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4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0/655


“赵七…赵宗显…”
这位武威郡王嘴角勾勒出一抹笑容。
“不愧是我姜家的外甥啊……”
第562章
自绝后路
“大将军!”
一个斥候营的校尉有些狼狈的走进王霜的帅帐,半跪在地上,额头上汗水滴落。
“禀报大将军,北齐的探子如同潮水一般向咱们大营附近涌来,以斥候营的人手,已经没有办法保证百里之内没有齐人潜进来了……”
王霜眉头微皱:“很多齐人的探子?”
这名校尉低头:“是,粗略估计,至少有一两千人潜进了我大营附近,这些人潜入的方式……很是粗糙,单是被我军发现的就有近千人,他们似乎不介意被咱们发现,冒死也要看到我军的究竟!”
王霜冷笑一声:“他们想死,便让他们去死,你去找骑兵营调拨两千轻骑,让他们轻装带弩,将我大营左近清扫干净!”
这名校尉眼睛一亮:“卑职遵命!”
从前的江宁军是没有骑兵编制的,或者说从前整个启国的骑兵都是少之又少,也就是成康帝花了不少心思弄出来一个骑兵营,也只有三四千人的规模,坐骑还都不是什么好马,最后没有办法形成战斗力,只能扔在姑苏大营里剿匪用。
但是启国没有骑兵,赵显却是有的,去年他从姜璇手里连哄带吓,赚到了两千匹凉州大马,后来又从项少阳那里要到了了一批玄甲军专用的墨马,这一年多的功夫也训练出了一支不是太成气候的轻骑出来,这五千多人的轻骑,原本就是在西陲由王霜代为训练,这次也被赵显一股脑塞给了王霜,尽管他们远不如北齐跟西楚的骑兵那般骁勇灵动,但是即便再不成气候的骑兵,应付一些已经显露身形的斥候,也绰绰有余了。
对于斥候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隐蔽二字,这些已经暴露在江宁军耳目之下的齐人探子,只怕一个也逃不脱骑兵们的轻弩。
等到这名校尉退出帅帐,王霜原本云淡风轻的脸色,立刻变得凝重了起来。
他这次带到江北的火器不少,原本打算示敌以弱,让齐人轻敌来犯,然后他可以凭借火器先手占得一个大便宜,没想到那个姜家的姜小白这般谨慎,为了探听在齐人手下屡战屡败的江宁军消息,竟然不惜用人命来填。
想到这里,王霜有些头痛的皱了皱眉头,轻声自言自语:“不知道是这十几年你长进了许多,还是恩师当年太过厉害……”
十多年前,王霜曾经作为赵长恭的护卫,跟着江宁军一起打到过江北,那时还是北齐二十四皇子的姜小白,曾经带兵迎战过老肃王,被老肃王的肃王军轻而易举的击溃,光荣的成为了肃王军诸多手下败将之一。
那时候,王霜只觉得老肃王轻描淡写,此时他亲自面对那个当年的二十四皇子,才发现这个对手颇为棘手。
“去,把秦将军唤来议事。”
随侍在帅帐的卫兵恭敬低头:“是。”
没多久,一身戎装铁衣的秦干戚,迈步走进了帅帐,这时天气才刚进八月,暑气尚未完全散去,这位曾经的江宁军主将却一身厚重的铁甲,显然是已经做好了随时作战的准备。
秦干戚进帐之后,轰然抱拳。
“大将军唤末将何事?”
