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3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3/655


说着,这个执掌了禁军十余年大统领抬头看了一眼赵显,继续说道:“肃王殿下虽然对西陲知之甚祥,但是此时也不必着急,西陲的林青王霜,都是经验丰富的将领,即便力有不逮不敌西楚,也不会大败,若是他们吃了亏,殿外再动身赶赴西陲就是。”
赵显嘴角露出嘲讽的神色。
“说来说去,你们无非就是不想让本王掌兵。”
赵显从座椅上起身,冷笑道:“先帝赐下来的圣旨还供奉在肃王府里头,回头本王就派人把它交还给陛下!”
赵显说完,对着御座上的赵寿拱了拱手,随即负手就要离开凌虚阁。
赵睿留给他那道封他为“两边总督”的圣旨,只有几位辅臣跟政事堂宰辅知晓,在场的兵部官员听得一头雾水,不明白这位年轻的肃王殿下为何突然大发脾气。
随着赵显离场,坐在上首的萧太后脸色焦急起来,她对着陈静之叹气道:“陈相,这两边兵权,本就是先帝教给他的,如今西陲兵事再起,他去西陲统兵合情合理,你又何苦去为难他?如今他撂了挑子,西陲要是出了事情,朝中还有谁能够担得起这个担子?”
陈静之脸色也有些不大好看,低声道:“太后娘娘,肃王显依仗军功,嚣张跋扈,如今先帝大行不久,他就已经敢公然给陛下还有太后娘娘甩脸色,这样的人,即便他有天大的才干,也用不得!”
“那依陈相来看,何人可以用得?”
陈静之被这一句话问住,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如今大启的将军之中,只有林青一个人还算出彩,偏偏这个林青,已经成为忠实的肃王一系,如果撇去林青跟赵显,朝中还真就没有什么人可堪大任。
中书令杨吉咳嗽了一声,出声道:“太后娘娘不必着急,肃王殿下他年轻气盛,此时也不过是闹一闹脾气,等他当真把那道先皇圣旨送还皇宫的时候,太后娘娘再让大内官送回去也就是了,等肃王殿下气消了,这件事也就过去了,毕竟是他自己亲口应下先皇的差事,他也不能这样随随便便就不干了。”
萧太后仍旧忧心忡忡:“可如今西陲那边吃紧,一旦真正打起来,恐怕林青那边会撑不住。”
“撑死了失守夔州而已,林青跟王霜都不是蠢人,这场战争说到底还是项家自己人之争,只要玄甲军没有死绝,咱们大启的边军就不会伤到元气。”
经过杨吉的解释之后,萧太后总算略微放下心,她摇头道:“说是如此,如今我大启将才青黄不接,两边战事,还是要靠七郎来主持大局才成。”
陈静之跟杨吉对视一眼,心中都是冷笑。
这可是先帝临死之前对几个辅臣特意交待的,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放赵宗显出京掌兵!
禁军大都统王象低声叹了口气,起身轻轻抱拳:“老臣去劝一劝肃王殿下。”
第364章
条件
赵显负气从朝会之中离场之后,转身便回到了肃王府,他刚刚踏进王府没多久,禁军大都统王象后脚就跟到了肃王府。
这位大都统可是赵显嫡亲的姑父,赵显自然不敢怠慢,亲自出门把他迎了进去。
两位在朝中执掌武事的辅臣,在肃王府的书房里各自落座。
项樱刚巧在书房里头帮着赵显处理一些重要的宗卫府事务,见到王象之后,她起身行礼:“见过姑父大人。”
项樱嫁到赵家已经接近一年了,这么长的时间里头,她经常在清河坊里走动,临安城的上层勋贵她已经认识了七七八八,尤其是晋阳长公主府,她曾多次前去拜访,因此对于王象颇为熟悉。
这也算是肃王府的“太太外交”。
王象拱手道:“王妃客气了。”
项樱微微一笑,从书桌上起身,轻声说道:“姑父跟王爷先聊着,甥媳去泡壶茶来。”
王象微微点头:“王妃请便。”
项樱起身,款款离开书房。
等她走远之后,王象才摇头叹息:“说起来不得不佩服殿下的驭内之术,你晋阳姑母与王妃都是公主出身,可论起贤淑,就不知道比王妃差上多少。”
赵显本来带着笑意的脸色瞬间一僵,只差额头没有黑线垂下来了。
项樱……贤淑?
你是没有见过我被她当沙包打的样子!
想到这里,赵显嘴角抽了抽,干笑道:“晋阳姑母生性温柔,姑父在背后非议她老人家,就不怕外甥去告你一状??”
王象老脸一黑:“倒是忘了殿下你跟她比较亲。”
一老一小两个人说到这里,对视了一眼,都是哈哈一笑。
正在此时,项樱端了一壶茶水,放在了桌子上,然后微微一福,就退出了书房,赵显拎起茶壶,给王象倒了杯茶,低声道:“姑父特意上门,可有什么指点?”
王象喝了口茶,微笑道:“论才干,殿下胜老夫十倍,指点当然不敢当,只是论起身在朝堂多年经验,还是能跟殿下唠叨唠叨的。”
“姑父请说。”
王象摇头道:“今日朝会,本就是商议一下对于西陲的态度,西陲的战事远远未到吃紧的地步,因此殿下你也不应当这般着急,更不应该这般冲动,在朝会上大发脾气,说出那些气话。”
“退一万步说,殿下你今日把先帝的圣旨送了回去,假若萧太后咬牙收了下来,不还你了,你该如何是好?”
