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3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4/655


同时,这五万玄甲军老卒也是项云深留给项少阳的宝贵遗产,项少阳带着这五万玄甲军老卒还有他刚组建起来的五万玄甲军新兵去追击韩当的时候,那五万玄甲军新兵几乎死了个干净,但是这些玄甲军老卒,存活下来了近四万人!
这就是沙场之前,百战老卒的厉害之处,他们或许未必能杀死多少敌人,但是他们永远是最难死的那一拨人!
在夔州城的时候,赵显亲自开口跟项少阳借兵,项少阳是扭曲着脸孔,才答应下来的。
但凡项少阳有一点拒绝赵显的余地,赵显就不可能从他手里把这只玄甲军接手过来。
更为致命的是,赵显只是借兵,并没有把项少阳一起带到临安来,此时的西陈国主项少阳,还在陈都对着那四万真正的右营禁军发呆呢!
借玄甲军来临安翻盘,是赵显压箱底的最后手段,他想主宰临安不假,但是在被临安断粮之前,赵显从未想过从用这种直接撕破脸皮的暴力手段来获取政权,这一切,都是被萧太后跟陈静之逼出来的。
赵显,或者说整个肃王府势力,已经被萧太后跟陈静之逼到了墙角,退无可退!
想到这里,赵显抬头看了一眼萧太后,目光微冷。
萧太后被赵显的目光盯的浑身不自在,她硬着头皮微笑道:“七郎,你这番立下大功,哀家跟政事堂几位宰辅商议过了,你已经是一肩双亲王,爵位上没有什么封赏的余地了,所以朝廷准备把肃州府附近的三个州府,都封在肃王爵名下,以后肃州附近的衢州府跟信州府,都算是你的藩国了!”
说到这里,萧太后脸上的笑意十分真诚。
“另外,虽然世宗皇帝留下了的祖制规定藩王不准干涉藩国政事,但是七郎你功勋卓著,哀家跟陈相他们议过了,以后包括肃州府在内的三个州府的人事任命,都由肃王府说了算。”
说句实话,这种级别的封赏,放在启国任何一个藩王身上,都已经是荣宠无限了,毕竟大启的各地藩王权力十分弱小,根本无力干涉自己藩国的军政问题,朝廷甚至一度规定藩王要定时去当地衙门点卯,可见大启的赵氏藩王,可怜到了什么地步。
如今萧太后能说出让赵显自主藩国政事,明摆了是对赵显表达自己的歉意。
赵显微微低下头,语气漠然:“臣奉天子诏令亲征,只不过尽人臣本分,如今托陛下鸿福侥幸取胜,也都是陛下的功德,臣不敢居功。”
赵显这句话说出口之后,萧太后微微色变。
这赵七想做什么,这种封赏都不要了?
但是接下来赵显的话,让这位年轻的太后娘娘放心不少。
“臣这趟是代天子西征,臣立下的功劳不足挂齿,但是臣麾下的一众将士,个个浴血奋战,都是为大启效了死力的,还请朝廷不要忘记他们。”
萧太后连连点头:“这个自然,哀家会跟政事堂几位宰辅尽快拿出章程,只要七郎功劳簿上有名字的,朝廷悉数按军功封赏,一个也不会漏掉。”
赵显点头致谢,然后瞥眼看了一眼自己身边的林青,继续对萧太后抱拳道:“太后娘娘,林大将军自去年江宁一战开始,再到年尾夔州一战,以及此次的大胜韩当之战,均居功甚伟,臣替林大将军请功。”
萧太后面露难色。
“林大将军已经是二品武官,大启肱骨,对于他的封赏,哀家一个人也拿不了主意,不如先放一放,等七郎你回肃王府歇息几日,再政事堂跟七郎你一起商议如何封赏林大将军,如何?”
赵显冷眼以对。
“臣弟跟那些读书人没有什么好说的…”
赵显说到这里,指了指簇拥在高台四周的临安禁军,冷笑道:“臣弟不过离开临安两个月左右,政事堂就商议出了十万禁军来迎接臣弟!这份厚礼,着实让臣弟心寒,今日就在这封赏的高台之上,还请太后娘娘定下封赏林大将军的章程,否则臣弟一个人寒心不要紧,只怕整个征西军都要跟着寒了心!”
林青半跪了下来,低头不语。
萧太后面带犹豫之色。
倒不是她吝啬,在这个当口只要能安抚住征西军集团,不管是什么承诺和封赏都是值当的,只是萧太后在临安的权柄远没有看起来那么大,更没有权力去封赏一个二品的实权武将,即便是她现在点了头给赵显画了一块大饼,事后封赏的圣旨流程走到政事堂,几个宰辅不盖印,圣旨就会变成一张没用的中旨。
圣旨是整个大启朝廷的意思,你不听就是犯罪,但是中旨只是皇帝一个人的意思,大臣们是可以摇头拒绝的。
尤其是封官的中旨,没有政事堂的印章,朝堂上下根本不会有人去接。
丢不起这人!
就在萧太后犹豫不决的时候,小皇帝在一旁咬了咬牙,抬头看向赵显,脆生生的说道:“皇叔莫说了…朕封林大将军一个世袭的一等侯,你看如何?”