王霜呵呵一笑。
“有些事,要跟秦将军商议商议。”
他说这话,指着桌子上那份出自肃王府,比起从前的行军地图不知道要详细多少的江北地图,平静道:“方才斥候营来报,说北齐大规模派探子探查我军情况,看来咱们藏灶的计谋已经被齐人主帅看破,此时要想一想对策了。”
秦干戚闷声道:“北齐这般谨慎,看起来的确是存了要把我江宁军悉数留下的心思,全然没有与王爷他履行约定的打算,不过即便如此,这位北齐的武威郡王,能够这般谨慎果决,倒也出乎末将预料。”
说姜小白果决,是说他毫不犹豫的派出这么多人来送死。
王霜想起了自己那位远在临安的“师弟”说过的话,心中微微一动,轻声道:“王爷他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没有傻子,把别人都当成傻子的人,早已经给埋进土里了,咱们这次渡江而来没有存什么好心思,自然也不能要求齐人是什么一诺千金的圣人。”
“理是这个理。”
秦干戚摇了摇头,抱拳沉声道:“事已至此,说这些已是无用,齐人要跟咱们打,咱们也要跟齐人打打,此时咱们不在江宁,身后便是大江,早已经没了退路,只能与齐人碰上一碰了,大将军乃是当世帅才,末将与江宁军上下,任由大将军吩咐就是了!”
王霜面带笑意,看向这位看起来五大三粗的大胡子将军。
方才秦干戚所说的这几句话,看起来豪气干云,其实全无半点内容,江宁军渡江而来,本就是要跟北齐打一打的,王霜问得是如何打,而秦干戚回答的是打不打,这就不着痕迹的把王霜的问题推了回来。
这种事关国运的战事,谁也背不起这口大锅。
尽管江宁军战败,他们这些人多半会死在江北,但是他们在临安还有亲人子女,这帅帐之中的一言一行,可都是有行军文书记录的,如果因为自己的建议,江宁军除了决策性的错误,那么远在临安的家人可是会受到株连的!
尽管那位肃王殿下承诺祸不及家人,但是这株连二字,可有了上千年了。
再加上莫名其妙被罢了主将的位置,秦干戚表面上服气,内心总是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怒气。
“秦将军能有这种想法,本将甚觉欣慰,既如此,那本将有一个想法,秦将军不妨听听?”
秦干戚恭谨抱拳。
“大将军吩咐就是。”
王霜一边从桌子上拉过地图,一边说道:“北齐这般大规模的派探子进来,不管咱们布置的再如何严密,也总会有一些漏网之鱼摸到大营附近,现在我江宁军的人数万万不能暴露,所以咱们要早做打算了。”
秦干戚眉头微皱:“大将军的意思是?”
王霜伸手把手指点在地图上的一座城池上面,双眼微阖:“咱们现在是要把江宁军给藏起来,在平地上自然不太可能,所以咱们就需要打下北齐的一座大城,把这十万人藏到城里去。”
秦干戚脸色微变。
现在他们虽然渡江而来,但是他们背后倚靠的是长江,长江上还有南启的船只在,如果当真打不过,这十万人怎么也能撤回两三万回去,可一旦占了北齐的大城,就等于彻底断了回家的路,要在江北大地上,跟这些齐人不死不休了。
更让秦干戚为之心惊的是这位王霜大将军手指点在地图上的位置。
江北,滁州府城。
第563章
信口开河
人都是怕死的,如果这些江宁军有的选,只怕他们没有一个人会愿意到这九死一生的江北来。
可即便是九死一生,毕竟还有那“一线生机”,如果真如王霜所说,江宁军去占了滁州府城,这十万江宁军将士就很有可能从九死一生,变成十死无生。
这其中差距是非常大的,但凡有一线生机,谁都有可能成为幸存者,可如果一线生机都没有,可能就会士气大跌。
无论是冷兵器时代还是后世的热兵器时代,士气都是极为重要的战争要素,哪怕是后世那些能够飞天遁地的强横武器,总也要有人来操作不是?
