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4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3/655


这场夺嫡之争,尽管姜无忌取胜,但是这都是在元庆帝的铁血手腕下完成的,姜无忌本人并没有对其他几个皇子取得压倒性的胜利,这就必然会导致其他皇子不服。
而且姜无忌用雷震子炸退姜家大皇子的消息,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将来这件事暴露出去,整个燕都的人都不会拿正眼去看姜无忌。
想到这里,赵显嘴角露出一抹邪恶的微笑。
这抹笑容被挺着大肚子的项樱看在眼里,项大公主毫无形象的翻了个白眼:“你又在算计谁呢?”
赵显跟项樱之间向来没有什么秘密,听项樱这么一问,赵显把她扶到主位上坐了下来,然后把一份情报递在她面前,笑道:“姜无忌用“天雷”大破北齐禁军,有这么一个不知道多好的广告在前,想来过不了多久齐楚两国的高层就会发疯了一样来找本王购买雷震子,到时候,咱们可就发了!”
雷震子的技术,目前在三国里头还算先进,真正掌握所有流程的,也就是启国的工部衙门,不过这其中最关键的火药份被元庆帝不知不觉藏了起来,让他颇为欣慰。
项樱轻轻看了一眼赵显表情似笑非笑。
“你是不在在打北齐的什么坏主意?”
赵显轻轻拍了拍项樱的耳朵,然后眯起眼睛,笑眯眯的说道:“瞎说什么,本王向来光明磊落,怎么会干这么不要脸的事情?”
赵显好整以暇的低着头,手里是一把纸质的扇子,随着这扇子晃悠悠的扇动,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计划的雏形。
北齐人心未定,一旦元庆帝病重,太子监国,以姜无忌的人望必然压不住朝堂,到时候自己只需要用埋在北齐的暗卫引爆几颗雷震子,再放出一些假消息,北齐立刻就会大乱!
第497章
赵显的依仗
其实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赵显并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一些什么,初时他只是被动的保命求活,但是随着他的地位越来越高,他的人生目标也在一步一步的变化。
从自保再到自强,再到强启。
他原本其实是一个极没有野心的人,但是人总是会变得,随着步步登高,在某个特殊的时间点,赵显甚至一度有了一统天下的想法!
如果非要有一个确切的时间的话,这个时间应该是在他带兵打进临安皇宫,望着萧太后跟陈静之在皇城楼上瑟瑟发抖的时候。
对于其他任何人来说,统一天下都是一个难如登天的目标,聪慧如赵睿,也只是能在三国波澜之中勉强自保,强势如北齐的元庆帝,在位十余年都不得其法!
至于西楚那个同样野心勃勃的天元皇帝项云都,更是有心无力。
但是对于赵显来说,这个目标就不是那么艰难,他是一个“穿越者”,有后世庞大的知识储备在,你让他改造这个世界或许很难,但是只要给他一些时间,统一天下并不是什么难事。
事实上,赵显也这么做了。
早在成康十五年,他就跟赵睿要到了一个工部侍郎的位置,把工部的军器监揽在自己手里,如今两年时间过去了,赵显的那十几个学生从未停止在“科技”方面的探究,两年以来,以徐涛李清为首的军器监,已经给赵显送来了不少惊喜。
这其中包括神臂弩的三代版本,这种神臂弩是李清跟一些木工师傅以及禁军之中的射手一起研究出来的,相比前两代神臂弩,这种神臂弩威力并没有获得太多提升,但是机括要复杂许多,也更省力,同时提高了这种神臂弩的精度。
也就是说,这种神臂弩已经勉强可以大众化,军中一些臂力不错的弓手,已经可以拉满这种神臂弩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种神臂弩机括更为复杂,光机括的小型配件就有上百,造价昂贵不说,而且极难量产,目前只能配给精兵使用。
而赵显的那个大弟子徐涛,在成康十六年初已经成功造出长达五十丈的宝船,然后在徐涛自己的强烈要求下,赵显就给了他一卫青衣卫,已经组成了一个船队,出海去美洲挖银矿去了。
至于那个最为跳脱的章质,研究方向跟赵显的其他学生不同,他整日沉迷于热气球这些能够飞上天空的东西,后来赵显抽空给他画了一个简易的飞机结构图,这货就没日没夜的开始想要造飞机,直接在凤凰山上的一个山崖旁边造了个木屋,没事就开始试验自己的飞机,听说好几次险些摔死。
不过赵显并不是很关心这货的研究,飞机想要形成战斗力,光靠浮力飞起来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发动机才能形成战斗力,没有发动机之前,无论章质怎么折腾,也只能折腾出一些玩物出来,至少几十年之内派不上什么用场。
至于几十年之后,赵显也用不到什么飞机了……
就目前来看,军器监里能让赵显真正上心的,除了一直在改良的神臂弩以及长枪弩盾这些冷兵器之外,还有一个项目,一直让赵显极为挂怀!
