有人知晓,所以外人都以为肃王府上下,只剩下赵显一个人了。
即便是老黄,也不知道这个肃王府第三代的“长子”,到底去了何处,只能跟赵显说一句“不知所踪”。
如今,叔侄二人时隔四年再次相遇,只不过赵延嗣那时还小,对赵显的记忆很是模糊,赵显也全然不记得之前的事情,所以叔侄二人之间,多出了许多陌生感。
听到这个小孩儿叫自己七叔,赵显微微一笑,指了指路边的一个茶摊,轻声道:“去坐一坐?”
赵延嗣很是复杂的看了一眼赵显,点头道:“好。”
——
不起眼的茶摊上,一大一小两个赵家人对坐,赵显给这个小孩倒了杯茶,微笑道:“这几年在王家过的如何?王家人可曾欺负了你?”
赵延嗣摇头:“这几年侄儿在王家过得很好,外祖跟舅父他们都对侄儿视如己出。”
赵显嘴角勾出一抹嘲讽的弧度:“未必全是真心。”
“七叔!”
赵显摆了摆手:“罢了,无论如何王家总算收留了你,于情于理我都不该编排他们。”
“书读的如何了?”
“四书已经习完了,五经也已经开始读了。”
说到这里,这个命途坎坷的小孩儿咧嘴笑了笑:“在王家家学之中,侄儿名列前茅。”
赵显的眼神露出诧异的神色,
看不出来,自己这个侄子还是个学霸。
赵延嗣这里说的“学完四书”,跟现代社会的学完全不一样,古代“学完”,最低也要背的滚瓜烂熟才行,能在十岁年纪做到这个地步,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了。
可能是遭遇大变的原因,年仅十岁的赵延嗣目光全然不像一个十岁的小孩子,他看了看赵显,犹豫了一下,咬牙问道:“七叔……你这几年过的怎么样?”
“我?”
赵显有些愕然的看了小家伙一眼,然后自嘲一笑:“还行吧,一觉睡了三年,醒来之后平步青云,现在好歹也算是殿陛重臣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2/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