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3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7/655


“等以后,朕与兄长长大成人,重新变成大启主宰,兄长你便是我大启世袭罔替的肃亲王。”
王师道咬了咬牙。
最后狠狠点头。
第438章
年号隆武
从赵显回到临安之后,尽管他每日看起来无所事事,但是在他有意无意的授意之下,临安的朝局可以说是瞬息万变。
首先,原本已经致仕告老的高太师重新起复,仍旧坐在了政事堂宰辅的位置上,加上原本的政事堂宰辅谢康,以及临时顶替严靖进入政事堂的原吏部尚书李晟三人,组成了新一代的政事堂。
说起李晟,此人也已经是六十多岁的年纪,在吏部担任尚书也有四五年时间。原本天官尚书不拜相,身为天官尚书的李晟,该是要在这个位置上一直做到致仕为止的,但是政事堂宰辅的人数必须要是奇数,所以不得不把这位天官尚书补进政事堂。
吏部天官,原本就是六部之中权柄最重的位置,天官尚书不拜相的规矩,也是为了限制吏部尚书的权柄,但是此时事急从权,除了李晟这个三朝老臣之外,整个朝堂之上再没有第二个人有资格进入政事堂了。
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在进入临安城之时,林青跟赵慷等人,未经过赵显同意,就私自下狠手杀了不少出头的文官,导致临安城里不少老臣愤然上书告老,此时整个临安朝廷,已经处于比较严重的缺人状态。
李晟入政事堂,那他就不可能再兼任吏部尚书,这个六部之中权力最大的一部,就这样空了出来,就连赵显麾下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出任这个吏部尚书,正在他烦恼之时,高明玉亲自登了肃王府的大门。
眼下肃王府上下已经在着手迎娶这位高老大人的孙女,而高明玉最近也多次在国子监开讲,替赵显说了不少好话,可以说肃王府与高家,正处于如胶似漆的蜜月阶段。
因此高明玉很容易的就进了肃王府的大门,在肃王府的书房里头见到了赵显。
“老大人此行何来?”
赵显亲自给这个老头子倒了杯茶,轻声问道。
高明玉受宠若惊,起身谢过的赵显,然后笑呵呵的坐了下来:“听说王爷在位吏部尚书人选烦恼?”
吏部负责察查官吏,以及官员升迁,拔擢,贬谪等等,是官中之官,可以说是极为重要的衙门,历代吏部尚书不拜相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吏部尚书的只能本就不输宰辅,可以说是要害衙门之一。
因此,这个位置对于赵显来说极为关键,如果是一个有能力的吏部尚书,至多三四年工夫,就可以把让赵显在朝堂上彻底扎根。
原本颇有才干的严靖十分合适这个位置,但是严靖自己选择在抽身而退,赵显对此也没有办法。
赵显笑着看了高明玉一眼,微笑道:“老大人不会又有什么学生推荐吧?”
高明玉喝了口茶,微笑摇头:“此人虽然才干不是如何出众,但是绝对肃王殿下来说,他绝对是最合适吏部尚书这个位置的人。”
“说来听听。”
高明玉呵呵一笑:“这人姓高,名叫高通,奉命巡抚闽地已经五年有余,现在刚刚好是入京述职的时候,他去年的吏部考功是上甲,正该升迁,以他一个二品地方官,升为二品京官,再合适不过了。”
赵显眯着眼睛说道:“二品地方官升为二品京官,就算升迁,也不可能直接升到吏部尚书的位置上,按照常理,一个礼部甚至工部的侍郎也就是顶天了。”
高明玉捋了捋自己花白的胡须,轻笑道:“直接让他做吏部尚书的确会惹人非议,不如就吏部左侍郎代行尚书事如何?”
