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3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6/655


老严崇端起茶盏,喝了口茶压压惊之后,抬头对着赵显苦笑道:“殿下莫要吓唬老夫了,有什么事情,不妨开口直言,严候府能够帮到殿下的地方,自然义不容辞。”
赵显开口微笑:“严候早年也是军伍中人,对于大启这几年的战事想来应该知之甚祥,如今我大启西陲正在与西楚对峙,大将军林青一个人独木难支,不知道严家有没有报国之心,能否派出家中子弟赶往西陲充入林将军麾下,报效家国?”
赵显说到这里,呵呵一笑:“再有,严家以前世代镇守江宁,日后如果朝廷再让严家重新出任江宁守将,不知道严家是否有能力固守江宁,抵御齐人入侵?”
所有的将门都明白一个道理,军权就是话语权,一个将门手里掌兵越多,在临安的说话的时候就会越硬气,能够分到的利益也就越多!
赵显这两句话,可以说是两颗大大的蜜枣。
年近古稀的老严候深吸了一口气,语气中是掩饰不住的颤音。
“殿下……究竟意欲何为?”
第354章
约见
严崇历经了一辈子风雨,他比谁都要明白,天下从来都没有白给的好处,眼前这个将将二十岁的少年藩王,不可能无缘无故找上门来,送给严家这么一份厚礼。
他必然有求于严家。
赵显嘴角露出微笑,静静的看着严崇,微笑道:“倒的确有些麻烦老侯爷的地方。”
老严崇从座位上起身,对着赵显拱手道:“若殿下能帮严家重返军伍,严家上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其实严家现在的局势已经颇为尴尬,家中族人上上下下也有千余人,但是却没有几个人从军入伍,再加上严家高层也大多脱离了军伍,严家这个“将门”的名头,已经名不副实。
赵显提出的两个好处,第一个就是让严家子弟进入西陲,给严家一个用性命挣军功的机会,也给严家一个重返军伍的机会。
而第二个则有些虚无缥缈,江宁守将曹钦,这两天就要出门赴任,严家就算可以重新回到江宁守将的位置上,那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不过对于现在的严家来说,只第一个好处就足以让严家答应赵显的大部分请求了。
赵显站了起来,把老头儿扶回座位上,笑呵呵的说道:“严候不必这么紧张,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事情。”
赵显眯了眯眼睛,继续说道:“三十多年前,世代将种的严家出了一个读书种子,二十余岁就考取了当时二甲第九名,搏到了一个许多读书人苦读了一辈子也考不到的功名,是也不是?”
严崇脸色一僵,随即苦笑道:“殿下取笑了,家门不幸,出了一个逆子,当时整个临安城上下,都在取笑我严家,说什么枪棒堆里出了一个笔杆子,老夫整整几年都没有出门半步,羞于见人呐……”
赵显嘿嘿一笑:“如今严候的那位长子可了不得,本就是礼部侍郎不说,还在西陲主政有功,如今在临安城等候朝廷任命,想来一把六部尚书的椅子是跑不掉的。”
赵显语气促狭:“如此说起来,整个严家,倒数严候你这位被逐出家门的“大公子”,最有出息。”
老严崇面无表情,但是眼睛中已经露出一抹难言的味道:“那人早已经被逐出严家,跟严家再无关系,殿下莫要提及他了……”
“可是严侍郎他三十年来,每年年关,都会跪在严候府门口,对着大门磕几个头,这件事严候爷不会不知道吧?”
“那又如何?”
严崇脸色僵硬:“他自己选的路,当年老夫给过他机会,他执意要留下那个进士出身的功名,碍于国法,老夫也没有办法。”
“法理不外乎人情。”
赵显端起茶杯,抿了口茶之后,继续说道:“本王跟严侍郎也算是有些交情,特来给严侍郎说一下情面,请老严候开恩,许严侍郎重新列入门墙,最起码也要在族谱上写个名字……”
说到这里,赵显抬头看了一眼严崇,继续说道:“你们父子三十年不曾见面,总归是不太好,严候你今年岁数也不小了……”
“…总该父子团聚才是。”
严崇低头思索了片刻,然后缓缓抬起头,看了赵显一眼,嘴里吐出一口浊气:“原来殿下志不在我严家,而是在那个逆子身上…”
“严家早已与那个逆子断绝关系,数十年来不曾有任何往来,如今严家也不想从那个逆子身上取得什么好处……”
严崇目光坚定:“殿下如果打着用严家来裹挟那个逆子的念头,那可就不太明智了……”
赵显微微有些失望。
“本王不需要你们严家做什么事情,也不是要用你们严家去威胁严侍郎做什么事情,只要老侯爷你把严侍郎重新列入门墙而已,你们父子三十年形同陌路,老侯爷难道不想暮年之时,跟严侍郎见上一见?”