世袭不罔替,也就是代代削爵。
赵显闭目不语,林青跪在地上,叩首道:“臣林青,叩谢陛下天恩!”
赵显低哼一声,半真半假就要的负手离开高台,萧太后有些慌乱的喊住了赵显。
“七郎何去?”
赵显头也不回,意兴阑珊的说道:“心寒了,回家抱老婆奶孩子去了。”
说到这里,赵显停住脚步,回头似笑非笑的说道:“太后娘娘不会是现在就想对臣弟动手吧?眼下臣弟刚刚大胜归来,整个临安的百姓可否看在眼里,此时卸磨杀驴,太过难看了吧?”
萧太后面色绯红。
“七郎说笑了…只是你领虎符出京,现在总该把虎符交还陛下才是。”
赵显嘴角露出一抹嘲讽的微笑。
然后他从袖子里取出半枚铜虎,笑容轻佻。
“皇嫂还真是心细如发,这玩意儿,臣弟本来还准备带回家给未来儿子玩呢。”
萧太后脸色严肃:“虎符乃国之重器,七郎莫要胡闹了。”
赵显洒然一笑,回过头蹲下身子,把半枚虎符递在小皇帝手里,轻声说到:“陛下,臣交还虎符。”
赵寿把这半片虎符接了过来,有些磕磕巴巴的说道:“辛劳皇叔了。
见到赵显交还虎符,萧太后紧绷的神经骤然松弛下来,她瞬间就是长出了一口气,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这枚不起眼的虎符,代表着整个启国西陲边军的兵权!
没了虎符,赵显也就没有了最为致命的兵权,没有兵权,也就没了最让萧太后害怕的爪牙!
最起码,在没有虎符的情况下,从西陲归来的这四万右营禁军,不可能再跟着自家的这个七郎,闹什么大事了。
太后娘娘脸上的笑意更显真诚,她对着赵显笑得跟跟花儿一样。
“七郎这一趟累坏了吧?不妨先回府歇息几天,等得空了,哀家带着陛下去肃王府看你。”
“臣弟告退。”
赵显极为潇洒的对着萧太后拱了拱手,转身走下高台。
背过身子的时候,赵显嘴角露出了一抹毫不掩饰的狞笑。
蠢女人,启国的虎符可指挥不动西陈的玄甲军!
第421章
清君侧!
见赵显缴了虎符,退下了高台,萧太后长出了一口气。
以目前的表现来看,七郎他虽然受了委屈,但是还是尽力克制住了自己的怒火,并且对临安朝堂有些心灰意冷的味道。
不过这样也好。
虽然自此之后,临安朝堂可能失去一个可以让大启变强的王爷,但是相比起这个王爷对于自家儿子的皇位威胁程度,萧太后宁愿永不启用赵显!
这就是人性的自私之处了,就算你赵显再强再利害,能够把大启带的再强,可如果皇位上做的人都换了,那国家再强还有什么意义?
想到这里,萧太后低声叹了口气。
她挥手唤来随侍一旁的大内官,声音低沉:“去给王象打个招呼,告诉他七郎的兵符已经没了,这十万禁军可以回禁军大营去了。”
“还有,七郎带回来的这四万右营禁军,也算是见过战场的人了,让禁军右营留在临安的将官把他们领回右营禁军大营,不要被王象混水摸鱼了。”
李怀看了太后娘娘一眼,随即低头,语气恭谨。
“老奴知道了。”
萧太后叹了口气,对着李怀轻声道:“前些日子劳烦大伴远赴西陲宣旨,辛苦大伴了。”
李怀摇头道:“老奴跟了先帝一辈子,先帝临终前还特意嘱咐老奴,要老奴好生服侍太后娘娘跟陛下,现在老奴这身子骨,能替娘娘多办点事,也算没有辜负先帝的恩德。”
萧太后听他说起成康帝,原本颇为兴奋的神色黯淡了一些,她也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哀家的弟弟还被七郎关在西陲的夔州城呢,劳烦大伴再从内侍监派出一批宦官,去一趟西陲,把子俊他们接回临安来。”
“毕竟这新组建的右营禁军还要他来主持才行。”
李怀连连点头,下去做事去了。
此时,肃王赵宗显,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消失了身影,而大将军林青,在接受了小皇帝的封赏之后,也悄悄退出了高台之上。
萧太后跟小皇帝肩并站在高台之上,小皇帝出面对着“远征归来”的四万禁军夸奖了一番,然后宣布了朝廷对征西军的大致封赏,只不过小皇帝的位置距离这四万人太远,这些禁军仍旧矗立在原地,如同什么也没有听到一般。
场面虽然有些尴尬,但是无伤大雅,萧太后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对着高台之上观礼的几个宰辅轻声道:“诸位,今日犒军已经七七八八了,哀家就先带着陛下回宫,后续的事情,还要劳烦几位宰辅操心。”
陈静之仍旧面无表情,对着萧太后跟赵寿拱手:“老臣恭送陛下,恭送太后娘娘。”
谢康等人,不得不随声附和。
“恭送娘娘,恭送陛下。”
母子二人对着几个宰辅点了点头,然后进入皇城兵马司保护的辇驾之中,摆驾回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4/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