赵显皱眉思索了片刻,随即轻轻点了点头。
对于高家,这两天他也让宗卫府的人打听了不少消息,对于高明玉口中的这个“高通”,赵显并不陌生,这个人的资料,一早就已经摆在了他书房里的案桌上。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高通是高明玉的亲生儿子,同时也是高雅儿的父亲,也就是赵显的未来老丈人,如果高通有能力执掌吏部,那对于赵显来说,的确是一个合适到不能再合适的人选。
毕竟按照礼法规矩,一旦赵显纳了高雅儿为侧室,高通就是赵显的“妻族”之一,将来如果肃王府被夷三族,那么这个高通也是跑不掉的。
人与之人之间,再没有什么比这种一损俱损的关系值得信赖了。
赵显思索了片刻,然后不得不轻轻点头,答应了高老头的要求。
高老大人喜笑颜开。
一个吏部尚书,已经丝毫不输给朝堂宰辅,如今高家可以说的上是一门两宰辅,高老头自然兴奋无比。
“老大人,事先说好,吏部不同于礼部工夫这种清闲的衙门,也不同于户部,工部这种忙碌的衙门,但是吏部极为特殊,身在天官尚书这个位置上,如果做不出事情,不管是谁都没有用。”
“如果本王的那位未来老丈人,不能在这个位置上做出本王想看到的成绩,那他也在这个位置上做不长。”
高明玉神情一凛,轻声道:“殿下所言甚是,等犬子回京,老夫必然一字不漏的转告于他,教他在吏部实心用事,好在朝堂之上成为肃王殿下的助力。”
赵显轻轻点头:“等本王那位未来岳父回了临安,劳烦老大人通知他一声,就说本王想见一见他。”
高明玉弯下身子,语气诚挚:“老夫知道了,等他回了临安,老朽会第一时间让他来肃王府拜会殿下。”
“如此,老朽也就不打扰殿下了,这便告辞。”
说罢,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家,负手就离开了肃王府。
赵显从书房离开,送这位年逾古稀的高老大人到了肃王府门口,然后望着这个老家伙远去的背影喃喃自语。
“先前明明说好,只要一个我肃王府侧妃的位置,如今因这一个侧妃,连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也敢开口讨要了。”
“罢了,给就给了,看你们拿不拿的住吧。”
见高明玉走的远了,赵显正准备转身回到肃王府里头,一不小心抬头看到后巷街对面的那座门户高大的陈静之宅邸。
那里原本是肃王府的故地。
眼下陈静之本人已经殉国而去,但是陈静之的家小暂时没有被赵显问罪,仍旧住在相府里头,就在昨天,陈静之的家里人已经尽数离开这座相府,只留给赵显这么一个大大的空壳。
赵显盯着这座陈相府看了半天,随即轻轻发出一阵感慨:“该是肃王府的,就还是肃王府的,陈静之从这座大宅子搬了出来,我肃王府也是时候搬回去了。”
说完,他转身看了看皇宫方向,
此时,已经是成康十六年的十一月份,还有短短一个月时间,这年就会彻底结束,大启也会迎来新的年号,隆武。
而明年,就是隆武元年。
第439章
两个皇帝
尽管赵显一再压制,临安兵变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虽然没有大规模的传遍整个大启,但是这个消息却在高层之中不胫而走。
北齐燕京城。
燕都是当今天下最为繁华的城市,没有之一。
在三大都城里头,只有燕京城的人数超过了百万,可以算得上是这个时代的巨无霸城市,别的不说,单单看这座燕京的繁华程度,就可以看出北齐超出其他两国不止一筹的国力。
此时,在燕都承天宫之中,身材高挑的太康帝姬姜璇,正坐在元庆帝姜堰的下首,对着自己的父亲轻声笑道:“父皇,明镜寺收到消息,南边的赵家内乱了。”
元庆帝是三国天子之中年纪最长的,今年已经五十七岁,他头发也白了半数,闻言缓缓睁开半闭着的眼睛,声音低沉:“赵家内乱?什么时候?”