严崇内心挣扎不已。
他此刻已经想明白了,眼前的这位肃王殿下,必然是要用严家,来逼迫自己那个长子答应他什么事情。
因此,虽然赵显提出的条件丰厚,严崇还是选择了拒绝。
老严崇当年忍痛把严靖逐出家门,心里还是仍旧疼爱这个长子的,如今虽然不知道肃王要严靖做什么,他还是下意识的选择了拒绝。
过了不知道多久,这位严候爷才从天人交战之中回过神来,原本就已经年纪很大的他更显疲惫,他抬头来,深深的看了一眼赵显,涩声说道:“殿下,老夫……需要见一见严靖。”
赵显了然点头:“没什么问题,本王会派人联络严侍郎,今日晚间入夜的时候,本王会让宗卫把严侍郎偷偷带进严府,到时候你们父子可以一聚,也可以商议商议本王的提议。”
说到这里,赵显起身告辞,严崇也跟着起身相送,走到严候府门口的时候,赵显回头望了严崇一眼。
“严候爷,你要想想清楚,严家再这样下去,这“将门”二字,还要是不要?严家这开国侯的爵位,又能保住严家几代富贵?”
说罢,赵显就要负手离去。
严崇开口道:“殿下…究竟要他做什么?”
赵显停下脚步,跟回头淡淡的说道:“本王身为辅臣,在朝中几无文官辅佐,全然无力与政事堂相抗。”
“再过不久,朝堂之上户部尚书的职位应该会空出来,本王需要一个有能力坐在这个位置上的盟友,帮助肃王府对抗政事堂。”
“这些条件,本该由本王亲自跟严侍郎去谈,但是方才想了一下,由严候爷你去跟严侍郎商议更为合适,如今本王能够给出的好处,提出的条件,都已经摆在了明面上,就看严候爷父子二人如何抉择了。”
说完这句话,赵显负手离开了严候府,头也不回。
严崇呆呆的站在严候府门口发呆,也不知道在想一些什么。
——
等到下午时分,一名身穿青丘服的宗卫,敲响了居住在大兴坊的严侍郎府门,递进去了一封信。
这封信算是严崇的亲笔信,内容也很是简单,要约见严靖。
此时的严靖正赋闲在家等候朝廷诏命,当他从下人手里接过这封书信的时候,只看到信封上的字迹,就已经激动的双手颤抖,几乎不能自已。
当他拆开信封,阅读了一遍信里内容,得知自己的老父终于肯见自己之后,已经过了知天命年纪的严侍郎,不由老泪纵横。
天还未黑下来的时候,严靖就已经早早的沐浴更衣,等到戌时正,几名宗卫驱赶着一辆马车,悄无声息的来到了严靖的家门口。
严侍郎毫不犹豫,钻进了这辆马车。
第355章
父子
严靖当年离家的时候,也就是赵显这个年纪,如今他也已经是一个满头花白,年过半百的老人家,算一算,整整三十多年了。
这三十年里头,严靖多次要去拜见自己的老父,无奈都被严崇拒绝,因此严靖只能在每个年关的时候,跪在严候府门口,遥遥给这位老父亲磕几个头。
马车在临安的夜色里飞快的行走着,由于驾车的是宗卫府的青衣卫,所以各坊的坊丁也没有人敢拦这辆马车,等到了亥时初刻左右,马车平稳的停在了严候府大门口。
严靖迫不及待的钻出马车,三两步走到严候府的赤红大门前,他刚想伸出手敲门,手指突然僵在了空中,竟然久久不敢敲下去。
近乡情怯。
三十余年来,他虽然仍旧住在临安城,但是跟严候府之间,已经隔了一道天堑,平日里严靖最多也就是见一见他那三位兄弟,但是根本无法踏进严候府半步!
午夜梦回之时,他不知道多少次重回这座生他养他的大宅子。
可当他当真站在严候府大门口,老父就在府中等候他的时候,宦海沉浮数十年的严侍郎,没来由的胆怯了起来。
他悬在空中的手指不住颤抖,最后还是讪讪收了回来,转头对着身后的青衣卫说道:“你……敲门。”
这名青衣卫躬身上前,正准备敲响候府大门上的铜环之时,严靖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臂,闷声道:“还是……我来吧。”
他伸出右手,捉住大门上厚重而又熟悉的铜环,轻轻敲响。
大门旁边的侧门应声而开,在严家看守大门多年的老门子,一眼就认出了眼睛,这老仆人也眼睛微红,对着严靖弯下了腰:“大……大爷回来了,侯爷他在书房,等您一天了。”
三十年前,他应当称呼严靖为“大少爷”,如今半甲子过去了,那个“少”字,自然无从谈起了。
严靖感慨万千,拍了拍这名老仆的肩膀,双手拢在衣袖里,迈步踏进了熟悉而又陌生的严候府。
三十年了,候府还是原先的模样,未曾怎么变过,由于天色黯淡,严靖也没有驻足,而是直接朝着后院的书房走去。
他走到书房门口的时候,几十年波澜不惊的心情已经掀起惊涛骇浪,他拍了拍自己的胸脯,又深吸了几口气,轻轻敲了敲书房的房门,用带着颤音的语气恭声说话。
“爹……大郎看您来了……”
回答他的是一阵沉默,随即书房的门缓缓打开,须发皆白的老严候严崇,面无表情的站在严靖对面,淡淡的望着他。
严靖再也抑制不住,恭恭敬敬的跪倒在严崇面前,泪如雨下。
“不孝儿严靖,拜见父亲……”
严崇盯着跪地的严靖看了片刻,然后伸手把他从地上拉了起来,带进了书房里头,另一只手随手带上了房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6/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