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3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6/655


如果自己能掌握好外府,那么自己以后的权柄,还要在那个曾经煊赫无比的大统领赵炳之上!
想到这里,赵慨声音都有些发颤:“多谢王爷,卑职就是肝脑涂地,也定然不负王爷重托!”
赵显点了点头,轻声说道:“你很聪明,点子也多,但是却不如你兄长务实,你接手外府之后,记住要想办法把外府的情报网撒遍整个大启,另外要尽量约束属下,不得做伤天害理的事情,明白了吗?”
“卑职明白!”
“还有。”
赵显沉吟了片刻,轻声说道:“本王不在临安,宗卫府的大统领就还是赵炳,赵炳已经依附肃王府,你们发展外府可以,但是不要跟他起什么冲突。”
“本王不想听到外人说我肃王府过河拆桥。”
兄弟二人齐声抱拳:“卑职遵命!”
“好了,暂时也就这么多事情,你们俩下去做事去吧。”
兄弟二人躬身退出书房,走到书房门口的时候,赵显略带疲惫的声音传来。
“赵慷记得去兵部催一下文书,另外派人去右营看一下萧子俊的五万人马什么时候给本王点齐。”
这都是出征之前必要的准备,至于钱粮问题倒是不用担心,毕竟如今的户部主官,是严靖严尚书。
“是,卑职知道了。”
赵慷语气恭敬。
兄弟二人肩并肩走出书房之后,在王府里头找了个石头亭子坐了下来,赵慷从怀里取出赵显给他的外府统领腰牌,递在赵慨手里,语气郑重。
“老二,为兄知道你远比为兄聪明,心眼也多,这是好事情,但是为兄劝你一句,在王爷手下做事,别动太多心眼。”
赵慨接过兄长递过来的令牌,挤眉弄眼的笑道:“兄长放心,兄弟虽然文不成武不就,但是还是明事理的。”
赵慨回头看了一眼赵显的书房方向,唏嘘道:“一个仅用一年半时间,就从落魄世子攀爬到这个地步的主儿,兄弟哪里敢对他起什么异心……”
“你知道便好。”
赵慷拍了拍自己兄弟的肩膀,叹气道:“当年在江宁战场上,赵苍统领带着我们三十多个兄弟死在了那里,王爷他大怒之下,一口气杀了五万齐人,当时为兄就知道,王爷他是个有大本事的人。”
说着话,两个人从石亭子下面起身,赵慷走在前面,笑容爽朗:“走,为兄去把外府的事情都交割给你,这两个月来,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着实让为兄头大。”
“现在好了,把这些东西交给你,为兄就能痛痛快快的跟着王爷一起去西陲立功去了。”
赵慨眉开眼笑:“今后这些重担,兄弟帮哥哥担着了,哥哥尽管去边关建功立业就是,以后封妻荫子的时候,莫要忘了兄弟就是。”
赵慷怒视了赵慨一眼:“得了便宜还卖乖!”
兄弟俩边走边说,不多时就离开了肃王府。
——
此时的肃王府的书房里头,赵显正在翻阅从西陲送过来的情报,项樱搬了把椅子坐在他身边,好看的眉毛轻轻皱了皱:“你嫂子让你带兵了?”
赵显放下手里的情报,吐出了一口浊气。
“有先帝的遗旨,她也没办法阻止我带兵西去。”
“你走了,临安的事情该怎么办?”
项樱皱眉:“刚才你跟赵慷兄弟说的话我都听到了,你总不能把什么事情,都交给那个赵慨去做。”
“赵慨他眉眼轻浮,远不如赵慷踏实。”
赵显轻轻一笑:“怕什么,临安不是还有你项大公主坐镇吗?”
他说这话,从床头翻出那块宗卫府大统领的铁牌,塞在项樱手里,淡然道:“我走之后,你就代替我坐镇在肃王府,如果赵慨胡作非为,赵炳又镇不住他,你就拿着这块牌子去废了他。”
说到这里,赵显笑呵呵的说道:“这都是后手了,依我看那个赵慨还是挺靠谱,这些日子教给他办的事也都办的漂漂亮亮的,应该不会出什么幺蛾子。”
项樱毫不客气的把大统领铁牌收了起来,然后拉着赵显的手,一脸严肃的问道:“赵七,你老实告诉我,你这段时间一直在谋划西征,你到底想要对西楚做什么?”
赵显摸了摸项樱的头,愕然道:“媳妇儿你莫不是发烧了?这次明明是你那暴躁老爹起兵,要灭了西陈,西陈对于启国的意义你不是不明白,怎么又成了为夫想做什么了?”
“你还想骗我!”
项樱咬牙切齿。
“两个月之前,你偷偷跟北齐的那个什么太康帝姬有书信往来,你以为本公主没有看到是不是?”
“在那之后不久,北齐就莫名其妙从凉州后撤了两百多里,这肯定是你的阴谋!”
项樱气哼哼的说道:“你这个奸诈的人!”