这个东西一旦做出来,且不说能不能一统天下,至少一甲子之内,启国只要不碰到那种王八蛋皇帝,都不会有亡国的风险!
而在隆武元年的二月底,军器监终于送来了关于这个项目的消息,当时赵显正在书房里努力消灭那些文书,接到军器监的消息之后,他二话不说,直接把手里的文书丢在一边,迈步朝着肃王府大门走去。
正在书房里给他磨墨的高雅儿有些无奈的看着离去的赵显,对着赵显的背影脆生生的说道:“王爷,这些文书……”
赵显头也不回:“打包送进政事堂里去,告诉政事堂,本王这几日都没功夫,让他们自行处理朝政,莫要来烦我了!”
“再告诉王妃,本王这几日都在军器监,不回来了,让她放心!”
说罢这几句话,赵显绝尘而去。
高雅儿微微叹了口气,她略微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咬了咬牙坐在了赵显的位置上,接过赵显丢在桌子上的毛笔,在每一本的文书结尾的地方,模仿着赵显的笔迹,写上“已阅”两个字。
这是赵显平日的处理方式之一,意思就是这事他已经知道了,让政事堂自行处理。
高雅儿之所以这么做,绝没有什么争权的心思,她现在已经嫁作赵家妇,自然要替赵家考虑,她这么做的原因就是不想把权柄全然交在政事堂手里,这些事哪怕肃王府完全不处理,她也要告诉政事堂,这些文书肃王殿下已经全部看过了。
这样一来,政事堂里的那三个老家伙才不敢放肆。
——————
另一边的赵显,带着几十个青衣卫,飞马赶到了位于临安南城外的军器监,此时的军器监门口,赵显的十二个学生排成两排,站立在军器监的门口,持弟子礼迎接赵显的到来。
“学生们见过老师……”
赵显此时没功夫讲究这些虚的,他一把抓住已经升为军器监监正的李清衣袖,急声说道:“那东西……当真做出来了?”
已经是正五品的监正李清,此时脸上乌黑一片,显然是刚从作坊里出来,相比赵显的兴奋,这个年仅十六岁的监正大人更为兴奋,他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老师,按着您的法子,学生跟这些铁匠师傅们尝试了几个月,总算做出了模子,把您要的东西做了出来!”
“快,带我去看!”
李清深吸了一口气,点了点头,领着赵显走到了军器监的一间库房里头,这间库房应该是刚刚开辟出来的,里头空无一物,只有一个庞然大物,被一层黑布蒙在里面。
赵显见状,微微皱眉,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太大了啊。
这东西都快到他肩膀这么高了,看起来最少也有好几吨的重量,这种太过笨重的东西无论威力如何,在战场上,尤其是进攻方面,都不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李清恭敬弯腰:“请老师揭布!”
赵显点了点头,上前一把扯下这块黑布,露出了黑布之下的庞然大物!