王象说到这里,表情已经分在严肃:“不管是你父王还是你,你们肃王府都是以军功立足于临安的,一旦先帝给你的兵权从你手上失落,肃王府的立足之本就不翼而飞了!”
赵显轻声笑道:“姑父说的是,不过毕竟是先帝亲自交付下来的差使,外甥并没有当真要交还圣旨的意思,如姑父所说今日说的话,也只是气话而已。”
说到这里,赵显脸上的笑意收敛,冷声道:“不过今日朝会,那帮文官所说的话着实气人,什么也不懂只会指手画脚,西陲已经紧张至此,他们还想把本王束在临安!”
“殿下能这般想,老夫也就放心了,不过今天这件事情,还真不能全怪陈相他们。”
王象叹了口气:“老夫与殿下你也算沾着亲戚,这里就说一些本来不该说的话。”
这个头发已经可以见到银丝的禁军大都统低下头,沉声说道:“今日朝堂之上,不止那些文官不同意殿下你出京,就连老夫也不同意,殿下可知道为什么?”
赵显被他问得一愣,随即回答道:“大抵……是怕肃王府一家独大,重现我父当年场景?”
赵睿刚刚即位的时候,老肃王赵长恭一身的战功骇人,在临安城的威望即便是赵睿也要逊色三分,这才导致了与皇权的激烈冲突。
“这是其一。”
王象低声道:“先帝大行之前,朝中四位辅臣他都见了一见,当时他特意交待过老夫,不到万不得已,不可以放你出京掌兵。”
“老夫后来仔细一想,这个交待绝不是对老夫一个人说的,只怕四位辅臣之中,除了你之外,其余三位都被先帝叮嘱过。”
王象的这番话,的确是赵显没有想到的,他脸色有些难看:“这两边总督的位置,是皇兄他亲自给下来的,既然给了我,有何以对我防备至斯……?”
“大概是不得不用,又不敢大用。”
王象呵呵笑道:“所以说,殿下你不必心急,且在临安静坐,等到西陲战事吃紧到不得不用你的时候,就算你不愿意去,政事堂那几个老家伙,抬也会把你抬到西陲去。”
赵显深呼吸了几口气,这才勉强散去心里的郁气,他低头沉思了片刻,然后抬头看向了王象:“姑父,项云都现在对我以及西陈恨之入骨,他从凉州腾出手来,必然会全力反扑西陈,外甥估算了一下,在西楚的兵锋之下,西陈的玄甲军能撑多久不太清楚,但是驻扎在夔州城的林青,八成要撤回江陵郡,甚至连江陵也未必能够守住!”
赵显脸色严肃:“一旦夔州城失手,江陵郡也失手,那么林青与西陈的联系就会被彻底切断,到时候即便我们想帮助玄甲军,也有心无力了!”
王象是身在军伍多年的老将,听到赵显这么说,他目光有些怀疑。
“夔州城并不好攻,林青军中也有不少雷震子可以守城,西楚舍得把至少四五万人的性命,丢在夔州城下?”
“死不了这么多人。”
赵显摇头道:“如果林青死守,他带着的这五万人,倒是可以耗去西楚七八万人的性命,可是他不可能死守,朝廷也不会允许他把五万大启兵马丢在夔州城,所以一旦西楚包围之势成型,他就不得不带兵向江陵郡后撤。”
赵显沉声道:“这样的话,西楚最多死上一两万人,就可以拿下夔州城。”
听到赵显的这般分析,王象眼睛里露出赞叹的光芒:“去年两场大战,尽管殿下取得泼天之功,但是临安城里人人都在说殿下你投机取巧,全凭雷震子之威成事,如今看来,殿下眼光卓著,远在千里之外就可以洞悉局势,当真是……”
“虎父无犬子。”
王象这一番话,更多的是吹捧之词了,赵显这里有大量来自西陲的情报,甚至还有大将军林青十几封亲笔信,他对于西陲局势,比起对临安朝堂还要了解,能够做出这番分析,实在是不足为奇。
赵显喝了一口茶水之后,低声道:“姑父大人不必说这些话来给外甥脸上贴金,今天之所以与姑父大人说这么多,是有一事相求。”
“殿下请说。”
赵显咳嗽了一声,肃声道:“这个事情,需要政事堂点头,也需要萧太后点头,更需要姑父大人你点头才行。”
“劳烦姑父回头跟那帮人说一说,我赵宗显可以继续待在临安等消息,但是一旦西陲吃紧,战局不稳,我需要带走雷营所有人…还有…”
话说到这里,赵显顿了顿,然后沉声道:“至少五万禁军!”
他话音刚落,王象就断然摇头:“不可能!”
“如今禁军总共只有十五万人,护卫京畿尚嫌不够,不可能让你带走五万人!”
“别说西陲吃紧,就是函谷关陷落,京畿的禁军也动不得!”
赵显对王象的反应并不奇怪,他轻声说道:“姑父你的十五万左营禁军,自然是动弹不得。”
“本王说的是,那尚在组建之中的右营禁军……”
第365章
秦干戚
禁军右营是赵睿在驾崩之前与陈静之一起商议出来的决策,就是从京畿各府之中抽调精壮,再次组建一支十万人的禁军,同时把原本的禁军称之为左营。
那这一支新成立的禁军,便叫做右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3/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