赵显哈哈一笑,揉了揉她的头发,笑眯眯的说道:“下雨天打老丈人。”
“闲着也是闲着嘛——”
第383章
未可知
赵睿活着的时候,临安可以说勉强全是铁板一块,任由这位成康皇帝指点方向,然后隆隆向前,但是赵睿死了以后,临安朝局就变成了一盘棋。
棋手分别是赵显跟陈静之。
同时还有被赵睿选来充作配角的王象跟杨吉,以及那个陪着小皇帝旁观,并且希望这盘棋能够长长久久,直到小皇帝长大的萧太后。
棋局都是有规则的,临安朝局的规则,是几十上百年来,赵家的一代代君王跟臣子定下来的,而最新版的规矩,名字叫做成康朝,这个规矩是由赵睿跟陈静之以及一帮子大臣共同定下来的。
陈静之曾经参与过这盘棋局的规矩制定,所以在作为棋手入局的时候,天生就占尽了优势,赵显想要在临安这盘棋上胜过这个老家伙,无疑是一件难事情。
这一点,从赵显一直不断碰软钉子上就可以看出来了。
因此,从争夺江宁守将失败之后,赵显就痛定思痛,一直在思考如何在临安朝局上对陈静之战而胜之,但是这个老头却没有露给他任何破绽。
如果非要说陈静之有什么把柄破绽,那么他之前为了取信赵睿,自污受贿,倒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破绽,很可惜,哪怕就是这个破绽,也被成康皇帝临死之前给他擦了屁股。
等到赵显去追查这件事情的时候,发现无论是宗卫府的情报案卷,还是临安城有关陈静之受贿的风闻消息,甚至是有关此事的一切纸面上的东西,都被一只看不见的大手抹了个干净。
这也就意味着,哪怕赵显抓到那些行贿的官员,逼他们承认自己曾经行贿过陈静之,只要这位陈相摇头否认,赵显就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哪怕临安城人人皆知,这位陈相曾经插手吏部考功,收受大量贿赂,赵显仍旧毫无办法。
能够无声无息做到这种程度的,毫无疑问,只有那位看起来温厚无比的成康皇帝赵睿了。
因此,赵显想破头脑也没能想出如何能在临安的规矩之内对陈静之战而胜之,所以他干脆跳脱出了临安这块棋盘,把目光放在了西陲!
只要自己能够领兵出征,就能够不必拘泥于临安城的规矩,从而在临安之外制定属于他赵显的规矩。
在有了这个想法之后,赵显就在暗暗盘算着如何才能从临安跳出去,本来苦无门路,直到有一天他想起了北齐的那位执掌明镜寺的太康帝姬。
所以,他给她写了封信。
信的内容很简单,北齐只要后撤二百里,对西陈恨之入骨的项云都必然会提兵东征,要手刃项云深这个数典忘祖的家门败类,到时候西陲一乱,赵显就有足够的理由前往西陲,总督西陲兵事。
事成之后,赵显负责在西陲拖住项云都主力,而北齐则趁机夺取凉州。
对于这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齐人欣然答应,就在赵显寄信过去没多久,凉州的齐军就开始后撤了。
齐军后撤的时候,甚至那位太康帝姬的回信都还没有到临安。
赵显之所以有把握拖住西楚这个军事大国,是因为他曾经去过西楚,去过郢都,他还有一个自小生活在郢都的媳妇。
他曾经仔细询问过项樱关于西楚的大概情况,包括一年收成多少,朝中主管钱粮的是谁,以及郢都每年的税收,开销,还有郢都城的粮价。
尽管项樱知道的并不详细,但是加上宗卫府在西楚的谍子传回来的消息,种种信息结合在一起,赵显已经对西楚的经济情况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这个概念并不清晰,但是赵显可以肯定的是,西楚并不富裕!
连续打了接近两年战争的西楚,此时的经济八成已经到了崩盘的边缘。
也就是说,项云都没钱了!
没有人比来自后世社会的赵显更了解经济对于战争的重要性,打仗就是打钱!
且不说朝廷该分发的军饷以及战后的抚恤,单说后勤问题,在动辄数十万人的大部队作战情况下,负责给这只部队后勤的人数,最少也要是主战部队人数的两倍以上!以西楚的财力,他们对西陈只能求速战速决,到时赵显只要带着西陲的守军,用雷震子硬守,不用费多大力气就可以拖住这支多达二十万人的西楚主力。
一旦西楚两面受敌,军中断粮,郢都朝廷必然大变,到时候赵显很有可能趁着这个机会,在西楚身上啃一块大大的肉下来!
届时,赵显拥不拥兵自重还是其次,仅凭着这泼天的军功,在小皇帝未成年之前,他在临安朝局之上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简单跟项樱说了几句自己的想法以后,赵显眯着眼睛说道:“可惜的是,咱们那个姑父大人多事,不许我在这五万禁军之中安插自己人,否则到了西陲以后,我有把握把这些禁军统统变成自己人,那时咱们夫妻俩就可以在临安城横着走了。”
想到这里,赵显畅快大笑:“到时候,什么陈静之,什么政事堂,都得看我们肃王府脸色行事!”
“你疯啦?!”
项樱脸色一变,伸出纤手一把捂住了赵显的嘴巴。
“这种话也敢说的这么大声,你是不是怕别人不知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6/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