这是一尊后世的红夷大炮!同时也是这个世界第一尊大炮!
此时,这尊红夷大炮铜色的炮管朝天,正向这个时代毫不掩饰的显露它的狰狞!
它当然有它自傲的资本,如果不出意外,它将是未来百年乃至数百年里,这个世界最耀眼的明星,没有之一!
第498章
冷兵器的哀鸣
许多现代人都有一个误区,以为古代全部都是冷兵器时代,其实完全不然,火药这种东西是在唐代被发明,早在宋代就被大规模应用在战场上,到了元末明初,朱元璋跟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的时候,就已经是炮火连天了!
而且朱元璋这个人,极为注重火器,也极为擅长使用火器,他手下有不少专精火器的大将,更是专门组建了神机营这种专攻火器的大营,可以说在那个没有高爆火药的年代,老朱已经把火器应用到了极致!
这种情况一直到了明朝末期,三边总督袁崇焕也是靠着红夷大炮守城,坚壁清野的战略,挡住了努尔哈赤几十年!
而到了清朝康熙乾隆那会儿,火枪都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物事了,火药这种东西,可以说贯穿了中国历史近千年,绝不是什么近现代产物。
但是为什么火器发展了这么多年,始终没有达到外国人手里那样毁天灭地的程度呢?
一是因为火药配比一直没有达到最佳,导致黑火药威力本来就小,二是因为没有成系统的化学体系,化学炸药就不可能提前问世。
再加上满清时期,火器水平倒退,才有了后来的屈辱百年。
因此,有了火器并不代表能够横扫古代,甚至有了红夷大炮也并不能够说明什么,就比如说赵显眼前的这尊红夷大炮,暂且不说它威能如何,哪怕它真有毁天灭地的能耐,就这副笨重的模样,也难堪大任。
历史上的统治者之所以不是太过看中火器,绝不是简单的因为什么“奇技淫巧”四个字,而是因为这东西性价比太低,在没有开花弹的年代,哪怕是红夷大炮,杀伤人数也远远比不过弓弩。
赵显绕着这尊红夷大炮转了一圈,然后轻轻敲了敲它的炮管,一阵厚重的声音传了出来,显得沉闷无比。
这炮管很厚。
赵显又打量了一圈之后,轻声问道:“炮弹可曾做出来?”
李清点了点头,伸手递过来一颗金属球:“做出来了几十颗,用的铅弹,老师您要不要试一试?”
赵显伸手把这颗铅弹塞进炮管里,然后让李清填装火药,挪动炮管,把炮管对向军器监的庞大校场。
由于是在城外的原因,整个军器监十分庞大,给这红夷大炮打上一炮也毫无问题。
赵显接过李清递过来的火把,轻轻点燃引信,然后退后几步,伸手捂住了耳朵。
“轰!”
一声巨响在临安城南响彻,一颗实心铅弹从炮管之中呼啸飞出,但是却偏离了预订目标不知道多远,重重的砸在地上,在军器监的校场里砸出了一个半米左右的深坑。
赵显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查看这个深坑,而是伸手去摸了摸炮管,只这第一炮,炮管已经有些烫手了。
李清等人也是第一时间围了上来,那些老铁匠都纷纷伸手去抚摸炮管,细细感受了一番炮管的温度之后,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铁匠第一个开口:“只第一炮这炮管就这般灼人,只怕最多五六炮就无以为继了。”
李清也皱了起眉头,他这炮管的材料已经用的极多,如果只能发五六炮就要停下了等炮管冷却,那么这尊大炮也只是看起来骇人,并没有什么实战意义。
赵显负手走到弹坑附近,看了看这个实心铅弹砸出来的深坑,心中有些满意。
尽管这尊红夷大炮太过笨重,但是这威力已经相当不俗,在没有条件造出开花弹的时代,实心弹顶天了也差不多就是这个力道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3/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