姜璇轻声笑道:“月余之前的事情了,如父皇所说,那个赵七果然不是池中之物,他先是给儿臣寄信,让我们大齐收拢凉州兵力,再借着西陈战乱的借口出京掌兵,而后凭借着咱们大齐在凉州的牵扯,又在夔州附近大败韩当所部,而后带着西陈的玄甲军假扮他带出临安的那五万禁军,一举兵变成功,拿下了临安城!”
元庆帝惊讶的说道:“赵七这般冒险,敢用西陈的玄甲军去兵变?”
“儿臣也有些好奇,不过赵七事先先是连同项少阳篡了项云深的王位,把项少阳捧上了西陈国主的位置,那项少阳估计有什么把柄落在了赵七手里,因此才会乖乖的把自己的命脉玄甲军都交给赵七使用。”
元庆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临安城确定已经落在赵七的手里了?”
姜璇点头道:“已经确定了,临安禁军的掌门人王象,已经被赵七罢官,临安十五万左营禁军,加上十万新成立的右营禁军,都已经落入了赵七手中。”
说到这里,这位太康帝姬微微皱眉:“只可惜这王象太过无能,没有怎么反抗便向赵七投降了,否则如果南启出现大规模兵斗,咱们大可以越过长江天险,一举拿下这个偏安王朝!”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同时野心也就越大。
在赵显来到这个世界之前,三国之中论国力启国最弱,同时野心也是最小的国家,哪怕如赵长恭赵宗睿之流,也从未有过一统天下这个念头,最多的只是守土安民而已。
但是北齐作为三国之中国力最强盛的王朝,历代齐主无时无刻不想着要入主天下,一统神州,完成扫清六合的伟业!
自秦王政以来,整个汉家都有这么一种大一统的思想,这也是那位始皇帝留给后人最宝贵的遗产之一,否则后世也不会有这么多大一统王朝,九州这片地方也不是没有可能变成欧洲那样,被散碎的小国拼凑而成。
齐国传到元庆帝这里,北方突厥人暗弱,胡人再没有能威胁到北齐的能力,因此整个燕京城的目光,都望向了南方,无时无刻不想着一统天下。
只不过元庆帝运气不好,跟他同代的另外两位皇帝,不管是西楚的天元帝项云都,还是南启的成康帝赵睿,每一个都可以算是当世明君,始终没有给他任何机会,但是现在赵睿病死,西楚被赵显重创,这位元庆帝又看到了不世之功的希望!
“这个赵宗显,不简单啊。”
元庆帝伸手敲了敲桌子,轻声道:“他既然占了临安,身上又留着赵家的血,怎么到现在,还没有收到他登基称帝的消息?”
姜璇摇头道:“这个儿臣也不明白,按理说他发动兵变,自然是要称帝的,但是现在临安城稳固如昔,坐在皇位上的还是那个小皇帝赵延寿,只不过临安朝堂风向大变,曾经的宰辅陈静之李宴清等人,都被赵七下手清算了。”
元庆帝沉吟了片刻,最后轻声说道:“这赵宗显,还真是不简单,他如果篡位登基,只怕南启少不了一场战乱,但是他现在只是临朝摄政,南启那边就算有人不服,也不会付诸战乱,倒也没有给我大齐什么可趁之机。”
“这样,劳烦璇儿你再跑一趟临安城,代父皇去见一见这位肃王爷,你告诉他,如果合适,朕想跟他见上一见。”
“再有,你把明镜寺关于这次临安兵变的情报,抄送一份送到朕这里来,朕要好生思量思量。”
姜璇低声笑道:“儿臣遵旨,临安城儿臣可熟悉的很,这几天就动身去临安一趟。”
“现在赵七称帝,看起来不过是时间问题,你替朕转告他,朕可以代表大齐,公开支持他这个肃亲王,即皇帝位。”
姜璇眉毛动了动,有些诧异的看了看自己的老父,随即款款一福:“儿臣明白了。”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7/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