至于冷兵器时代,士气高低往往会直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秦干戚低头看着王霜手指的地图,声音有些涩然:“大将军,若我们真占了滁州府,那我们这些人可就都回不去了……”
“本将军就没有想着回去。”
王霜冷然道:“若你们还未临战就想着如何撤回去,那这一仗也不用打了,回头你们排成一排,本将军通知姜小白一声,让他来把你们统统砍死算了。”
秦干戚摇头苦笑:“大将军,末将不是这个意思,这行军打仗,总要给将士们看到一些希望不是?如果咱们被齐人围在江北十死无生,末将恐怕那些将士会心生怯意,甚至会……哗变炸营…”
自古军令如山,可事无绝对,古往今来,因为种种原因哗变的事件数不胜数,其中多半是为了军饷粮米,可自家性命,有时候远比这些身外之物重要的多,如果这些江宁军个个心生恐惧之心,那么只要有心人振臂一呼,哗变炸营逃回江南,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而在这种紧要关头,哪怕有一队一伍的人叛逃,在军营之中传开,那么整个江宁军立刻就会处在崩溃边缘。
王霜闻言,淡淡的说道:“看来无论是秦将军还是江宁军的一众将领,都认为咱们进入滁州城是自断生路,但是在本将军看来,进入滁州城未必会十死无生,继续留在长江边上才会。”
秦干戚疑惑道:“请大将军赐教,末将也好知会属下,稳定军心,”
王霜眯着眼睛说道:“秦将军认为咱们进入滁州城必死,是觉得我大启这趟江北之战必败?”
这话问到了点子上,事实上大启自开国以来,也就只有苏定边与赵长恭两位盖世人杰能够在战场上赢了北齐,江宁军自成立以来,就没有在齐人身上讨到什么便宜,况且以前都是在江南本土作战,这一次朝廷居然要他们主动开到江北齐人的地盘上……
这一举动,在江宁军所有人看来,都与送死无异。
哪怕是主将秦干戚,也不认为自己这十万人能在江北讨到什么好处,江宁军能做的,无非就是在死绝之前尽量多杀一些齐人罢了……
“大将军…觉得,咱们当真能拿下江北?”
此时,这个大胡子将军声音微颤,显然心情颇为激荡。
“为什么不能?”
王霜反问道:“秦将军也是跟了肃王殿下两年多的人了,想来对肃王殿下的事情也极为熟悉,秦将军不妨细细想一想,咱们这位殿下自打出京掌兵以来,从江宁到西陲,从战事到朝堂,可曾吃过一次亏?”
“这……”
秦干戚自然不敢说赵显什么坏话,闻言也只能苦笑道:“王爷他天纵之才,自然无往而不利,但是这次不比从前,从前几次王爷要么靠着雷震子还有长江天险取胜,要么是靠着北齐与西楚之间的拉扯取胜,可这一次,咱们是抛弃了长江天险,直面强横了近百年的北齐啊……”
王霜不慌不忙,淡然道:“秦将军,你能想到的事情,王爷他自然也能想到,这一次渡江北上的举动,是殿下他亲自拍板决定的,他之所以这么做,定然有他的底气在,你明不明白?”
“大…大将军能否将这后手告知末将……至少要让江宁军的那些直接统兵的将领定下心思,军心才能安稳下来……”
秦干戚这句话说了一半,瞥眼看到了面无表情的王霜,心里一惊,这才醒悟过来自己说错了话,这种机密之中的机密,哪里是能四下乱传的,想到这里,这个大胡子将军连忙住口,陪着笑脸说道:“大将军恕罪,是末将…失言了。”
“秦将军,本将初掌江宁军,对江宁军中的将领大多不熟悉,这安排具体事宜和稳定军心,就要劳烦秦将军你去做了。”
王霜声音平淡,却带着一种莫名的蛊惑味道:“这次如果咱们江宁军能拿回江北,将来临安勋贵的侯门之中,就会多出一个王家,还有一个秦家。哪怕这次拿不回江北,只要你我尽心尽力,在临安的子女一世富贵也是跑不掉的,王爷他从来不会亏待自己人,这一点秦将军你应该知道。”
这一点倒不是王霜替赵显说好话,自打赵显执政以来,原先被朝堂打压的肃王一系武将大规模起复不说,跟着他一起谋划的林青谢康等人,此刻也都是跺跺脚就可以震动临安的大人物,甚至于原先跟在赵显身边不起眼的赵慷兄弟俩,也跟着鸡犬升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0/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